普查員自帶鞋套進門 受查者十分鐘填完表
我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昨起全面展開
涉及全市每位居民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昨日進入入戶登記階段,全市大約25萬名人口普查員,開始進入市民家庭作人口普查登記。市人口普查辦有關人士稱,按照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方案要求,入戶登記從11月1日開始,到11月10日結束,其後將開展登記覆核和質量抽查。
那麼,人口普查員是怎樣在市民家中進行人口普查登記的?昨日上午,記者跟隨渝北區龍溪街道的人口普查員杜女士和楊小姐,現場體驗人口普查入戶登記。
兩位普查員每人都背著一個藍色袋子,上面印有「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等字樣,市民一看就知道是搞人口普查的工作人員。
上午10時33分,杜女士和楊小姐來到加州百鶴林小區3棟1單位,按響三樓廖婆婆家的門鈴,希望廖婆婆打開單元門。讓兩位普查員意外的是,鈴聲響了許久,仍不見有人開門。「可能是廖婆婆家裡沒人。」兩位普查員只得撥打廖婆婆的手機,「手機號碼是在作人口普查摸底時得到的。」
電話打了不到一分鐘,廖婆婆便出現在人口普查員面前,笑呵呵地打開單元門,並在前面帶路到三樓家中。
到了廖婆婆家門前時,兩位普查員在獲得進門許可後,從背包裡取出自帶的鞋套,彎下腰準備穿。「你們不用穿鞋套,我等會兒拖一下地板就行了。」廖婆婆說。但兩位普查員還是堅持穿上了自帶的鞋套才進門。
進入廖婆婆家後,廖婆婆拿出自家戶口簿配合普查。兩位普查員隨即開始按照短表的內容,逐項向廖婆婆詢問後填寫。面對普查員的每一個問題,廖婆婆都如實進行了答覆。
當兩位普查員離開廖婆婆家時,記者看了一下時間,上午10時54分,整個普查過程用時21分鐘,但真正填寫普查表的時間只有10分鐘左右。
市人口普查辦透露,全市25萬名人口普查員,平均每人要負責80個家庭的人口普查登記。 本組稿件由記者 張彬 採寫
副市長童小平接受普查登記
昨日是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第一天,重慶市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副市長童小平,以普通公民身份接受了普查員的調查詢問,在認真、如實填報個人情況後,鄭重地在「申報人」一欄籤字確認(上圖左)。她指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對於查清我市人口變動情況和發展趨勢,解決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和住房等民生問題,科學制訂「十二五」規劃,加快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拒不開門咋辦?
查些什麼內容?何時入戶普查?
轄區警察將配合叫門
人口普查員遇到拒不開門的市民咋辦?市人口普查辦稱,人口普查員會耐心地給市民作解釋工作,若市民仍然不開門配合普查,轄區民警將配合普查員叫門,「請警察配合普查員叫門,主要是消除部分市民擔心遭遇不法分子的顧慮。」
查些什麼內容?
不問收入和房屋套數
人口普查要查些什麼內容?市人口普查辦稱,市民在接受普查時,填的人口普查表分為長表和短表。有10%的市民家庭填長表,涉及45項指標;其餘家庭填短表,涉及18項指標。
在短表上,市民需要填報的內容包括家庭信息和個人信息。在長表上,需要填報更多的信息,如學業、職業、主要生活來源、生育子女數等。
市人口普查辦稱,人口普查員登記時,不會問市民收入和房屋套數等隱私問題,而且市民所填報的數據也不作為行政處罰依據。
為全面、真實了解人口信息,人口普查員進門登記時,需要查看市民的戶口簿,市民這幾天可以把戶口簿放在方便拿到的地方。
何時入戶普查?
部分普查員晚上來
市人口普查辦稱,由於不少市民白天都在上班,所以部分人口普查員可能是晚上敲門。要確定來者是不是人口普查員,可以查看其證件。
外國人查不查?
不但要查還配備翻譯
與以往人口普查不同的是,此次居住在市內的外籍人員也要接受人口普查。市人口普查辦稱,在人口普查摸底時,如果發現轄區內有外籍人士,要準備好翻譯隨時支援。
(責任編輯:曾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