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直把人參與西洋參區分的很清楚,但是作為植物學,畢業論文寫的植物分類方向的研究生的隆桑。好奇心突然泛濫了,就打開中國植物志仔細的看了一邊。發現從植物分類學的角度上,西洋參竟然與人參是同科同屬同種的植物。可以說本質上沒有區別,它們就是一個東西。但是現在有些人盲目的追求西洋參,反而對人參表示不屑。亦或者一直堅信人參,而對西洋參冷眼旁觀。
這是都是個人觀點與意識形態的問題,我們不多加評論。但是作為我們與參打交道的人,就必須去了解它們有什麼聯繫與區別。
今天隆桑將中國植物志上對人參的分類目錄與形態描述整理了一下,分享給所有對人參感興趣的人。希望大家會喜歡,並且在最後有從科學的角度敘述西洋參與人參地上部分的區別。敬請品讀。
野生人參(中國長白山人參,因生長環境不同分為園參,移山參,林下參,野山參。實際是同一植物。)
野生西洋參(大家所使用的西洋參,相當於與人參中的園參。)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傘形目 Umbelliflorae
五加科 Araliaceae
人參族 PANACEAE
人參屬 Panax
人參
Panax ginseng C. A. Mey.
中國植物志>> 第54卷 >> 五加科 Araliaceae >> 人參屬 Panax
1.人參(神農本草經)棒槌(東北土名)
Panax ginseng C. A. Mey. in Rep. Pharm. Prakt. Chem. Russ. 7: 524. 1842 & in Bull. Phys.-Math. Acad. Sci. St.-Petersb. 1: 340. 1843; Seem. in Journ. Bot. 2: 320. 1864 & in 6: 54 (Revis. Heder. 99. 1868) 1868; Harms in Enbl. & Prantl, Nat. Pflanzenfam. 3 (8): 59. t. 10, 11. 1894; Nakai, Sylv. Koreana 1: 279. 1909;肖培根等, 東北植物藥圖志t. 1. 1958;劉慎諤等, 東北植物檢索表243. pl. 76. f. 6. 1959; Hara in Journ. Jap. Bot. 45: 207. 1970; 何景、曾滄江, 植物分類學報11: 433. 1973; 吳徵鎰等, 植物分類學報13 (2): 41. 1975——Panaxx quinquefolia Linn. a. coreensis Sieb. in Verb. Batav. Genootsch. Wetensch. 12: 45. 1830, nom. nud. ——Panax schin-seng Nees, Icon. Pl. Medic. 5: t. 16 A-A3 d-f. 1833, nom. superfl. cum var. (1) Coraiensis Nees (excl. var. 2 & 3); Nakai in Journ. Arn. Arb. 5: 35. 1924; Li in Sargentia 2: 116. 1942;裴鑑、周太炎, 中國藥用植物志6: pl. 283. 1958;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2: 1047. f. 3823. 1972——Panax quinquefolium Linn. var. ginseng (C. A. Mey.) Regel & Maack ex Regel in Gartenflora 11: 314. t. 375. 1862——Aralia ginseng Baill. Hist. Pl. 7: 152. 1880——Aralia quinquefolia Decne. & Planch. var. ginseng (C. A. Mey.) Regel & Maack in Kew Bull. Misc. Inform. 1892: 107. 1892, comb. nud.; Burkill in Kew Bull. Misc. Inform. 1902: 6. 1902——Aralia quinquefolia auct. non Decne. & Planck.: Forb. &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338. 1888.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蘆頭)短,直立或斜上,不增厚成塊狀。主根肥大,紡錘形或圓柱形。地上莖單生,高30-60釐米,有縱紋,無毛,基部有宿存鱗片。葉為掌狀複葉,3-6枚輪生莖頂,幼株的葉數較少;葉柄長3-8釐米,有縱紋,無毛,基部無託葉;小葉片3-5,幼株常為3,薄膜質,中央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8-12釐米,寬3-5釐米,最外一對側生小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4釐米,寬1.5-3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邊緣有鋸齒,齒有刺尖,上面散生少數剛毛,剛毛長約1毫米,下面無毛,側脈5-6對,兩面明顯,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0.5-2.5釐米,側生者較短。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直徑約1.5釐米,有花30-50朵,稀5-6朵;總花梗通常較葉長,長15-30釐米,有縱紋;花梗絲狀,長0.8-1.5釐米;花淡黃綠色;萼無毛,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卵狀三角形;雄蕊5,花絲短;子房2室;花柱2,離生。果實扁球形,鮮紅色,長4-5毫米,寬6-7毫米。種子腎形,乳白色。
分布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半部和黑龍江東部,生於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現吉林、遼寧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種。蘇聯、朝鮮也有分布;朝鮮和日本也多栽培。
人參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藥,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人參的根狀莖在人工短期栽培情況下較短,直立或斜上。生長年數已久的野山參,據肖培根在東北地區的調查(藥學學報1962年9卷6期348頁,圖15),具第一批葉的主根是垂直生長,但第三批葉以後,主根大都向水平方向生長,其根狀莖相應加長,也是橫生的。這主要是根系生長受土壤腐殖質層厚度的影響,故其生長方向也會改變。
我國引種栽培的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s Linn.,和本種的區別在於前者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或稍長,小葉片倒卵形,上面脈上幾無剛毛,邊緣的鋸齒不規則且較粗大。
如果大家對植物分類學有興趣,或者對植物區系地理有見解的。隨時可以與隆桑聯繫,因為隆桑學的就是這個,也非常的喜愛這方面的知識與結交感興趣的朋友。
龍參部落,
一個致力於人參文化研究與推廣的平臺。
龍參部落,
中國第一家人參文化傳媒公司。
龍參部落,
期待您的關注與加入,我們一直在這裡等你。
互動方式:平臺留言或添加個人微信:lujunlong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