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利達事件」看,為何中國企業不敢再走低端製造路線?

2020-12-20 鼎鼎說歷史

中國在1978年宣布對外開放,2001年加入WTO成為了國際貿易體系的受益者。因此,從21世紀後中國的工業水平就在不斷上升。中國產品也在源源不斷送往國外,最終形成了「中國製造」的品牌。但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中國製造」一直都被貼上了廉價、低端、山寨和劣質的標籤,這樣的偏見即便在現在還沒有完全去除。而偏見總會帶來很多磨難,在那個年代中,許多中國企業的生存都是倍感艱辛的。今天,我們就從一個事件中去探索一下當年「中國製造」到底有多難。

改革開放後珠三角地區的地緣優勢明顯,很快就成為了經濟沃土。吸引著大量的商人前來投資辦廠,而張樹鴻就是其中一個,他在佛山市南海區辦廠超過15個年頭,這裡是中國重要的玩具生產基地之一。張樹鴻看重商機,在1993年成立了佛山利達玩具公司,而公司業務也很簡單,就是為歐美地區的玩具生產商供應玩具,賺取其中的毛利。因為訂單量大,在事件發生前,這個公司的產能達到了佛山玩具製造業第二,而他們的客戶就是美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商美泰公司,合作以來也一直沒有出現問題,一直到2007年的8月,利達生產的玩具被扣押了。

當年8月2號,美泰公司向美國消費者提出召回佛山利達生產的96.7萬件塑料玩具,理由是這批玩具中的油漆含鉛量超標。對兒童的腦部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美國環保組織認定這會危害兒童安全,因此提出扣押檢驗的訴訟,作為經銷商,美泰公司儼然一副受害者的姿態,將事故責任完全推給利達公司。再後來,利達的產品再度被檢測出含鉛量超標,該公司最終被宣布暫停產品出口,並要求整改的情況。對於這樣的判決 張樹鴻很莫名其妙,和美泰10多年的生產合作都沒有問題,怎麼會突然含鉛量超標了。但事件引發的輿論越來越大。最終,張樹鴻不堪重負,遣散工人後,在自家倉庫上吊自殺。

一個玩具老闆的死能平息這個事件嗎?顯然是不能的。張樹鴻過世3天後,美泰第二次宣布,召回中國產的1820萬件玩具。在那時候,一場對「中國製造」 信任危機也悄然上演。在事件發生的前後,加拿大的寵物食品公司被召回6000萬件寵物食品,原因是美國調查認為,這些產品涉嫌汙染導致貓狗寵物死亡。汙染源指向從中國進口的小麥蛋白粉,此後,中國的輪胎、水產和玩具火車也被相繼拒絕入境。原因是美國調查認為有被汙染或者質量不佳的問題,這些層出不窮的安全問題和污衊,讓中國商品的信譽受到了嚴重挫傷,最終在利達事件的推動下被成功引爆。

在那段時間中,歐美國家開始大幅抵制中國商品。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棕櫚灣市宣布禁止購買中國貨,成為了美國第一個禁止某一國家貨物的城市。之後越來越多人效仿,做出抵制中國商品的模樣,程度遠比之前的印度要來得重,也因此,讓中國製造成為了眾矢之的。

不過在後來這件事還出現了反轉,中方後來的調查發現,美方宣布召回的玩具絕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製造質量問題,而是因為美國標準的突然改變和經銷商的風險轉移。

在5月的時候,美國測試協會發布了一項針對玩具材料的新標準,但利達這些被檢驗的玩具都是在標準之前製造的,也就是說是用新的標準卻評斷老貨物。這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責任方不應該在中國企業上,這個調查結果的發布,一時間引起了國內輿論的興起,在壓力之下,美泰公司才為召回玩具事件向中方致歉。並對外表示這些召回的玩具問題來自美方設計,而不是中國製造商的問題,願意承擔這次事件的全部責任,並向中國人民和顧客道歉。

不過就算是致歉了,情況也沒有怎麼好轉,最該被致歉的人不在了。中國製造依舊受歐美人的詬病,並且也繼續被不斷剝削和壓榨。

舉一個例子,在網絡上很著名的江南皮革廠段子,裡頭的原型其實就是溫州皮革廠,這些皮革廠每年向歐美國家提供大量的皮鞋,但一雙皮鞋卻僅僅只有5美元的價格。5美元這麼低的價格能賺什麼錢,能用到什麼材料,因此在歐美國家不斷提升的標準中,大量江南皮革廠倒閉,成為了時代的背影。

因此,可以看出只是走低端路線的話,中國製造是很難有活路的。所以再後來,中國製造走上了自主創造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道路,現如今我們製造的手機,在國際市場很是熱門,我們製造的機電產品也熱銷海外。我們打造的中國高鐵和盾構機,也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這些是當初那些剝削帶來的教訓,在未來,我們也打算繼續走這樣的路線。畢竟只有這樣,中國製造才會有活路。

相關焦點

  • 財經時評:低端製造業消亡 中國準備好產業轉移了嗎
    在年輕一代看來,這或許不是問題,畢竟工作可以再找,失業了還能再就業。從城市高階層人士的角度來講,那就更不必擔憂了,因為他們都是有產階層,社會的話語權也大多掌握在他們手中。因此,我們往往會輕視這一問題。然而,真正的隱憂總是躲藏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比如人口素質結構。
  • 中原利達選用宏展環境試驗設備
    中原利達鐵路軌道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選用宏展環境試驗設備!   中原利達鐵路軌道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集團)由中原利達鐵路軌道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鄭鐵利達實業開發總公司、蘇州金思達鐵路器材有限公司、汝州鄭鐵三佳道岔有限公司、汝州鄭鐵三佳水泥製品有限公司共同組成,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大型鐵路配件製造企業,擁有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可為客戶提供全系列的鐵路專用設備、器材、配件的產品及服務,在中國鐵路建設領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我可以,你不可以」!何來自信?為何認為吃定中國?
    看了人民日報的一票報導,可以說是全程高能,對於歐美以及澳洲行為,我國做出回應。"你可以我不可以"的心態,著實過於低端,背後原因也讓人深思,他們到底哪來的自信?為何可以認為自己吃定中國?02"你不可以"今年以來,歐美將"你不可以"這個想法落實到底,在我國企業華為研發出5G之後,海外推廣大範圍受限。
  • 利達光電更名為中光學 劉姝威被提名獨立董事
    更名為中光學2018年2月,利達光電曾公告重組預案,該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兵器裝備集團持有的河南中光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光學)100%股權,同時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51億元。
  • 亞洲市值前十排行:日本1家中國8家,為何中國製造仍不敵日本?
    日本擁有著世界上百年企業最多的國家,其中以汽車工業、高端精密製造見長,還有被人貼上產品質優、做事嚴謹的標籤。那麼,日本的經濟實力到底有多雄厚?根據去年亞洲市值前十公司的排行榜中顯示,中國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因為前10大市值公司中,中國有8家,日本、韓國均只有一家,而榜首的公司市值高達4萬億,也是中國的企業。
  • 中國製造業外遷規模到底多大?中低端都走了,只有高端,是好事?
    而常年生活在工廠流水線的人,工資水平可能就不太一樣,汗流浹背,月入不多。有的人總說,這都是中低端製造業的遲早要淘汰,好像他們的存在天然就不合理似的,而且並不是所有的製造業都能走高端路線的吧。也就是說,比較歧視中低端製造業,然而事實是美國這麼發達的國家,都希望這些產業回到美國生產。
  • 雙雄聯手,英國蒂龍、河北利達戰略合作,打造爆胎安全領域新格局
    英國蒂龍作為全球汽車輪胎安全領域的領導者,本次聯手河北利達,將領先的爆胎應急技術引進中國,為中國的汽車消費者提供更為安全的防護保障。中國汽車市場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隨著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迅速崛起以及汽車製造標準的不斷提升,國際領先零部件巨頭紛紛湧入,並積極實施本土化戰略。本次與河北利達的戰略聯手,將開啟英國蒂龍全新的企業使命和轉折。「英國技術,中國製造」。通過雙方合作制定的嚴苛標準生產,將為中國的乘用車、商用車提供更加安全,卓越,完善的保障服務。
  • 為何中低端製造業不能被放棄,又該如何轉型升級?
    當前中國的製造業還是以中低端產業為主,且實際上現在面臨最大困境的也是那些從事中低端製造的企業。這些企業通常缺乏技術和產品戰略,缺乏資金,在轉型問題上陷入迷茫。我國的中低端製造業給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其實他們的生存狀況,更關係到絕大多數普通人的就業機會。
  • 低端產業鏈向東南亞轉移,警惕之外該如何做?中國製造正在行動
    文/每日資本論從當年「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家,成長為世界工業製造大國,中國這一路走來雖然充滿荊棘與坎坷,卻在不斷升級的道路上,讓整個世界側目。遙想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製造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以「三來一補」為代表的低端製造蓬勃發展,即:「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在80年代中期,以「溫州模式」為代表的民營企業輕工產品異軍突起。
  • 中國玩具企業需堅持走品牌路線
    在這五彩繽紛的玩具海洋中,一些中國傳統玩具讓記者感到幾分熟悉,又有幾分新奇。展區內,一隻紅色羽毛毽子上下飛舞,帥氣的哈特兄弟倆正嫻熟地踢花式毽子,展櫃裡的電視播放著兄弟倆在北京某公園和中國朋友踢毽子的場景。哥哥莫爾森告訴記者,2011年他們成立了「毽子公司Kikbo」,在中國毽子的基礎上重新設計,把羽毛顏色和底座重量都改進成可調節的。
  • 日本人: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中國製造」,卻不敢提「中國創造」?
    這些年中國製造是一個很火的詞,原本最開始很多國家都不願意相信中國生產的產品,但是中國靠著質量過硬,價格低廉等優勢終於讓很多國家接納了中國製造。並且也對中國製造的很多產品產生了依賴,不過大量的中國製造其實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似乎沒有自己創造的產品。
  • 中國製造業如何走出「低端鎖定」困局?-虎嗅網
    但是,這也帶來了不小的問題。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看上去只是承擔組裝中間產品的角色,在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利益分配格局當中,我國企業只能得到很少的利益。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裡的發展機遇,即使當年預見到一些之後發展可能面臨的問題,但還是會選擇走「世界工廠」這條路。二、衝破樊籠,為何此時?我們為何選擇此時衝出牢籠?一方面,外部環境變了,而且形勢嚴峻。
  • 韓國料理想學法式大餐 欲升級漲價走高檔路線
    韓國政府也遊說業界,希望讓韓食改走類似法國餐和日本料理的「精緻高檔」路線。曾任韓國駐中國香港領事的申洪雨,有次無意中聽香港朋友說泡菜是中低端食材,這讓他萌生了開高級韓餐廳的想法。他設於尖沙咀的餐廳,晚餐時段人均消費超過300港元(約合人民幣240.5元),一碟炒雜菜粉絲約98港元。申洪雨直言這個價位仍太低,認為要與高消費食客青睞的法國、義大利、日本料理競爭,仍須進一步抬高價格。
  • 星途品牌要走低端化路線了嗎?丨車壹條
    星途難道是要「改道」走低端化路線了?類似的猜測與質疑隨之而來。畢竟在其他高端品牌紛紛推出更高單價的產品,拉升品牌身價的時候,星途主動「自降身價」的做法多少顯得有些異類。但其實只要細細分析,就可以得出否定的答案。星途改走低端路線?不可能的!
  • 英國蒂龍與河北利達達成戰略合作 引入領先爆胎應急技術
    8月15日,英國蒂龍、河北利達戰略籤約儀式在河北滄州舉辦,滄州市長梅世彤和南皮縣政府等領導應邀出席。英國蒂龍作為全球汽車輪胎安全領域的領導者,本次聯手河北利達將領先的爆胎應急技術引進中國,為中國的汽車消費者提供更為安全的防護保障。
  • 抵制中國製造,從澳洲人蔓延到500強企業,如今怎麼樣了?
    不過這樣的互惠互利模式,在今年出現了變化,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兩國關係的變化,澳洲民眾從今年4月後,就呼籲支持難以為繼的本地中小企業,通過抵制中國製造,支持國貨的方式,來讓中國吃足苦頭,這樣的抵制行為一直持續到今天都還未結束,而在其中就有一個澳洲的500強企業,貫穿了這起事件的經過,只不過不管是澳洲人還是澳企,都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在幾個月後,他們都挺不住了
  • 《中國製造2025計劃》 打造中國企業的「隱形冠軍」
    可以說,國外一個很小的隱形冠軍企業如果不供應相關材料,就可以讓中國萬億級的產業癱瘓,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們面臨的殘酷現實。因此,只要不可替代的關鍵部件和材料掌控在國外的隱形冠軍企業手裡,中國的產業再大也無法擺脫「裝配工廠、低端運行」的被動局面。
  • 【周末評論】為中國製造留住年輕一代
    【周末評論】為中國製造留住年輕一代 12月10日,廣州。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讓我們看到中國技術工人的風採,更可關注的是那些製造業中的年輕人。面對這樣一群代表著最高水平的能工巧匠,我們對中國製造的未來或許會期待更多。當然,我們不僅需要塔尖上的大國工匠,與之匹配的還應該是一個龐大的技術工人群體。
  • 十元店「中國製造」開到商場 偽「日本品牌」成噱頭
    十元店 「中國製造」為何披「洋皮」一說起十元店,不少人馬上就會想到店鋪門口大喇叭的吆喝:「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十塊錢你買不了吃虧,十塊錢你也買不了上當」。
  • 韓國人說iPhone8是韓國製造,你怎麼看?
    我們先放開國家之間的文化衝突不說,也不討論韓國人是不是都會認為全世界都是他們的,我們先心平氣和的看看,為什麼韓國敢說iPhone8是韓國製造的。所以,從組裝完成這個角度來說,iPhone8是中國製造的這個並沒有什麼疑義,但是問題來了,眾所周知,中國大陸在電子產品的精密零部件生產領域其實一直都不佔優勢,比如說晶片領域,美國高通基本上佔據大部分高端晶片的生產,臺灣的MTK則是主要低端手機市場的佔有者,其他零部件也往往是國外企業所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