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學生「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評選結果公布

2020-12-13 看看新聞Knews

11月22日下午,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舉辦了頒獎儀式。

此次活動自7月1日啟動以來,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熱烈響應,同學們一方面認真投入學校、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積極開動腦筋,就地取材,充分運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設計製作小發明,總結提煉好方法,提出各種有利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金點子。至8月20日徵集截止,共收到548份作品並由專家進行了緊張、專業、細緻的初審、覆審和終審,評選出學生個人獎70個,優秀指導老師獎10個,優秀組織獎10個。

市綠化市容局總工程師朱心軍表示,這些成果都體現了同學們關注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識,體現了綠色生態的理念,更體現了同學們的智慧和創意。上海之所以能在垃圾分類中走在全國前例,與廣大青少年學生的關注、參與是分不開的。他向一年來積極參與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廣大青少年學生表示衷心感謝!他強調,生活垃圾分類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面對未來,一年多的分類工作才是剛剛開始。我們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活垃圾分類的一系列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按照市委市府工作要求,各個方面攜起手來,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廣大青少年要牢記「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囑託,切實樹立綠色生活、綠色發展的理念,繼續認真的參與到學校和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中來,真正讓分類新時尚變成日常生活的好習慣。

獲獎學生代表上海市進才實驗中學周詳表示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不僅僅是綠色環保的一項具體舉措,也是城市文明和市民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見證。作為一名中學生,自己既是現代城市生活中的小居民,是社會基礎設施的使用者,更是這座城市的小主人,應當努力成為未來之城的改進者和創新者。在參與的過程中,讓自己從原先的旁觀者變成一名體驗者,對城市運行有了新的發現與更為深入的思考。

優秀指導老師代表上海市控江中學附屬民辦學校科技總輔導員宋廣丞感謝主辦方組織策劃此次活動並表示學校在上級部門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凝心聚力,將青少年生態環境科技創造教育融合在活動主題中。特別是在今年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險峻形勢下,出現了城市生態文明如何最大化,降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傳播途經範圍的作品;一些學生還提出科學合理、避免感染、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舉措;還有不少學生提出了科學化、生態環境整潔化的建議創新設計等將城市垃圾分類金點子融入到此次「分類新時尚 創意無極限」主題之中,這給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貢獻了各自智慧。

主辦方表示,評選出的一大批來源於生活且具有推廣和參考價值的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充分展示了青少年學生的聰明才智,也表明了青少年學生關注社會、關心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熱情。本次徵集活動也充分實踐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思想,廣泛動員本市大中小學生有序參與,體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理念。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洪煥銓 實習編輯:葛彥希)

相關焦點

  • 「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徵集活動舉行頒獎 有學生發明破袋器成功...
    沒關係,垃圾桶會識別告訴你;盛夏高溫,溼垃圾容易腐臭,如果垃圾桶可以給溼垃圾降溫就好了……昨天,由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聯合市教委、共青團上海市委聯合主辦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舉行頒獎儀式,一批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的作品從548份報名作品中脫穎而出,憑藉創意和一定的可操作性獲獎。  手中垃圾是哪類?
  • 思明區垃圾分類示範評選結果出爐
    思明區「六個一批」 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創建活動 出結果啦 快來看看 您上榜了嗎
  • ...降溫、會自動識別垃圾種類……大中小學生垃圾分類小發明創意無限
    盛夏高溫,溼垃圾容易腐臭,如果垃圾桶可以給溼垃圾降溫就好了;搞不清楚手中垃圾屬於哪一類垃圾?沒關係,垃圾桶會識別告訴你。在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聯合市教委、共青團上海市委聯合組織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中,湧現了不少好的創意。今天,其中3個小小發明家接受了記者採訪,暢談了她們的奇思妙想。
  • 上海垃圾分類出新招
    新華社上海10月3日電(記者楊有宗 王默玲)垃圾分類需要久久為功,尤其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上海的一些醫院和高校,在加強宣教的同時,探索「土發明」和「小妙招」,讓上海垃圾分類正迭代升級為更為精細的「2.0版本」。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樓採血窗口前,來自江蘇的患者周女士採血並按壓止血後,將使用過的棉球投放入標註有「棉球丟棄處」的柱狀黃色垃圾箱。
  • 上海推進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上海推進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019-06-09 18:46: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6月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 這些垃圾桶能給溼垃圾降溫、會自動識別垃圾種類……大中小學生垃圾分類小發明創意無限
    盛夏高溫,溼垃圾容易腐臭,如果垃圾桶可以給溼垃圾降溫就好了;搞不清楚手中垃圾屬於哪一類垃圾?沒關係,垃圾桶會識別告訴你。在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聯合市教委、共青團上海市委聯合組織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中,湧現了不少好的創意。今天,其中3個小小發明家接受了記者採訪,暢談了她們的奇思妙想。
  • 廈門市垃圾分類工作優秀案例評選揭曉!49個案例脫穎而出
    近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2019廈門市垃圾分類工作優秀案例」評選結果,最終評選出優秀案例49個,其中,市建設局總務陳雪瑜等19人被評為優秀個人,廈門住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市公安局服務處等15個集體被評為優秀集體,廈門市蓮花小學——小手拉大手等15個模式被評為優秀模式
  • 垃圾分類 全民參與:希望每一個人都成為垃圾分類小達人
    內容提要:連日來,全市大中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實驗小學的學生們也把自己學到的垃圾分類的知識帶回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身邊的人。隨著12月1日《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學生們響應學校號召,把在垃圾分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收集起來,帶到科學課堂上。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九成居住區已達標
    本報訊(記者 陳璽撼)昨天,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席會議公布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噸、有害垃圾分出量0.6噸、溼垃圾分出量7453噸、幹垃圾處置量17731噸,較2018年底分別增加431.8%、504.1%、88.8%和減少17.5%。「三增一減」,直接體現了上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成效。2019年,全市135個街鎮成功創建為垃圾分類「示範街鎮」,10個區創建成為「示範區」。
  • 閩南師大學生發明智能可回收垃圾收納盒
    核心提示:廢舊電池隨意丟棄會對環境造成極大汙染,如果有個回收盒,可以精細分類、統計,還能給個人累計積分兌換小禮物,這樣隨手做環保真是一舉兩得。近日,在閩南師範大學「物理大觀園」活動中,物信學院大三同學林成鎮和楊鑫共同研發的一款智能可回收垃圾分類收納盒,可實現這樣的功能。
  •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變遷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歷史(中)
    為推進廢電池、廢玻璃專項分類回收工作,市環衛局與上海電視臺聯合發起「回收廢電池,萬人興環保」的宣傳活動。在上海28所高校推行中取得良好成效。至年底,全市共回收廢電池約18噸,廢玻璃約212噸。2000年,上海作為建設部確定的全國8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啟動了首批100個小區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重點推進焚燒區垃圾分類,將「有機垃圾、無機垃圾」調整為「幹垃圾、溼垃圾」。
  • 「我為南寧市垃圾分類建言獻策」金點子徵集評選開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系列重要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南寧市委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部署,結合《南寧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貫,發揮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激發公眾參與率營造文明和諧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 垃圾分類怎麼搞?上海小夥伴有「秘笈」
    作為全國首個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先行先試」的上海小夥伴,有不少「秘笈」——秘笈一:一小區一方案有法律法規支撐,有全市動員全民參與,還有志願者全程引導……去年7月生活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前,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已然形成。但仍有不少街鎮和社區受各種歷史遺留因素和客觀條件限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面臨極大挑戰。
  • 希望每一個人都成為垃圾分類小達人
    連日來,全市大中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實驗小學的學生們也把自己學到的垃圾分類的知識帶回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身邊的人。隨著12月1日《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學生們響應學校號召,把在垃圾分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收集起來,帶到科學課堂上。
  • 上海「垃圾分類誰最美」主題徵文暨手機攝影評選揭曉
    有的單位,還把這次活動與環保教育結合,如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專門組織部分學生幹部,到解放日報參加了「垃圾分類誰最美」分享交流活動,加深了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理解,同學們踴躍投稿。真北中學、哈密路幼兒園很多同學、老師,都把自己參與垃圾分類的感受,寫成文章參與徵文。
  • 把垃圾分類的種子撒在孩子心田
    20日,上海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開學第一課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一主題,將新時尚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學生的心裡,幫助孩子們從小養成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良好生活習慣。 學校還為每位學生配置了一本"綠色帳戶",用於記錄大家在變廢為寶中獲得的利潤,由此創立公益事業專項基金——"F·P"(廢品、扶貧)基金,定時定點援助希望小學。 小發明助力垃圾分類推廣 垃圾分類進校園,首先要變的是校園環境。
  • 上海垃圾分類半年盤點 垃圾分類考驗基層治理能力
    2019年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1月1日,垃圾分類實施半年之後的「成績單」也終於出來:2019年7-12月,上海城管執法系統共依法查處生活垃圾分類案件5546起(單位5085起、個人461起),其中未分類投放案件佔案件總數58.9%。
  • 上海交通大學積極推進垃圾分類 打造文明精緻校園
    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各項工作的開展與落實,通過定期召開會議、組織檢查,形成管理合力。學校充分認識到,良好的管理制度對於做好校園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為加強制度建設,學校制定印發了《上海交通大學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和《上海交通大學生活垃圾分類目錄及相關要求》,實施分類投放管理責任制度。
  • 2020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垃圾分類排名出爐
    上海市分減聯辦今日(7月7日)公布「2020年上半年度全市各區及各街鎮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結果。2020年上半年,全市16個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均在92分以上,達到「優秀」標準。從考評結果來看,垃圾分類在上海已經成為大部分居民的生活習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上海實踐」逐步形成,並進入了常態化、長效化、規範化時期。看看新聞Knews記者觀察到:同比去年7月發布的數據,楊浦區提升5位躍居榜首,進步最大的浦東新區、金山區分別上升12位和10位,進入前6行列。
  • 北京要求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相關課程
    垃圾分類教育進課堂各區教委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生態文明教育,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的生態文明教育長效機制。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成長規律,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相關課程,並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