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清楚手中垃圾屬於哪一類垃圾?沒關係,垃圾桶會識別告訴你;盛夏高溫,溼垃圾容易腐臭,如果垃圾桶可以給溼垃圾降溫就好了……昨天,由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聯合市教委、共青團上海市委聯合主辦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舉行頒獎儀式,一批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的作品從548份報名作品中脫穎而出,憑藉創意和一定的可操作性獲獎。
手中垃圾是哪類?
「智能垃圾桶」助你識別
如今,一部分孩子很早就開始接觸編程,甚至基礎的人工智慧技術。此次活動中,智能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技術也被學生們用於垃圾分類小發明的製作。比如進才實驗中學周詳同學的作品「家用智感垃圾處理系統」、楊浦區同濟小學的袁詩琪設計的「智能垃圾桶」等。
周詳利用圖像識別技術來區分垃圾種類。投放垃圾時,投放口的攝像頭會給垃圾拍張照,然後比對資料庫,來判斷它是哪一類垃圾,再利用機械原理,將對應的垃圾桶轉動至投放口下面,垃圾自動落入對應的桶內。她的這一設計將原本的「識別垃圾」「投擲垃圾」兩個動作整合為一「擲」到位,是一款為家庭研發的集「一孔擲入、自動識別、分類轉投」等功能於一體的垃圾智能感應與處理系統。
民辦打一外國語小學的程雲祺、民辦張江集團學校的潘智宇、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的傅渝等同學的作品都用到了信息技術手段。
夏天垃圾太臭怎防?
除了「關」起來,降溫也不錯
從參賽作品來看,通過各種辦法消除垃圾異味是學生們關注的焦點,圍繞這些方面同學們紛紛建言獻策,甚至設計製作了不少作品,體現了一定的創意和科技含量。
洋涇菊園實驗學校的王元泋設計了4款減少異味溢出的垃圾桶。當垃圾投入垃圾桶以後,獨特的結構設計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密閉空間,把垃圾牢牢「關」在裡面,防止臭味飄出來。
愚一小學向紅分校的劉一睿同學設計製作了「小區自動感應破袋防蟲隔臭溼垃圾桶」,通過在垃圾桶內安裝製冷裝置,降低桶內溫度,當環境溫度為30℃時,半小時內可以降溫到8℃。垃圾桶還通過紅外線感應開蓋,當居民投放垃圾時,感應開蓋,投放完畢即關閉,加強了垃圾桶的密封性,減少異味散發。此外,垃圾桶內還安裝了鋼片,投放溼垃圾時一扯就可以破袋。
「天熱了,我發現垃圾很容易腐爛,散發臭味,所以就想可否設計一種垃圾桶,有很好的密封性,還可以給垃圾降溫,減緩垃圾腐臭。」劉一睿說。
倒溼垃圾易髒手咋辦?
試試高端不鏽鋼材料破袋器
根據分類要求,盛放溼垃圾的垃圾袋屬於幹垃圾,需要居民在投放時「破袋」,即把溼垃圾倒進溼垃圾桶,然後把塑膠袋扔進幹垃圾桶。有部分居民覺得這樣不是特別方便,而且在倒垃圾的過程中,容易弄髒手。對此,市綠化市容局今年出臺了新規定,要求小區安裝破袋器。在此次活動中,也有不少學生設計了各種破袋器。
上海電力大學的聶文龍等同學獲得了小發明大學生組的一等獎。他們研發的破袋器鋸齒較為短小,方向向下,可以降低割破手的危險性。通過使用卡盤,可以使破袋器固定在垃圾桶邊緣。此外,破袋器採用高端不鏽鋼材料,使用壽命較長。該新型破袋器已經成功申請2項專利,並在黃浦、靜安等200多個小區安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