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Costco、盒馬和李佳琦 如何旗幟鮮明地看好或看衰

2020-12-20 同花順財經

虎嗅註:這可能是今年虎嗅FM節上氣氛最熱烈的圓桌討論環節。

在這個圓桌環節,嘉賓們被要求必須旗幟鮮明地站隊,必須對我們給出的四個零售領域中四個現象級案例進行「點讚」或「喝倒彩」,一團和氣的和稀泥是這個環節最深惡痛絕的行為。

我們邀請到了真格基金董事、合伙人張亞哲與費芮互動CEO蔣美蘭女士,還有科學隊長CEO、幸福鄉村圖書館發起人紀中展作為本環節的主持人。他們在一塊討論了拼多多、Costco、盒馬和李佳琦這四個案例,話鋒尖銳、觀點明晰,還有了一些觀點上的激烈碰撞。

雖然兩位嘉賓一致看好拼多多的長期發展,但在對Costco的看法上出現了分歧;他們對盒馬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還認為李佳琦所代表的直播電商在未來1~2年都會是聚光燈對準的火熱賽道。你對這4個案例分別持什麼態度?不妨在評論區中分享給虎嗅吧。

以下內容整理自現場速記:

張亞哲:感謝虎嗅的邀請,因為真格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都是非常熟悉的,就不用介紹了(笑)。因為真格是中國現在最著名的、也是最好的早期基金,所以所有的早期創業者應該都知道真格的名字,我們也希望在這樣一個新的環境中吸引到更多的創業者。謝謝!

蔣美蘭:大家好!費芮互動是一家移動營銷公司,是專注在零售業部分的移動營銷,我們隸屬於電通安吉斯安索帕集團。

主持人:我們先看一下今天兩位嘉賓主要點評的四個零售案例(請看大屏幕):拼多多、盒馬、Costco、李佳琦。今天,我們點評需要旗幟鮮明,無論是張老師、還是蔣老師,咱們就旗幟鮮明地說出「好」或「不好」。

一、拼多多

主持人:先看拼多多的案例,說老實話,我認為在過去幾年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是打亂了電商格局的一個黑馬,創造了社交電商的新玩法,尤其是它把小嶽嶽的五環之歌真的唱響了。那拼多多的潛力和未來在哪裡?第一個先問一下張老師,未來你看好拼多多嗎?

左起:真格基金董事、合伙人張亞哲,費芮互動CEO蔣美蘭,科學隊長CEO、幸福鄉村圖書館發起人紀中展

張亞哲:如果我們投了拼多多,我覺得人生就非常幸福了,高榕(資本)投了拼多多,它的幸福指數明顯比我高的多,但我們沒有投拼多多,所以我們其實跟拼多多沒有很大的關係。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整個經濟下行周期的時候,真正的需求隱藏在什麼角落、什麼地域?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所有產品和服務,一定都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

另外,從邏輯上來講,社會學的階層永遠是處於變化之中的,但是這種變化跟我們預想的變化是不同的。我們總認為世界會變得更好,人們會變得更富裕,人們的生活品質會有更大的上升。比如昨天我用的是P&G的洗衣液,今天我可能用了花王,明天我可能用了350塊錢的黑白瓶。

但這個世界不是按照這樣的邏輯而發展的——對更多的人來說,當他們的成本被佔據了之後,他們對於性價比的消費需求就會出現另外一種「浩瀚的、強大的需求」。

在拼多多滿足了這個需求之後,我認為它的成功一定會持續,而且它的成功對兩大電商平臺的直接挑戰將會是震撼性的。

主持人:張老師,你就是說它是從一個勝利迎向另外一個勝利對不對,那它什麼時候能盈利呢?它現在是虧損在加劇。

張亞哲:這個問題,我覺得問我的話就問錯了。讓投資人說被投的企業、或夢想投資的企業什麼時候盈利,我們都無法回答,因為我不是它的CEO、也不是它的COO。但有一點,不管它盈利不盈利,它所面臨的需求是非常強大的,只要這個需求並沒有破壞它本身的商業邏輯,我認為總有一天,它會盈利。

就像我們今天判斷滴滴盈利不盈利是一樣的,滴滴不盈利對嗎?滴滴(未來依然)還會不盈利,巨虧依然在虧損。那我們就看滴滴什麼時候IPO,它只要不IPO、只要現金儲備非常強大,它依然能夠繼續為大家提供這樣的服務。

主持人:那你是點讚還是倒贊?

張亞哲:點讚啊!

主持人:蔣老師,您是點讚還是倒贊?

蔣美蘭:當然點讚。我覺得拼多多在實際意義看,它是真的懂得使用社交關係鏈而成功的一個電商,並不只是單純使用低價和補貼來佔據現在有的江湖地位了。

我給各位看幾個數字,1997年亞馬遜上市的時候,大概在2001年(剛好也是它成立4年的時候),它的股價是6美金,我看了一下這周五的股價,亞馬遜現在的股價是1754元美金。

今天投資人怎麼看待這件事?我覺得剛才張總已經講的很明白了,什麼時候獲利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領導者到底知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他的目標清不清晰、知不知道那條路應該怎麼走。我覺得它未來會有很大的硬仗要打,因為它把關係鏈這件事提出來之後,大家已經開始逐步跟進了。一個中心化的電商一定是兩樣東西要夠多——

1、用戶要夠多。用戶如果不夠多,我沒有辦法做。

2、商品要夠多。這樣我(消費者)才有選擇,否則我就會看完就走。

你會發現,它在一開始萌芽的時候,希望有一些品牌方能夠為自己站臺,但最後的結果是當天貓感受到它的威脅力的時候,二選一就出來了,商家就跑了。

對於拼多多來講,它現在的目標很清楚——如果今天天貓的商家面臨二選一,他一定期待著,我到另外一個平臺能夠賺到錢。如果今天拼多多沒有辦法證明你們過來也能夠賺到錢,那麼拼多多就只能夠往下沉。

從這個角度看,它先讓用戶增長是必然的,我覺得它的方向和走勢是對的,如果它的用戶不夠多,今天那些商家就沒法跑過來。所以,不管它今天補不補貼、今天是不是有盈利,而要關注它的方向對不對,它的方向是我的用戶數必須維持一定的成長,活躍度要夠。如果今天商家真的過來了,拼多多的用戶底層是夠厚的,如果它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我覺得它也沒有辦法獲利。但至少在這個角度上來看,我是對拼多多持續看好的。

主持人:再多問一個問題,現在電商的格局是「阿里、京東、拼多多」,那麼什麼時候拼多多能超過京東,3年之內能嗎?張老師,您認為拼多多3年之內能超過京東嗎?您就主觀回答,能還是不能。

張亞哲:我只能講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過於美化和虛幻了我們的需求,並且我們在經濟紅利的大環境之下,每個人都喪失了一個基本的判斷力。

我們講一個最基本的品類「拖鞋」,你想買一雙拖鞋的時候,去逛家樂福或沃爾瑪,在這些超市裡大概是70幾塊錢;在上海的小商品市場、在義烏,一雙在15~25塊錢。安徽人在上海做了7、8年的拖鞋,他們只告訴我了一句話,就是無法在天貓上開店。但所有中國民營企業中的毛細血管,(我認為大概有)15000家民營企業,他們所生產的產品是不能去天貓、也不能去淘寶的,那剩下這些產品如何在電商領域的變化中,佔據需求側和供給側的領先地位?(拼多多)突然之間橫空出世,出現了一個平臺,這個需求是震撼性的。

你讓我現在說它的財務數據,我怎麼說得出來,但投資人看的是趨勢,只要有這個震撼性的趨勢存在,它一定會有震撼性的未來。所以,我堅定看好拼多多,這個是不容置疑的。

主持人:蔣總,咱用一句話來點評,您認為拼多多要用時間能超過京東?

蔣美蘭:我覺得3年之內應該不會做到,所以不用期望太深,但我認為長期看好。

張亞哲:好像亞馬遜也沒有盈利。我們講一個最簡單的道理,當我們說eBay、亞馬遜時,我們去倫敦看亞馬遜壯觀的歐洲主倉,深受震撼。4萬平米的主倉實現了全智能化的送貨,我感覺到我進入了未來世界。亞馬遜(做這個)的需求是什麼?中國85%的人口依然需要買到很便宜的東西,我也需要,我媽也需要。

所以,我並不一定認為拼多多(馬上就能超過),但我知道拼多多將來一定會吸引、而且必然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因為這是中國的現實問題。

蔣美蘭:我插一句,大家知不知道阿里集團是什麼時候全盤獲利的?它在1999年誕生,整個集團全盤獲利是2012年(歷經了13年),所以我覺得應該再給拼多多一點時間。

主持人:第一個案例,基本上兩位嘉賓達成了共識——拼多多就是一個趨勢,因為它順應了(時代)趨勢,所以它成了趨勢。

二、Costco

主持人:第二個案例是Costco,它確實是會員制零售的典範,在美國非常好,進入中國,就感覺好像變得非常熱鬧。我當時的一個印象就是搶茅臺(600519)、退卡,它在中國會不會像其它的那些國外品牌一樣水土不服?它能不能代表一種趨勢?蔣老師,您看好嗎?

蔣美蘭:我非常看好。我住在上海,最近這一個半月我去了三次,每一天還是滿滿的人。

主持人:是搶茅臺的嗎?

蔣美蘭:當然不是,我是晚上8點去的,因為大家都讓我8點鐘之後再去。當然,在那個時間,你會發現大家都在搶生鮮,像牛奶、蛋、麵包、蛋糕這一類的東西很快都賣完了。我去了三次,很多都是現場立馬賣完的那種,每一次去人都是這麼多。

Costco前一陣公布過一個數字,在上海的會員數已經超過了20幾萬,他們在全球,平均每一家店有6800個會員就能夠養活一家店。它在上海這一家店已經有超過20幾萬的會員了,這個記錄也超過了Costco創立35年以來最高記錄。再看另外一個數字,其實今天Costco並不是純粹美國的經營模式,它的783家店裡,有26家在日本,16家在韓國,13家在臺灣地區,所以它對人口密集的地區並不是沒有經驗。

我有很多朋友是住在Costco附近的,他們的小區並不是大家定義上非常高端的小區,可他們小區鄰裡的人每3天去一次,買完回來以後大家分。所以,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我們擁有自己去買這些商品時候怎麼使用它的智慧的。

我覺得並不是單純說這是一個美國的超市,它用了美國超市的方法進入到中國,並不是的。我覺得它在全球也有在高密度人口地區的成功運作模式,所以我還是持續很看好它的。

張亞哲: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認為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在美國興起,裡面有很多標準配置,Costco就是美國中產階級生活方式中一個重要的標配。但很多國外的品牌來到中國之後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舉個例子,服裝品牌GAP,GAP在美國如日中天,但是GAP進入中國的時間點就註定它一定會最早而且最快的離開中國,就是declining的速度比什麼都快。更不要說現在已經完蛋的Forever 21。

我們來看Costco的問題,全球有783家門店,在上海有20多萬會員,我們今天不能把它拿來跟電商的用戶會員比。因為在最近10年,經過阿里、京東、拼多多、每日優鮮、盒馬等等這些東西,我們突然發現中國人的生活可以被定義成Cyber commerce 或者叫Cyber consumer business。

大家習慣了坐在家裡外賣,習慣了用手指和手機來加速自己的生活,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可以告訴大家一點的是,Costco這個業態在中國的發展將會依然按照他本來的速度發展,未來Costco在中國究竟會有多大的可能性能進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你們想,它在上海這個中國最標誌性的城市,現在擁有20多萬會員,那麼在中國要開多少家店才能覆蓋北上廣深的人數呢?

不要忘記,在25年前,我們說德國、英國、美國所有會員制商超都來過中國,他們的結局是什麼呢?也是這樣的。我去過美國、澳洲、日本所有的Costco門店,我非常愛這樣的消費方式,但是你得開車、你得打開後備箱,你得有一張卡、你進去之後得買一大堆東西。

而我們現在中國人的生活跟坐在場下所有年輕人的生活一樣,我們只需要Finger in 、Finger out(手指點點),就有快遞小哥在下面摁鈴,我打開門之後,他們就說張先生你的麵包到了。所以Costco未來怎麼樣,我們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它要花多少錢才能做到渠道分布呢?誰知道呢。

主持人:終於有了一點點分歧了,實際上張老師是謹慎(看待Costco的)。

蔣美蘭:我覺得前提是先定義多少家店,才叫做勝利?是不是要全中國將近15億人都買單,它才算是實質意義上的成功?

主持人:我想再多加問一個問題,像Costco會不會被我們這些電商給打得沒有還手之地?因為畢竟在中國大家還是習慣於電商,我已經好久沒有去過實體店了,我周圍的很多人都已經不去線下店了。

蔣美蘭:我同意,我是非常習慣使用盒馬的人,我只要點了它,30分鐘後就會到。我們剛剛講,同樣的商品如果是極度的便宜,再加上是在現場的話,能營造一種東西叫做「買氣」。買氣這件事情不是我在線上點單能夠解決的,就是說你到了Costco的現場,如果它今天喪失了買氣,我可能會看完就離開了(就不購物了)。

我非常同意張總說的,未來是不是每一家店都能夠維持現在的買氣,這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就目前來看,期待它在幾個大的都市裡面佔有一席之地,我覺得還是比較樂觀的。

張亞哲:我認為中國的消費者,除了吃飯這件事情必須出門之外,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其他事都不用出門了),會被整個充斥著人工智慧的世界卸去了所有消費欲望。原因是在於什麼?你沒有發現在中國、北京或上海,你走出門就要花錢:你坐滴滴要花錢,看病也要花錢,做什麼都要花錢,錢是一個主要的問題。

我們的電商還會蓬勃的發展,因為我們的貧富差距和我們基本勞動力的成本依然還是非常的低,所以我認為Costco模式跟電商模式不是同一個體量級的模式,未來Costco依然會緩慢的成長,成為一個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必需品,但是人們大量的消費還是在網際網路上(完成的),這是我的判斷。

主持人:可以肯定的是,Costco在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主流(消費模式),在中國變成了一個補充或者是細分的小眾品牌,這是可以肯定的。

三、盒馬

主持人:剛才蔣總一直在講去盒馬買生鮮,盒馬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企業,過去幾年裡大家都很喜歡它,也是大家學習的對象。這3年過去了,它現在看起來遇到了很多問題,到今天它還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去表揚嗎?

張亞哲:我不知道怎麼評價盒馬,我不是盒馬的重度用戶。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前4年裡,中國投資界很多人都學日本的新零售經驗,日本的新零售經驗是遍布日本大街小巷的便利店,我們用一句網際網路最簡單的話說「毛細血管般的完美布局渠道」,使你的全生活品類得到滿足。

我們今天講盒馬,盒馬的邏輯來自新零售的邏輯,盒馬的挑戰也來自於,新零售邏輯的發展其實是趕不上人民日漸衰弱消費能力的,兩者無法match。我就講這句話,能聽懂的人就懂了。

蔣美蘭:我是盒馬的重度用戶,但是我對於盒馬的未來是持一個比較謹慎的態度。感覺它現在非常的焦急、焦慮,已經可以看的出來它的焦慮了。對於用戶來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在它身上得到的東西值不值得我花這個時間和價格?我覺得它現在屬於疲於奔跑,目前還在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

主持人:現在盒馬已經從「能不能學習」已經被拷問到「值不值得」了,這還是很恐怖的。

張亞哲:我覺得不至於。反正我們家樓下有7-11、盒馬、便利蜂,我每次跟店員聊天,首先關心的是我們(真格)投的消費品在上面有沒有賣,再就是看人群有多少。令我覺得非常震撼的一點是,樓下便利店最大的消費人群是對面的學生,這是店員跟我說的。

我們現在無法判斷盒馬這個模式將來究竟會走向什麼方向,重大原因是在於,中國的迭代速度、流量的裂變速度和分裂速度是非常快的,現在講一個問題用單一定論的方式是沒有辦法講的。

另外我們也不能說外交詞彙,說我們對盒馬謹慎樂觀。我認為需求是在的,做的好、做的不好是一個管理團隊調整策略的問題。盒馬還會非常好,生鮮是一個巨大挑戰,全球都是,所以中國的盒馬未來走向何方,是得看它自己調整的怎麼樣。消費者對生鮮的需求依然是巨大的。

四、李佳琦

主持人:我們進入最後一個案例,就是李佳琦。李佳琦真的是讓我極其吃驚,一個男生賣口紅居然賣的這麼好,居然「買它,買它」,然後每天都直播(就能賣那麼好)。我們怎麼看這件事情,這件事情能持續下去嗎?

蔣美蘭:我覺得應該是說,太多人想要成為李佳琦。

主持人:我都想去賣口紅了。

蔣美蘭:李佳琦不是代表這個人,而是這個現象:直播賣貨這件事情在中國會不會再往下持續?我覺得這一兩年是肯定會的。過去直播是拿來用作社交,並沒有成功,但是拿來作為賣貨成功了。

我們這麼講,打折跟低價的商品最重要的殺傷力不是原價跟成本,最重要的殺傷力是時間。所以你會發現直播的模型在時間的控制上來講是大的,它用很短的時間之內催促你去成交。這個模型在拼多多上面會看的很清楚,拼多多是屬於一個沒有購物車、不斷的催促你立刻成交的模型,因為低價打折商品最重要的殺傷力來自於時間,我要你立刻成交。

直播這樣的模型,原來在前幾年大家會認為我來看是因為看主播的生活,結果這件事情並沒有造就更大的方向。

李佳琦直播的模式不斷的催促你去購買,他達到了在那個時間點:我跟你在同一個時空下,我需要去催促購買,這是一個成功的模型。我們曾經說過,李佳琦這樣的模式是MCN希望捧出來的,還有一個就是品牌方希望自己培養自己的直播博主。

MCN如果要再培養一個李佳琦出來,他們可能會打一個算盤:我再培養一個李佳琦出來,我可能要花一千萬,這樣子來看,我是不是讓100個主播每一個人替我賣10萬塊錢這件事情也結束了?有太多人想要成為李佳琦了。對他來說,每天24小時的直播時段裡面都有可能誕生購買的話,這件事情就能夠成功。

所以,我認為其實不是能不能再造一個李佳琦,而是直播這個模式在這段時間之內還會不會誕生影響力,我認為它在1~2年內還是會有影響力。

主持人:張總呢,我相信真格也投了一些MCN吧?

張亞哲:沒有,李佳琦我們怎麼能投的了呢?我們頂多投一個小紅書就已經覺得很幸福了。投小紅書和完美日記的時候,因為真格來自於新東方,我們是做老師出身,老師就是銷售,講的好學生的復購率就高,就能買課。

俞敏洪創造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第一節課是免費的,來聽吧,我講的好你買單,下一節課你付錢。你覺得這個老師好,就跟他一起上下一節課了。

第二個問題,李佳琦夠勤奮、夠辛苦,李佳琦的品類夠直接、夠粗暴,什麼意思?大家知道新世代(Z generation),自己需要被關注,也要關註明星和偶像,他們又被網際網路時代的美顏和社交所綁架,他們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是美妝。

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近10年以來,最好的電商商業模式的品類是什麼?是美妝,聚美優品是美妝,小紅書最好的福利社最早開始也是美妝。

現在李佳琦切入最簡單的品類是口紅,就跟當年王府井百貨大樓有一個著名的售貨員叫張秉貴一樣,他賣大白兔奶糖,一把抓二兩,「啪」,往那上面一放,所有人趨之若鶩,大媽都在敲門,我媽那時候從上海專門跑到北京王府井大樓,要見叫張秉貴張師傅買大白兔奶糖,我說你是神經病。

另外,李佳琦能不能被複製?肯定能複製。直播賣貨會不會火?還會繼續火。什麼人會加入直播賣貨,可能是演藝明星們?因為中國的影視行業進入一個最可怕、最蕭條的時代,他們無法維繫自己以前一集電視劇20萬的巨大收入。他們也不得不粉墨登場,用一個鏡頭,然後說「嗨,我是XX,今天推薦一款油給大家」。

李佳琦最大的挑戰是誰?是他自己,他能不能控制質量。他是是什麼貨都賣,還是他的團隊要求只賣合乎品質的?如果他(未來)要翻車了的話,那原因就是在於他什麼貨都賣。

另外,中國最不要擔心的事就是才人輩出。快手、抖音,每天看的我心醉神迷的原因是什麼?太有才了,不要擔心會不會出現李佳琦,而是我們要看,下100個李佳琦在什麼品類能夠橫空出世?現在唯一橫空出世的李佳琦,是因為他選了最好的東西「口紅」。如果張大奕選了口紅,張大奕現在就是李佳琦。

主持人:看起來李佳琦就是新時代的張秉貴,切入美妝切入的好,未來李佳琦會不會被這些明星給替代呢?更有流量嘛。

張亞哲:不會吧,李佳琦心態比較好,他非常接地氣,非常勤奮,所以李佳琦賣貨的時候,他的心在那個氣場上,是和消費者心心相惜的。而明星賣貨的最大問題在於明星高高在上,當他在講一句話的時候,(表情)都是:我不得不這麼做,我淪落到要賣口紅了,我還是個明星嗎?明天如果有一個好萊塢電影請我,片酬500萬美金,我一定不賣貨了。

而李佳琦的思想是感恩,今天讓我賣貨了,謝謝兄弟們,讓在屏幕那邊所有的人都感動的熱淚盈眶,所以大家用手指划來划去,然後就下單了。

蔣美蘭:我覺得同理可證,如果有一個明星真的願意像李佳琦一樣的勤奮,我覺得他也有機會,李佳琦很厲害的是,直播是需要反應很快的,他要立刻反應消費者在現在跟他對談的那一剎那。而明星通常是別人捧著他,他看著別人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李佳琦能夠做的是「雙向互動的」,能力很強。這件事同理可證,如果一個人願意這麼做,他還是有機會的。

主持人:如果這4個案例我們排序的話,怎麼排?

蔣美蘭:在短期之內,我覺得直播賣貨是最好的,但長期來看,我最看好拼多多。

張亞哲:按照投資人的說法,我覺得有一點,我們在過去10年經歷了中國經濟最輝煌的10年,也經歷了相對痛苦的這一兩年,但請大家不要忘記一個經濟學最基本的原理叫做「周期」,我們在下行周期看到的東西跟上行周期看到的東西不同,紅利也不相同。

如果排名的話,高度看好拼多多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另外,李佳琦不是一個現象,李佳琦只是一個人而已,他可能坐在馬雲旁邊,在淘寶賣口紅,他也可能坐在集中展那兒替知識分子賣課,都可以,但賣不賣是他自己的事。

主持人:謝謝,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比較簡單,現在的新零售什麼時候變成舊零售?

張亞哲:什麼叫新零售,什麼叫消費升級?我覺得網際網路圈一個最著名的現象就是自己創造自己的概念,其實每個圈都一樣,自己創造自己的概念,自己沉醉、自己分析、自己方法論、自己達到一個腦高潮。

但大家有沒有發現,消費、零售的本質就是你有什麼能力,在什麼場景之下買什麼貨,來滿足你的消費欲望。因此,傳統的消費場景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萬達廣場或上海陸家嘴中心,樓頂上餐飲的布局和樓下老佛爺百貨的布局,他們之間的邏輯是怎麼打通的?這裡其實有很多可以值得研究的學問。

但我不認為,每一個創業者、或每一個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人,都需要非常清晰地知道什麼叫新邏輯。我們每天參加各種會,我們非常想知道大家在想什麼,沒有必要。只因為人要買東西,要吃、要喝而已,很簡單。

蔣美蘭:我覺得先定義什麼叫新,其實最重要的事情是,本質你有沒有變?零售的本質是「買和賣」(無論你用什麼手段去做它),只要在買和賣中間你取得了平衡點,不管你怎麼去做它,都能夠贏。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來源: 虎嗅網

相關焦點

  • 如何旗幟鮮明看好/看衰拼多多、Costco、盒馬和李佳琦-虎嗅網
    主持人:我們先看一下今天兩位嘉賓主要點評的四個零售案例(請看大屏幕):拼多多、盒馬、Costco、李佳琦。今天,我們點評需要旗幟鮮明,無論是張老師、還是蔣老師,咱們就旗幟鮮明地說出「好」或「不好」。一、拼多多 主持人:先看拼多多的案例,說老實話,我認為在過去幾年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是打亂了電商格局的一個黑馬,創造了社交電商的新玩法,尤其是它把小嶽嶽的五環之歌真的唱響了。那拼多多的潛力和未來在哪裡?第一個先問一下張老師,未來你看好拼多多嗎?
  • 盒馬X會員店國慶開業;茅臺否認供貨拼多多;美團試水餐飲加盟
    據悉,盒馬X會員店是全球首個線上線下完全一體化的會員店,盒馬X會員店是倉儲式會員制賽道裡的首個中國品牌,還將推出大容量的盒馬MAX產品。 中介借盒馬誘賣商鋪,遭否認 最近不少中介打著盒馬的名義開始售賣商鋪,以低價購入每月返利為誘餌,吸引不少購房者。
  • 北京五環外開了家盒馬「新物種」,告訴你這兒並不都是拼多多的天下
    未來,包括居然之家體驗 Mall 在內的 7 家北京居然之家門店都將引入盒馬。商業:盒馬找到了一個新辦法打敗拼多多如果你想看用傳感器和人工智慧取代了收銀員的商店裡是什麼樣子的,美國就找 Amazon Go,中國就找盒馬鮮生。
  • 拼多多延長商家發貨期限 盒馬全國招募「共享員工」 疫情下網際網路...
    在記者的朋友圈,不少人都主動秀出了已送達的鮮花和從花+平臺獲得的「助農證書」。因為電商的牽線搭橋,普通市民也有了更多途徑幫助受到疫情影響的人。在長寧區,另一家頭部電商平臺拼多多也在2月10日上線了「抗疫開拼,愛心助農」專區,幫助貧困地區和部分農產區解決特殊時期農產品滯銷問題。
  • 盒馬商標遭遇搶註;拼多多:以後不刪用戶手機原圖;國美APP改名真快樂
    未來消費獨家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拼多多回應「刪除用戶照片」 近日,網友爆料稱拼多多APP將其手機相冊裡的照片刪除
  • 創始人黃崢撂下話:拼多多未來是costco+迪士尼
    黃崢在信裡表示,拼多多的價值觀是「本分」(這應該是來自他的導師、也是早期股東段永平的師傳);拼多多的未來將是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網絡驅動的costco與迪士尼的結合……(這張餅你懂嗎?吃不吃?)2.我們相信拼多多有巨大的潛力,往後看3年、5年還是更長的時間上市其實沒實質區別。相反,在公眾的監督下,我們可以成長得更好更強。3.我們希望拼多多是一個公眾的機構。
  • 盒馬暫停深圳門店;特斯拉認定拼多多轉賣;京東入股見福
    #電商# 特斯拉認定拼多多團購構成轉賣 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 ,交付專員聲稱這一活動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 拼多多表示,該車輛系消費者本人與特斯拉籤了訂購協議,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願和意圖,其購車用車也並未有任何「惡意」。對於特斯拉拒絕履行與消費者訂立的合同,對此表示遺憾,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並將積極落實車輛交付工作。
  • 對標Costco的盒馬X會員店將開業,盤點盒馬六種零售形態
    比山姆會員店、Costco來得晚,盒馬如何競爭 盒馬X會員店能配送20公裡,基本覆蓋浦東全區和楊浦區部分區域。有汽車直送到家和配送站(其他盒馬門店)接駁兩種方式。範圍擴大後,時效變慢了。和普通盒馬鮮生的「半小時」配送不同,這家店是半日達。 雖然有配送服務,不過趙家鈺說盒馬X會員店希望消費者到店體驗,然後再轉化到線上。這家新店沒有到家比例的目標。
  • 阿里如何解開疫情難題?盒馬吸納餐企員工...
    左右為難的淘系電商   這個季度,淘寶、天貓貢獻的客戶管理和佣金收入增長持續放緩,但包括盒馬、天貓超市、天貓國際等在內的新零售及直營業務同比增長128%,且自上個季度以來在集團的收入佔比就已經超過佣金。雖然新零售業務毛利低,盤子還不大,仍然處於總體投入階段,但從增長角度看,它已經是收入增長引擎。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商標
    12月3日消息,企查查App顯示,近日,拼多多關聯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 「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  6月,滴滴打造的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已經先後入駐四川的成都、綿陽、內江和重慶市等多地。
  • 盒馬開了家大店對標Costco 這家店有什麼不同?
    1、比山姆會員店、Costco來得晚,盒馬如何競爭 有汽車直送到家和配送站(其他盒馬門店)接駁兩種方式。範圍擴大後,時效變慢了。和普通盒馬鮮生的「半小時」配送不同,這家店是半日達。   雖然有配送服務,不過趙家鈺說盒馬X會員店希望消費者到店體驗,然後再轉化到線上。這家新店沒有到家比例的目標。根據阿里最新財報,盒馬整體線上GMV佔比六成,也就是說,到家佔六成收入,到店四成。   盒馬已經在該區域附近做地面推廣。
  • 開市客(Costco)「有望」落戶寧波!是鄞州?是海曙?還是江北?
    此外灣頭山姆項目算是成功了,大大地鼓舞了江北商業士氣,有沒有引進costco的打算,如果不行,至少也得引進個盒馬吧。A江北區:網友,您好!萬象城預計今年年底竣工,2021年四月份開業;豐匯城預計今年年底開業;姚江裡今年十月份開業。
  • 盒馬菜市和叮咚買菜,你更看好哪個?
    盒馬鮮生轉戰盒馬菜市,搭上百姓菜籃子今年3月,盒馬就推出了盒馬菜市,並推出平價菜專櫃,主要產品為水產肉禽、乳製品、蔬菜、瓜果等,和盒馬生鮮標準店相比,盒馬菜市的菜品呈散裝形式出售,價格親民。盒馬鮮生和盒馬菜市在產品、設計和服務上有較高的相似度,仍然按照盒馬3公裡配送的原則,用電子價標籤進行價格統一管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和盒馬鮮生的差異也非常明顯。在產品結構上,盒馬菜市進行了調整,不僅包括盒馬鮮生的盒馬工坊、日日鮮等包裝產品,還引進了散裝蔬菜、調味料等。
  • 盒馬加入倉儲式會員制賽道,X會員店將挑戰山姆和開市客
    新京報訊(記者 秦勝南)倉儲式會員制加入新玩家,盒馬旗下首個X會員店10月1日將在上海正式營運。9月28日,新京報記者到店探訪,店內不少商品的價格也有一定優勢,不過「半日達」配送服務目前還不能全覆蓋上海主城區。盒馬商品採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介紹,盒馬X會員店模式成熟之後將在全國範圍內複製,但未透露具體計劃。
  • 探訪盒馬X會員店 正面交鋒Costco、山姆勝算幾何?
    不過在業內看來,如何經營好會員生意,吸引會員離開市區,到遠郊進行囤貨式消費仍是挑戰。據盒馬介紹,目前會員店覆蓋浦東區距門店約20公裡,楊浦區距門店約15公裡的配送範圍。浦東森蘭盒馬X會員店正式營業後,將為盒馬X會員提供「半日達」線上配送服務,使用汽車直送到家和配送站接駁兩種配送方式。
  • 「多多買菜」狂奔背後:拼多多的「隱秘」生長
    另據《中國經營報》記者從盒馬內部確認的消息,盒馬優選已經開倉、啟動了團長招募,11月初將正式登陸武漢。拼小站發展的社區站長主要負責水果訂單的推廣、配送和經營掌上超市。從商業模式看,與眼下的社區團購相當神似。實際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拼多多已經隱約開啟了多多買菜的嘗試。新零售專家雲陽子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動作。
  • 深度分析|家喻戶曉的拼多多能顛覆阿里和京東嗎?帶你揭曉
    但對於拼多多的獲取低價流量和三五線市場和農村的定位看,未來拼多多模式受到衝擊最大的大概率就是天然定位草根的短視頻公司的電商化運營。這或許也是拼多多大手筆投資直播的原因。這一切,甚至和所謂的「社交」沒有本質關係,和costco、迪士尼更沒有關係。或許正是黃錚因為多年創業的痛苦失敗,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轉變成了極致實用主義者的體現。而拼多多對品牌的敵意,從商業生態格局上註定是缺少建設性的。
  • 拼多多申請"多多拼菜""多多果園"等商標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社會服務、辦公用品、運輸貯藏、教育娛樂等,目前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
  • 盒馬推出X會員店對抗Costco們 底氣十足還是勇氣可嘉?
    「我覺得和外資品牌相比,盒馬X會員店可能會推出更多適合本土居民口味和消費模式的商品。」抱著這樣的期待,潘小姐決定趁著國慶假期去探個路,畢竟自己原本就是盒馬X會員,嘗鮮的成本並不高。   姍姍來遲的本土品牌   四年前,誕生在上海的本土新物種盒馬將中國第一家門店落地浦東金橋。
  • 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謠言!
    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12月12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向上述企業求證,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回復稱:「謠言」;拼多多回復稱:「這消息沒頭沒尾的」;美團回復稱「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