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個收穫的季節,對於八年級的小夥伴來說,我們學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軸對稱,我們有哪些收穫?下面不妨通過這份試捲來檢測下。
1題已知給出了一個內角是70°,沒有明確是頂角還是底角,所以要進行分類討論,分類後還有用內角和定理去驗證每種情況是不是都成立。2題由已知條件,根據直角三角形中30°所對的邊是斜邊的一半即可得到答案;3題根據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計算即可。4題要使廣場到三個小區的距離相等,分別作出線段BC、AB的垂直平分線,二者交點O即為廣場位置;5題根據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求出∠BAC,再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解答。
6題先根據DE垂直平分AB可知,AD=BD,即AC=BD+CD,再由AC=10,△BDC的周長為16即可求出答案;7題由題意,在△ABC中,AB=AD=DC,∠BAD=32°,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以求出底角,再根據三角形內角與外角的關係即可求出內角∠CAD,再相加即可求出∠BAC的度數。8題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出∠B+∠C的度數,根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到PA=PB,QA=QC,得到∠PAB=∠B,∠QAC=∠C,結合圖形計算即可。9題根據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同底數冪的除法的逆運算計算即可;10題已知沒有明確三角形的類型,所以應分這個等腰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兩種情況討論。
11題根據非負數的意義列出關於x、y的方程並求出x、y的值,再根據x是腰長和底邊長兩種情況討論求解;12題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定義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選擇題中的應用。13題根據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判斷即可,14題根據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對各選項分析判斷後利用排除法求解。
15題先根據△ABC中,AB=AC,∠A=20°求出∠ABC的度數,再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可求出AE=BE,即∠A=∠ABE=20°即可解答。16題題中給出了周長關係,要求底邊長,首先應先想到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尋找問題中的等量關係,列方程求解,然後結合三角形三邊關係驗證答案。17題根據冪的乘方,轉化為同底數冪即可比較大小;18題根據已知條件,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三角形的內角和外角之間的關係進行計算。
19題根據一個數的相反數就是在這個數前面添上「﹣」號,求解即可;20題接DC,證△ACD≌△BCD得出①∠DAC=∠DBC;再證△BED≌△BCD,得出∠BED=∠BCD=30°;其它兩個條件運用假設成立推出答案即可。21題(1)首先計算同底數的冪的乘法,然後合併同類項即可求解;(2)首先利用積的乘方和冪的乘方計算,然後利用單項式的乘法法則求解。
22題(1)分別找出點A、B、C關於y軸的對應點A′、B′、C′,然後順次連接即可得到△A′B′C′;(2)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寫出點的坐標即可;(3)利用△ABC所在的矩形的面積減去四周三個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列式計算即可。23題(1)連接AB,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河岸交於點M,則點M即為所求;(2)作出點A關於河岸的對稱點C,連接CB,交於河岸於點P,連接AP,則點P能滿足AP+PB最小。
24題根據同底數冪相乘法則、積的乘方法則把所求代數式化為已知的形式,再把已知條件代入計算即可;25題(1)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可得AP=BP,根據等邊對等角可得∠A=∠ABP,再根據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列式計算即可得解;(2)求出△PBC的周長=AB+BC,代入數據計算即可得解。
27題(1)(2)(3)利用等腰三角形及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4)三角形中,一邊上的中線等於這邊的一半,那麼這邊所對的角等於90°。28題(2)由(1)的證明過程可知:在證△OEB、△OFC是等腰三角形的過程中,與AB=AC的條件沒有關係,故這兩個等腰三角形還成立.所以(1)中得出的EF=BE+FC的結論仍成立.(3)思路與(2)相同,只不過結果變成了EF=BE﹣FC。
整份試卷滿分120分,填空題佔30分,選擇題20分,解答題70分,結構合理。考點覆蓋面廣,試卷難度接近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