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國菸草第一股」中煙香港股價在高位橫盤調整半個月後,再次出現量價齊升,截至收盤,漲幅9.11%。據悉,中煙香港將有望被納入港股通名單。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煙香港背靠中國菸草總公司這座大山,但其主營業務卻並不暴利,而其業務開展的上下遊都受母公司影響較大。在中煙香港未來的發展中,其招股書中提到的收購前景良好的捲菸品牌或新型菸草品牌或成其新方向。
沉寂半個月的「中國菸草第一股」又打破平靜,今日又迎來了量價齊升,截至2019年8月20日收盤,大漲9.11%。同時,據格隆匯消息,中煙香港9月可能被納入港股通名單。
而背靠中國菸草這顆大樹,中煙香港的毛利率卻與市場預期的暴利格格不入。而這則與其主營業務有關,簡單來說,中煙香港的主業是菸草產品的經銷,而非生產。
在毛利率相對較高的捲菸出口業務遭到壓縮之後,適時尋求各種機遇,收購前景良好的捲菸品牌或新型菸草品牌,似乎成了中煙香港的新方向。
//捲土重來//
今日,在高位橫盤整理半月之後,中煙香港股價又迎來了量價齊升,截至今日收盤,漲幅9.11%。
自2019年6月12日,中煙香港頂著「中國菸草第一股」於香港上市以來,一直被眾多投資者視為一個「稀缺又優質」的標的,中煙香港作為中國菸草總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主體,外界對其賦予了諸多預期。由於這種特性,中煙香港在港股市場中被大幅炒作。中煙香港上市首日,其股價盤中便一度飆升20%,最終收漲9.63%。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菸草總公司是中煙香港的控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75%。另外,公眾持股25%。而從股權架構方面考慮,在香港上市或許可以避免出現股權稀釋問題。
近日,據格隆匯報導,格隆匯勾股大數據此前通過內部港股通實時監測模型計算得出,中煙香港9月可能被納入港股通名單。而中信建投證券也發布研報稱,中煙香港9月有較大希望調入港股通。
而若能入選港股通,中煙香港就可以說是進入了國際股票交易市場的舞臺。而國際資本市場對投資標的的選擇從來不是題材概念,而是業績。
2018年,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1556億元,同比增長3.69%。而其相當於3個「宇宙第一行」工商銀行的稅利總額不禁讓人咋舌。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煙香港的業績也讓眾多投資者高度關注。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8年,中煙香港的收入分別約為63.1億港元、78.07億港元、70.33億港元,淨利潤為3.38億港元、3.48億港元、2.62億港元。
雖然中煙香港的營收在2018年出現下滑,但隨著其股價一路走高,市場對中煙香港出人意料的成長預期也得以顯現。
對於上市的目的,中煙香港曾表示,上市融資主要是用於擴大東南亞等主要目標市場的銷售渠道、與其它國際捲菸公司戰略合作等。
而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在如今全球禁菸的大背景下,中煙香港登陸資本市場,可以視為推動中國菸草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並非暴利//
不難看出,相較於中國菸草總公司貢獻了上萬億的納稅額度來說,近三年來,中煙香港每年3億港元左右的淨利潤顯得不值一提。
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中煙香港的淨利潤分別為3.38億、3.48億和2.59億港元,淨利率為5.4%、4.5%和3.7%,毛利率則是7.7%、6.3%和5.3%。
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菸草製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自2002年起,中國菸草行業的毛利率便已高於60%,自2008—2012年毛利率更是一路超過了70%。
中煙香港6%左右的毛利率顯然與暴利的菸草行業格格不入。而這則和中煙國際的主營業務有關。
根據中國菸草總公司的聲明,中煙香港獨家經營了四類業務,包括菸葉類產品進口業務、菸葉類產品出口業務、捲菸出口業務、新型菸草製品出口業務的獨家營運實體。也就是說,中煙香港的主業是菸草產品的經銷,而非生產。
其中,菸葉進口業務佔了2018年中煙香港總營收的61.7%,是中煙香港營收佔比最大的業務。但該項業務的毛利率僅為5.09%。菸葉出口業務佔總營收的比例約為16.8%,毛利率僅為3.28%。
可以看出,中煙香港作為中國菸草總公司旗下的國際業務平臺,與市場預期的暴利業務存在實質性的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捲菸出口業務在2018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佔總營收的比例從2016年的10%上漲至2018年的21.3%。
公開資料顯示,捲菸出口原本是個毛利率較高的業務,2015年-2017年,其毛利率基本在40%左右。2018年,中國菸草總局對該業務進行重組。重組過後,中國菸草需將原本直接出售給免稅店的捲菸先出售給中煙香港(即從直銷模式改為經銷模式),這使得中煙香港的成本大幅增加。
另外,2018年1月1日生效的250號文件規定了有關捲菸的價格下限,因此抬高了中國菸草賣給中煙香港的售價。
這也導致中煙香港的捲菸出口業務的毛利率在2018年大幅度下滑——從37.3%驟降至7.6%,也使得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24.7%。
對於中煙香港來說,無論是上遊的供應,還是下遊的客戶,都受中國菸草影響較大,關聯交易相對明顯。
對於菸葉製品進口業務來說,中煙國際是唯一客戶,其唯一有資格將海外菸葉類產品進口至中國的實體。而其菸葉類產品出口業務,客戶包括捲菸生產企業及菸草貿易公司,五大客戶佔菸葉類產品出口業務總收入的84%,最大客戶佔總收入41%。就捲菸出口業務而言,客戶為免稅店運營商及捲菸批發商,五大客戶佔總收入83%,最大客戶佔總收入47%。
//中煙香港的未來?//
在全球控煙行動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全球吸菸率在過去25年中下降近一半。與此同時,傳統菸草製品承壓前行,全球捲菸的銷量一直呈下降趨勢。
而中煙香港的捲菸出口業務主要與進出口公司籤訂協議,向泰國,新加坡,香港及澳門免稅店及批發商銷售中國品牌捲菸。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中煙香港的捲菸出口總量分別為2032.5百萬支,1844百萬支及1114百萬支,下降勢頭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新型菸草產品逐漸成為研發熱點。由於其減害特性,新型菸草產品(電子菸、加熱不燃燒製品等)已經成為各菸草巨頭逐漸發力的方向之一,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中煙香港招股說明書中曾提到,將適時尋求各種機遇,包括收購前景良好的捲菸品牌或新型菸草品牌。這也為中煙香港是否會成為中國的獨家電子菸商留下了足夠的想像空間。
據菸草在線的數據,雖然全球90%以上的電子菸都是中國製造的,但中國的企業還處在供應鏈的最下端,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而在2018年5月,中煙香港開始了對新型菸草製品的出口,主要包括加熱不燃燒菸草產品。以加熱不燃燒菸草製品為代表的新型菸草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和控煙政策與利稅目標之間的矛盾。
不可否認,對各大菸草巨頭來說,布局新型菸草領域已變得刻不容緩。而率先布局的菲莫國際在行業內已取得了巨大的先發優勢。中煙香港如果想在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將受到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