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港通擴容在即!未盈利生物醫藥港股及科創板公司將成新標的

2020-12-17 騰訊網

見習記者丨劉晨光

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有望迎來新的投資板塊和標的。

11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布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到加快香港上市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條件下納入「互聯互通」。這意味著未來境外投資者可以投資科創板上的標的,另一方面境內投資者可以實現對港股生物科技板塊的投資。

林鄭月娥指出,關於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中央支持深化兩地金融互聯互通,逐步擴大「互聯互通」合資格股票範圍,同意加快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條件下納入標的。

施政報告中提到,自2018年4月起實施適用於三類發行人的新上市制度,涵蓋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發行人;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產業發行人;以及通過新設立的便利上市渠道來港作第二上市的合資格發行人。自推行上市制度改革以來,已有大約30家新經濟公司循新制度在港上市,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超過3000億港元。

此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就指出,預見香港交易所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IPO市場。香港交易所醫療健康行業生態圈自第18A章推出以來已日趨成型,發行人結構逐漸多元化,醫療健康領域細分行業特徵越來越明顯,上市儲備繼續保持強勁。

據此前港交所披露的報導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交易所已迎來21家18A醫療健康公司在香港上市,集資額達536億港元,也看到幾家生物科技公司在上市後又成功再融資共460億港元。

在互聯互通方面,施政報告中還提到,在2017年7月啟動債券通北向交易。截至2020年8月,境外機構透過債券通持有的債券數量所涉及的金額已達28000億元人民幣。同時,抓緊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採取多項推動金融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包括準備推出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

另一方面,2019年7月,科創板的開通,是內地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重要象徵之一,科創板允許符合相關規定的未盈利企業上市、並接受特殊股權架構企業申請、疊加定價方式轉變為詢價制度,為不滿足傳統 A 股主板上市要求的各類創新、高科技企業打開上市融資之門。

據華創證券研究團隊統計,科創板已成為A股重要組成部分。從上市企業家數來看,截至今年10月末,科創板已有191家企業註冊上市(佔同期A股首發家數的41.70%),其中今年7月首發27家(佔當月A股首發家數的54%)。從首發規模來看,截至今年10月末,科創板合計募集資金總額達到2791億元,佔同期A股首發募資總額的47.45%。

不過該份施政報告中並沒有提到把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的科技公司未來納入滬深港通的情況。

此前李小加在三季報傳媒會議也談到了阿里巴巴進入滬港通的問題。他認為,阿里巴巴進入滬港通和深港通,一直與內地交易所進行溝通,保持樂觀的態度,應該就是「時間」問題,不是「是否」問題,他希望越快越好,但是沒有具體時間日程。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界面新聞,放開高成長性也是高風險的個股,可以活躍這些個股在互聯互通機制下的交易,也會給這些個股帶來新的資金,但也可能給這些個股投資者帶來風險。第二上市的公司,股價還受到其他市場的影響,可能會出現不同市場間的價差套利空間,所以在這些問題沒有更好解決方案之前,應該會比較審慎。「兩地市場結構和運行以及文化都不同,所以還是存在一定風險。」他補充道。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互聯互通是資本市場開放的重要舉措,便利投資者跨境投資,他認為阿里巴巴進入港股通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他表示,雖然港股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還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不過科創板也有類似公司上市,對於投資者應該也不新鮮,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告訴界面新聞,前者肯定是利好資本市場,讓兩地投資者互相參與,也增加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的誘因,繼續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生物科技集資中心的領導地位。「目前第二上市企業大多是熱門及具領導性的科技巨頭,未來也應會被納入互聯互通機制,但內地正積極推動科創板,可能當局也有考慮若納入互聯互通後會減弱中概股回歸科創板上市的動力。」他說道。

相關焦點

  • 寰宇財經丨標的擴容 滬深港通有望更活躍
    另外,對於根據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第18A章節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如果其屬於相關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或滬深港交易所上市的A+H股上市公司H股的,將調入港股通股票範圍。 這意味著滬深港通標的名單擴容,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優化。
  • ...科創板股票首次納入 在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也能買了 何時能掃貨?
    同日,公告還稱,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將被納入港股通標的範圍。內地投資者將可以實現對港股生物科技板塊的投資。北向資金明年可「掃貨」科創板標的11月27日,滬深交易所共同宣布,滬深港通股票範圍將要擴容。此前,滬深港三所就科創板A+H股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滬深港通股票範圍安排達成共識。近日三地交易所進一步協商決定,科創板公司股票屬於上證180、上證380指數成份股或A+H股公司A股的,該股票將根據滬港通現有規定調入滬股通股票範圍,其對應的H股將根據滬深港通現有規定調入港股通股票範圍。
  • 三大交易所劃定這類公司納入港股通條件
    考慮到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內部治理、股東權利等存在特殊性,在港股中也屬於新品種,為充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經滬深港3所共同研究評估,擬定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首次納入港股通股票的具體要求。滬深交易所表示,未來,滬深港三所將繼續密切合作,共同完善互聯互通機制,推動兩地資本市場的協同、穩定、健康發展。
  • 周末影響市場的10大消息:滬深港通標的名單擴容 科創板股票首次納入
    其中,科創板股票將被納入滬深港通標的範圍。據了解,滬深港交易所將推進相關業務技術準備工作,預計於2021年初完成市場準備工作後將上述科創板股票納入滬深港通股票範圍。  此外,貝特瑞、穎泰生物、森萱醫藥、富士達均為A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若上述公司轉板,實際上同時觸及「分拆上市」的問題。對此,有券商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需先滿足分拆上市規定才能去轉板,「否則就變成套利行為。」北京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認為,《轉板上市辦法》徵求意見稿不能與分拆上市規則衝突,所以應該先符合分拆上市要求。  詳情參見:《終於來了!
  • 北海康成擬在港IPO,康方生物4月上市,艾德一站通助力掘金醫藥新股
    據艾德一站通了解,疫情當前,在大盤「跌跌不休」的情形下,一季度港股醫藥和醫療股穩健向上,表現不俗,也讓不少投資者「蠢蠢欲動」,想要投資醫藥股。而在最受港股投資者關注的港股打新領域中,醫藥新股掘金機會一路湧現,又有生物醫藥公司擬來港上市。
  • 「水利工程師」李小加卸任在即 港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香港和海外投資者通過滬深股通持有的內地股票總額不斷增長,由2014年底的865億元人民幣,激增至2.1萬億元人民幣。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持股總額持續攀升, 由2014年底的131億港元,增至1.88萬億港元。
  • 灼見|華興證券龐溟:在港第二上市和生物科技優質公司有望儘快被...
    華興證券提出:首家在港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9988.HK)已滿足被納入港股通股票範圍的客觀條件;其他在港第二上市和生物科技板塊的優質公司,納入港股通的時間要求可能會進一步縮短、相關標準可能會進一步調整;在港第二上市和生物科技優質公司被納入港股通後,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個股和香港市場交易量和活躍水平。
  • 66支新股上市,260餘起融資,生物醫藥成「最靚的...
    作為唯一一個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再鼎醫藥以562港元/股的發行價成為今年最「貴」的醫藥新股。雖然首日漲幅只有8.5%,但因「單價」過高,再鼎醫藥的開盤首日收益依然登頂港市醫藥新股榜。美股方面,僅有傳奇生物和燃石醫學在上市首日上漲,以當日收盤價計算,每籤收益分別為1400美元和813美元。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加速上市 已有7家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前,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是中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上市通道。其上市標準的最大特點就是靈活變通,設置了三個難度的市場層級,任何一個層級都給予了企業虧損上市的可能,企業只要在盈利、淨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市值規模、運營時間等指標中有部分指標較為理想,即有機會申請上市,不用做到面面俱到。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引入18A章,允許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以來,已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登陸港交所。
  • 中金公司:科創板企業將被納入主要指數及互聯互通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11月27日上交所及中證指數公司宣布調整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上證180、上證380等主要指數成分,12月14日正式生效。上市時間超1年且符合條件的科創板公司將進入以上成分指數樣本空間。滬深港交易所同日宣布將擴大滬深港通股票範圍。
  • ...養殖戶的停業補償工作已完成90%以上;林鄭月娥:未盈利生物科技...
    林鄭月娥:未盈利生物科技股一個月後可納入港股通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2月1日早上表示,施政報告中針對將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納入互聯互通範圍有進展,合資格公司將於一個月後可納入股票標的範圍,並透過滬深港通進行交易。
  • 港交所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境內生物科技公司嚮往「港漂」
    香港聯合交易所(下稱「港交所」)上周如期推出上市制度改革,這激發了境內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錯失阿里巴巴上市的良機後,港交所痛定思痛,在上周五發布上市制度修改方案,向社會徵求意見。修改內容包括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權機構公司在港交所掛牌等,其一大目的是爭奪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資源。
  • 港股開戶|艾德一站通:和鉑醫藥將於本周尋求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港股市場也成為醫藥新股的熱門上市選擇。據市場最新消息,中國內地臨床開發階段生物藥公司——和鉑醫藥將於本周尋求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擬募資2至3億美元,由摩根史坦利、美銀證券、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備受重量級國際投資者青睞在和鉑醫藥的發展歷程中,融資經歷便是這家公司令人矚目的亮點之一。
  • 未盈利生物藥企「港漂」只待鳴槍,但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並不多
    眼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獲準赴港上市的消息終於在4月24日正式落地,這也成為港交所25年迎來的上市制度最大改革舉措之一。「去年下半年港交所方面傳出要允許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上市時,就有不少企業開始在籌備。不過對新三板企業來說,那時還面臨另外一個障礙,即新三板與港股是否可以同時掛牌的政策當時並不明朗。」
  • 高瓴、康恩貝投資的嘉和生物赴港IPO,艾德證券期貨港股打新福利等...
    摘要:又一家未盈利創新藥研發企業計劃在港股上市,上艾德證券期貨領打新豪禮!在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制度改革之後,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尤其是那些研發管理豐富、產品實現或接近商業化的醫藥企業最為受到資金青睞,如沛嘉醫療-B(09996.HK)、康方生物-B(09926.HK)等,均取得大幅超購佳績,並於今年以來獲得遠超越市場平均的股價表現。而今,又有一家未盈利創新藥研發企業——嘉和生物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掛牌。高盛、摩根大通和傑富瑞擔任其聯席保薦人。
  • 百濟神州要來了 科創板吸睛生物醫藥企業
    原標題:百濟神州要來了 科創板「吸睛」生物醫藥企業 來源:東方財富網科創板對創新生物製藥公司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繼多家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陸續「回A」後,已在納斯達克和港交所兩地上市的百濟神州,近日宣布即將踏上科創板徵程。
  • ...特別是港股通,以便讓內地的投資者也可以進行投資。_7x24小時...
    【李小加:考慮將生物科技公司納入互聯互通】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表示,自港交所於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引入18A章,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以來,截至目前,已有累計154家醫藥公司成功登陸港交所,市值達到26000億,其中20家為18A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 深港通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免徵三年個稅
    【相關報導】  深港通啟動在即 香港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標的?  再論「北風」壓倒「南風」  把內地投資者買賣香港股票叫做「南下」,把香港投資者購買A股股票稱為「北上」。要注意的是,通過滬港通買入的股票只能通過滬港通賣出,通過深港通買入的股票也是如此。  早在深港通開啟之前,大陸資本市場就有人鼓吹「滬港通開啟新一輪牛市」,極力主張「南風」壓倒「北風」。不乏有人建倉臆想中香港資金會偏愛的股票,準備從北上的港資大賺一筆。
  • 滬港通如何買港股? 滬港通開戶條件一覽
    滬港通如何買港股?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於2014年11月17日開始,如何通過滬港通買港股?滬港通可以買哪些港股?通過滬港通,內地投資者不用去香港開戶,就可以直接投資港股。滬港通開戶條件一覽: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餘額合計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投資標的開戶:滬港通僅限266隻成分股。一般港股帳戶:無投資標的限制。投資額度開戶:滬港通年2500億,日105億額度限制。一般港股帳戶:無投資額度限制。融資融券開戶:滬港通不能參與。
  • 新手如何入門精選港股通 開通條件是什麼?
    新手如何入門精選港股通不說行情,那咱們聊聊新股吧。唉,海普瑞這塊兒爛泥,較A股折價這麼多都不動,按照咱們的打新規矩就是要拋掉的。還好明天港新有一群大獎要開,而且今天股市紅紅火火,心情還算美麗!另外還有個好消息,據市場傳聞:螞蟻金服計劃最早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標估值為2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