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宋朝乃至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才女,李清照在詞作上的獨特表現力真是令人驚嘆。在其早期的很多詞作中,詞人用一顆敏感多情的少女心,精心描繪她眼中的世界,或溫柔多情,或嫵媚俏麗,或嬌憨可愛,讓很多讀者因易安居士滿滿的少女心而欲發喜歡她的詞作。
在她的一首清新唯美小令中,還是天真少女的李清照心思敏感,細膩多情,做了一個愛花惜花人。這首詞曲折巧妙,清新靈動,語淺言深,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汴京,令很多文士擊節嘆賞。然而,卻有人歪解出了很多信息,認為這首詞其實是李清照在描寫她和趙明誠過夫妻生活的美妙感受。這簡直是白瞎了易安居士的一顆少女心!
這首詞就是李清照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對於其中的「雨疏風驟」一句,一位劉姓作家在他的一部詞學著作《宋詞小札》中認為,這是李清照在隱喻二人過夫妻生活時的起伏跌宕,而「不消殘酒」是隱喻詞人與丈夫過完夫妻生活後的纏綿悱惻。易安居士一顆純真的少女心就這樣白瞎了。對此,我只想說,為了出名,有些人還真是無畏的很!
如夢令 (宋)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對於這位作家的言論,我實在不敢苟同。這首詞據現有資料記載,大概作於1100年,當時的李清照不過是個16歲的天真少女,還未出嫁,何來夫妻生活一說;再者,即便是記錄有誤,此詞確實作於出嫁之後,然而以李清照的修養和才情,怎麼可能會用如此唯美的景色來隱喻夫妻生活。這種言論實在是貶低了易安居士的涵養。
其實,整首詞就是表現了一個天真少女的閨閣生活小片段,清新靈動,十分唯美:短短33個字,有人物,有情節,有對白,有情緒,充滿詩情畫意:疾風驟雨颳了一夜,醉酒後睡得酣酣的閨中小姐在迷迷濛蒙中聽到風雨聲,心中記掛著園裡開得正旺的海棠花。可是,她昨夜喝地太醉了,十分乏力,天明後終於悠然醒轉。
她突然想到昨夜的風雨,心情忐忑,焦急地喚了一聲外間侍女。不一會兒,一個小丫頭輕手輕腳地捲起珠簾。小姐猶豫了一下,問道:「園子裡境況可還安好?」侍女隨口答道:「園裡的海棠經了這場風吹雨,還和平常一樣!」小姐一聽,臉色微慍地說道:「你可知那海棠竟然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真是一派天真少女模樣!
這首小令沒有一個難懂之字,平白淺近,令人回味無窮。詞句開頭,一「疏」狂,一「驟」,形象地寫出了昨夜風雨肆虐的情景,極為巧妙。彼時的李清照正是一個敏感多情的青春期少女,內心深處有著一份別樣的寂寞與感傷。美麗海棠花,多情少女花!
在這樣的風雨之後,多情少女心中自會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茫。那些人們時常忽略的地方,總是能牽惹少女內心的潮起潮落,就像後花園裡的雨疏風驟,海棠花的綠肥紅瘦,總能讓這位敏感細膩的少女心思婉轉,多情牽掛。
關於「惜花",在宋詞人作品中多有體現,尤其是在男性詞人的作品中。但是男性詞人的「惜花」多為一種假託的矯情。他們不過是站在男性視角對花對女性賞玩而已。李清照的「惜花」卻與男性詞人不同的。她是將「惜花之情」與她自身未來命運聯繫在一起,是一種莫名的寂寞與憂傷,隱含了詞人對生命意義的思索。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句是詞作的千古名句。這句話寥寥數語,明白如話,卻極有韻味,將風雨之急,心中之憂,侍女之淡漠,詞人自身之深愛全部道出,一字不多一字不少,一切剛剛好。最妙的是「綠肥紅瘦」四個字,奇絕精妙,堪稱神來之筆,正如著名文學家俞平伯所講的:「全篇淡描,結局著色,更覺濃豔醒豁。」
一般來說「肥瘦」兩個字,很難讓人產生詩情畫意的聯想。但是,李清照卻巧妙地套用了多種辭格:通感,借貸,對比,擬人等將園中海棠被驟雨摧殘之後,葉多花少,綠深紅淺的情狀描摹得十分精確傳神,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
此外,詞中還有一個字格外動人,那就是「試」。這個「試」字是那麼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安。其實,人們多數都有這樣的經歷:越是在意一件事情,心裡就越是忐忑。詞人心裡知道經歷這一夜風雨,海棠花肯定是不堪摧殘,一地殘紅。
她不忍心親眼見此景象,又懷著僥倖的期待,於是忐忑者試問正在捲簾的待女。一個「試」字就把詞人害怕聽到海棠凋零的消息,又迫切想知道海棠花究竟如何的複雜曲折心理生動再現了出來,那神情那口吻,讓讀者感覺一個少女時代的李清照仿佛就在我們眼前。真是小小一首《如夢令》,悠悠千古才女情,易安居士,風採卓然,令人神往!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