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2020-12-14 閃電新聞

公元1101年,大宋文藝界發生了三件大事。

一是張擇端五米多長的《清明上河圖》被選入皇宮。宋徽宗第一次見到如此高清無碼大圖,震驚了,蓋章點讚。

二是蘇軾老先生去世,宋詞半壁江山傾倒。他晚年最擔心後繼無人,收了四個學生,即「蘇門後四學士」,其中一位叫做李格非。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

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

李清照傳奇的一生,從她寫的那些詩詞中就可見一斑。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她都堪稱「千古第一人」,此後無人能與她比擬。

李清照的詞,不似雄性荷爾蒙旺盛的豪邁派,也不像纏綿悱惻的婉約派,她的詞清新質樸,像一股清流。

《點絳唇·蹴罷鞦韆》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少女當罷鞦韆,拂袖起身。

只見旁邊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正如少女的薄衫,被涔涔香汗滲透。

客人到來,她顧不得穿鞋匆匆跑開。倚門回頭看時,卻還要假裝在嗅青梅花香。

李清照把一個情竇初開、脈脈含羞的少女描述的淋漓盡致,在其他少女懷春的年紀,她的才情就已經初露頭角。

與趙明誠結婚後,李清照更是熱衷於把夫妻間的濃情蜜意、露骨相思表達出來,即使世人謾罵指責,她依舊我行我素。

《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那一天傍晚,酷暑難消,恰好一陣暴雨,衝刷了燥熱,帶來點點清涼。

這等良辰美景,有佳人,亦有君郎。

美人撫琴一曲,柔腸款款;對鏡點了朱唇,粼粼秋波。

芙蓉出水,睡袍薄如蟬翼,肌膚滑如脂白似雪,若隱若現,活色生香。

這都不算,還要在耳邊噥噥細語:「親愛的,今晚枕席好涼快呀!」

此等情詞豔語,即使與當時風流才情俱佳的詩詞高手相比,怕是也不分伯仲。

新婚燕爾,丈夫趙明誠外出,又恰逢重陽節,在如此時刻,李清照思念不已,就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獨守空閨,於夜涼如水處醒來,更加思念丈夫。

次日黃昏一人獨飲,聞著陣陣花香,嗔怪道:「因為思念你,我都比黃花瘦了!」

趙明誠拿到妻子寄來的相思詞,既被她的才情傾倒,又被她的柔情感動。讀了一遍又一遍,猶如嬌妻在懷,如醉如痴。

可好景不長,李清照先是父親被貶,發回原籍,隨後丈夫趙明誠也因為權相蔡京構陷,被發往江寧。自此夫妻二人異地分居,家國風雨飄搖。

彼時金人進犯,李清照只得帶著全部家當南下避難,與丈夫會和,可那些金石書籍卻在路途上遺失大半,這讓她更加心痛。

趙明誠當時任江西知府,一天屬下報告說有人要發動叛亂,趙明誠沒當回事兒,當天夜晚果然有人發動兵變,趙明誠怕被牽連,連夜逃走。

戰亂平息後,趙明誠找到李清照,與她一同回江西。當走到烏江口時,李清照悲憤難當,想到朝廷軟弱,不思進取,丈夫同樣怯懦,臨陣脫逃。不禁觸景生情,吟出一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讓站在身後的趙明誠羞愧難當,思鬱成疾,不久後就病死在他鄉。

喪夫後的李清照悲戚難當,可也不忘追求自己的幸福。正好當時張汝舟的花言巧語打動了她,兩人便迅速閃婚。

可誰知婚後的張汝舟對李清照另有所圖,當得知她的家產早已在南下路上零散失落,剩下的也不願意交給自己時,便對她拳打腳踢。

李清照速戰速決,上告官府,這場相差20歲的姐弟戀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晚年的李清照,早已看淡了一切。因為自己過高的才情和才華,她的一生就註定了要痛苦,要孤獨。

此時,李清照寫下了一篇千古絕唱,可謂是把自己一生的心境都通過這首詩展現了出來,這首詩就是《殘花》,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這首詩,被稱為是李清照最「懶」的作品,一個「花」字使用了17次,將李清照的情感表露無疑,也是她文學方面實力的彰顯。

李清照把自己比喻成花,也曾盛放枝頭嬌豔欲滴,也曾落花無情碾落成泥。這一生,花為誰開,又為誰落?只是想勇敢追愛,遇良人,伴終生,可誰想造化弄人,趙明誠不是良人,張汝舟亦不是。

她一個女子,屢屢衝破時代的束縛,想讓自己不再卑微,但是時代給她開了一個又一個玩笑。

「花落,花謝,花悲,花哭」,寥寥數字,將李清照此時的心境展露無遺,一代才女,終是沒有落得歡喜下場。

不管是少女時的聰慧羞澀,抑或婚後的相思纏綿,還是老年後的凝重悲傷,不得不說李清照的詩詞造詣真是鮮少能有人企及。

她把古典詩詞的精髓連著一顆心揉進了作品,憑藝術的美感浸入人心,勾人攝魄。

這就是李清照,被上天寵愛過,也遺棄過;在殘酷的現實中漂泊過,掙扎過,恨過,更我行我素、恣意瀟灑、酣暢淋漓地愛過、活過。

她自號「易安居士」。

其實,李清照的這一生何曾「易安」?不過也正是如此,無論滄海桑田如何轉換,紅塵世道如何輪迴,都掩蓋不了她光芒萬丈的風流,如一盞孤燈,高懸在在千年歷史的天空。

真想夢回宋朝看看她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奇女子,如此的讓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他晚年最擔心後繼無人,收了四個學生,即「蘇門後四學士」,其中一位叫做李格非。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提起李清照,真真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子,在當時封建閉塞的宋朝,她喝酒賭博寫詩,女人該做的她一概不喜,男人想做的她統統沾邊。
  • 李清照一首「懶」詩,一個「花」字用了17次,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詞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的詩寫得也很不錯,有一首詩便是李清照的隨筆之作,卻被世人稱之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詩僅僅只有54個字,單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沒成想卻成為了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了千古絕唱。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時間:2020-07-25 17:09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生於北宋年間,濟南章丘人。
  • 李清照寫的一首詩,「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李清照的很多詩詞都被大家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清照寫過一首重複度極高、堪稱史上最懶的詩!說重複度高,不是指李清照抄襲前人詩作,而是她的這首詩裡,僅一個「花」字就出現了17次,幾乎佔據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就知道李清照想表達的是什麼了吧,就是一首借物詠懷的詩詞,用殘花來比喻自己悽慘的一生,花朵的盛開到凋零,事實上,也是李清照對自己人生的自我寫照。這首詩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要知道整首詩才54個字,可能有人會說李清照是不是在偷懶嗎?為了湊字數。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竟用了17次,讀罷讓人潸然淚下
    李清照與趙明誠1132年,李清照來到了杭州。經過了顛沛流離,她已經脆弱不堪,內心肯定也很想有一個依靠。性格剛強的李清照,並沒有像那些弱女子一樣選擇忍氣吞聲,而是選擇起訴丈夫,堅持離婚。要知道在當時的法律規定,女子起訴離婚是要被判2到3年的囹圄之災。幸虧得助於仗義之士的援助,李清照才免去了刑罰,在牢中僅僅呆了九天就無罪釋放。雖然逃出了囹圄,但是李清照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樣子了,感情的二次打擊讓她倍受煎熬。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其中,她所做的一首詩詞被認為是最懶,一個「花」字居然重複十七次,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詩歌的創作歷程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剛滿18歲的李清照與年滿21歲的趙明誠結婚。根據《金石錄後序》的介紹,兩人都有做官的家庭背景。李清照的父親在當時擔任禮部員外郎,趙明誠得父親是吏部侍郎,所以兩者可謂是門當戶對。
  • 李清照寫了一首「懶詩」,「花」字重複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自古以來,歷史上的才女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能被稱得上是「千古第一才女」的恐怕只有李清照了,李清照還是宋朝第一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她從小喜歡寫詩詞,在她的一生中寫了千古絕唱式的詩詞,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就算是與唐宋八大家相比,李清照也是當仁不讓的,毫不誇張地說,李清照一直以來也是最受歡迎的女詞人,沒有之一。
  • 李清照最「爛」的一首詩,一個字重複17次,帶來無數爭議
    在李清照所有的作品中,有一首詩作特別受爭議,那便是《殘花》。 李清照通過描寫花朵從盛開到凋零的全過程,來暗喻自己飄零的一生。不過,這首詩中比較特別的是有十七個「花」字,而整首五言律詩只有五十四個字,「花」字佔了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字數。
  • 李清照懶了,寫詩用了54個字,「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
    我想很多人都熟悉,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古詩詞哪怕到了現在也依舊被傳頌,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正如她的詩詞一般「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為豪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為孤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清新質樸,不過就是這麼有脾氣的李清照卻寫了一首「奇怪」詩詞,通篇54字,但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李清照寫過最懶的作品,全詩出現17個「花」字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174字,閱讀約3分鐘提起李清照,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才女"。對於她的一生,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她的詞風前期清麗婉約,後期蒼涼低沉,這幾乎是她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不過,我們熟悉的李清照的作品都是宋詞,其實她偶爾也會寫詩,而且有極高的重複度,被稱為"最懶"的詩流傳下來。
  • 是千古絕唱,卻也是她最「懶」的詩,一個「花」字就佔了三分之一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素有「史上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她的一生正如她的詩詞那般悽婉動人。可以說,李清照的詩基本上就是她一生的寫照,而在她眾多作品中,有一首用字非常「懶」,全篇54個字,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
  • 李清照最有趣的一首詩,全詩54字,花字出現了17次,意境悲涼
    01一首《殘花》道盡人的一生李清照的傳世佳作不勝枚舉,喜歡讀詩詞的朋友更是不會錯過李清照的那些名句不過這首《殘花》讀來很是傷感,一首詩詞中反覆出現同一個字,這也是非常的少見的,《殘花》中的這個花字就出現了17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一讀。李清照不過是借用花來比喻一個人的一生,這是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而李清照這裡用花來比喻自己,通過花開到花謝的一些列變化,展示了自己的悽苦的一生。李清照這是借花來喻人,感慨自己的一生。
  • 李清照寫過最懶的作品,全詩出現17個「花」字,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提起李清照,人們第一反應就是「才女」。對於她的一生,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她的詞風前期清麗婉約,後期悽涼低沉,幾乎是她生平遭際的真實寫照。不過,大家熟悉的李清照作品都是宋詞,其實她偶爾也會寫詩,並且有一首重複度極高、被稱為「最懶」的詩傳世。
  • 加題目56個字,18個花字,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卻成千古名作
    1.一首《殘花》道盡人的一生 李清照的傳世佳作不勝枚舉,喜歡讀詩詞的朋友更是不會錯過李清照的那些名句。不過這首《殘花》讀來很是傷感,一首詩詞中反覆出現同一個字,這也是非常的少見的,《殘花》中的這個花字就出現了17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一讀。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花」一詞被重複了十七次但這卻是一個傑作
    宋朝一個靖康之恥,加上南宋的不抵抗,猥瑣發育的路線,讓宋朝的國民也深受其難。 李清照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但她早年的家境還是比較的殷實。少年的李清照生長於深閨之中,深受其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小小年紀便可以吟詩作對,成了遠近聞名的小才女。 時間過得很快,李清照在自己十八歲那年,嫁給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 史上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9字有36個重複,卻成千古絕唱
    詩歌是一種寄託情懷的文學載體,尤其是在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擅長用古詩去抒發心中所想,這種抒情言志的表達方式,最容易被人接受,同時也能夠體現出一個文人的文學素養,像李白、杜甫等詩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生創作了不少古詩,當我們在閱讀這些古詩的時候,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詩之人的心情,不過在歷史上卻出現了一首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詩,讀著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在眾多詩詞中,李清照最霸氣的一個作品,筆俠卻認為是一首詩。什麼詩呢?《夏日絕句》。李清照是在怎樣的背景下作出這首詩的呢?這首詩到底霸氣在哪裡呢?接著往下看。李清照的人生主要分為3個階段,包括她的詩詞風格。1、少女時期少女時期是李清照最快樂的時期,其間她的詩詞風格是以歡快、任性為主。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本期就以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詩為例,來感受一下千古才女的筆力。詩名《題八詠樓》,這是李清照在丈夫離世,國破家亡時寫的詩,此時她無家可歸,寄居在親戚家,登上高樓寫下這首絕唱。短短28字,有豪情有霸氣震撼了800年。讓我們來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