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素有「史上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她的一生正如她的詩詞那般悽婉動人。
受父親影響的李清照少年時便善寫詩詞,在東京長大的她得以划船嬉戲於藕花深處,在街頭巷尾觀賞奇巧的花燈和繁華的街景,也正是這樣豐富的精神生活,讓她在自然的描摹能力上技高一籌。寫下過許多千古絕唱式的詩詞。
一直為我們所熟悉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等詩句其實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但是在她少年時期是非常幸福的。
李清照的父親是蘇軾的弟子,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還未出閣就已經名滿汴京,那個時候她寫的都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之類活潑的句子。
李清照也曾寫下"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般的詩句,少女懷春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可是,自古紅顏多薄命,18歲的李清照與趙明誠結了婚,儘管趙明誠步入仕途,但是,他二人的生活卻十分簡樸,但是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雖然清貧,但高雅有趣,充滿幸福。
後來在叛亂中,趙明誠做了逃兵,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州趁虛而入,對她百般示好,但是成婚後,他的本性暴露無遺,不僅虛情假意,而且還會拳腳相向。
人到中年的李清照已經沒有了「驚起一灘鷗鷺」的心情,也就寫出了"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那般哀婉的詞句。
可以說,李清照的詩基本上就是她一生的寫照,而在她眾多作品中,有一首用字非常「懶」,全篇54個字,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
這首詞就是《殘花》: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詩中所言是花謝花開的輪迴,也是李清照藉此來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無奈和愁苦,「花」字用了17次,卻體現出了從花開到花飛到花落的整個過程,就像她身似浮萍,飄零的人生。
其實李清照的一生正像《紅樓夢》中的那些女子,以詩歌為樂的青春年華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的變故,一步步的消逝殆盡。
縱有再多才情也終究是囿於封建制度無法完全施展,而這首《殘花》更像是她以此自喻,將一腔悽涼付諸詞作,也難怪會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的詞遠不止於此,她的詞中有著那個時代的縮影,表達了女子心中的無奈。
想要體會李清照的詞作魅力,點擊連結購買這一套詩詞作品吧,原價200元,現價只要79元,裡面一定有你喜愛的那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