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禁忌習俗在社會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無論是人生成長中的各個階段,還是日常生活中的諸方方面面,都有著不可觸碰的「禁區」,正如《禮記》所云:「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禁忌並不完全是封建迷信,而是人們心理和行為上的一種畏憚和崇敬,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禮法,有很多甚至是生活經驗的總結。
1.將上堂,聲必揚。這條禁忌是說將要拜訪主家時,要發出聲音讓對方知道,在很多地方即使是親戚串門,在大門口都得先咳嗽一聲才能進院。2.將入戶,視必下。客人進入主人房間後,眼睛不能左右回顧,以免看到主人的禁忌。
1.忌「指與唾」別人。王充《論衡》中就寫道:「故楚、越之人,促急捷疾,與人談言,口唾射人,則人唇胎腫而為創」。在古老的楚越之地,指與唾都是巫術常用的詛咒方法,雖然所謂的巫蠱並不會真的有所謂的殺傷力,但在禮法上來講,指與唾都是對對方的極大挑釁和侮辱,所以古人對此非常禁忌。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