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官員密集發聲回應前特工「中毒」案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莫斯科3月17日電(記者欒海)俄羅斯多名官員16日密集發聲,譴責英國調查俄前特工「中毒」案的言行不符合法律程序,敦促英方與俄方合作調查此案。

  據俄外交部網站發布的消息,俄外長拉夫羅夫16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表示,俄方將驅逐英國駐俄外交人員,以回應英國政府因「中毒」案驅逐23名俄駐英外交人員。

  此案中的俄前特工謝爾蓋·斯克裡帕爾是英國籍,與他一同「中毒」的女兒尤利婭·斯克裡帕爾是俄羅斯籍。拉夫羅夫指出,俄方有權了解與俄公民尤利婭·斯克裡帕爾有關的案件調查進展。「英方拒絕透露尤利婭·斯克裡帕爾的狀況,不與俄方對話,而且基於反俄立場對俄提出無端指責。」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6日在莫斯科指出,近來英方在就「中毒」案指責俄方時多次運用「似乎」「好像」等表述,英方處理「中毒」案的種種做法與國際法和理智相悖。「對於英方行為,俄方會在任何時候進行回應,這些回應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俄常駐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禁止化武組織)代表舒利金當天在荷蘭海牙表示,《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相關條款為處理「中毒」案提供了大量解決方案,依據這份公約,俄方堅決要求與英方進行雙邊磋商、討論案情。「俄方希望英方保持冷靜,在與俄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話。」

  俄羅斯駐英國大使雅科文科當天在倫敦表示,英國目前正致函禁止化武組織,以邀請該組織進行獨立調查,評判英方對「中毒」案的結論。「俄方同樣認為禁止化武組織介入此案調查是積極步驟,這將迫使英國在國際組織平臺上直接與俄方對質,而支持英國的西方國家也將看到其指責俄方的立場是否有充分依據。」

  俄聯邦偵查委員會發言人彼得連科表示,俄公民尤利婭·斯克裡帕爾在英國索爾茲伯裡市遭遇謀殺未遂,實施謀殺的手段具有普遍危害性,俄聯邦偵查委員會決定對這一事件予以立案和調查。調查工作將依據俄羅斯法律和國際法進行,俄方偵查機關準備與相應的英方權威機構聯合調查此案。

  據英國媒體報導,俄羅斯前情報人員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4日在英國威爾特郡索爾茲伯裡市街頭昏迷。英警方說,兩人中了神經毒劑。英政府稱俄羅斯「極有可能」與此事有關。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4日說,英國已決定採取包括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在內的一系列報復措施。

  斯克裡帕爾現年66歲,1999年從俄情報總局退役,2006年由俄法庭判處監禁,罪名是向英國軍情六處提供俄在歐洲國家特工人員名單。2010年,俄羅斯與美國交換落網諜報人員,斯克裡帕爾獲釋並定居英國。

相關焦點

  • 前英俄雙重間諜「中毒」案一周年 俄發布52頁報告「找茬」英國
    3月4日是前英俄雙重間諜謝爾蓋·斯克裡帕爾「中毒」事件發生一周年,近日來圍繞著「間諜」這個關鍵詞,俄羅斯頻頻主動發聲,英美等國也在不斷回應,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4日當天,俄羅斯官方在聯合國就一年前的「間諜案」專門召開了一個長達一小時的記者會,會上還向所有媒體代表派發了一本長達52頁的英文版的佐證報告——《索爾茲伯裡:未解之謎》,如今這份報告在俄羅斯駐英國大使館的官方網站上全文刊出。
  • 求和解,俄羅斯歡迎英國皇室及官員來看世界盃
    《電訊報》透露,隨著英格蘭晉級世界盃淘汰賽,俄羅斯表示依然歡迎英國政府官員以及皇室成員來看世界盃比賽。在前俄羅斯間諜(後成為英國前特工)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的中毒事件後,英國跟俄羅斯發生外交爭端,英國首相特裡薩-梅在3月份曾表示會抵制本屆世界盃。
  • 毒殺特工案越查越離奇 西方媒體藉此攻擊俄政府
    叛逃英國的俄羅斯前特工利特維年科23日晚在世界的關注中「緩慢而公開地死去」,直到死前3個小時才查出真正的病因——放射性元素釙-210中毒。釙這種據說比氰化物還要毒兩億多倍的稀有物質的出現,讓這起本來就十分離奇的毒殺案顯得更加神秘。與神秘的毒殺案相伴而來的還有隱約可見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政府的輿論戰。
  • 俄羅斯中毒特工生前著作二手書價格漲30倍
    環球在線消息:利特維年科遇害案案情撲朔迷離,又受到媒體多方關注,其生前所作的一本書最近也突然變成了香餑餑。來自法國媒體的消息稱,利氏2002年與人合著的書《炸毀俄羅斯:揭秘國內恐怖事件》在網際網路上賣到237英鎊,是原書價錢的30倍。 在亞馬遜網上書店,這本書的全新本被炒到189英鎊,而二手舊書標價更高,賣到237英鎊。
  • 地球局|納瓦利內「中毒」: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
    隨後,歐盟、北約和西方多國紛紛跟進譴責俄羅斯。同一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稱,俄方準備好與德方展開全面合作,重申俄方醫生治療納瓦利內時沒有在其體內發現任何有毒物質。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一些政客對俄羅斯發起了典型的信息戰。在俄方看來,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已經被西方政治化了。
  • 美德法英要求俄解釋「中毒」事件 普京召集會議討論俄英關係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美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15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俄羅斯就該國前特工在英國「中毒」事件作出解釋。當天,俄總統普京召集俄聯邦安全會議,對英國近期對俄政策表示極度關切。
  • 「玩火必後悔」 俄就「中毒」事件斥英編虛假故事
    "玩火必後悔" 俄就"中毒"事件斥英編虛假故事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5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就俄前情報官員及其女兒在英國「中毒」事件指認英國政府編造「虛假故事」,「在玩火」。  此前一天,「中毒」的女兒尤利婭·斯克裡帕爾首次公開發聲,說自己正在恢復,「體力日增」。
  • 間諜中毒案俄羅斯想聯合調查 英方回應:變態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4日應俄羅斯方面的要求舉行特別會議,磋商俄前情報官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和女兒尤利婭在英國「中毒」一事。  俄羅斯多次要求與英國聯合調查「中毒」,英國駐禁化武組織代表團作出回應,稱之為「變態」。  【聯合調查沒戲】  禁化武組織閉門會議4日在荷蘭城市海牙舉行。
  • 美德法英要求俄解釋「中毒」事件
    據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美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15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俄羅斯就該國前特工在英國「中毒」事件作出解釋。當天,俄總統普京召集俄聯邦安全會議,對英國近期對俄政策表示極度關切。
  • ...英國今年7月以牽強附會的藉口對多名俄羅斯官員實施了制裁...
    【俄外交部:俄羅斯禁止25名英國公民入境】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1日表示,為回應英國方面的不友好舉動,俄方決定禁止25名英國公民入境。扎哈羅娃說,在《馬格尼茨基法案》框架下,英國今年7月以牽強附會的藉口對多名俄羅斯官員實施了制裁。關於馬格尼茨基死亡一案,俄方不止一次提供了詳細解釋,但英國方面對此視而不見。
  • 俄特工再曝奇葩案件,給反對派內褲下毒,被一個電話套出真相
    褲襠藏毒現實版來講一個時長跨度五個月,電影都拍不出來的現實故事:今年8月,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在西伯利亞城市託木斯克返回莫斯科的飛機上突發嚴重不適,飛機隨即迫降鄂木斯克機場,納瓦利內入院後昏迷不醒,很快被懷疑是急性中毒。
  • 瑞士允許「中國特工」入境?華春瑩火了,瑞士發聲,力證中國清白
    據環球網12月14日報導,一個名為"保衛衛士"的組織企圖向中國"潑髒水",污衊瑞士允許"中國特工"入境審問中國公民,中國外交部第一時間駁斥,隨後瑞士也聽不下去了,密集發聲力證中國清白。瑞士發言人明確表示,中國和瑞士籤署"重新接納協議",完全是為了處理非法移民問題,瑞士和其他60多個國家也有類似的協議,這是一種"標準的技術安排",所謂對"中國特工"的指控完全是無稽之談。
  • 英官員:初步判斷俄羅斯與埃姆斯伯裡中毒事件無關
    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5日報導,英國內政部副大臣本華萊士(Ben Wallace)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第4電臺一檔新聞時事節目採訪時表示,根據倫敦掌握的初步消息,俄羅斯與埃姆斯伯裡發生的中毒事件無關,這起事件不是莫斯科實施的襲擊。
  • 俄反對派領袖聲稱內衣遭特工下毒
    幾個月前因神經毒劑中毒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21號在網上發布了一段電話錄音,聲稱是與一名俄羅斯特工的對話,這名特工透露,納瓦爾尼是被人在內褲下毒,俄羅斯當局否認與中毒案有關。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CNN與英國網站「響鈴貓」合作調查,發現納瓦爾尼被6至10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特工跟蹤超過3年。目前仍在德國療養的納瓦爾尼曾打電話聯絡部分特工,但在表明身分後,對方就掛斷電話。於是納瓦爾尼在聯絡特工庫德裡亞夫採夫時,冒用俄聯邦安全局的總部電話號碼設套,成功騙過這名特工。
  • 涉嫌向俄羅斯洩密 烏克蘭總理翻譯被捕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21日宣布,逮捕一名涉嫌向俄羅斯傳遞機密的官員。  這名官員20日被國安局特工從上班地點帶走。烏克蘭電視節目播出了他戴著手銬被押送著離開的畫面。  烏克蘭媒體報導,這名官員是總理弗拉基米爾·格羅伊斯曼的翻譯,經常以總理助手身份跟隨出國訪問。
  • 大打外交戰,驅逐外交官,俄羅斯緊急發聲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可謂是出盡了「風頭」,一邊和伊朗劍拔弩張,另一邊和其「宿敵」俄羅斯也鬧得不可開交,絲毫不顧及其國內的疫情情況。值得注意的是,現如今美國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對俄羅斯實行軍事和經濟制裁,其近日又開始玩兒起了新花樣——大打「外交戰」,試圖以此來對俄羅斯進行致命一擊。
  • 俄外交官回應教師被斬首案:這起罪行與俄羅斯無關
    俄外交官回應教師被斬首案俄羅斯駐法國大使館回應巴黎郊區一名教師被「斬首」身亡案件,稱人們不應只關注嫌犯的出生地。法國首都巴黎市郊區10月16日發生的一起「斬首案」引發輿論譁然,襲擊者被認為是一名出生在莫斯科的車臣人。這是10月16日在法國巴黎西北郊的孔夫朗-聖奧諾裡訥市拍攝的襲擊事件現場。俄羅斯駐法國大使館新聞官謝爾蓋·帕裡諾夫表示,這起罪行與俄羅斯無關。涉案的18歲車臣青年最近12年一直合法居住在法國。
  • 伊朗核科學家被殺,種種證據指向以色列,繼中國後俄羅斯也發聲了
    雖然在法赫裡扎德遭暗殺身亡事件發生後,以色列方面聲稱對此事毫不知情,但需要知道的是,在這一事件發生不久前,以色列就對伊朗發起過攻擊。不僅如此,據悉,曾有以色列特工在2018年5月秘密潛入德黑蘭,在當地一個倉庫內盜取了上萬份伊朗核機密資料,其中就有法赫裡扎德。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曾提及過法赫裡扎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