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勝潔/文 常鑫/圖、視頻
圖書館裡,看得懂貼在書脊上的書標嗎?首字母代表什麼?數字又是什麼意思?
暑假裡,普陀區長徵鎮圖書館推出了「小小圖書管理員」職業體驗,簡單的整理歸還書籍,讓學生奔忙的同時直言:「我再也不亂放書了。」
== 現場 ==
半小時滿頭大汗,圖書分類真不易
長徵鎮圖書館位於梅川路上的長徵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內,北4樓是成人區域,南1樓是少兒區域。共有5萬多冊書籍,其中3萬多冊是成人書籍,1萬多冊是少兒書籍。
上午9點,走進4樓的成人閱覽室,現場閱讀的只有三兩人。五六名身穿校服、戴著紅領巾的學生簇擁在長徵鎮圖書館館長張潔麗的周圍,每人胸前還掛著志願者工作牌。
「我們這次小小圖書管理員活動,主要是將這些歸還的書籍按照對應書架放置,所以先要學會看書標,如何迅速找到書架。」
他們的身旁則停著一輛推車,上下兩層堆滿了歸還的書籍。
隨手拿起一本書《仕差》,紅框的書標,第一行標著「I247.57」,第二行標著「3111-36」。來自上海市梅隴中學的丁聖鎧對這串字母加數字完全摸不著頭腦。
「紅框的書標是成人的,藍標是少兒的。首字母是大類區分,如I是文學類,F是經濟類,G是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H是語言、文字類。如果I後跟著247.57,就表示這個區域基本都是文學類下的言情、古代穿越型小說,懸疑類的就是247.56。所以首字母後的第一排數字代表了大類中的小類。」
聆聽了基本教學後,丁聖鎧拿起一疊4本書就開始了在圖書館裡的奔跑,對照首字母,核對數字,好不容易找到了「247」區域,還得找「57」區域在哪裡。
書架有6層,最上面2層他需要跳著看,最底下2層他需要蹲下找,來來回回只半小時,他已經滿頭大汗。「沒想到整理書籍那麼累,每個崗位都很不容易,下次我去圖書館一定哪裡借的書就放哪裡,再也不亂放了。」
自我探索,先在推車上進行「預分類」
上海市梅隴中學來了8名學生參與職業體驗,帶隊的戚老師很支持學生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
她覺得,這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接觸面,在實際體驗中感受不同崗位的不易,學會換位思考,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她還覺得這個體驗能鍛鍊學生的邏輯能力,「如何快速的在一堆亂序的書籍裡理出頭緒也是能力,對於學生學習收納規劃、時間管理都有幫助。」
因為支持,戚老師將自己讀五年級的兒子黃鑠哲也帶到了圖書館參與實踐。她說,兒子平時嗓門大,性格大大咧咧比較毛躁,圖書管理員的體驗也許可以改改兒子的小毛病。
黃鑠哲手裡拿著一本《駱駝祥子》,對著書標「I246.57」,在書架上一排排對數字,看到書架第二排顯示的是「242」,他又一路往下看幾排,找到對應區域。
「我再去拿點書。」已經滿頭大汗的黃鑠哲又去推車上拿書。不過這次他沒有捧起幾本書就去找書架,他查看了每本書的書標,先在推車上進行了「預分類」,《夜色人生》《回不去的旅人》都是「I712.45」,黃鑠哲把兩本書疊放在了一起,另有兩本書都是「I247.57」,他又歸為了一疊。
這個探索辦法還得到了張潔麗的肯定。
== 圖書館 ==
通過實踐更好地愛書、護書、讀書
張潔麗介紹,推出 「小小圖書管理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為了豐富鎮域內學生的暑假生活,讓學生充分體驗社會實踐活動的同時能更好地認識書籍、了解書籍和愛護書籍。
原本從周一到周五都安排了崗位體驗,今年考慮到疫情原因,就改成了每周一天體驗,分為上午2小時和下午2小時共兩場,一般安排10名中小學生,成人區域5人,少兒區域5人。
張潔麗表示,目前整個7月借還書總量已經超過了6000冊,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原因,原本借還書總量還更高。
「不少青少年都說,通過圖書館管理員實踐活動更了解了圖書館。我們也是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鍛鍊了孩子們的社會實踐與交往能力,培養他們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傳統美德和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同時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他們愛書、護書、讀書的良好習慣。」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勝潔/文 常鑫/圖、視頻
編輯:張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