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2020內蒙古民營企業100強榜單」正式出爐。100家企業營收總額同比增長8.68%至6351.09億元,其中年營業收入超過百億的有11家,比上年增加2家。伊利集團以902.23億元高居榜首,大幅領先於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620.12億元)、伊泰集團(588.13億元)。
不過伊利董事長潘剛並沒能成為內蒙古首富,根據《2020年胡潤百富榜》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杜江濤、郝虹夫婦,身家達到435億元,漲幅高達172%。除此之外,杜江濤的母親田秀英身家90億,哥哥杜江波身家55億,家族財富高達580億元。
眾所周知,我國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等地,因此煤炭行業富豪也大多出自這幾個地方。例如寧夏首富、寶豐集團的黨彥寶,山西首富、美錦能源的姚俊良,黃河礦業的李保平則出自於陝西。伊泰集團的張雙旺、滿世集團的劉滿世、匯能集團的郭金樹都是內蒙古知名的煤老闆。
杜江濤也是其中一員,不過顯得與眾不同。上世紀60年代末,他出生在內蒙古烏海市,家裡有兄妹5人。從小他的學習成績就非常優秀,18歲時以當地高考第二名的成績考上北京理工大學。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妻子郝虹是當年烏海市的高考狀元,兩人都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大學畢業後,杜江濤與郝虹來到深圳。工作兩年後,郝虹跳槽到香港渣打銀行,杜江濤則回到母校繼續深造,取得碩士學位後,在北京成立了君正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押注「三桶油」,成功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03年的時候,杜江濤「衣錦還鄉」。彼時全國工業生產高速增長,煤炭消費大量增加,再加上烏海市素以「烏金之海」著稱,優質焦煤、石灰巖、鐵礦石等資源豐富。他敏銳地發現其中的機會,果斷進入能源化工行業。先是投資了一個10萬噸規模的矽鐵項目,隨後又通過競標的方式收購了黃河化工集團,並更名為君正集團。此後逐步涉足火力發電、礦石、PVC燒鹼、水泥等項目,短短五年時間,君正集團就發展成為一家總資產超過30億元的企業。
2011年,君正集團成功上市,杜江濤也一躍成為內蒙古首富,躋身胡潤榜百名之列。現如今,集團已擁有國內較為完整的「煤-電-氯鹼化工」和「煤-電-特色冶金」一體化的產業結構,擁有聚氯乙烯產品產能80萬噸,燒鹼產品產能55萬噸,矽鐵產品產能30萬噸,是內蒙古地區氯鹼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
去年實現營收98.05億元,同比增長15.7%;淨利潤為24.9億元,同比增長9.1%,在2020內蒙古民營企業100強中排在第12位。2020年前三季度集團實現營收107.01億元,淨利潤20.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7.32%和7.50%。
值得一提的是,杜江濤還是餘額寶背後天弘基金的第三大股東。這就涉及他的看家本領——投資。有業內人士表示:「或許這才是他最擅長和心儀的部分,甚至能源化工也只是他投資運作的一部分。」這些年其產業版圖橫跨煤電化工、金融、大健康等產業,手握兩家上市公司(君正集團和博暉創新)。連續9年蟬聯內蒙古首富,並不讓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