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二戰裝備錄,讓我們繼續「日本戰艦篇」,由於當時日本戰艦多達百款,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本期為重巡洋艦篇之三。圖為最上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2200噸,航速35節(約64.75公裡),乘員850人,配各式艦炮14門,魚雷發射管12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3架。此艦為「最上級重巡」首艦,服役於1935年7月,在1944年底的雷伊泰灣海戰中,最上號被美軍擊中,喪失戰鬥力後由日軍自沉。
圖為三隈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3440噸,航速35節(約64.75公裡),乘員850人,配各式艦炮18門,魚雷發射管12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3架。三隈號為「最上級重巡」二號艦,服役於1935年8月,由三菱所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三隈號主要在南洋作戰,1942年6月,三隈號參加中途島海戰,在撤退過程中被美軍艦載機擊沉,就此成為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
圖為鈴谷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3887噸,航速35.5節(約65公裡),乘員950人,配各式艦炮18門,魚雷發射管12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3架。鈴谷號為「最上級重巡」三號艦,由橫須賀海軍工廠製造,服役於1937年10月,自太平洋戰爭爆發開始,鈴谷號一直活躍在日本海軍戰鬥的第一線,1944年12月20日,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日本艦隊遭遇重創,鈴谷號亦在此戰中被美軍擊沉,艦上倖存的205名官兵隨後轉化為步兵,參與了菲律賓戰役。
圖為熊野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2000噸,航速35.3節(約65公裡),乘員930人,配各式艦炮18門,魚雷發射管12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3架。熊野號為「最上級重巡」四號艦,由川崎所造,服役於1937年10月,這艘戰艦的名稱源於流經奈良、和歌山、三重縣的熊野川。「最上級重巡」的四艘戰艦很長時間都在一起活動,這艘熊野號的葬身之處亦在雷伊泰灣。
圖為利根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3320噸,航速35.5節(約65公裡),乘員874人,配各式艦炮16門,魚雷發射管12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6架。利根號為「利根級重巡」首艦,為三菱所造,服役於1938年11月。利根號這艘艦很是有些名氣,自珍珠港事件後,其就一直負責機動艦隊的防空、偵察任務,中途島海戰中,因為利根號上的一架水上偵察機晚起飛半小時,致使機動艦隊航母覆滅,其自己是在1945年於吳港被美軍艦載機炸沉。
圖為築摩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3320噸,航速35.7節(約65公裡),乘員869人,配各式艦炮16門,魚雷發射管12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6架。築摩號為利根級重巡」二號艦,也出自三菱造船廠,服役於1939年5月,自服役開始,築摩號和利根號幾乎形影不離,長期在一起行動,參與了包括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等在內的一系列重要戰役,築摩號同樣葬送於1944年底的雷伊泰灣海戰,艦上官兵僅一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