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老師會要求孩子背單詞
很多大學生也會堅持每天打卡背單詞
還有很多五花八門的單詞記憶方法
比如 記憶宮殿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詞根詞綴 聯想記憶法 諧音法等等
單詞確實是英語的基礎磚塊 這不可否認
但是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去學習的中國學生把精力放在刻意背單詞上是有負面作用的
注意:不是哪裡不足 而是有負面作用
因為背單詞是在記憶獨立的單詞和中文意思
獨立地背單詞就是在以中文思維來學習
而要把英文學好需要用英文思維來學習
就算背下2萬個英語單詞 可能在日常使用中還是不準確 做題依舊有問題
背單詞是一種刻意集中精神的有意識行為
而一門語言是需要無意識行為去學習的
那什麼是無意識行為,比如把精力放在做大量的閱讀,去理解去體會這些單詞在句子中甚至在整個故事背景中的作用與含義,詞與詞的關係,句與句的結構。但是並不去刻意地記,只做理解,使其潛移默化地輸入大腦的。舉個生活例子,看電影的時候沒有人逼你背劇本,看完電影後不是一樣可以把這個電影裡的故事講給別人聽,甚至細節到某一句臺詞。為什麼這麼高效?是因為你的大腦在接受信息,而且還在體會這些信息,甚至還產生了感悟。這就是無意識行為。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們中國人學中文的時候難道是死記硬背漢字的嗎?這也絕非因為血統和種族的因素,而是環境讓我們不斷地使用漢字。為什麼說去國外生活一段時間英語會變好一些,絕不是因為你去國外背的單詞多了,而是因為語言環境讓你不斷的實踐。今天想買一個東西,但你不會用英語說,你就會去查單詞然後使用,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你也沒有去刻意的背這個單詞,但是你大概率就能立刻掌握下來。這就是無意識行為,學習語言與學習專業知識不一樣,無意識行為才是學習語言的好方法。
有的人會說我們在國內,沒有那個環境,其實不然。可以先從自己日常生活作為起始點,看電視的時候,按鈕怎麼說,顯示屏怎麼說,開關怎麼說,遙控器又怎麼說?不會的就去查字典,不用刻意去背,就看一眼,然後聽一遍發音學著自己說一遍。我相信光是自己家裡的東西能積攢的詞彙量就已經過萬了。然後再去看那些雙語故事書和外刊,不斷地積累和沉澱,不斷地無意識學習。直到某一刻便可突破語言瓶頸。
講到這裡大家會覺得可能無意識學習比有意識學習好,但也不能說有意識學習的方法有負作用呀。其實不是的,因為在這個學習過程行為中,人的大腦的有意識輸入和無意識輸入是此消彼長的,一旦有意識輸入被人為強化,無意識輸入就會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