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多少家奧特萊斯?不知道!中國有多少家奧特萊斯?400多家!奧特萊斯在國外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歷史,而國內只有10年。如此瘋狂的擴張與發展,問題將接踵而來。一些奧特萊斯因招商不利長期空關,一些奧特萊斯人氣冷清、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但新進入市場的奧特萊斯項目還在不斷加劇這一領域的激烈競爭。前不久,位於寧波市江北區的奧特萊斯廣場最近被法院查封,宣告倒閉,為奧特萊斯在國內的過快發展敲響了警鐘!我們不禁要問:「奧特萊斯怎麼了,會在過快發展中繼續『翻車』嗎?」、「能經得起新一輪電子商務崛起帶來的衝擊嗎?」
風潮:風靡全球的奧特萊斯
「奧特萊斯」是英文OUTLETS的中文直譯。其英文原意是「出口、出路、排出口」的意思,在零售商業中專指由銷售名牌過季、下架、斷碼商品的商店組成的購物中心,因此也被稱為「品牌直銷購物中心」。
圖為:義大利的奧特萊斯Fidenza Chic Outlet
奧特萊斯在國外興起
奧特萊斯(Outlets)最早誕生於美國,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歷史。Outlets最早就是「工廠直銷店」,專門處理工廠尾貨。後來逐漸匯集,慢慢形成類似Shopping Mall的大型Outlets購物中心,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零售業態。雖然Factory Outlet這種業態在美國已有100年的歷史,但真正有規模的發展是從1970年左右開始的。
1970年-1987年:一些大型服裝工廠和日用品加工企業利用工廠的倉庫銷售訂單尾貨開始在他們的倉庫建立起Outlet Store,基本上是一家工廠一個Outlet Store,所集商品既是優質品牌又價格低廉,所以吸引了大批顧客。
圖為:義大利的奧特萊斯Fidenza Chic Outlet
1988年-1996年:Factory Outlet開始繁榮起來並有大的發展,去工廠直銷店購買商品的顧客越來越多,因此,很多工廠就把直銷店集中在一起開設,這時的購物中心一般都是真正的「工廠直銷」,雖然以名牌和低價吸引顧客,但沒有形成規模銷售。而且離城市較遠,一般在60-80英裡(100-150公裡)左右,開車要一個多小時。
1997年-2001年:進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Outlets業態在美國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截止1996年,美國境內已經建立了300多家奧特萊斯購物中心,並且有了奧特萊斯開發商的加入,這種營銷形態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首先是供貨商從過去單一的商品工廠發展為商品工廠、品牌所有者、品牌代理商、品牌批發商乃至大型百貨商店共同參與的專門供貨渠道。其次是功能更加齊全,休閒購物一體化。最後是開始講究購物環境並向城市靠近。因此這種直銷中心漸漸發展成為大型或超大型購物中心。特別是近兩年,銷售額屢創新高。據美國的統計數字顯示,全美有275個大型奧特萊斯中心,銷售增長率逐年大幅遞增。目前,在美國、歐洲、日本甚至東南亞國家,均已出現這種業態並蓬勃發展。
OUTLETS吸引顧客有三樣法寶:馳名世界的品牌——薈萃世界著名或知名品牌,品牌純正,質量上乘;難以想像的低價——一般以低至2-7折的價格銷售,物美價廉,消費者趨之若鶩;方便舒適的氛圍——遠離市區,交通方便,貨場簡潔、舒適。
聞名歐美的幾家奧特萊斯
義大利:Fidenza Chic Outlet
米蘭Fidenza購物村——距離米蘭和博洛尼亞一小時車程,是探索義大利Chic Outlet Shopping購物體驗的不二之選,70多個魅惑品牌使Fidenza購物村被人們公認為「時尚購物的天堂」。這裡的商品包括頂級品牌Frette、Reebok、Nike、Trussardi、Pinko等,還有Furla、Coccinelle的可愛配飾、Castellbajac的成衣及國產的Bodum配飾品等。
義大利大牌雲集,聚集眾多國際一線品牌。在米蘭 Fidenza購物城的Chic Outlet, 全年都有超過70%折扣的換季流行產品出售。所有貨品超值低價,Frette、Quiksil-ver、Furla、Coccinelle等70多個魅惑品牌均放低身價。米蘭的奢侈品信息、流行趨勢都值得品讀。在一番血拼後還可以體驗露天音樂會晚餐。義大利的OUTLETS,當然也要提下佛羅倫斯的The Mall。 Giorgio Armani、Salvatore Ferragamo、Tod『s、Fendi等十幾個一線名牌在這裡自然少不了。
圖為:義大利奧特萊斯Fidenza Chic Outlet
西班牙:La Roca Village
西班牙的整體物價比北歐發達地區低,巴塞隆納的海關是歐洲最不嚴格的。所以,西班牙也是值得血拼一番的地點。來巴塞隆納買什麼?首當其衝當然是買Burberry!全世界最便宜的Burberry不是在英國,而是在巴塞隆納的工廠折扣店。這裡的貨品又新又全,基本上都是5折以下。郊外的OUTLETS位於Le Roca小鎮,Burberry、Loewe、Polo都值得一逛。而這裡的頂級手錶和珠寶肯定也是歐洲最便宜之一。
La Roca Village位於巴塞隆納北部,距離市中心大約40分鐘車程。這裡匯聚了50多個國際頂級品牌,商品折扣高達60%以上,尤其最值得買的是西班牙本土品牌。
德國:Ingolstadt購物城
德國的慕尼黑有 Ingolstadt購物城。Miss Sixty每一件都打到了四折。而Nike 、Adiddas大都在7折以下。這座購物城的OUTLETS有70多家精品店和40家設計師精品店,包括Gant、Hanro、Calvin Klein、Donaldson、Venice Beach、Sportalm,還有著名的Helly Hansen。Ingolstadt購物城還分發以多種語言印製的旅遊購物指南,為購物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購物城有多種語言印製的旅遊購物指南。
圖為:德國的奧特萊斯Ingolstadt購物城
紐約:Woodbury Common Premium Outlets
到了紐約,時尚購物點Woodbury Premium Outlets也是非去不可的,那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廠直銷店之一。據說Chanel全球只有這麼一個工廠直銷店,裡面有名牌220家,因為是廠家直銷,所以都是正品。相對那些mall裡賣的過季的產品,價格卻相對便宜很多。
舉凡你所能點出的世界著名品牌,都能在Woodbury Outlets裡找到。而且由於商場的範圍太大,整個購物中心被劃分成紫色、紅色、藍色、綠色以及金黃色不同顏色的五個區,每個不同顏色的購物區都有標示圖,同時還有編號輔助,讓購物者容易辨識方向。來這裡你根本不用擔心是否有自己中意的品牌,而是體力和鈔票夠不夠用。另外還有一點遺憾就是,限於紐約州相關法律規定,外來遊客在這裡購物不能享受退稅的優惠。
圖為:美國紐約的奧特萊斯Woodbury Common Premium Outlets
倫敦:Bicester outlet village
在倫敦,什麼東西都是眾所周知的貴。但這裡有傳說中低過一折的Burberry。這家聲名顯赫的Bicester Village Outlet曾被譽為「倫敦郊外最具時尚氣息的街區」,又稱為名店村,每年有很多歐洲遊客聖誕節前專門到這裡來買東西。90 多個品牌在此設有outlet 專賣店,商品價格低於市場價60%左右。其中Versace、Burberry、Polo Ralph Lauren的店都具有一定規模。 從Bally、Dior、PaulSmith等高檔時裝,到Puma,Diesel、Camper等休閒品牌,以及TAGHeuer、FolliFollie等鐘錶珠寶,約100多個世界知名品牌在此集合。
Bicester outlet village(皮切斯特購物中心)是英國著名的購物天堂,位於倫敦和伯明罕之間的牛津郡,距離倫敦1個小時的車程。
圖為:英國倫敦的奧特萊斯Bicester outlet village
巴黎:La Vallée Village
每個人都夢想著擁有幾件來自巴黎的行頭。在香榭麗舍過足眼癮後就可以直奔近郊的LaVallée購物城。從市區坐高鐵RERA線快車,約40分鐘就可到達。趕上法國一年兩次打折季節(一次是1月中旬到2月中旬,一次是6月底至8月上旬),還能折上折。Burberry、Salvatore Ferragamo這樣的大牌有很多可供選擇的款式,而且價格相當低廉。這時的巴黎,就是天堂。
La Vallée Village位於巴黎迪斯尼度假村內,毗鄰羅斯切爾特的家族大宅、楓丹白露宮以及與凡爾賽齊名的美麗古堡沃勒維孔特堡。
La Vallée在法語裡的特別意思是「能用低至4折的超低價格淘到換季的名牌時尚用品」,它的誘惑自然不言而喻。BURBERRY、Salvatore Ferragamo、Dunhill等品牌在這裡都能找到「最低價」,如果再碰上每年的1月中旬到2月中旬、6月底至8月上旬這兩個打折季,折扣最低的還不到1折。
由於最近幾年中國人在歐洲旅遊購物消費的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很多奢侈品店裡都會安排講中文的售貨員。
圖為:法國巴黎的奧特萊斯La Vallée Village
商業模式:名牌+折扣,誘惑有多大?
在歐美當代商業社會中,奧特萊斯是最為流行的一種商業業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奧特萊斯業態已由過去單純的工廠直銷購物中心,轉變為商品工廠、品牌所有者、品牌代理商、品牌批發商甚至是大型百貨店共同參與、功能齊全的休閒購物中心。這種零售業形式是讓品牌消費者能夠花低價去購買那些從高檔專賣店或商場轉出的名牌商品的下架商品、過季商品和斷碼商品。
名牌和低價是奧特萊特的靈魂,其消費群定位於白領一族,這部分人有較高的收入及較強的品牌觀念,但尚不能稱為富有,對於商場裡的頂級品牌雖有需求經濟上卻難以承受。同時,對於頂級品牌來說,也會因為過季、斷碼等問題產生庫存,但在專賣店內打折處理庫存又會損害品牌形象,所以需要一個專門的折扣店形式來處理庫存、過季、斷碼產品。供需結合之下,工廠直銷店和品牌折扣店結合的新型業態「奧特萊特」便應運而生。奧特萊斯有三大特點:知名的品牌、較低的價格;舒適的購物環境。
奧特萊斯的興起實際上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以前只習慣於在市中心逛街購物,而現在的白領因為日常工作壓力較大,越發傾向於希望在雙休日能逃離嘈雜的市區,到郊外享受一種集合了休閒、旅遊、購物的生活方式。
奧特萊斯商城目前銷售的品牌大多數都是在傳統的中高檔商場設有專櫃,主要有以下幾類:
奢侈品牌:巴寶莉、登喜路、愛馬仕、巴黎世家、杜嘉班納、芬迪、古琦、普拉達、塞拉菲尼等;
手錶品牌:卡地亞、勞力士、歐米茄、浪琴、阿瑪尼、巴寶莉、西鐵城、蕭邦、天梭、卡西歐等;
男裝品牌:馬克華菲、喬治貝弗瑞、法登、夢特嬌、杜嘉班納、卡帝樂鱷魚、克萊蒙梭、博格西尼、威斯康尼等;
女裝品牌:Otter Republic、威絲曼、PAC、寶鳥、似水年華等;
運動品牌:耐克、卡帕、阿迪達斯、三葉草、美國駱駝;
箱包品牌:巴寶莉、登喜路、飛拉、威戈、布裡克斯、阿迪達斯、履行之家等;
香水品牌:巴寶莉、範思哲、莫斯奇諾、浪文、蓮娜麗姿、普拉達等。
品牌匯聚,將帶來大量的旅遊購物消費,直接推動商業項目的檔次提升與運營收益,推動周邊土地整體價值的升值。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奧特萊斯的開發建設迅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圖為:聞名世界的奧特萊斯
國內蔓延:奧特萊斯在中國的起步與發展
奧特萊斯這種業態最早誕生於美國,已經有100多年曆時了,但在中國大陸,卻只有短短的十年時間。不過,奧特萊斯這種業態在中國大陸發展迅猛,從2002年第一家奧特萊斯——北京燕莎奧特萊斯購物中心開始,到現在全國已經有200多家奧特萊斯。起步晚,發展快,甚至有點一哄而上。
中國第一家:北京燕莎奧特萊斯購物中心
2002年底,由燕莎友誼商城全資興建的燕莎奧特萊斯在北京開業,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奧特萊斯。至今,偌大的北京城裡,已有近10家名稱叫法不同、意義相近的「奧特萊斯」名品折扣店,但業界公認,做得地道的也只有燕莎奧特萊斯一家。其他商家從選址、經營面積、貨品種類及品牌結構等各個指標考量,都有或多或少的變形以及不到位。也許正因如此,儘管出現了那麼多「分號」,「正宗」的燕莎奧特萊斯生意非但沒有受損,反而從最初的1.6萬平方米的經營面積,1年後擴展到3萬多平方米,2008年年底又新增了近8萬平方米。
除了燕莎奧特萊斯之外,北京最接近奧特萊斯概念的還有一家愛家奧特萊斯,不過由於國際一線品牌分量不足,愛家的定位要略顯低端一些,生意和口碑都不及燕莎。
圖為:國內奧特萊斯
上海奧特萊斯群雄中的「雙雄」
2003年底,號稱上海第一家Outlets的「澳特來名牌服飾折扣商場」在金沙江路開張;幾個月之後,FOXTOWN世貿商城店在虹橋開張;2004年底,列香百貨世界名品折扣店在上海浦東機場靜悄悄「開放」;2005年初夏,FOXTOWN在漕溪路開出在上海第三家門店……名牌折扣店以平均每半年開一家的速度,在上海遍地開花。但現在說起上海重量級的品牌折扣店,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位於青浦趙巷的上海奧特萊斯(Outlets)和松江新浜的「東方狐狸城」(Foxtown)。
兩家折扣商場的東家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奧特萊斯是國內零售業巨頭百聯集團投資,東方狐狸城更是由瑞士狐狸城直接投資,這可是全球折扣店的領軍人物。得益於雙方的資源優勢,兩家折扣商場內的貨源還算充足,一線品牌也大都安家落戶,折扣水平也相差無幾,堪稱是上海折扣店中的雙雄。
廣州初級階段的「戰國時代」
相對於北京和上海已經比較成熟的折扣爭營市場,珠三角的折扣店起步要慢得多,除了當地的消費習慣之外,消費者能夠方便地進入香港血拼也是原因之一。目前來看,廣州的折扣店有三種:一種是由生產廠家直接開出,大多是過季、斷碼或有細小瑕疵的統一處理貨晶,另一種是由品版代理商開出,最後一種是由百貨公司或其和品牌代理商共同開出。不管哪種形式,折扣店之間的較量,首先是貨品的較量。由於百貨公司可利用資源整合能力,引進工廠直營店,鼓勵其自建折扣商品生產線批量生產,而不是買過季或斷碼商品,這樣不僅能保證商品價格的低廉,又能保證齊碼持續供應,有利丁折扣店規模的擴大。因此,目前在珠三角地地區最紅火的折扣店就是這類,其中又以天河城百貨設在番禹區萬博中心的歐萊斯最為著名。
國內二三線城市奧特萊斯遍地開花
2002年建起的中國第一家奧特萊斯——北京燕莎奧特萊斯的勝利,讓為數浩繁的地產商、渠道商、品牌商看到了新的掘金地。2006年以來,奧特萊斯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建起。與此同時,鄭州康城奧特萊斯、長沙奧特萊斯購物公園、武漢黃陂國際品牌直銷核心、昆明奧特萊斯購物中央、高調開建,西南與中部掀起奧特萊斯高潮。 如今,全國以「奧特萊斯」命名的商場已有400多家奧特萊斯,呈現出奧特萊斯一線二線三線城市遍地開花的局面,品牌、質量、服務、管理等參差不齊,讓人歡喜讓人憂。
(來源:新浪商業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