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蘿莉」文化,後被日本學習,成了今天的二次元

2020-12-15 騰訊網

事實上看,如今的日本儼然成了亞洲地區的文化中心,其發明創造的二次元文化,是非常了不起的一次文化創新。二次元中最獨特的地方之一就是對女性的審美。二次元文化認為,那種看上去越「萌」的女性,越好看。這種具有萌屬性的女孩子,被日本人稱為蘿莉。

但實際日本的這種蘿莉文化,並非是日本創造的,而是他們對中國和其他文化進行了學習和發展所形成的。實際上,中國早在古代就有「蘿莉文化」。最為人們熟知的大詩人杜牧,就曾經用「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來形容小女孩的美麗與純真。

而杜牧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也是日本派遣唐使大幅地向中國學習漢文化的時候。可以想見,當時的日本肯定是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國對於女性的審美的。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然覺得個子嬌小,看上去「鶯鶯燕燕,弱柳扶風」的女孩子,才是最美的。這種審美,恐怕就是受到中國古人的影響。

很多人或許會說,在中國古代女性社會地位是很低的,這樣說沒錯,事實也確是如此。但翻閱中國典籍,我們會發現在中國的漢語裡,有很多美好的詞彙都是用來形容美麗的女性的。比如「妙齡少女」,「笑靨如花」,「明眸善睞」,「婀娜多姿」等等。換個角度講,女性的社會地位在封建時代雖然不高,但在文化上並沒有否定女性,剝削女性的意思。

進一步講,在中國傳統的女性審美文化中,早就有對年紀尚幼,但五官精緻美麗女子的欣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文化應該算是中國的「蘿莉文化」。不過,當然了,如果日本只是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恐怕還不足以形成這種「以萌為美」的二次元女性審美。

客觀上說,日本的這種蘿莉文化,實際也跟它受到西方歐洲世界的文化影響有關。早在1998年,美國就上映了一部名叫《洛麗塔》的電影,主要就是描寫一個成年男子,迷戀上一個可愛的未成年少女的故事。這種審美文化,應該也是被日本學習吸收了,因此才逐漸變成了今天的二次元。

過去,大友克洋的那種現實類型的畫風曾一度在日本藝術界很有市場,但隨著時間發展,大友克洋的現實終究還是敗給了二次元少女們的「萌」。畢竟,滿臉褶子的大叔和可愛的萌妹子之間,任誰都會更喜歡萌妹子,各位說對吧。

因此,筆者覺得日本文明雖然時間不長,還不到一千年,但島國人民確實很重視學習和文化創新,這是他們的優點,也是我們該有所借鑑的。

那麼,各位對這個問題還有哪些想法和意見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日本「蘿莉控」文化的罪與非罪
    在日本「二次元文化」中,「蘿莉控」絕對是獨樹一幟的領域。近年隨著日本大力推進ACG產業擴張,美少女為角色的日漫、日遊大行其道,「蘿莉控」的熱度也蔓延到全球。與之相伴的是,原本潛藏在「蘿莉控」文化內部的濁穢也一併暴露在世人面前,其中最為突出、最多紛議的就是與「兒童情色」若即若離的「曖昧」。
  • 「中國第一蘿莉」VS「日本第一蘿莉」,誰才是三次元的蘿莉女神?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嗶嗶。喜歡二次元文化的小夥伴們,對於「蘿莉」一詞肯定不陌生了,這個最早源於《洛麗塔》小說中,形容可愛嬌小女性的詞語,如今已成為ACGN世界裡最流行的詞彙之一,與「御姐」、「正太」等並列為御宅文化裡的重要名詞。
  • 讓蘿莉學習高等數學?你永遠不知道二次元的黑暗!
    不知是在哪個群中,一群人開始討論起蘿莉來:讓蘿莉做不符合自己年齡的事情?這個問題讓我們不由得想到了某些必須剿滅的重工業作坊。不過,事情的發展偏離了我們的想像。與蘿莉年紀不符的事情有很多,比如……高等數學。
  • 「蘿莉控」們請注意!這些情況下,有可能發展成戀童癖!
    後來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有的譯者將「洛麗塔」翻譯成「蘿莉」。「蘿莉」這個詞發展到至今,所指的已不是某一個女孩,而是某一類女孩,甚至引申為一種次文化。至於到底什麼是「蘿莉」,不同的個體對「蘿莉」的理解不同。
  • 二次元中的蘿莉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阿宅們總是對其喜愛有加
    其實喵娘一直很不理解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阿宅們明明不喜歡接觸這類的小女生,但是在二次元的世界中他們卻將這些小蘿莉們當作是「神明」一般的存在呢!難道說二次元中的蘿莉有什麼地方是現實中的蘿莉所比不過的嗎?為了查清楚這個問題,喵娘特別找了幾位混跡在二次元領域長達五年的好朋友進行了採訪。
  • 那個被稱為日本「最美蘿莉」的女孩,被富豪看上後,現在怎樣了?
    日本是一個很出名的動漫大國,狠多年輕的日本小夥和姑娘,都因為從小就受到動漫耳濡目染的關係,所以會對二次元文化很關心。而在穿著打扮上,不少的日本女孩子都會偏向於可愛的風格,所以不少走紅的日本偶像明星,也是有著可愛的風格。
  • 動漫那些事:番劇類別知多少,ACG的萌屬性,二次元文化知識科普
    文化,一個無法精確定義的概念,相對來講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文化分為很多種類,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持有的;每個圈子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二次元文化。
  • 十二星座專屬的二次元短髮蘿莉頭像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1、摩羯座摩羯座的專屬二次元蘿莉是灰原哀,茶色的劉海很讓人喜歡,讓人看著安心。2、射手座射手座的專屬二次元蘿莉,加藤惠長得很少女,很活潑。
  • 日本的蘿莉文化為何如此的興盛?與她們的三大特徵有關
    蘿莉指的是15周歲以下的女孩子,該種蘿莉文化最早盛行於日本,是日本宅男十分喜歡的對象。聽說日本的蘿莉文化發展的非常繁榮,甚至有一些餐廳、商店、漫畫店會招募一些蘿莉來吸引顧客,那麼日本的蘿莉文化為什麼能如此昌盛呢?
  • 蘿莉控的日文是怎麼說的?好多看番的人不懂日文也會了
    今天我們要來談一談的,就是「蘿莉控」這個詞是怎麼來的。「蘿莉控」這個講法,源自日文裡的ロリコン這個詞。直接的意思就是,喜歡那些幼小的女孩的群體。而ロリコン的日文讀法,寫成中文,就和「蘿莉控」很像了,這種直接把外文音譯過來的手法在網絡時代很流行,而根據我的調查,國內最早這麼叫的,很可能是臺灣地區,但沒有確鑿的證據;而再往深處查,ロリコン也只是日本人的一個略稱,日本人喜歡用略稱,把一個單詞的開頭和另外一個詞的開頭省略一部分,結合成一個新的詞。
  • 老師化身二次元小蘿莉上網課,蘿莉形,大叔音,這麼刺激的嗎?
    上海大學入駐了b站,並投稿了一些視頻,其中就有關於這位超牛的大學教師的,他為了能夠讓學生保持網課全勤 ,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自己製作了一個神奇的軟體,可以將三次元的人和物投影成二次元的繪畫風格,三次元變二次元這還不是最令人興奮的事,這位大學老師給出了五個二次元形象,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那一個,讓後會讓自己投影成那個形象給大家上課.
  • 學習日語對二次元文化有幫助嗎?二次元文化的精髓都在句子裡面
    所謂的二次元文化就是動漫 漫畫 遊戲(ACG)等相關文化產業,而這些日本都很發達(您也應該是了解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吧),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二次元文化學習日語肯定是有必要的,一門語言翻譯成另一門語言其中肯定會漏掉一些詞語中某些更深層次的含義,而如果精通了日語在看動漫和玩遊戲時(日本的)可能會發現人物更深層次的情感和表達,而且學日語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看動漫和漫畫可以直接看生肉,你如果熟練的話甚至可以去字幕組
  • 浮出水面的二次元兒童色情,誰「成就」了B站科裡斯?
    B站用戶炎君很嚴肅地告訴小娛,「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蘿莉控,覺得蘿莉很萌很嫩而已,跟科裡斯有著本質的區別。」小娛追問「具體區別」時,炎君舉出了兩點,「第一,網上有許多和我一樣的二次元蘿莉控,你不能用一個特殊的個例來上升我們整個群體,這是強盜邏輯、無妄之災;第二,我們只會在二次元領域玩梗和追番,在三次元和大家一樣牴觸兒童色情。」
  • 日本有眾多文化,為何偏偏盛行「蘿莉」一種?與這三點密不可分!
    日本這一過阿基,雖說歷史並不長,但是對於現在的日本而言,也都是有著很多屬於自己的一些文化,比方說和服還有武士的一些,但是在眾多文化當中,為何偏偏盛行「蘿莉」這一種呢?小編調查之後發現,與這三點密不可分!
  • 御宅、中二、擴列與WOTA藝——二次元的符號建構和意義傳播
    《Fate系列》中最早出場的兩位槍兵角色的幸運設定均為E,故而有了「自古槍兵幸運E」的說法,「槍兵」和「幸運E」成為了網際網路上人們耳熟能詳的形容運氣不好的詞語。此外還有許多源自二次元的梗料擴散到了圈外,時至今日這些二次元圈內的話語已經發展成了網絡空間內眾人皆知的流行語。同時,在二次元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許多詞語脫離了作品本身的意思,延伸出新的符號內涵意義。
  • B站拜年祭改名引熱議,日本文化轉中國文化,二次元標籤卻難擺脫
    B站官方解釋,「紀」有「紀念」的意思,在古代漢語中,也指開端和頭緒,《方言》第十卷九層記載到:「紀,緒也。」於是拜年紀的意思就指的是——辭舊迎新,紀念過去的一年,迎接新的開端。此條消息一出,讓很多B站的老用戶們感到不滿。拜年祭的「祭」本來是日本的祭典、慶典的意思,像一些夏日祭、櫻花祭等,都是指的舉辦相關的活動。
  • 詳細解讀二次元文化當中的遊戲
    由於傳統的ACG已經無法覆蓋現代青年文化娛樂的各個相關領域了,所以ACGN誕生了。二次元文化是非常廣泛的,但是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二次元文化裡的其中一個主角也就是ACGN中的G,Game在二次元文化中佔據著怎麼樣的一個「角色」呢?
  • 「後浪」湧動二次元
    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二次元文化已經無法阻擋地分割了主流文化的部分空間,而「後浪」只是近年來主流文化主動迎合和吸收青年亞文化的眾多例子之一。 二次元作為「後浪」群體最突出的文化特徵究竟是什麼?二次元文化還有什麼獨特之處?二次元產業在中國又是如何變化的,通過這篇文章,我們試圖對二次元文化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
  • 二次元重要名詞解析,你真的了解二次元嗎?
    喜愛二次元必定對二次元的專有名詞有所了解。比如說,你知道「空耳」是什麼意思嗎?如果你是資深混跡二次元的銀兒,一定知道「空耳」的意思。新一&小蘭洛麗塔:即lolita,一個魅力沒法擋的未成年少女,也就是蘿莉。喜愛蘿莉的都可稱之為蘿莉控。
  • 你才是蘿莉,你全家都是蘿莉!這些詞彙你用錯就尷尬了
    一般認為「蘿莉」一詞源自《Lolita》。當然,「蘿莉」一詞的廣泛傳播則是因為日本的ACG文化的推動。那麼,重點來了,什麼年齡段的女孩才可以稱為「蘿莉」呢?早期對於蘿莉的年齡定義一般是指「高於8歲,低於12歲的女孩」(而低於8歲則稱為「幼女」)。從學齡階段來看,因蘿莉通常介於小學高年級到初中的階段,亦稱「半青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