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魚的這個部位千萬別亂吃,當心有劇毒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俗話說,在餐桌上,四隻腳的不如兩隻腳的,兩隻腳的不如沒有腳的!

魚類作為人體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脂肪含量很低,是各國營養專家都推薦的健康食材,素來享有盛譽!魚肉美味又健康,但吃魚、挑魚都是門學問。

1

對於魚的誤解

可能就因為受歡迎,關於魚的謠言也很多:

1、魚頭容易積聚毒素?

很多人說要少吃魚頭,是覺得這個地方容易積聚汙染物質或毒素。

首先,魚所受的汙染程度與其生長周期、體型、生長環境等有關,換句話說生長周期短、體型較小的魚,汙染更小。

另外,一般來說,魚腦、魚皮、魚籽這些富含脂肪組織的部位,汙染物聚集更多,但是一條魚中,這些所佔比例小,根本達不到中毒效果。

2、大個魚比小個魚好?

很多人都喜歡挑個大的魚買。事實上,對於同一品種的魚來說,如果個頭太大,魚的年齡一般也更老,肉質可能會比較粗糙,而太小的魚,未成熟,肉質不夠鮮美。建議買魚個頭挑「八分大」的較好。

3、野生魚比養殖魚好?

野生魚生長周期長,營養物質來自於自然水域的浮遊生物和食物鏈,肉質緊實鮮美,這也是受到大眾偏愛的理由。但環境汙染是吃野生魚首要考慮的,如果環境不達標,野生魚很容易聚集一些汙染物質。若吃了有毒的海藻、小蝦等,毒素也會堆積,人食用後,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現在人工養殖的魚,在科學的操作和管理下,安全性較高,口感其實也不差。因此,建議大家買魚還是去正規市場、商場,畢竟都是經過檢驗的,吃得放心。

  挑魚小技巧  

①聞味道:儘量不要買那種聞起來有酸臭味、氨水味兒的魚。

②看魚眼:儘量買魚眼是清晰明亮、有一點鼓起的魚。

③看魚鰓:儘量買魚鰓是鮮紅色的魚。

④看背部肌肉:儘量挑選魚背有彈性(彎了能收回的)的魚。

注意:現殺的活魚,可以先放冰箱冷藏2小時,經歷了排酸過程再烹飪。


2

魚鱗

被你丟棄的「寶貝」

殺魚的時候,很多人最痛恨的就是魚鱗,腥味重、還硬,往往「除之而後快」。但其實魚鱗不僅能吃,營養價值還很高!

1、卵磷脂

魚鱗中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其能增強大腦記憶力、延緩細胞衰老。

2、不飽和脂肪酸

能幫助膽固醇代謝,調節血液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

3、微量礦物質

其中含有較多的鈣、磷,對預防小兒佝僂和老人骨質疏鬆有好處。

  魚鱗凍  

①先將魚鱗放入漏勺,用清水衝洗乾淨,瀝去水分,放入乾淨的容器;

②蔥切段、姜切片放在魚鱗上,並撒上一小勺鹽,接著加入清水(水量沒過魚鱗約1cm);

③水開後,放入鍋內中火蒸25-30分鐘;

④將蒸好的魚鱗過濾,取濾汁晾涼,用容器盛起,放進冰箱冷藏2小時以上;

⑤魚鱗凍成型後是晶瑩剔透的,可以加黃瓜絲、少許蒜末和香油涼拌,也可以直接蘸醬。

3

魚膽別亂吃:當心有劇毒

魚鱗雖然可以吃,但有個部位是絕對不能碰的——魚膽!

由於沒有特效藥,如果魚膽中毒,死亡率會高達20%左右,是僅次於河豚魚的殺手。魚膽中含有膽酸、氫氰酸等有毒化合物,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只要幾克膽汁就能導致中毒。而且不管生吃、熟吃還是泡酒,有毒成分都不會被輕易破壞。

不過,並不是所有魚膽都有毒,像烏魚、鯰魚的膽,是無毒的。生活中要特別小心青、草、鰱、鱅四大家魚,還有鯽魚、翹嘴鮊、團頭魴(武昌魚)等。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乾淨,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進眼睛。

4

三類人不宜多吃魚

魚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以下幾類人最好注意:

1、痛風患者

痛風是因為人體內嘌呤代謝異常所致,而魚、蝦、貝類等食物富含嘌呤,因此,痛風患者還是少吃為宜。如實在想吃,可選擇青魚、鮭魚、金槍魚、白魚等含嘌呤較少的魚類。

2、出血性患者

魚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於血管壁的作用,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是,攝入過多EPA會抑制血小板凝集,對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來說,不利於病情的恢復,要少吃甚至不吃魚。

肝硬化患者本身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因此也不建議食用魚類。

3、服用某些藥物期間

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組胺,正常情況下,人體會分泌抑制組胺活性的物質——單胺氧化酶,但當服用痢特靈等抗菌藥、優降寧等降壓藥時,就會抑制單胺氧化酶,導致組胺的堆積,易誘發頭暈、頭痛、心慌、蕁麻疹等不適症狀。

來源:BTV我是大醫生官微(ID:woshidayisheng)

責任編輯:閆歡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

相關焦點

  • 魚身上這個部位千萬別吃,有劇毒!
    俗話說「無魚不成席」,魚是大家的餐桌上少不了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年關將至,中國傳統講究年年有餘(魚),大家吃魚的頻率會更高。說到魚體內的寄生蟲,想必大家都知道,但,魚肚子裡還有個部分也絕不能吃!魚身上這個部位有劇毒。
  • 吃魚的禁忌有哪些?魚身上這個部位萬萬不能吃
    魚身上一個部位千萬碰不得,比砒霜還毒,還有4個部位,一定要少吃,最好從今天開始別再吃了!1魚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魚膽萬萬不能吃!魚膽萬萬不能吃!魚膽萬萬不能吃!草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大頭魚等,千萬不要吃,丟得越遠越好!另外在清理魚內臟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乾淨,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進眼睛。
  • 魚身上這個部位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寶寶吃
    不過,魚身上的部位那麼多,哪些寶寶吃了好,哪些不好呢?想必很多媽媽都有同款疑惑。但魚頭可食用部位就一點點,要通過吃魚頭補腦,真的比較難。提醒一句,魚頭和魚肉一樣,儘量避免選擇含汞高的魚,比如鯊魚、大眼金槍魚、馬鮫魚、馬林、劍魚、長壽魚、方頭魚。
  • 魚的這個部位千萬不能吃 不然後果真的很嚴重
    但是這樣美味而營養的食物吃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一點飲食禁忌的。魚肉當然好,但是一條整魚並不是什麼部位都能吃的,比如魚膽。小時候我們在看別人殺活魚的時候總是聽到「千萬別怕魚膽弄破了,不然太苦了,真的沒法吃」這樣的話,從味道上來說魚膽確實很苦,一旦破了整條魚的口感就會很差,但其實魚膽絕不僅僅影響的是魚肉的口感,而是它本身的危險性!
  • 魚身上一個部位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寶寶吃
    自從寶寶能吃輔食,媽媽們就恨不得搜羅世界上所有的美味,在這之中,魚肯定是很多媽媽的共同選擇。魚味道好,營養超級豐富,富含寶寶生長所需的 DHA、優質蛋白,鈣、磷、碘等礦物質,維生素 D 、維生素 B12 等。不過,魚身上的部位那麼多,哪些寶寶吃了好,哪些不好呢?
  • 魚眼睛……魚身上哪個部位你最pick?等等,這個部位一定不能吃!
    而且魚身上那麼多部位,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可以說是各取所需,投其所好。不過,魚身上那麼多部位都有營養嗎?都能吃嗎?今天咱們就來給魚做個「解剖」!魚頭關於魚的菜式裡,魚頭用的怕是最多了。其實魚鱗並非不能吃,如果你對它的情感情有獨鍾,吃吃也無妨哦。但是小澤要提醒你,魚鱗中極其微量的膠原蛋白,對美容養顏起到的效果還不如吃個雞蛋。魚皮口感滑膩的魚皮肯定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是聽說魚皮最容易受到重金屬的汙染,所以很多人對它望而止步。其實,目前並沒有實驗數據說明所有的魚皮都有重金屬汙染的現象。
  • 這個「應季河鮮」有劇毒,請勿亂食用!
    【來源:健康廣東】河魨,因其味道鮮美卻含有劇毒 民間自古就有「拼死吃河魨」的說法 每年3月到5月正值河魨產卵期,其毒性最強,也是河魨中毒事件的高發期然 而河魨肉質鮮美,總有食客心存僥倖冒險嘗試河魨魚 這不,最近我省又有一起河魨中毒事故
  • 張文宏:每天吃雞蛋已寫入處方!魚也可以,但這個部位千萬別碰……
    烤魚、水煮魚、清蒸魚、剁椒魚頭……魚真的是有N種美味無敵的做法。魚不僅味道好,還吃不胖,營養又超級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 D、硒等等。不過,魚的有個部位千萬不能吃:魚膽民間有一種說法:「吃魚膽能清火明目」。傳謠的人,不是傻就是壞。不少魚膽都是有毒的。
  • 魚營養豐富但這個部位孩子不能吃,詳解魚部位的好與壞
    對於媽媽們來說,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味的輔食,給自己的孩子吃,而魚味道好,營養很豐富,富含寶寶生長所需的 DHA、優質蛋白,鈣、磷、碘等礦物質,維生素 D 、維生素 B12 等。所以,給孩子吃魚也是媽媽們的選擇。不過,在給孩子吃魚之前,媽媽們必須要弄清一點,魚身上的部位那麼多,哪些孩子吃了好,哪些不好呢?
  • 魚身上的這些部位,你千萬別貪吃!不然可能會害了自己!
    不少人在吃魚的時候,喜歡吃一些特別的部位,比如魚泡、魚皮、魚籽這些,但是小編還是建議大家少吃或者確保沒問題了再吃,因為這些部位容易藏著有害物!1魚膽青魚、草魚、白鰱、鱸魚、鯉魚等淡水魚,其魚膽中含有毒性很強的膽汁毒素,因膽汁毒素不易被加熱和乙醇(酒精)所破壞。
  • 有些肉不是想吃就可以去吃,豬、雞、魚的這些部位千萬不能亂吃!
    豬牛羊雞鴨魚,都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肉類,但你知道麼?吃肉也是有禁忌的!有些部位的肉,千萬不要吃,否則對身體十分有害!這些部位,要少吃內臟——少吃動物的肝臟是最大的解毒器官,動物的腎臟是身體的「過濾器」,難免會有一定的毒素殘留。
  • 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 氣鼓鼓的千萬別買
    資料圖  「劉家橋露天市場一家魚攤賣河豚魚,這魚不是有劇毒嗎?能隨便賣嗎?」上周六下午,市民寇先生(線索獎:50元+50元禮品)反映,市場上有人售賣河豚魚,記者連忙隨報料人趕往該市場。  不許私售的河豚出現在市場  在沙河口區劉家橋附近的露天市場裡,一家魚攤盛放雜魚的箱子裡,有三四條河豚魚。寇先生問:「這是河豚嗎?」女商販回答:「對,就是廷鮁(河豚的俗稱)。」「這不是有毒嗎?」那位女商販聽了沒放聲。記者問道:「這魚賣不賣?」女商販說:「賣,30元一斤,這魚好吃,買回去處理好了就沒事了。」記者要了最大的一條。
  • 吃魚的寶寶更聰明?這幾種魚儘量別給寶寶吃,這個部位真不能吃
    魚也一樣,而且除了不能吃太多,有的部位也不能給寶寶吃,這些注意事項,爸媽都知道嗎? 如果有家庭過敏史,或者寶寶確認是過敏體質,可以延遲到3歲再吃魚。不過魚類雖好,這個部位的肉最好不要給寶寶吃——魚頭。 有的媽媽喜歡給寶寶吃魚腦,其實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魚頭部位的肉看似細嫩,其實含有重金屬物質,汙染更嚴重,而且新陳代謝慢,汙染物不容易排出來,如果長期給寶寶吃,會有健康隱患。
  • 魚的這個部位比砒霜還毒,有人誤食導致腎衰竭,嚴重還致命
    不可否認,魚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食材,富含蛋白質,專家、營養師都極力推薦大家多吃魚。然而魚可並非全身都是寶,坊間傳聞魚膽有清熱、涼血、明目之功效,不少人信以為真,極力忍著苦味也要吃下去,殊不知卻釀成了一樁樁悲劇!魚的這個部位比砒霜還毒!
  • 都說孕期要吃魚,但也別亂吃,有五種魚要多吃,有四種魚不能吃!
    都知道懷孕後要多吃魚,多喝魚湯,因為魚肉裡含有非常豐富的DHA,對寶寶的大腦發育非常好。但是魚的種類那麼多,不可能都對孕婦有好處,有的甚至還有害處。所以孕媽們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要亂吃啊!這六種魚,孕婦吃了有好處!
  • 哪些魚有毒不能輕易吃?排榜首的魚很多人都吃過,希望你別再犯傻
    雖然經過處理可以吃,但是普通人很難把毒素處理乾淨,吃了是比較容易中毒的,所以最好不要輕易吃。那麼,有哪些魚可能是含有毒素的魚呢?含有毒素的魚有哪些?泥猛魚又叫臭魚,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到的魚,這種魚由於在海裡面喜歡吃海藻,所以肉質比較奇特,有些人喜歡吃。
  • 當心「低溫燙傷」!暖寶寶和熱水袋千萬別這麼用
    天冷了, 不少人用上了暖寶寶和熱水袋, 但是要當心低溫燙傷, 嚴重時會傷及皮膚真皮深層、 皮下深部組織、燙傷嚴重時可深達骨質, 怎樣防止燙傷?
  • 當心!人體這個部位不能亂揉!很多還不知道……
    用手揉身體的一些部位會讓人感到比較舒服。比如揉臀部、胸部,有些部位不舒服了,用手揉一揉,也會感到比較舒服,比如揉背部、腹部、腿部、腳部,就像我們常見的保健按摩,揉的動作就比較多。但是有一個特別敏感的部位,是不能亂揉的,不然會非常不利於健康,而很多人竟然還不知道,天天都在揉。那就是我們的眼睛。
  • 鮮為人知的秘密,魚的內臟有個部位被人無視,卻是人間美味
    野釣的魚,處理這個部位是,千萬別扔掉,人間美味。特別是針對那種不是人工養殖的魚,如果是自然環境,水質好裡面的魚,這個部位更不應該扔掉,味道十分鮮美。大部分喜歡買菜,下廚的人或者野釣釣魚人都不知道魚的身體有個部位是非常美味的。就是這個美味的部位,卻被大多數人隨手扔掉,真的非常的可惜,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一講。
  • 醫生提醒,如果真空包裝食物有這種變化,千萬別吃,可能有劇毒!
    脹袋就意味著,裡面的食物已經變質,即使外觀看著好好的,也千萬不能吃。罐頭、真空包裝食物出現脹袋,裡面可能會含有「劇毒物」——肉毒素。有劇毒1微克就能致死肉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它不僅會引起胃腸道問題,令人噁心、嘔吐、腹瀉,更厲害的是,它會麻痺人的神經系統,讓人出現肌肉乏力、頭暈、視力模糊、呼吸和吞咽困難等表現。而且,毒性劇烈,不足1微克的毒素吃進肚裡,便會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