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大等你-學院篇丨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1-02-15 成都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168人,其中,教授20人,副高以上職稱佔專任教師60%,博士47人;學院現有特聘副研究員4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後備人選3人。

△信工學院教學大樓

學院現有10個本科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個,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擁有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學院建有大數據研究院,「大數據研究與應用交叉學科」和「汽車電子交叉學科」研究中心,航空通信技術科研創新團隊,學院現有科研團隊10個;教學與科研實驗室86個,擁有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實驗室面積7500餘平方米,實驗設備價值3513餘萬元。

△中韓聯合辦學

學院以培養學生「會做人,精技能、善發展」為目標,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實施「以科技創新引領學生全面發展和素質提升」工程,近幾年來,學生團隊先後在各級科創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2018年獲得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國家級獎項39項,省級獎項138項;近3年來學院獲得省級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成都市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學院大力開展校企合作,與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聯合創立成都大學新華三IT學院,面向行業和產業需求,開設網絡工程專業,培養雲計算技術與應用方向的專業人才。

學院積極推行各層次國際合作辦學模式,與韓國和德國開展了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本碩連讀國際項目,與美國、泰國、丹麥等國家開展本科聯合培養項目。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入職IBM、騰訊、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的學生逐年增多;考研率逐年大幅度提升,大部分考入一流高校。

△優秀畢業生就職於UBER新加坡

培養目標:自動化專業旨在培養基礎知識厚、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和具有創新性的自動化技術現場應用型工程人才。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檢測技術、電子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科學等相關的基礎理論及系統理論知識,具備自動測試系統與智能控制系統設計開發能力、計算機軟硬體應用能力、工業過程控制系統設計及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成為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電子、電氣信息設備製造業、電氣工程、控制工程與自動化、汽車、機械、輕工業、化工機械、航空航天等行業的研究院、公司、企業所等部門從事研究、開發、設計製造、調試、應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行業教學工作。

業特色:2011年自動化專業獲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3年獲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現為四川省特色專業。本專業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等數十家知名企業開展合作,共建專業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將企業最新的技術直接運用於理論與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並重,軟(件)硬(件)兼施」的、服務成都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飛思卡爾汽車智能大賽一等獎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軟體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適應我國軟體企業發展需要的,具備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掌握紮實的軟體工程專業的基礎及應用知識,具有一定社會適應能力、軟體開發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用創新能力、工程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後能夠在金融機構、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國際性軟體外包服務企業,從事計算機應用及軟體開發等軟體工程方面的開發、測試、項目管理、網站設計開發與維護、資料庫管理與應用等工作,近年來部分畢業生入職阿里巴巴、百度、中國移動等知名信息技術公司。

專業特色:本專業依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服務外包)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四川省軟體工程特色專業,成都市軟體工程重點本科專業,結合成都市服務外包城市人才需求,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聯合培養項目,培養具有較強工程項目開發及管理能力,具備軟體外包意識和職業規範素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院與西門子共建自動化實驗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學制4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礎知識,具有雲計算開發能力或信息安全分析應用能力,並具有相關實踐的初步經驗,能在科研院所、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雲計算的設計、開發、測試或信息安全分析及應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雲計算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和運行維護,針對雲環境下的數據安全,開展設計、維護和管理雲平臺及各類雲應用系統數據安全等工作。

專業特色:實行「基礎理論+專業模塊+項目開發」的專業培養模式,培養具有雲計算系統和跨平臺應用開發能力、掌握大數據云存儲技術與信息安全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009年獲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立項建設,2011年獲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013年試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自動化實驗室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 學制4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目標:本專業依據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國家電網建設而開設。培養具有電氣工程技術、信息技術、傳感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相結合的複合型人才。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機械、電子、信息、電力、石油、化工、儀表等領域從事電氣自動化工程、計算機控制系統、電氣傳動控制系統、電力系統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本專業以強電為主,強電與弱電結合,電氣與電子並重,軟體與硬體兼備,理論研究與工程應用相融,形成「理論與實踐、設計與綜合、工程與創新」三結合的實踐教學構架。

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新型網絡和雲計算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數位化產業發展需要的,具備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掌握從事雲計算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專業知識,具有較強雲網融合工程實踐能力、項目組織管理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並遵守職業規範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在企事業單位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新型雲計算相關的設計、建設、管理、運維等工作,以及雲計算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

專業特色: 本專業屬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交叉學科知識的新興專業。依託新華三集團行業優勢資源和技術,聚焦雲計算,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為數位化產業服務,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通過與雲計算上下遊產業鏈相結合,提供貼近行業實際應用的實訓實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拓寬就業渠道。

△學院學生在創新創業大賽(四川賽區)中獲一等獎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在電子信息、通信領域有紮實的學科基礎,較強的實踐技能,能在電子信息領域內從事運行管理、研究開發、規劃設計、生產製造、系統維護、測試、技術支持與銷售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電子信息、通信、網絡、汽車、機械、航空航天等行業的科研院所、公司、企業從事電子信息、通信、網絡等領域的管理、技術研發、規劃設計、生產製造、系統維護、測試、技術支持與銷售等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行業教學工作。

專業特色:本專業於2013年獲四川省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本專業長期與成都本地電子信息類相關企業開展專業合作,人才培養環節與培養計劃的實施緊密結合成都市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學院將在完成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使學生能成為服務成都市區域經濟發展的,面向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物聯網等電子、信息、通信領域的寬口徑、高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能在通信技術、電子信息、計算機通信技術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工程技術、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通信、電子、信息等行業的科研院所、公司、企業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設計等領域的管理、技術研發、規劃設計、生產製造、系統維護、測試、技術支持與銷售等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行業教學工作。

專業特色:本專業以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培養的人才具有通信、電子、計算機等多方面綜合知識,具有從事各種通信、電子信息處理產品設計、設備控制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同時,本專業長期與成都本地通信類相關企業開展專業合作,加強了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使學生能成為服務成都市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物聯網設備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物聯網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物聯網產業發展需要的,具備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掌握與物聯網相關的計算機、通信、電子和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勝任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究以及物聯網應用系統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在企事業、科研院所、政府機關等部門從事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旅遊、智能農業、環境保護、智能物流、公共安全、智能汽車等多個領域中的應用工作,也可以從事物聯網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

專業特色:本專業是涵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交叉學科知識的新興專業,綜合運用傳感技術、網絡傳輸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瞄準物聯網應用並為產業服務,培養既具有高素質的專業技能,還具有一定的設計和研發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適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學生實踐能力強,就業覆蓋面廣。


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 學制4年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以信息技術和數學技術相結合為研究對象的理科類專業,具有「厚基礎,寬口徑」的特點,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建模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本專業以專業數據分析師為培養目標,以商業智能為專業發展方向。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金融、電信、零售、醫藥、製造、電力、政府中幾乎所有涉及數據處理的行業中從事專業數據智能性分析和處理,優化業務過程,成為行業高級專業決策分析人才。

專業特色:與成都大數據產業研究院、成都匯資聚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雲圖維新有限責任公司深度合作,聯合進行課程設置、人才培養,同時依託學院數據倉庫實驗室和數據科學創新工作室培養學生處理金融、通信、企業運作等領域中的海量數據的數據挖掘與統計分析能力,依託雙師型和複合型專業教師隊伍對學生實施四年全程導師制和畢業後職業指導的培養模式。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了解和掌握數字媒體產品開發項目的策劃與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方法,具有一定文化藝術修養,理論基礎紮實,工程技能嫻熟,能夠熟練運用數字媒體技術手段進行數字媒體作品的設計與製作。能在黨政機關、新聞媒體、出版、商貿、教育、信息諮詢及IT相關等領域從事數字媒體產品設計與開發、管理、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遊戲軟體行業、數字娛樂行業、多媒體行業、軟體外包行業、電腦美術行業以及教育等領域,從事遊戲軟體及數字動畫的策劃、創作、研發及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依託Android,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網路遊戲設計能力,基於3G的手機遊戲開發能力。結合成都市數字媒體產業人才的需求,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繼電保護實驗室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屆畢業生在成都地區就業比例64.28%。主要單位有中國移動、阿里巴巴、葛洲壩集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TCL通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微普爾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睿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現代消防工程維修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齊利嘉業科技有限公司等。

學院諮詢電話、諮詢地點及網址:

|做有溫度的新媒體平臺|

來源: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編輯:朱筱鈺 張語文晴

投稿郵箱:1727335007@qq.com

相關焦點

  • 學前讀一讀丨我的專業是什麼: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篇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是甘肅省成立最早、食品類學科專業最全的學院。
  • 我在成大等你-學院篇 |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源於成都大學機械系,始建於1978年,是我校最早設置本科專業的院系之一,四十餘年來,已為國內機械行業培養了一大批技術創新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學院現設有4個本科專業,1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專任教師60餘人,教授、副教授佔比46%,在校學生1400餘人。
  • 湖北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學院介紹湖北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簡稱計算機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自動化系和計算機基礎公共課部,開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物聯網工程、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等六個本科專業。
  • 葉對根的深情——記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彭小寧教授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負責人,懷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原院長。;2017年,在湖南省普通高校專業綜合評價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得全省排名B類第2,2019年,網絡工程和軟體工程三個專業分別獲得B類第3和B類第4;2018年,與崑山傑普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大數據產業學院」;2019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批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我要到成大 生物工程學院歡迎你!
    從1978年初建至今,生物工程學院歷經風雨,已發展為師資結構合理、科技平臺獨具優勢、教學科研碩果纍纍、人才培養與地方服務彰顯特色的教學科研型學院
  • 石大聘任於連棟、毛浩然為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
    9月4日,石大舉行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聘任儀式,聘任於連棟教授為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毛浩然教授為外國語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郝芳出席聘任儀式並為於連棟、毛浩然頒發聘書。副校長張玲玲宣讀聘任文件,副校長操應長主持聘任儀式。
  • 哈工大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原哈爾濱建築大學交通學院)是在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道路與交通工程系的基礎,於1995年1月正式成立的。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專業(道路工程方向、橋梁工程方向)、交通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四個專科專業(方向)。
  • 我在成大等你-學院篇丨師範學院
    ▵師範學院成都大學師範學院,系原成都教育學院、成都師範學校、成都幼兒師範學校、新都師範學校合併而成,其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4年前清舉人陸繹之創辦的
  • 順應產業發展 重慶工程學院成立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4日12時20分訊(趙桂凱)日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工程學院獲悉,該校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以下簡稱大數據學院)正式成立,並在南泉校區舉行了掛牌儀式。學校董事長王萬均、終身榮譽校長唐一科、校長桂國慶等校領導出席大會。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行2020迎新大會
    日前,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在逸夫科技樓一樓報告廳舉行2020迎新大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金亞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遲楠,副院長趙海斌、詹義強、徐豐,黨委副書記郭翌等學院黨政領導,各系主任,教務老師,2019級本科生班導師,2019級本科生輔導員
  • 吉林化工學院招生宣傳之學院篇(十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吉林化工學院招生宣傳之學院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所 轄> 專 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金屬材料)歷史沿革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材料學院)源於原化工與材料工程學院2000年成立的高分子材料系。
  • 資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招生宣傳—寢室生活大揭秘篇
    雖然很多同學都喜歡上床下桌的四人間,但是上下鋪的6人間宿舍(住宿費:1080元/年/生)面積比四人間的可是要大的喲,宿舍環境總體都是一樣的。來了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直系學長學姐可能就住在自己的隔壁,寢室日常歡樂多。
  • 華東師大撤銷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工程等學院建制,成立信息學部
    7月6日,華東師範大學官網發布的數則通知顯示,該校已決定成立華東師範大學信息學部,另外該校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更名為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關於成立華東師範大學信息學部的通知》稱,經研究,決定成立華東師範大學信息學部。
  •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學生黨...
    2020/12/15 信息來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編輯:悠然 |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召開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宣布大會
    7月16日下午,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宣布大會召開。復旦大學常委、常務副校長金力,副校長徐雷出席會議。信息學院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會議由唐曉林主持。唐曉林宣讀學校黨委任免決定,任命遲楠同志為信息學院院長,趙海斌、徐豐、詹義強同志為副院長,遲楠同志兼任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唐曉林代表學校向新一屆行政班子表示祝賀,希望新老班子儘快做好交接工作。
  • 帶你去看陝理工 | 經濟與法學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現設有17個學院和2個教學實驗實訓中心。設有62個本科專業,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萬餘人。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經濟與法學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吧!)》、《教育與職業》、《中國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研究》、《當代電視》、《電影評介》、《電影文學》、《計算機仿真》、《新聞戰線》等權威、核心期刊及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和參與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全國信息技術規劃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陝西省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和編寫教材20餘部;獲陝西理工大學科研成果獎5項。
  • 哈爾濱工程大學成立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 自動化學院正式更名
    9月6日上午,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大會暨智能科技高端論壇,由此,自動化學院正式更名為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要把握人工智慧人才培養規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推進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突出能力,強化實踐,打造海洋、海防智能化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主任張濤教授在會上致辭。張濤代表高校同行向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表示祝賀,期待學院匯聚學科研究優勢力量,為我國智能人才培養和科技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福建工程學院鱔溪校區(國脈信息學院)招聘雙選會
    尊敬的用人單位: 福建工程學院鱔溪校區(國脈信息學院)是福建工程學院與高科技上市公司(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校企深度合作成立的公辦本科二級學院,頒發福建工程學院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學院實行校企合作「3+1」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第四學年「走出去」(可到崗時間:2018年07月)——在校外企業完成針對性較強的企業工程教育與實踐。
  • ...中國人工智慧創新大賽調研會在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1中國人工智慧創新大賽調研會在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召開 2020-12-24 11:27:40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中國人工智慧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趙立國首先介紹了大賽啟動的基本情況。
  • 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代表團訪問精儀學院
    本站訊(通訊員 李清)6月26日,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祝雪芬、實驗中心主任祝學雲、院長助理王慧青一行3人訪問天津大學精儀學院。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精儀學院院長曾周末、精儀學院副院長胡曉東、精儀系副系主任劉蓉會見來賓並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