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權謀大師鬼谷子也曾說:「說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說話就是說服別人,要說服別人,你必須去幫助別人,只有去幫助別人,才有價值。
似乎我們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幸福,甚至有所回報。然而,盲目的幫助不僅傷害了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農夫和蛇的故事。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幫助別人也是一門學問,行善也要有度,如果越過幫助的界線,我們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鬼谷子:幫助他人要牢記3句話,讀懂大回報,避免出力不討好。
1、幫人要幫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還得會說話以及慎重說話。
鬼谷子強調,在幫助別人之前,他們也要振振有詞。只會幫忙不會說話的,會吃力不討好。他曾經說過:「口者,心之門戶」言語上表達出自己對對方的情誼,這樣才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心。
但不要總是在別人面前提起,我想告訴大家我幫助過誰,做過什麼。我希望世界上的每個人都知道我做了一件好事。說得多了別人也就產生反感了,做出一點善事就要弄得人竟皆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2、幫人要幫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行善也要有「度」。
鬼谷子要求我們選擇幫助窮人和有需要的人。只有身處困境,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才值得幫助。當別人不需要你的時候,不要盲目地站出來幫助他們。如果他們甚至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可能不會接受你的好意。生活中很多人都幫助過別人,對別人的要求沒有一絲反駁,最後導致對幫助的人有了依賴,對你更有了仇恨。另外,當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時,被幫助的人會覺得我們有能力自己解決,他不需要做什麼。況且他也不想幫我們,這就是幫錯人,吃大虧的後果。
3、幫助一個在現在甚至未來能構建共同利益的人,效果是最好的。
施德者,依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按道辦事,幫助該幫助的人,幫助自己有幫助的人。很多人之所以能成為朋友或夥伴,是因為他們是互利的,能產生共同的興趣。
朱元璋從小就很窮,所以他從小就被人扶在心上,雖然不是讀什麼書,但是他的話,這個幫助人理解的話,讓他後期挑選合適的飯菜給孩子過繼,並培養了20多個,把他們培養起來,多了一份感恩圖報,多了一份為自己賣命,順便的思想。 對朱來說,幫助孩子就是為自己培養人才。
在與人打交道或專業交流中,向擁有你不具備的天賦的人伸出援手是明智的,或者向那些可以帶領你進入新的知識領域,但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可以說我們幫助那些對我們有幫助的人,效果是最好的。
只有做到以上三點,才能有大的回報。因為這樣才能幫助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感激和回報。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鬼谷子強調了「捨得」兩個字。也就是對某個人施以援手,還一個人情與否,都不應該被認為太嚴重,因為那是我的好運氣,不是我的命。這是一個有德行的人的心態。
總之,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樂於助人的時代,感受到幫助或幫助他人的需要。然而,助人也是有條理的,我們不應該盲目地幫助別人。
鬼谷子在《中經》中闡述了各種原則,除了如何幫助別人,還有人觀察,通過觀察對方的實際情況、頭腦,把握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來收買人心,等等。
中經是鬼谷子鑑人、識才和制人的秘訣,講究的是內動心計,外以制人的諸多方法。除了中經,還有權篇、謀篇、決篇等不同篇章一一記載了鬼谷子的智慧謀略。
文言文晦澀難懂,推薦《鬼谷子》給大家,書中對原作做了精當而曉暢的注釋,精選許多案例,涉及管理、商場、職場、處世等各個領域,讓大家更好的領悟鬼谷子的智慧精華。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包括《鬼谷子》在內的智慧謀略相關的書籍。還包括《狼道》、《墨菲定律》、《人性的弱點》、《羊皮卷》。
一頓盒飯錢收穫大佬們的智慧,點擊下方購買
有句話說得好:「人只能賺到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讀一本好書,就是借鑑一個成功者的經驗,一個小啟發,讓您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