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發出投票,結果卻是霸王條款
最近,福州的一中學舉報了班主任。
起因是教師節快到了,班主任想著用班費給十二科老師買禮物。以「民主」的方式在班級群發起投票。
只是,投票的兩個選項一個是同意,另一個是不同意(要把你的具體建議買什麼提出來)
都是買買買!不過就是在固定的框架裡選。集思廣益在這道理面前變質了。
有學生直言能不能送?班主任更直接,對這位同學說,以後任何事不要麻煩老師,或者直接轉班。
很明顯,話裡帶著威脅。真佩服這位老師的勇氣。居然直接用這種口吻面對不同意見的學生?這是商量還是霸道總裁?可想而知!
讓學生學會感恩是好事。在於該不該送這個禮?當利益和學生掛鈎,師生情就變了味。
此學生在QQ空間曬出聊天截圖,發了說說。很快,有同學私信他,並且很快得到兩千多人轉發。
這位班主任就是曝光,教育部門調查,學校核實後,並對該教師做出撤職的處罰。
這下倒好,這位老師讓學生上了一課,並且丟了飯碗,身為老師,就不該把社會上的壞風氣帶進去,給學生造成一個誤區。
為這位同學的勇氣點個讚吧!沒有他出頭,不會有這麼多人挑戰這種壞風氣!
2:老師、學生、家長的關係很微妙。
去年的教師節,我看到一位私立學校的老師在曬禮物截圖,有鮮花,還有一些小商品。
我的一個親戚在那上學,我和她調侃:「是你教給你家娃送禮呀!」
「你以為我願意,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可是,兒子說別人都送,我要是不送多沒面子?為了孩子,咱總不能為了省幾個錢,讓孩子抱屈吧?」
親戚邊說邊嘆氣。其實,這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只要有一個送禮的,就會跟風,生怕自己成了異類。
有的老師就發出倡議,可以用簡訊,自製的卡片表達師生情,既讓學生懂得感恩,又不用讓孩子們把壞風氣「發揚光大。」
這樣的倡議,家長輕鬆,學生高興,老師也能安心,這才是智商情商在線的老師,在無形中教會孩子怎麼做人。
如果老師都在朋友圈曬禮物,那麼,學生和家長就會認為,老師在鼓勵我們這樣做。
盧梭《愛彌兒》中說:你要記住,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教書育人,不光要用嘴,還要用行動。
3:讓師生情變得純粹起來。
說實話,這兩年,教育部門管的夠嚴格了,可還是架不住下有對策。
家長都盼著孩子能成為學霸,生怕孩子在學校被老師忽視,不讓送禮,偷摸送個購物卡呀,要不然就請吃頓飯……
其實,都這樣做。也給孩子留下一個不好的榜樣。
很簡單的師生情,親子情,變得複雜起來。
有的班級群還變成馬屁群,不管老師說什麼,瘋狂點讚。然後就是一個勁的誇獎。若是有人質疑,就成了異類……
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謹小慎微?真的該反思一下了。
經常懷念以前的師生情意,簡單純粹,沒有這麼多么蛾子。
說來說去,這都不是單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社會因素,當利益衝破底線,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儘管心不甘情不願,還是跟著感覺走,長此以往成了惡性循環。
要想改善這個問題,還需要家長老師一起努力,也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