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寶寶發燒要不要去醫院?何時去醫院?

2020-12-22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3月18日電 (唐小麗)疫情期間,孩子發燒,去醫院怕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怕延誤病情,怎麼辦?在今天下午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任醫師黃瑛教授對此進行了答疑解惑。黃瑛教授所在醫院正是上海的兒童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

黃瑛說,關於孩子發燒,要關注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HOW。溫度多高算是發熱?不同的測量部位,定義是不一樣的。比如,口腔或腋溫超過37.5℃是發燒,耳溫要超過37.8℃,肛溫則要超過38.0 ℃。

第二個問題是WHAT。孩子急性發熱,可以做哪些家庭護理?家裡可常備一些兒童劑型的退熱藥,但服藥前要注意不同藥物的劑型和成分,不要服用過量。腋溫超過38.5度,可以口服退熱藥。退熱以寶寶感到舒適為目的。不要一發燒就吃抗生素,除非合併細菌感染。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發熱時,機體代謝旺盛,出汗多,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飲食要清淡,體溫下降、食慾好轉後可改為半流質或易消化的食物。體溫開始上升時,孩子可能會覺得冷,可適當添加透氣的薄衫;口服退熱藥並且當藥物起效時,可適當減少衣物。

第三個問題是WHEN。孩子急性發熱,什麼時候需要去醫院看病?一般而言,年齡越小,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家長尤其要當心。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疾病變化快,而症狀又不典型。「七字口訣」便於家長了解:一聽、二看、三感覺。一聽呼吸的聲音,是舒緩的還是呼吸很重,呼吸的頻率,即有無呼吸困難;二看皮膚顏色,是粉紅,蒼白,還是有花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循環狀態;三感覺一下孩子的精神狀態是清醒,激惹,還是一直想睡覺。一旦出現上述的病情變化,一定要及時就醫。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門急診有完善的分診制度,發熱門診是相對獨立的區域,到醫院就診是安全的。

黃瑛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據她介紹,疫情以來,到醫院就診的消化道異物病例明顯增多。新冠期間,大人小孩宅在家裡,可能發生兒童意外傷害,其中消化道異物不少。家長在看護過程中,稍不留神,寶貝們便吞下了異物。消化道異物中最多的是硬幣,佔70%,其次是紐扣電池、魚刺、髮夾等,可謂五花八門。有些還接受了手術治療,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黃瑛提示大家:

大寶小寶看護好。誤吞異物的悲劇絕大多數發生在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所以要看護好小年齡兒童,避免在玩耍、大笑的過程中餵食顆粒狀食物和堅果;避免將細小的玩具交給小年齡孩子玩。對大一點的孩子,也要加強宣教,切忌玩張口吞硬幣、筆套、紐扣電池等危險遊戲。

零碎物件擺放妥。硬幣、紐扣電池、尖銳物體、成人藥品等要放到兒童看不到或拿不到的地方,以免誤拿,並在玩耍時誤吞。

益智玩具謹慎挑。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玩具時,除了功能和外表,更要注意安全性。比如巴克球,長得很像糖果,但有很高的磁力。一旦吞入體內,強大的磁力會把胃壁、大腸或小腸夾在中間造成組織缺血壞死、甚至穿孔,對兒童危害極大。 

(責編:唐小麗、韓慶)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要不要去醫院?家長要會判斷,3種不用著急去7種要快去
    若是量出來寶寶的體溫超過38.5℃了,那就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去醫院了,如果決定暫時不去醫院,要給寶寶吃退燒藥,這時光物理降溫已經不管用了。所以,當寶寶發燒時,家長要先觀察,勤幫寶寶測量體溫,並根據經驗判斷是否需要立馬去醫院,不建議娃一發燒就著急忙慌的帶著去醫院。
  • 孩子半夜發燒去不去醫院?媽媽要淡定應對
    其實很多寶寶早晨、上午的溫度都正常,但從午睡醒來,體溫一路飆高,直到半夜燒到39℃。這時,媽媽心裡別提多焦慮了,該用物理降溫還是退燒藥?到底要不要深夜去醫院?相信每個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糾結。所以很多媽媽發現,雖然寶寶體溫已經超過38.5℃,可是寶寶的精神狀態仍然很好,完全不會打蔫兒,甚至照樣玩耍。所以當寶寶沒出現其他症狀時,媽媽往往不易發現寶貝發燒了。直到晚上,媽媽為寶寶洗漱換衣服,準備哄睡時才發現寶貝發燒。雖然多數情況下,寶寶下午和晚上的體溫較高,但可能寶寶白天已經發燒,只不過媽媽沒發現。因為晚上媽媽對寶貝關注度較白天高,易發現寶貝發燒。
  • 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別只盯牢體溫
    醫生,寶寶體溫超過了37.5℃,到底該不該去醫院呀?其實,該不該去醫院,不能只看體溫。判斷寶寶是不是發燒了?其實37.5℃這個分水嶺指的是,腋溫或者耳溫超過37.5℃,而口腔和肛溫並不相同,分別是37.8℃、38℃。
  • 孩子發燒咳嗽要不要去醫院
    很多媽媽在後臺詢問我們:寶寶最近有點咳嗽,該不會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吧;孩子發燒了,猶豫到底要不要去醫院看,很擔心是招惹上了這次的肺炎……今天,我們就來細緻的說說:普通感冒、流感和這次的新冠肺炎,都有哪些不一樣?
  • 嬰兒發燒要不要去醫院?這個月齡的寶寶不管多少度及時去醫院
    有個朋友在後臺問寶寶7個月發燒39℃,怎麼辦?嬰幼兒階段孩子最常見的生病症狀就是發燒,感冒了會發燒,積食了會發燒,有時候腹瀉也會伴著發燒,在很多父母的意識中,總是會擔心孩子發燒是不是會燒壞腦子,這是因為成人對小孩發燒的原理並沒有真正了解。
  • 寶寶發燒了馬上去醫院?在家物理降溫?怎麼辦?
    有了寶寶後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家寶寶健健康康的不要生病。當一個兩個多月的寶寶發燒了要怎麼處理呢?永遠忘不了我家寶寶兩個多月發燒時寶媽的驚慌。我家二寶去年夏天在兩個半月的時候出現了發燒的情況。當時寶寶剛睡醒,寶寶奶奶抱起來說寶寶好像在發燒。寶媽趕緊去拿溫度計量體溫39℃,差點沒嚇死。
  • 孩子發燒了,一定要去醫院嗎?
    如果這時候你聽從他們的建議而盲目的上醫院給娃打針,也有可能就會埋下病根,娃發燒,我也怕,但是自從認識了寶寶知道,才明白,發燒有時候並非是壞事,也許有人會說了:發燒不是壞事難道是好事?對於一些孩子一發燒就送醫院的父母們,如果你們真正了解了關於發燒的一些知識,就不會再這樣覺得孩子發燒跟天塌下來似得。發燒,是由於體溫加熱,超過了人體正常體溫而形成的表象。
  • 寶寶發燒出現這些症狀 需要立即去醫院
    更讓人憂傷的是,小編家的77妹因為天氣忽冷忽熱,發燒了!----- 發燒需不需要立即去醫院 -----小編媽媽群裡的很多寶寶近期都陸陸續續發燒了,媽媽們都特別焦心。發熱、拉肚子、無精打採、哭鬧不止、沒胃口等症狀不僅讓寶寶難受,大人也跟著受罪。關於發燒了應不應該去醫院,媽媽群裡有許多不同的看法。
  • 沒去過武漢,發燒要去醫院嗎?
    本報訊(首席記者唐聞佳)眼下正值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發期,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少人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發燒了,到底該不該去發熱門診?沒有去過武漢,卻有感冒症狀該怎麼辦?在昨天上海市衛健委的新聞發布會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就公眾關心的問題給出了答案。
  • 寶寶反覆感冒發燒,去醫院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嗎?
    回答了許多次之後,我發現這些家長寶媽所有的擔憂,都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的寶寶想要變得身心健康,去醫院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嗎?今天先分享一個我所接觸的例子,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平均每個月因感冒發燒住院三次,總要打點滴頭孢類抗生素後才能好轉,醫院幾乎成了她的第二個家。為此,小女孩的媽媽會像祥林嫂一樣自責不已,覺得是自己懷孕時哪裡沒做好,導致寶寶先天營養不足。
  • 寶寶發燒,哪些情況需要立即去醫院
    幼小的寶寶在家長看來特別嬌嫩,生怕冷著了、熱著了。尤其是深秋時節,早晚溫差大,但越是擔心,寶寶還越是難「伺候」,一不小心,寶寶就發燒了。此時的家長就非常焦急,有的千方百計地給娃退燒,有的抱起寶寶就往醫院跑。那麼,到底該怎樣幫寶寶退燒呢?何種情況需要立即去醫院?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生彭華麗首先為家長們詳解幾種常見降溫誤區。誤區一:捂汗可以退熱。
  • 疫情緊張,現在發燒了是去醫院還是在家隔離?
    不少醫生在微信群、在個人公號、在微博上接到很多求助信息,患者或患者家屬主訴出現發燒、咽喉痛、打噴嚏,有的是身處武漢,有的是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武漢朋友,心裡都很慌張,不知道是馬上去醫院,還是在家隔離觀察?身在湖北尤其武漢,發燒怎麼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緊張,醫療資源異常緊張,人力、物力、空間接近癱瘓,多家醫院向社會求助,繼續防疫物資捐助。
  • 眼下發燒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
    眼下發燒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原來,當疫情發生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立即成立了專家組,急診科主任張勁農教授被任命為專家組副組長。近期,發熱人群迅速增加,張勁農堅守發熱門診長達半個月。極度疲勞加上高頻次的密切接觸,即便採取了嚴密的防範措施,他的身體還是亮起了紅燈。他出現了發燒畏寒、咽痛等症狀,經檢查被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拿到結果後,張勁農回家自我隔離,口服藥物一周後,目前已逐漸恢復。
  • 孩子發燒該去普通醫院還是定點醫院? 發燒39度怎麼辦
    當孩子發燒時,是應該去普通醫院就診還是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定點醫院就診?在今日召開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介紹,如果發熱前14天內有相關流行病學的關聯史,孩子出現發熱了,就要去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如果沒有流行病學史,孩子出現發熱以後可以前往兒童醫院正常就診。
  • 孩子發燒,要不要馬上去醫院?關鍵看這3個指標
    門診上經常會遇到一歲左右的寶寶,發熱不到24小時,媽媽就急急忙忙地抱著跑來醫院,要求查血,想知道孩子怎麼了?需要怎樣的治療?很害怕孩子燒壞了。要不要去醫院?「三看」很重要所以寶寶發燒時,家長們不用火燒眉毛的跑著去醫院,可以在家中觀察一下寶寶的狀態再決定是否去醫院。
  • 乾咳,不發燒!也沒有別的不舒服;疫情期間用不用去醫院看看?
    乾咳、沒有發燒,如果是沒有疫情,您想想誰會這麼著急去醫院呢?不就是個乾咳嗎?疫情期間出門更要慎重,正因為是疫情期間,怕被新冠肺炎耽誤了,所以才有可能去醫院這一說,否則肯定可以先觀察。我們自己可以想想,平時出現乾咳了,也不發燒,也沒有別的不舒服,誰會著急去醫院看病;當然這只是人之常情。如果您接觸過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那麼您咳嗽就要可聯繫發熱門診,儘快排除,這樣一方面是為了您的安全,也是為了家人及他人安全。
  • 孩子發燒了,去還是不去醫院
    想寫這個帖子是因為最近我家孩子剛剛經歷一次發燒,高燒4天,醫院輸液後才退的熱,期間很多家長說不需要去醫院,可有些家長又說必須去醫院,所以想聊聊這個話題。通常我們說的發熱是指1周之內的急性發熱,需要和大家說的是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我們不是去治療發熱,而是去治療引起發熱的疾病。三、為何發燒要想知道孩子為啥會發熱,需要先來看看人體是如何維持正常體溫的。
  • 出現發燒症狀的寶寶,要趕緊去醫院嗎?看看下面文章心裡就有底了
    令人難過的是,邊肖家的第77個姐姐因為天氣忽冷忽熱而發燒一、發燒需要馬上去醫院嗎小編的母親群體中的許多嬰兒最近接連發燒,母親們尤其擔心。發燒、腹瀉、精神萎靡、哭鬧、食欲不振等症狀不僅讓寶寶難受,也讓大人難受。對於發燒是否應該去醫院,母親們有很多不同的意見。邊肖想說的是,是否去醫院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身體狀況。
  • 萬一孩子發燒,是馬上去醫院?還是在家觀察?
    一波兒孩子長袖長褲在秋風中瑟瑟發抖、淌鼻涕,爹媽心大的表示「春捂秋凍不長病」;而另一波兒孩子則是羽絨服、毛背心包裹,爹媽說是孩子免疫力差,怕孩子感冒發燒難照顧。 疫情還未結束的這個秋冬季,讓家長很糾結,孩子萬一不舒服,要不要去馬上醫院?不去吧,心裡不放心。去吧,還是不放心,怎麼辦?
  • 疫情期間孩子病了,醫院不敢去?非處方藥清單請收藏
    龍貓藥師這幾天收到了很多的私信,都是諮詢:小朋友生病,又不能去醫院,在家可以服一些什麼藥?本品是強效退燒藥,使用前請搖勻,因為本品是混合液,要混合均勻才能使用。有些孩子在發燒時會伴隨出現嘔吐,因此可以準備美林栓劑,以備不時之需。另外注意大部分複合劑感冒藥中已包含退熱成分,所以不要跟美林同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