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幾乎是所有爸爸媽媽都必須經過的考驗。尤其是最近流感來襲,很多寶寶都中招了,咳嗽、流鼻涕、發燒的症狀一個也不落。其實很多寶寶早晨、上午的溫度都正常,但從午睡醒來,體溫一路飆高,直到半夜燒到39℃。這時,媽媽心裡別提多焦慮了,該用物理降溫還是退燒藥?到底要不要深夜去醫院?相信每個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糾結。
【為何寶寶發燒多數在夜晚?】
寶寶的年齡越小,調節體溫功能越差。因為寶寶的中樞神經調節功能不完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汗腺發育不良等,所以體溫波動會更大。
但是在一般情況下,與成人相比較,寶寶對發熱的耐受力會更好。或者說小寶寶對發燒的反應不敏感,即便提問身高,但精神狀態仍然較好。所以很多媽媽發現,雖然寶寶體溫已經超過38.5℃,可是寶寶的精神狀態仍然很好,完全不會打蔫兒,甚至照樣玩耍。所以當寶寶沒出現其他症狀時,媽媽往往不易發現寶貝發燒了。
直到晚上,媽媽為寶寶洗漱換衣服,準備哄睡時才發現寶貝發燒。雖然多數情況下,寶寶下午和晚上的體溫較高,但可能寶寶白天已經發燒,只不過媽媽沒發現。因為晚上媽媽對寶貝關注度較白天高,易發現寶貝發燒。
【寶貝晚上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
很多醫學人員認為,發燒的現象是人體和細菌的鬥爭:很多病菌的最佳存活溫度就是體溫37度,發燒有助於幫助消滅病菌,所以發燒不是生病,而是寶寶的免疫力在做抵抗生病的戰鬥。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家裡長輩常說的,發燒讓腦袋或眼睛燒壞了等等,是因為這是腦膜炎或其他疾病帶來的發燒,而不是發燒本身導致腦損傷的,傳統觀念中因為缺乏對真實病因的了解,有些是因果倒置了。
1. 如果寶貝體溫突然升高,並伴有精神狀態不佳,媽媽應果斷帶寶寶去醫院急診,千萬不能延誤。
2. 如果媽媽在夜晚發現寶寶發燒,夜裡去醫院又不方便。那麼,如果寶貝精神狀態還好,可採取一些降溫方法,重點擦大血管通過的地方,如頸、腋下、腹股溝、腋窩等處。如果物理降溫無效可口服退熱藥,以緩解發熱症狀。
【寶貝發熱何時需要服用退熱藥?】
當寶貝發熱處於低熱的情況下,不必服退熱藥,給寶貝多喝水,觀察寶貝的精神狀態,如基本正常則不必緊張,如低熱就服退熱藥,體溫是降下來了,同時也抑制了上述的防禦反應,可能會延長病程。當體溫達到38.5 ℃ 時可給退熱藥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