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媽媽焦慮,到底該不該去醫院?

2020-12-25 騰訊網

最近,患發燒的寶寶比較多,眼看要過年了,媽媽一見寶寶生病更焦慮,寶寶發燒怎麼辦?到底該不該去醫院?

小熊請來了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內科專家、副主任醫師盧燕,為大家講講寶寶發燒的那些應對方法,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要知道,寶寶為什麼會發燒?

其實,發燒並不是壞事。而是人體在和各種病毒細菌引起的感染作鬥爭。

我們都知道,在神農嘗百草之前,中國是沒有醫藥的,那時人們感染細菌病毒後怎麼辦呢?

為了戰勝這些感染存活下去,人體就會通過發熱來消滅細菌。

長此以往,能發熱殺死細菌、病毒的人都活下來啦,這項重要的能力也一代代的遺傳了下來。

所以,發燒其實是在幫助人們,大家不要再責怪發燒啦!

既然是好事,寶寶發燒是不是就置之不理了呢?

當然也不行!

家長們需要根據寶寶的症狀,判斷寶寶的病情嚴重程度,如有必要及時送醫,才能幫助寶寶儘快恢復健康哦!

那麼,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呢?

盧燕主任提醒,以下7種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1)孩子發燒,口服退燒藥體溫降低後仍精神狀態不好,不願意玩、不願意互動、甚至出現昏睡、意識不清楚、眼神呆滯、煩躁難以安撫;頸部僵硬;持續頭痛、喉嚨痛、耳朵痛等情況時,需要及時就醫。

(2)小於3個月的孩子發燒,需要及時就醫。因為小於3個月的孩子抵抗力低下,發燒往往提示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等嚴重細菌感染。

(3)3個月到3歲的孩子,肛溫大於38℃,連續超過3天沒有好轉的趨勢需要醫院就診。

(4)任何年齡的孩子,只要是肛、口溫、額溫、耳溫,任何一項超過40.0℃,或者腋溫超過39.4℃,立即去醫院。

(5)孩子發熱,伴呼吸困難,胸廓凹陷、口唇青紫、肢體乏力甚至站立不穩;反覆嘔吐、解血便或者小便量明顯減少;皮膚瘀點瘀斑等。

(6)炎熱夏天室外進行劇烈活動後出現發熱,可能出現中暑,需要及時就診。

(7)如果對於孩子病情的判斷心裡沒有底,那麼還是找專業的醫生來進行評估吧!

當孩子因為發熱就診,在對醫生描述病情時,寶爸寶媽們可以告訴醫生這5點,有助於醫生診斷哦:

(1)孩子發燒的基本情況:

孩子年齡,發燒多久了,是持續的高燒呢,還是體溫反反覆覆,最高的體溫是多少度,發熱的時候孩子有沒有打冷顫、有沒有出現不省人事、翻白眼、牙關緊閉等情況。

(2)孩子總體的精神狀態:

孩子願不願意玩,精神怎麼樣,是否病怏怏的躺著不動;胃口如何,大小便的情況怎麼樣。

(3)有沒有別的系統伴隨症狀:

比如有沒有流鼻涕、咳嗽等症狀,或者有沒有覺得孩子呼吸很快,很費勁等等。

(4)做過哪些治療:

有沒有看過醫生,做過哪些檢查,診斷什麼病,吃了哪些藥,效果怎麼樣等等。

(5)孩子有沒有藥物過敏史:

有沒有基礎疾病,有沒有傳染病接觸史,例如手足口病、流感等等。

那麼,拋開以上這些必須就醫的情況,其他輕微的發燒家長應該怎麼做呢?在家吃退燒藥嗎?

其實,寶寶發燒要不要吃退燒藥,還得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看。

盧燕主任表示,發熱的處理原則是緩解孩子的不適,不一定溫度高就必須吃退燒藥

比如孩子體溫39℃,但並沒有不舒服的表現,依然滿地跑,玩得很開心,那麼這個時候是不需要使用退燒藥物的。

但無論孩子體溫是否達到39℃,只要表現出有不舒服的情況,就可以口服退燒藥。

此外,如果孩子存在基礎疾病:例如嚴重心臟病、重度貧血、遺傳代謝病等,只要肛溫達到了38℃就應該使用退燒藥。

因為隨著體溫的增高,孩子心肺等功能負擔增加,而這些孩子的身體機能並不能負擔起這些負荷。

但有一種情況,即使體溫升高,也不能使用退燒藥,那就是外界環境升高導致的體溫升高的情況。

比如中暑,或是新生兒衣物包裹過多等情況下,使用退熱藥是沒有用的,正確的做法是打開衣物散熱並及時就診。

小貼士

家中應備什麼退燒藥?

目前,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兒童退熱藥就有布洛芬(商品名美林)和對乙醯氨基酚(商品名泰諾林)兩種,3個月以上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6個月以上可以使用布洛芬。

對於孩子,我們首選液體製劑,這樣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如果孩子不能口服,還有一種栓劑,就是肛門用藥的布洛芬栓劑和對乙醯氨基酚栓劑。

有的家長認為,一種退燒藥效果不好,因而喜歡加一些其他的藥,或是兩種退燒藥交替著用。

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盧燕主任表示,自行隨意交替使用,很容易錯誤理解錯誤操作,造成藥物疊加過量使用

其實,我們給孩子退燒的目的,並不是簡單的看體溫降下去。

前面我們講過,使用退燒藥物的目,是為了緩解發燒給孩子帶來的不適,讓孩子不那麼難受。

一般情況下,退燒藥起效後,孩子的體溫通常是降低1-1.5度,而不是降至正常。

因而,家長應該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只要沒有其他症狀,耐心等待孩子病程結束就行。如果確實拿不準,還是那句話,找專業的醫生診斷吧!

相關焦點

  • 孩子半夜發燒去不去醫院?媽媽要淡定應對
    孩子發燒,幾乎是所有爸爸媽媽都必須經過的考驗。尤其是最近流感來襲,很多寶寶都中招了,咳嗽、流鼻涕、發燒的症狀一個也不落。其實很多寶寶早晨、上午的溫度都正常,但從午睡醒來,體溫一路飆高,直到半夜燒到39℃。這時,媽媽心裡別提多焦慮了,該用物理降溫還是退燒藥?到底要不要深夜去醫院?相信每個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糾結。
  • [吐槽]兩代人育兒觀PK 娃發燒該不該馬上送醫院
    家長一聽到孩子發燒就如臨大敵,老人們傾向於儘快帶孩子去醫院,年輕媽媽則希望多觀察一會兒,視情況而定是否要去醫院,結果被老人說是「狠心媽媽」。好多媽媽都說,孩子一發燒,家裡就亂成一鍋粥。倒不是為了孩子忙的,而是家裡人各種育兒觀大PK,比如上期的《兩代人育兒觀碰撞 孩子發燒能否捂》,還有發燒後該不該立即送醫院、該不該使用抗生素,全家人都能爭得臉紅脖子粗。
  • 「我最近突然咳嗽發燒,到底該不該去醫院?」
    當然,現在,我更關心的是,愛人發燒了,下一步該怎麼辦?要不要去醫院? 後面兩條,只能去醫院才能確認。於是,決定我們去不去醫院的關鍵因素就是,是否符合流行病學史的任意一條。 我們不確定。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捅破了遮蓋在新型冠狀病毒身上的迷霧,公開宣布已出現人傳人情況,還有14名醫務人員受到感染。
  • 寶寶發燒急死父母,那麼到底寶寶發燒該怎麼處理呢?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孩子出生之後難免會出現一些發燒感冒之類的,如果父母平常沒有積累一些經驗的話,或者學習一些類似的知識的話只能是手忙腳亂,啥都不知道!甚至一些慌忙的父母,亂給孩子吃藥的也不稀奇!那麼寶寶發燒了我們該怎麼處理呢?第一:為什麼會發燒?
  • 孩子發燒,到底什麼時候該去醫院?家長們千萬要記住這幾個數字
    生長的過程中,寶寶總免不了發燒頭疼,小寶寶還不會說話,年輕的父母沒有經驗,所以一旦小寶寶生病就急得團團轉,生病的寶寶是留在家中觀察,還是趕快送醫院?去醫院會不會交叉感染?不去醫院的話,有的媽媽還會擔憂自己的寶寶會不會「燒壞腦子」、「感染肺炎」?既然孩子發燒是常見的情況,為了不讓爸媽們白跑醫院,今天就來跟大家講一下,孩子發燒什麼時候要去醫院,以及一些家庭護理的小建議。
  • 孩子發燒,到底什麼時候該去醫院?家長們千萬要記住這幾個數字!
    寶寶的出生給我們的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同時也給年輕的父母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生長的過程中,寶寶總免不了發燒頭疼,小寶寶還不會說話,年輕的父母沒有經驗,所以一旦小寶寶生病就急得團團轉,生病的寶寶是留在家中觀察,還是趕快送醫院?去醫院會不會交叉感染?
  • 寶寶鼻塞流鼻涕,但沒有發燒該怎麼辦?需要打點滴嗎
    日常鼻塞流鼻涕的初期感冒症狀也會讓爸爸媽媽們焦慮,去醫院怕感染,不去怕拖延病情,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那該怎麼辦呢?寶寶鼻塞流鼻涕,但沒有發燒,需要跑到醫院打吊瓶嗎?現在有些地方的新冠肺炎還沒有得到全面的控制,因此,如果寶寶只是有初期的鼻塞流鼻涕的情況,父母們是不需要把孩子往醫院裡帶的,畢竟醫院的人流量大,且病毒多,若防範措施不到位,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交叉感染。
  • 寶寶半夜突然發燒,家裡又沒有備藥,媽媽這時該怎麼辦
    照顧寶寶有諸多不容易,媽媽要做好基本的家務,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寶寶一直健健康康還好,最擔心的就是出現突發情況,孩子生起病來會很麻煩,有時候出現頭疼腦熱,沒經驗的媽媽往往手足無措。那麼媽媽該怎樣應對孩子的突發情況呢?比如寶寶半夜發燒,家裡也沒有備藥,離醫院又太遠,媽媽該怎麼給寶寶退燒呢?
  • 寶寶發燒了,要不要去醫院?別只盯牢體溫
    醫生,寶寶體溫超過了37.5℃,到底該不該去醫院呀?其實,該不該去醫院,不能只看體溫。判斷寶寶是不是發燒了?其實37.5℃這個分水嶺指的是,腋溫或者耳溫超過37.5℃,而口腔和肛溫並不相同,分別是37.8℃、38℃。
  • 美國寶寶發燒不吃藥嗎 寶寶發燒該咋辦
    發燒是兒童常見病,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遇上。兒童發燒後父母該怎麼護理,物理退燒還是藥物退燒,多數都有自家的經驗。國外的醫生是如何看待和治療兒童發燒的呢?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美國,看看美國醫生和中國醫生的觀點有何區別。
  • 寶寶發燒到底該熱敷還是冷敷?別弄錯了耽誤病情,讓寶寶白受苦
    記得我還是新手媽媽的時候,有次樂樂發燒,我趕緊拿了提前準備好的冰冰貼給貼上,那會兒樂樂才幾個月大,不會反抗,給他貼了冰冰貼他就乖乖就範。後來他大一點,再發燒就不讓貼冰冰貼了。只好給他敷上毛巾。但在敷毛巾的時候我就很困惑,為什麼呢?
  • 寶寶發燒後該怎麼辦?關於寶寶發燒的常識,一文全講清了
    寶寶發燒了,寶媽肯定著急上火,我就是這樣,但同時我也知道馬上帶寶寶上醫院或者吃退燒藥,並不是明智之舉。不過,有些寶媽常常因為寶寶生病亂了陣腳,第一時間就選擇了去醫院,或者馬上服用退燒藥,這樣做到底好不好呢?
  • 退燒到底該不該發汗?3種常見發燒種類及辨證治療
    在給寶寶進行退熱的時候,媽媽們可能會發現,有時只需要出一場大汗,寶寶自然而然地就退熱了。 但有時也會發了幾場大汗之後,寶寶的燒沒退下來,反而嘴唇乾的不行。 那麼,到底該不該給寶寶發汗退熱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發熱流出的汗,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和水,經過脾胃的運化,成為身體內部的氣血津液。
  • 哺乳期媽媽發燒了該怎麼辦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哺乳期發燒了怎麼辦?哺乳期發燒了還能給寶寶餵奶嗎?哺乳期發燒了可以吃藥嗎?哺乳期發燒了怎麼退燒才不會影響到孩子?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會在這裡給各位新手媽媽做一個解讀。針對哺乳期發燒了該怎麼辦的問題:首先呢媽媽應該注意個人衛生,在接觸寶寶前,把手洗乾淨了,並且要帶上口罩,以免病毒通過呼吸或者說話時的飛沫傳遞給寶寶。哺乳期發燒了還能給寶寶餵奶嗎?
  • 七個月寶寶發燒了,該不該吃藥
    夜裡一點多發現寶寶身上很熱,量一下溫度,37.8不算很高。冰箱裡有退熱貼,給他貼一片。四點多醒來發現寶寶身上還是好熱,又量一下體溫,還是37.8。心裡開始不安了,該不該給他吃點藥呢?聽說可以吃的小兒氨酚烷胺顆粒,正好家裡備有藥,就給他吃了三分之一。有十多分鐘寶寶身上就開始出汗了,也開始退燒了。寶寶發燒該不該給他吃藥呢,吃藥燒是退了,副作用肯定會有的。
  • 孩子發燒咳嗽要不要去醫院
    很多媽媽在後臺詢問我們:寶寶最近有點咳嗽,該不會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吧;孩子發燒了,猶豫到底要不要去醫院看,很擔心是招惹上了這次的肺炎……今天,我們就來細緻的說說:普通感冒、流感和這次的新冠肺炎,都有哪些不一樣?
  • 孩子咳不停,到底哪種情況才該去醫院?
    像我們團隊的圈姐,她寶寶從出生到半歲,反反覆覆得了三四次肺炎,手上腳上都吊過針,真是讓人心疼。後來一碰到孩子咳嗽發燒,全家就高度戒備起來。覺得情況不對了,就趕緊看醫生。雖然我們之前講普通感冒護理時也特意提了咳嗽≠肺炎,但到底怎麼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是普通感冒,什麼時候是肺炎要看醫生呢?
  • 3個月寶寶肺炎發燒,面對不同的診療方案,媽媽該怎麼選?
    在新手寶媽群裡,時不時有媽媽發圖說「寶寶嘴巴在吐泡泡了」,呼吸頻次高了或者咳嗽了兩聲,還有的說孩子沒咳嗽症狀,但發燒了兩天,後來被診斷為肺炎的,因此肺炎搞得人心惶惶的。小嬰兒階段,寶寶抵抗力低,病菌感染很可能下行至肺部,但由於「嬰兒對咳嗽反射較差,痰液不能順利排出,會出現口吐白泡泡,其實是在排痰。」因此「吐泡泡」變成了大家觀察寶寶時,非常留意的一個症狀。
  • 寶寶腹瀉,如何判斷什麼情況該去醫院?
    我的寶寶每一個小時就拉一次大便,比較稀,量不多,正常嗎?我女兒前兩天感冒,這兩天便便就不成型了,是感冒引起的嗎?寶寶便便就像蛋花一樣,還有點發燒,需要看醫生嗎?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拉肚子和發燒一樣,只是一種症狀,並不是疾病。我們只有找出背後引起腹瀉的原因,才能夠對症處理,解決寶寶的腹瀉問題。那麼為什麼發寶寶會發生腹瀉的情況呢?
  • 寶寶發燒了你該怎麼做?物理降溫竟然不對?到底怎麼做呢?
    我在群裡講過關於發熱的一些文題,媽媽們一般都是選擇性的聽課,跟自己寶貝有關的就聽聽,沒關的就不關注了,當發熱來臨的時候其他媽媽轉發我的課堂筆記,媽媽們已經心急如焚,哪有時間現學現賣?更多的媽媽提出她們不學大道理,她們只想知道孩子發燒了她們該怎麼辦! 那今天我就用最「簡單粗暴」的語言來告訴你,寶寶發熱了,作為一名兒科護士的我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