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哪個學校畢業的?
中國礦業大學
哦,沒聽過,北京的?
不是,江蘇徐州的
嗯?徐州的啊?幾本啊?
..
中國礦業大學,簡稱「礦大」,是一所以工科為主,以礦業為特色的教育部直屬大學,是首批進入中國國家「211工程」的重點高校之一,「985平臺」工程院校(第三批)。
儘管有著眾多的頭銜和名稱,但是,因為名字和地理位置的尷尬,礦大一度處於極其尷尬的地位,成了江蘇省內最委屈的大學。
是時候甩出這張表格了。
明明很厲害,但是就是很多人不知道,尤其是徐州以南,很多人對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一無所知。
江蘇省內高校眾多,特別是省會南京,各大高校忙著相互調侃或者自黑。省外的人說到江蘇高校時,南大,東大,河海,南師,蘇大,以及各種大,唯獨忘記了,還有個老大哥——礦大,在徐州呆著呢!
悶,很悶;尬,很尬。
說一千道一萬,這所尷尬的省內高校,為何是現在這種尷尬的位置呢?
中國礦業大學,其前身是由英國福公司創辦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也是晚清時期外國人在中國開辦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也是唯一的工科高校。
焦作路礦學堂
1920年之後,學校先後經歷了福中礦務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的變遷。抗戰爆發,和眾多學校一樣,開始搬遷,先遷至陝西西安後又至甘肅天水。
焦作工學院
抗戰勝利,1949年,遷回焦作原址。
1952年,院系調整,北洋大學,唐山交大以及清華大學的採礦系調整至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改名「北京礦業學院」。
中國礦業學院舊址
後幾經周轉,於1978年,學校在江蘇徐州重建,1984年,華羅庚參加了中國礦業大學文昌校區的主體竣工典禮,揮筆題詞「學而優則用,學而優則創」,後成為中國礦業大學的辦學理念。
1988年,鄧小平同志題字,學校正式更名「中國礦業大學」。同時,199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因此形成了「一校兩地」的辦學格局。
但在2000年之後,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本部和北京校區逐步演變為兩個相對獨立的辦學實體。
然後,就成了現在的百度搜索,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2009年礦大百年校慶,世界各地校友以及國家領導人發來賀信做相關批示,陣仗強大一度火到了央視一套的新聞聯播,引得周圍一眾兄弟院校青眼相待。
2016年,首次入圍泰晤士世界大學的排名著實讓礦大的小煤球揚眉吐氣了一下。
中國礦業大學的校史,是一部中國煤礦產業的輝煌到沒落的歷史,從礦業排名第一,自帶光環,到現在被人提起時,常常帶著疑問說句「中國煤礦現在不行了,你們學這個專業幹嘛啊?」其中無奈,不可言說,只能在招生的時候戲謔地說上一句「中國礦業大學,全國唯一一所包郵又有供暖的211院校。」
彷佛礦業大學的沒落從中國礦業產業的沒落開始。
在礦大,無論是不是礦業工程專業,都是礦大的「小煤球」。對於礦大,總有說不完的情愫,那句被說爛的臺詞「我驕傲,我是小煤球。」
大概是因為地位的尷尬,礦大在人文關懷方面做得十分的到位,以至於熱搜頭條經常上做了個首次有校長證婚的院校。
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江蘇省內較早裝空調的高校),入校專車接送,畢業校長證婚,春天看油菜花,秋天賞硫華菊,魚長大了竟然可以免費吃魚。
試問還有哪個學校在每年兒童節的時候放假,但是我礦在每年六月一號準時給大家放假一天,不要問為什麼,大寫的福利。
七年下來,從文昌到南湖,從北門到東門再到小南門,小腿肌肉壯實了不少。
去一趟小南門,再回學校的時候,肚子裡滿滿的烙饃,煎餅,地鍋雞,炸串,包子,雞鎖骨。
礦大,就是這樣一個幸福感爆棚的學校,但是,別人不知道我也不願說。
畢業之後,總有人問我礦大校園有多大?江湖流傳這個故事,南湖校區梅園的大媽拒絕了桃園大爺的表白,因為不想異地戀。
很多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說自己是「礦大人」,總感覺被打上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標籤,這或許就是一代又一代礦大人鑄就的精神品格。
雖然在外人看來,礦業產業的沒落正影響著礦業大學的地位,但是,礦大正在前進中不斷改變,無論是礦業,安全還是力學與建築,以及機械電氣等都在慢慢改變。
期待它的蛻變與強大。
問:「為什麼中國礦業大學綜合排名靠前,但錄取分數卻低於同等水平的大學?」
答:「你讓它搬到南京試試?」
•END•
南京小資生活整理髮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商務合作 | wechat:13813938021(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