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武漢的一個城鄉交界處,三年前她和丈夫接手了小區的菜鳥驛站,通常上午 8 點到店,晚上 9 點才能著家。一整天工作下來,只有家裡是唯一喘息的地方。
或許是工作太過繁雜和枯燥,布置家成為了她日常最大的樂趣。
日復一日,她愣是靠著自己折騰,用 90% 的宜家+無數的靈光一現,打造了一個高性價比的溫馨小家。
房屋信息
戶型3 十 2 廳
使用面積73 ㎡
裝修花費20 萬元
房屋位置湖北 武漢
01
戶型改造
/
一建一拆,打造簡單理想家
原來的戶型進門就正對著臥室,私密性堪憂;廚房面積狹小操作動線不合理。通過一建一拆來彌補空間設計的不足:
① 延伸書房的牆面長度,解決入戶隱私問題,增加玄關收納功能;
② 將書房納入主臥形成套間;
③ 拆除廚房與小陽臺之間隔斷,打通為一體,擴大廚房操作空間。
02
玄關 + 餐廳
/
散點式玄關布局,聚餐模式的餐廳
我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玄關,入戶門左邊是餐廳,右邊是廚房,不過玄關的各種功能一樣都不少。
進門第一眼,是通過延伸書房牆面得到的玄關牆。放了宜家漢尼斯鞋櫃,不僅能收納鞋子雜物,而且還充當了展示邊櫃,最重要的是增加臥室的私密性。
△入住後,把放在主臥的櫸木衣架挪到鞋櫃旁邊,很實用。
在驛站工作一天後,回家只想好好休息,我在門口弄了個換鞋凳,坐著換鞋更舒服。
△凳子下還可以收納拖鞋,讓門口更加整潔。
門帘後利用磁性掛鈎、掛袋做垂直收納,鑰匙、拆快遞工具、雨傘鞋套啥的都能找到容身處。
△我家在樓道電梯口側面,人員流動頻繁,所以我用了個隔斷簾進行遮擋。
學習住友@Kiko0208 用汽車膜改造了豬肝色大門。過程有點累,但效果還算欣慰。
△夜晚的玄關燈為還在驛站忙碌的家屬留著。
因為家裡常有朋友來聚餐,所以拿到房的時候,我就決定餐廳採用「卡座+吊櫃」的模式,可坐更多人,還能補充收納。居住三年多了,這個設計至今讓我非常滿意。
△卡座用隱形把手更簡潔,另一側櫃體是家裡為數不多的展示櫃。
以前餐桌上總擺滿小物品,聚餐時還得清理一番。我在吊櫃下增加了一組隔板來釋放餐桌空間,桌面顯得更整潔。也換了一張摺疊餐桌,現在更適合聚餐啦。
03
客廳 + 陽臺
/
裝修多留白,入住後慢慢裝點
剛開始布置客廳時,沒有打算一下子布置得很滿,而是等住進去後再慢慢調整。從最開始只有簡單的沙發、茶几、電視櫃……到現在,客廳越來越成為我理想中的樣子了。
<< 滑動查看早期的客廳 >>
宜家貝達電視櫃可以隨意組合搭配,左上方透明玻璃櫃用來展示我收藏的手辦,我用麻繩繞醋瓶DIY了個花瓶,跟柜子顏色也很搭。
△陽臺推拉門樣式是當時裝修失誤,不太滿意,等以後有機會再換吧。
把孩子衣服的禮盒二次利用,放在電視櫃抽屜內收納,環保又省錢;牛皮紙鞋盒被我用來收納各種環保袋,經濟實惠。
<< 滑動查看更多電視櫃內部收納 >>
在家的時間不多,只想好好攤著。沙發旁邊添置了置物架,充當餐邊櫃和飲水區;小冰箱用來存放零食水果,追劇打遊戲隨手一拿,超級方便。
△表白宜家卡斯塔沙發,在我家使用3年了,依舊很舒適。
陽臺是休閒區+洗衣區,滿足了洗衣晾曬、休閒種植的需求。
去年 5 月,我們在武漢小動物保護協會領養了 JOJO。剛來時它又瘦又膽小,現在已經是家裡的主子啦!陽臺成了它最愛呆的地方。
△每天晚上回到家, JOJO 都在門口迎接我們,勞累瞬間散掉一半。
洗衣區利用宜家艾格特做了垂直收納。隔板收納家裡的盆子,掛杆收納衣架。洗衣機旁邊用的是無印良品小推車收納刷子、洗衣網等清潔用品,置物架收納洗衣液、髒衣簍。
△一張帘子就可以擋住雜亂
04
主臥 + 書房
/
不必大刀闊斧,收穫全新空間
去年,我把主臥也升級改造了一番。撤掉床頭櫃,用一張移動小邊幾代替;換了張櫻桃木的床並把它靠牆,這下臥室顯得更寬敞了。
△把原本宜家的床和床頭櫃搬到店裡,中午不忙的時候,兩人可以換著休息。
把客廳的躺椅搬到房間來,配上新買的雜誌櫃,終於能有一個屬於自己休閒的小角落了。
因為我喜歡疊衣服,所以衣櫃大多用的是抽屜收納盒按季分類收納。
△襪子包裝盒再次利用,放進衣櫃裝襪子,不凌亂。
書房原本打造的是兩人位工作區,最左側是梳妝區。
△改造前的書桌
但後來發現倆人同時用的機率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切割掉中間部分,改造成單人工作區,書房空間得到很大釋放。
△改造後的書桌
剛入住時,堅持要一個可以坐著打扮的梳妝檯,現在可後悔了。原來的梳妝檯太死板不說,而且坐著化妝離鏡子太遠了,還是站著梳妝更適合我。
△改造前的梳妝檯
我和家屬重新刷了牆面,拆掉原來的梳妝檯,用軌道+隔板代替櫃體。把層板調節到適合自己的高度,後期還可以通過增加層板,實現整牆的書本收納。
△改造後的梳妝檯
05
廚房+衛生間
/
有條不紊,收納大作戰
不像客廳那樣住進去後再慢慢進行整理,廚房空間是我在拿到圖紙那一刻就已經開始細緻規劃了。
打通廚房與小陽臺,讓廚房成為整體。形成「取食材區→清洗區→切菜區→炒菜區→出餐區」的流暢動線。
動線規劃好之後,收納問題就迎刃而解。
NO.1 取食材區:用宜家收納架放置小家電特別合適,把冰箱也挪到了這個區域。架子底下用牛皮袋和籃子來裝乾貨食材,避免灰土著地。
冰箱一側用磁鐵掛架收納保鮮膜、廚房用紙,剪刀等等。
冰箱和櫥櫃之間用夾縫車屯洗潔精等清潔用品。
NO.2 清洗區:充分利用置物隔板和掛鈎把物件上牆,節省空間。
NO.3 切菜區&出餐區:臺面除了必要物品。儘量將臺面清空,方便切菜備菜。
△入住後,添置了廚房感應燈,做飯更得心應手。
吊櫃和地櫃用收納盒分類收納,保持秩序整潔,減少家務量。
<< 滑動查看櫃內收納空間 >>
衛生間和廚房一樣,因為採光不太好,用暖黃瓷磚來提高整體明亮度,也給人很溫暖的感覺。
不得不說,伸縮杆真的是我家衛生間收納第一、使用率第一、省錢第一的好物。用來收納洗澡拖鞋、毛巾,還能掛浴簾。
<< 滑動查看伸縮杆用法 >>
讓衛生間顯得更加整潔清爽,白色分裝瓶功不可沒。
06
兒童房
/
送給女兒最柔軟的愛
因為快遞站太忙碌,女兒出生沒多久,不得不把她送到老家託給父母照顧,最近終於把她接回身邊。女兒的房間不算大,用白色可以放大整個空間。
床頭用隔板代替床頭櫃,隔板上方的置物架放的是女兒的睡前讀物。
<< 滑動查看更多 >>
整個空間設計成榻榻米+衣櫃+書桌。1.5米寬的榻榻米收納家裡體積大、使用頻率低的物品;書桌的牆面貼了毛氈,方便日後粘貼女兒的小字小畫。
最近為女兒刷了一面有色牆,她很喜歡。大大的城市裡,房子很多,家卻只有一個。
用neko醬醬醬的話來說,這三年幾乎是被「困」在驛站裡,這讓她明白了自由和家是何等可貴。
上個月,她終於和丈夫把苦心經營的驛站轉讓了,也把女兒從老家父母那兒接到身邊。
至於未來的打算,雖然還沒有特別明晰的想法。唯一讓她深信不疑的是:一家人能夠整整齊齊在一起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