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大英百物展」時間軸:從兩百萬年前的砍砸器開始

2020-12-15 澎湃新聞

讀圖|「大英百物展」時間軸:從兩百萬年前的砍砸器開始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17-06-30 11:43

6月29日,「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館二樓對外開放。「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發現,參觀排隊重現15年前上海博物館「晉唐宋元國寶展」的盛況。「大英博物館百物展」中,年代最早的展品是奧杜威砍砸器,來自180萬—200萬年前。年代最晚的展品則是最新呈現的二維碼。

看看上海博物館從時間軸角度整理並呈現的這些展品。

「大英百物」時間軸

1.奧杜威砍砸器

180萬—200萬年前

發現於坦尚尼亞奧杜威峽谷

2.奧杜威手斧

120萬—140萬年前

發現於坦尚尼亞奧杜威峽谷

3.冰河時代野牛巖畫

13000—14000年前

法國蒙塔斯特呂克

4.克洛維斯矛頭

13000—14000年前

發現於美國亞利桑那州

5.鳥形杵

公元前6000—前2000年

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省

6.抽象牛頭紋碗

公元前5600—前5200年

伊拉克北部阿爾帕契亞地區

7.帶蓋繩紋陶罐

約公元前5000年

日本

8.玉斧

公元前5000—前3600年

德國比布裡希

9.喀帕蘇斯女性雕像

公元前4500—前3200年

發現於希臘喀帕蘇斯島

10.埃及化妝品調色板

公元前4000—前3600年

埃及

11.早期寫字板

公元前3100—前3000年

伊拉克南部

12.玉琮

約公元前2500年

中國

13.王后的裡拉琴

約公元前2500年

伊拉克烏爾城址

14.印度河流域印章

公元前2500—前2000年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哈拉帕

15.半月形器

公元前2400—前2000年

愛爾蘭凱裡郡曼傑頓

16.米諾斯時代信徒像

公元前1700—前1450年

希臘克裡特島

17.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約公元前1280年

埃及象島庫努姆神殿

18.沬司徒疑簋(康侯簋)

公元前1100—前1000年

中國河南省

19.奧爾梅克面具

公元前900—前400年

墨西哥

20.亞述浮雕

公元前700—前695年

伊拉克庫雲吉克(尼尼微)

21.大洪水記錄泥板

公元前700—前600年

伊拉克庫雲吉克(尼尼微)

22.塔哈爾卡的沙伯提俑

約公元前664年

蘇丹努裡

23.青銅鎛

約公元前600—前400年

中國

24.克羅伊斯金幣

約公元前550年

鑄造於呂底亞(今土耳其)

25.瑣羅亞斯德教徒像

公元前500—前400年

發現於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奧克蘇斯河畔

26.武士頭盔

公元前500—公元700年

哥倫比亞

27.帶亞歷山大頭像的銀幣

鑄造於公元前305—前281年

土耳其拉普塞基(蘭薩庫斯)地區

28.北美水獺形菸斗

公元前200—公元400年

美國俄亥俄州

29.迪蒂摩斯墓碑

公元前100—公元100年

埃及

30.奧古斯都頭像

公元1—40年

義大利

31.六博俑

約公元1—200年

中國

32.密特拉屠牛像

公元100—200年

義大利羅馬

33.阿拉伯銅手

公元100—300 年

葉門

34.犍陀羅佛陀坐像

公元100—300年

巴基斯坦犍陀羅

35.儀式用球賽腰帶

公元100—500年

墨西哥韋拉克魯斯

36.莫切武士造型壺

公元100—700年

秘魯

37.索福克勒斯半身像

約公元150年

義大利拉齊奧地區

38.阿馬拉瓦蒂大佛塔雕刻

公元200—240年(雕刻年代)

印度安得拉邦阿馬拉瓦蒂

39.約拿圖像石棺

約公元260—300年

發現於英國薩默塞特郡埃利敏斯特

40.薩珊國王狩獵盤

公元309—379年

可能制於伊朗

41.霍克森胡椒瓶

公元350—400年

發現於英格蘭霍克森

42.鳩摩羅笈多一世金幣

約公元415—450年鑄造

印度

43.雙耳瓶

公元600—700年

中國

44.度母像

公元600—800年

斯裡蘭卡

45.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

公元701年(正面)

公元711年(背面)

可能鑄造於敘利亞

46.唐代墓葬俑

約公元730年

中國河南省

47.瑪雅祭壇

約公元763—822年

宏都拉斯科潘

48.婆羅浮屠佛陀頭像

公元780—840年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49.加洛林象牙雕板

約公元800年

可能制於德國亞琛

50.後宮壁畫殘片

公元800—900年

伊拉克薩邁拉

51.溼婆和雪山神女像

公元900—1000年

印度比哈爾加雅

52.基盧瓦陶瓷碎片

公元900—1400 年

發現於坦尚尼亞基盧瓦·基西瓦尼

53.瓦斯特克女神像

公元900—1521年

墨西哥帕努科河

54.戈爾茲伯勒窖藏

埋藏於約公元925年

發現於英格蘭北約克郡戈爾茲伯勒

55.日本銅鏡

公元1100—1200年

日本

56.伊費頭像

公元1100—1400年

可能來自奈及利亞伊費伊溫裡亞叢林

57.劉易斯棋子

約公元1150—1175年

發現於劉易斯島,可能制於挪威

58.日本武士刀

公元1200—1250年

日本

59.聖尤斯塔斯聖物匣

約公元1210年

瑞士巴塞爾

60.泰諾儀式用椅

公元1292—1399年

多米尼加共和國聖多明各

61.元青花盤

公元1330—1350年

中國江西景德鎮

62.希伯來星盤

公元1345—1355年

可能來自西班牙

63.聖傑羅姆像

公元1400—1450年

希臘克裡特島

64.朝鮮粉青盤(日本修繕)

公元1400—1500年

朝鮮半島

65.阿茲特克惡靈像

約公元1400—1521年

墨西哥

66.印加金羊駝

公元1400—1550年

秘魯

67.龍耳玉杯

公元1417—1449年

中亞

68.雙面浮雕寶石

公元1500—1600年

義大利

69.貝寧飾板:奧巴與歐洲人

公元1500—1600年

奈及利亞貝寧城

70.50枚馬尼拉

約公元1500—1800年

發現於奈及利亞

71.丟勒《犀牛》

公元1515年

德國紐倫堡

72.花卉紋伊茲尼克陶盤

約公元1570—1580年

土耳其伊茲尼克

73.環球航行紀念章

公元1589年

英國

74.八裡爾銀幣

公元1598—1621年

由在玻利維亞和墨西哥開採的銀鑄造

75.基督像

公元1600—1700年

印度果阿

76.復活節島雙頭人面界標

約公元1600—1800年

智利拉帕努伊

77.宗教改革百年紀念宣傳畫

公元1617年

德國萊比錫

78.莫臥兒王子細密畫

約公元1650年

印度

79.複式顯微鏡

約公元1650—1700年

荷蘭

80.柿右衛門瓷象

公元1650—1700年

日本佐賀縣有田市

81.什葉派宗教遊行儀仗

公元1650—1700年

伊朗

82.夏威夷編籃頭盔

公元1700—1790年

美國夏威夷州

83.毛利扁棍

公元1772年

制於英國倫敦

84.小獵犬號上的精密計時器

公元1795—1805年

英國倫敦

85.爪哇皮影戲偶

約公元1800年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86.葛飾北齋《漫畫》

公元1814—1878年

日本

87.殖民地銀行紙幣

公元1839年

模里西斯發行,英國倫敦印製

88.維多利亞早期茶具

公元1840—1845年

英國斯塔福德郡特倫特河畔斯託克市

89.美國競選徽章

公元1868年

美國

90.索維面具

公元1880—1886年

獅子山歇爾布羅行政區

91.澳洲原住民的籃子

公元1900—1939年

澳大利亞北領地

92.俄國革命瓷盤

公元1921年

俄羅斯聖彼得堡

93.蘇族兒童服飾

公元1923年以前

北美洲

94.大衛·霍克尼《兩名年輕男子》

公元1966年

英國

95.阿富汗戰爭掛毯

公元1979—2005年

阿富汗

96.戰爭盾牌

公元1990—2000年

巴布內亞紐幾內亞瓦基河谷

97.信用卡

公元2009年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

98.太陽能燈和充電器

公元2010年

中國

99.山寨足球球衣

公元2010年

制於印度尼西亞

100.菲爾·多斯·桑託斯《母親》

公元2011年

莫三比克馬普託

101.二維碼(快速反應矩陣碼)

公元2017年

中國

註:序廳古埃及的佘盆梅海特內棺是為了向觀眾表明,對物品的研究如何能為我們提供大量的信息,並沒有算在大英百物時間軸內。(本文轉載自「上海博物館」公眾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大英百物展,時間軸

相關推薦

評論(28)

相關焦點

  • 大英百物展獨家微課文字回顧及系列課程預約丨第一節:歷史從何而來
    系列微課預告第二節:非洲文明1.從砍砸器到手斧:關於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更替2.那些頭像裡的故事:從拉美西斯到奧古斯都3.尼羅河畔的恩怨:埃及與蘇丹4.被歐洲發現的非洲:黑奴的故事第三節:美洲文明這次在大英博物館的百物展一共有100件展品,確切的說是101件,總共是在為8個部分都在這裡。
  • 大英百件文物展,第101件文物為什麼是中國重返世貿籤字筆
    此次展覽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交流合作的新裡程碑,也是近年來中英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 「大英展」緣起於2010年大英博物館與英國BBC廣播公司的合作項目——用100件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中國大陸是「大英展」世界巡迴展覽的重要一站。除了今年3月至5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外,6月至9月該展覽將移師上海博物館。「大英展」從大英博物館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100件(組)展品,從奧杜威峽谷出土的石質砍砸器,到當代人工製品,縱橫200萬年,橫跨五大洲,向世界觀眾講述人類文明的歷程。
  • 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文物將抵臺展出(圖)
    「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開箱儀式讓媒體先睹為快的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圖:臺灣《旺報》/記者賴廷恆 攝)(圖:臺灣《旺報》/記者賴廷恆 攝)中新網12月9日電據臺灣《旺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為慶祝2015年院慶,與大英博物館、時藝多媒體、閣林文創攜手打造「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百組珍品抵臺成為亞洲巡迴首站,8日「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大洪水紀錄泥板文獻」、「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以及「杜勒《犀牛》」4件焦點文物舉行開箱儀式,讓媒體先睹為快。
  • 器&物 解碼@定製+閃亮登陸中國建博(上海)DDS展
    由上海市建築學會室內外環境設計專委會、上海木材行業協會全屋定製專委會指導,主策展人王勇、侯君侃和劉強發起,意航家居、吉復水性塗裝、群易慧智、西頓照明支持的「器&物解碼@定製+」展同期在虹橋國展中心5.1號館D200館登錄2019Design Dream Show 當代家居潮流觀念展。
  • 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文物抵臺展出
    新華網臺北12月8日電(記者王笛 許雪毅)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出的100組件展品近日運抵臺北,將於本月13日至明年3月15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開箱儀式8日下午舉行,以最古老館藏——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為代表的4件文物率先亮相。
  • 大英博物館的10個小秘密
    1873年6月7日,英國國會通過法令並獲得御準,成立了大英博物館。兩百多年來,博物館屢次翻新,展品也由最初的七萬多件增加到八百多萬件,接待的遊客也越來越多。2、由於大英博物館藏品的數量大、種類多,英國政府決定另建兩所國家級機構來保存部分藏品。
  • 大英博物館快閃店亮相上海 呈現百餘款文創商品
    近日,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埃及萌神」快閃店亮相上海世茂廣場。可謂是大英博物館首次在國內集合如此豐富的主題文創周邊,通過快閃店的形式集中亮相。
  •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衍生品銷售額18天300萬 不少脫銷
    大英展周邊產品,你「剁手」了嗎?從6月29日起亮相上海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在這個夏天點燃了觀眾的熱情,觀展隊伍日日不減,衍生品銷售異常紅火。
  • 大英博物館重新開館,你最期待見到哪件中國藝術品?
    大英博物館藏中國畫繼安德森之後,中國繪畫第二次大規模進入大英博物館是1910年購入145幅維格納夫人藏畫。維格納夫人在中國居住了四年,具有美術眼光的她開始收集中國繪畫,除明清傳統山水花鳥畫外還有一些精美的仕女、佛像人物畫,包括後人仿元代趙孟頫、錢選,明陳洪綬、唐寅等畫作。
  • 大英博物館8月27日重新開館:開放底層經典展廳,特展延期
    自9月21日後,博物館將開始重新開放2、3上層展廳。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菲舍爾(Hartwig Fischer)表示,看到觀眾回歸真是太好了。「我希望倫敦本地和居住在英國的觀眾將藉此機會發現或重新發現這座博物館,探索一些最受歡迎的展廳,這也將會是一個安靜得多的觀展環境。 當然,我們也期待在適當的時候歡迎我們的國際訪客。
  • 東進頤和園,西進大英博物館,解密馬洪偉的青銅化玉逐玉之路始末
    ,以及最近的「青銅化玉 汲古融今」特展在北京頤和園德和園舉辦等重大事件。2016年7月,馬洪偉的玉雕作品「西周粣方鼎」在北京參加了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青銅化玉 汲古融今」特展。2017年,青玉作品《角》成為大英博物館首次購藏中國當代玉雕作品之一,標誌著其個人玉雕藝術達到了一個裡程碑式的高度。
  • 大英圖書館珍寶要來滬 15日起在上圖免費展出
    原標題:大英圖書館珍寶要來滬了!15日起在上圖免費展出  去年,上海博物館的「大英百物展」最長排隊時間6小時,明天,大英又要來上海了,這回是大英圖書館,從2018年3月15日至4月15日,「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將在上海圖書館免費展出。  逢免費,必排隊。
  • 烏鎮的拜倫、王爾德、伍爾夫——跨越時空的大英圖書館珍寶展
    繼今年春天在北京國家圖書館舉辦過一次「從莎士比亞到福爾摩斯: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後,大英圖書館又帶著自家珍寶來到了烏鎮。格外有誠意的是,雖然是巡展,但每次參展的展品各不相同。此次大英圖書館帶到烏鎮來的,是木心喜愛的四位英國文學家的手稿、打字稿和書信。
  • 日本藝術留學:大英博物館日本奈良特展
    大英博物館日本奈良特展將於本月24日結束,感興趣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哦!本次展覽以日本歷史文化重地奈良為切入點,探尋了日本佛教的誕生。奈良地區的寺院、神社和博物館向本次展覽出借了精美的宗教造像和儀式用品,與大英博物館館藏的重要的奈良繪畫互為補充,共同為觀眾講述了奈良的歷史以及探尋佛教在日本的歷史文化根源。釋迦誕生像及灌佛盤,銅鎏金,公元8世紀,東大寺,奈良,日本國寶。
  • 明代文物展將亮相大英博物館
    新華網倫敦9月16日電(記者夏曉 吳叢司)大型明代文物展18日將在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為觀眾展示明代早期鮮為歐洲人所知卻有重要意義的一段歷史。  由英國石油公司贊助的「明:皇朝盛世五十年」展覽將通過生活、軍事、藝術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外交貿易等不同主題向觀眾展示明代1400年至1450年間的珍貴文物。
  • 大英博物館:行走於百科全書的多重迷宮中
    陳列在展示櫃裡、懸於空中的每個物件,都代表著一個不可分割的時刻,物與物之間的時刻並不連續。導展員用他的想像聯結起這兩片漂浮於遠古埃及世界的時間切片,「基波林人的屍體被發現時,頭朝向南方。後來製作的木乃伊頭則朝向西方——埃及人所認為的靈魂永恆之地。很有可能,正是這種自然形成的乾屍啟發了古埃及人製作乾屍」。「也許」「很有可能」「推測」,這樣的詞時常閃爍在鮮活的導展詞中。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中國珍貴國寶……〈四〉
    河南省 清涼寺(村)公元1086-1125年附錄:這種盞託具信全球只有兩件,全部收藏在大英博物館。茶盞託邊刻有三字「壽成殿」,為北宋著名宮殿。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收藏的中國陶瓷,幾乎囊括了中國陶瓷是各個年代的作品,被公認為除臺北故宮、北京故宮之外的第三大中國古瓷收藏地。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不過,某些藏品如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別的專家才能獲得一飽眼福的機會——《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目前世界上僅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裡的摹本,它本為清朝皇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將其盜出並攜帶回國。
  • 大英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件件無價,最後一件來自中國!
    大英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件件無價,最後一件來自中國!1、神之右手。阿拉伯銅手大小如同真人的手掌,五指自然伸展,指關節褶皺刻畫精細,連同手背凸起的神經都分布的那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