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總是不太平,在新冠疫情突襲的 2020 年,反種族主義的抗爭浪潮又起。據媒體報導,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歷史人物雕像都遭到破壞。
我忽然想到,美國紐約市紐約醫學院對面的中央公園內,也曾有一座特遭人恨的雕像。
這座雕像不像國內媒體已經報導過的歷史人物那麼出名,但是對於我們醫療界,卻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歷史貢獻,也順便了解一下他為啥會遭人恨。
他的身份實在是太過矛盾——既是無可爭議的「現代婦科學之父」,解救萬千產婦面對「不治之症」的噩夢;又是殘忍而狹隘的種族主義者,讓大量黑人女性在無麻醉狀態下接受痛苦的手術。
產婦的噩夢:膀胱陰道瘻
眾所周知,女性去婦科就醫,時常會感到尷尬,有時甚至會覺得隱私被嚴重冒犯,尤其是當女病人面對男婦科醫生,她最隱秘的器官將被一覽無餘,其內心深處的抗拒是可想而知的。
但在十九世紀,當時並沒有女性的婦科醫生,據說一個有教養的維多利亞婦女寧可談論死亡也不和男醫生討論婦科疾病,由於可以理解的羞澀與尷尬,面對隱秘的痛苦,很多女性的選擇只有忍。
讓這個問題變得雪上加霜的是,彼時的醫學界拒絕女性的進入。
比如在哈佛大學倡議禁止女性入學的克拉克教授(Edward H· Clarke, 1820~1877)認為「人體是一個有限的能量庫,大腦和女性生殖系統會互相爭奪資源,如果女性進入大學學習,就註定會遭遇殘廢、不孕、痛經、癔症和其他困擾」。
他居然還舉例說,有一位平胸的 D 小姐在 14 歲進入瓦薩學院學習,畢業後就患上了痛經癔病神經過敏頭痛和便秘。還有另一個不幸的女孩在畢業後不久就去世了,屍檢發現了一個耗盡的大腦……
今天看來,這些說法無疑是非常荒唐的,這名教授所舉的例子事後也被證明純屬子虛烏有。
但我們要知道,現代女性擁有受教育的權利、當醫生的權利、以及從事其他職業的權利的時間,並沒有太久,這些都是最優秀的女性不斷抗爭的結果。
然而疾病無情,它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上缺少女性醫生就不去光顧可憐的女性。
對於女性來說,生育是一次充滿危險的經歷,但在沒有避孕手段的年代,生育是已婚女性逃不掉的社會責任。
當時的社會上流行著一種說法:「生殖對婦女來說,就像繁衍後代對鮭魚的意義,一旦任務完成,她們的使命也完畢了,即使死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樣的觀點肯定會讓現代人(尤其是女性)覺得非常憤怒,但卻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主流社會對女人生命的習慣性藐視。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裡,又怎麼會有人會想到照顧女性的隱私和尊嚴?
如果這位女性恰好還是生活在尚未廢除奴隸制的美國的黑人,她的處境又將有多慘,你還能想像出來嗎?
前一陣子有一部熱門電影《綠皮書》,向我們展示的是 20 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黑人的糟糕處境。但只要對歷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再往前數一百年,在美國奴隸制還沒有廢除的時代,黑人的處境只會更慘。
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都看過一部僅有 8 集的美國電視劇《根》,反映的就是黑人昆塔肯特家族幾代人的血淚抗爭史。
不過,這些文藝作品似乎都忽略了黑人女性如果得了婦科病會是什麼結果,也許對這些文藝作者來說,和失去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的處境相比,婦科疾病不算什麼屈辱的事情,但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可能會讓你感到震驚。
打破「不治之症」
在十九世紀,女性由於產傷導致的膀胱陰道瘻還很多見,這種雖不致命的併發症是那個時代不少女性的噩夢。
這一產科併發症通常由於產程受阻造成。當嬰兒被擠入產道時,會擠壓陰道和膀胱之間的軟組織,膀胱因長時間受壓而缺血壞死,形成瘻口直接與陰道相通。對於罹患該病的女性,尿液將源源不斷地從陰道溢出,導致下身永遠處於尿液的浸泡當中。
圖源:Moir C.J. Marion Sims and theVesico-vaginal Fistula: Then and Now.Br Med J. 1940 Dec 7;2(4170):773-8.
這實際上等於讓女性失去了進行任何社會活動的可能,如果是黑人女奴,顯然會因此喪失勞動能力,既不能在農場幹活,也不能為主人收拾房間,有些人不堪這樣的折磨,甚至會選擇自殺。
這個問題為什麼會長久以來一直被醫療界忽視,原因在今天看來可能會讓我們覺得驚訝。
當時的醫生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不能直視女性最隱秘的部位,他們只能用手去摸。
今天的醫學生大概無法想像這樣的情景:視觸叩聽這體格檢查的基本功,他們居然連看都不看?
所以不要以為婦科檢查只有女病人覺得尷尬,歷史上的醫生也一度是非常抗拒的。
至於在有些國家的古代,醫生給女病人看病,還要擋上帘子,只伸出手腕來,就更不可能讓醫生對這個疾病有所認識了,這種情形的病人將會如何度過餘生,也就可想而知。
不難理解的是,在當時,歐洲或美國的醫生不可能對膀胱陰道瘻這種疾病有治療辦法,他們可能連尿從哪個位置漏過去的都搞不清楚。
打破這一局面的人便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雕像主人:詹姆斯馬裡昂西姆斯(James Marion Sims, 1813~1883) ,他也因此被稱做「現代婦科學之父」。
詹姆斯馬裡昂西姆斯
發明 70 多種專用器械:偉大的現代婦科之父
事實上,西姆斯之所以進入婦科治療領域,其實有著極大的偶然性,他在自傳中寫道:「我從不為女性治病,如果有人求治這方面的疾病,我會對她們說,我對這些情況一無所知,希望你另請高明。」
在他 25 歲那年,有人請他去為一位女士看病。病人從馬上墜落,下腹劇痛。按照當時的理論,這可能是子宮發生了錯位,需要讓病人以肘部和雙膝支撐身體趴著,醫生以手指撐開病人的陰道,讓空氣進入,以使子宮復位。
西姆斯忽然意識到,這個體位可以給醫生觀察陰道前壁以良好的視野。
今天的醫生大概是很難想像,此前居然沒有任何醫生以這個角度仔細觀察過病人。但我們今天所習以為常的好多診療常規,其實都不是從天而降的,我們習慣了正確,習慣了想當然,卻忘了我們原本只是從動物世界分化出來的歷史短暫的人類文明。
因為這個靈光乍現的設想,西姆斯就很自然地想到之前幾位農場主讓他給幾個黑人看病時發現的膀胱陰道瘻,如果用這個體位進行手術,不是很容易就能把瘻口給縫合上嗎?
但這個手術並非像他想像的那麼容易。
第一位接受手術的女奴叫 Lucy,在助手的幫助下,手術持續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我想 Lucy 一定感覺到了巨大的屈辱,因為在場的醫生當時有十二位。
比屈辱更難以承受的,是劇痛。在一個多小時的手術過程中,西姆斯並未使用任何麻醉措施。
Lucy 幾乎是要痛得昏死過去,這場手術對於 Lucy 來說可謂九死一生,術後她用了近 2 個月的時間才得以恢復體力。但遺憾的是,雖然付出了這樣大的代價,那個花費了 1 個小時才修補好的瘻口又裂開了……手術失敗。
就這樣,西姆斯用了 4 年(1845~1849)的時間,在十多位黑人女性身上,重複了多次失敗。
由於他失敗的次數實在太多,以至於到後期他甚至找不到願意給他當助手的醫生。不得已,他只能訓練其他病人幫忙。也就是說,有些黑人女性,既是病人是西姆斯的新手術試驗對象,也是西姆斯的助手,真是詭異的組合。
其中有一位叫 Anarcha 的黑人,甚至經歷了整整 30 次手術。
未麻醉狀態下,30 次手術,大家想像一下該有多疼?(男同學可以想像一下耍流氓的時候被踢襠,無麻醉狀態下包皮環切術和痔瘡手術)
西姆斯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由於長期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他的身體狀況變得極差,為了方便手術顯露與操作,他發明了一種新的手術臥位,被稱為西姆斯臥位,還一口氣發明了七十多種婦科器械,差不多是在搏命了。
西姆斯進行手術
最後,他終於摸索出了成功的修補方法,Anarcha 在第 30 次手術的時候終於被治癒,很多和她一起送來治療的黑人女奴也被治癒後返回原處。
隨後,很多受此病折磨的白人女性也因此受益,這其中甚至還包括法國的尤金伲亞皇后。
西姆斯發明的部分婦科手術器械草圖
時至今日,隨著婦產科手術技術的進步,這種產科的併發症已經很少見了。可在一百多年前,就連皇室的女性都難以倖免,很多看過華服古裝影視劇居然想穿越的姑娘,怕不怕膀胱陰道瘻?
殘忍而狹隘的種族主義者
你一定很好奇這個問題:西姆斯做出了這麼重大的貢獻,為什麼會招人恨呢?
那些接受試驗的黑人女奴被迫在劇痛中經歷手術,而他在為白人女性進行同類手術時,卻為她們使用了麻醉,避免痛苦。
早在 1848 年 10 月 16 日,美國已經開展第一次公開的乙醚麻醉下頸部腫瘤手術。1847 年夏天,遠在中國的廣東博濟醫院也實施了乙醚麻醉下的手術。
要說西姆斯直到 1849 年的時候還不掌握麻醉技術是說不通的,哪有那麼巧的事情,他剛剛在黑人女奴身上用無麻醉手術的外科試驗學會了膀胱陰道瘻的手術,給白人婦女做手術的時候,就恰好剛學會了使用乙醚?
也就是說,西姆斯之所以沒有給黑人使用麻醉,並非因為當時不具備麻醉條件,純粹是出於他狹隘的種族主義思想。
在這個問題上,實在無法為西姆斯辯護。他在為黑人做手術時沒有使用麻醉,理由居然是他覺得「黑人這個物種對疼痛根本不敏感,不必要麻醉」。但與之矛盾的是,在他的自傳中,他又特別詳細的記錄了那些黑人在接受手術過程的痛苦和掙扎,不知道那些情景有沒有讓他做過噩夢。
後人對西姆斯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三點:
以黑人為試驗對象,沒有取得真正的知情同意(他只取得了奴隸主的同意);試驗過程中沒有使用麻醉;當時的白人婦女也有許多人有同樣的病,沒必要僅以黑人為試驗對象。因此,在紐約醫學院對面的中央公園,自打西姆斯的雕像被安放之日起,除了偶爾供紐約醫學院的學生們憑弔往昔而外,多數時候就成了美國黑人女性豎起中指表達抗議的絕佳場所。
不過,我們今天倒是不必考慮他的雕像在這一波反種族主義的抗爭浪潮中,會遭到何種命運結局。
因為早在 2018 年 4 月,美國紐約市長經一致投票通過後,順應民意在顯眼的中央公園拆除了這座雕像,將其轉移到了布魯克林綠蔭公墓。
紐約市公園部門正從中央公園中移除 J·馬裡昂·西姆斯醫生的雕像(視頻截圖)
但即使最激烈的批評者,對世人稱其為「現代婦科之父」也沒有異議。
只不過我們應該明白,世界是複雜的。推動歷史進步造福後代的大人物,不見得都是道德完美的聖人或君子,有些甚至有可能是有嚴重缺陷的名利之徒或狠辣小人。
來源:丁香園 作者:李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