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人生的第八次手術,醫生說:再困難也要做

2020-12-20 澎湃新聞

她人生的第八次手術,醫生說:再困難也要做

2020-12-18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瑞金醫院宣傳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70歲的崔阿姨(化名)又到醫院了,由於陰道斷斷續續出血,她不堪其憂,便到瑞金醫院婦產科求診。

其實兩年多前,崔阿姨在一次超聲檢查中發現子宮內膜增厚8毫米,去年隨訪時進行了診刮,病理檢查未發現異常,加上害怕手術,崔阿姨一直拖著,不願進一步診治。

「按正常情況來說,女性絕經後子宮會逐漸萎縮,到崔阿姨這個年齡不應該有陰道流血的。」此次接診的婦產科龍雯晴主任解釋道,子宮內膜不規則增生有多種原因,結合她的症狀、影像學檢查結果,子宮內膜惡性腫瘤可能性很大。

手術迫在眉睫,多拖一天就多一分風險。但崔阿姨要順利手術,還有好多個險關必須闖過,多學科會診迅速被提上日程。

麻醉風險是第一關。崔阿姨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手術:因為乳腺癌,兩三年內先後做了雙側乳房惡性腫瘤切除,並且一直服用內分泌治療藥物。多年前,因甲狀腺惡性腫瘤,先後做了兩側甲狀腺手術,甲狀旁腺也受損嚴重;術前檢查發現,她存在極其嚴重且很難糾正的低血鈣、低血鉀的狀況,麻醉風險很高。內分泌科孫首悅主任、麻醉科儲曉英主任制訂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較短的時間內,糾正了崔阿姨的電解質水平並使之基本維持穩定,為手術創造了可能。

年輕時崔阿姨經歷過兩次剖宮產手術,十幾年前又因盆腔膿腫做了手術,多次的腹部手術導致她的子宮位置上移、腸粘連嚴重,進一步增加了手術難度。

普外科陸愛國主任表示:再困難的手術也要做,有問題直接叫我,隨時做你們的堅強後盾。

經過婦產科、內分泌科、麻醉科、外科等多學科共同努力,為崔阿姨爭取了一次難得的手術機會;與此同時,家人和醫生的耐心解釋和關懷,大大減輕了崔阿姨對手術的恐懼,她也下定了手術的決心。

充分準備之下,龍雯晴主任醫師、沈育紅副主任醫師為崔阿姨實施子宮和雙側卵巢切除術。由於崔阿姨體型偏胖,手術視野暴露有一定困難,她早年間經歷的多次腹部手術,留下了很多疤痕增生組織,盆腔裡的嚴重黏連也比預想更為嚴重。

雖然難度不小,但有了麻醉科和外科的保駕護航,手術進行得緩慢卻順利,4小時後順利完成,是同類手術時長的4倍。

切除的子宮宮腔裡幾乎長滿了腫瘤,並向宮頸方向蔓延,腫瘤病灶達到7*6*3cm;術後病理結果證實崔阿姨患有子宮內膜癌,惡性程度高。

目前,崔阿姨狀況良好,正在進行進一步放療,鞏固治療效果。「手術非常成功,我相當滿意」,崔阿姨在感謝信中寫道,「感謝龍醫生團隊認真負責的態度,高超的技藝,你們的悉心關照讓我消除病患折磨,晚年生活質量也得以提高。」

「老太太人開朗,能夠理解並且支持醫生的決定,這也給我們增添了信心」,龍雯晴主任表示,「至少給了患者一次重生的希望,大家都十分欣慰。」

龍雯晴主任提醒處於圍絕經期的女性:

一是重視婦科體檢,特別是當出現陰道出血、流液等症狀時不要大意,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二是家族有腫瘤病史的女性,更要重視婦科腫瘤方面的篩查;

三是圍絕經期的激素替代治療,一定要在醫生的密切指導下進行,切忌自行用藥或進補,以免適得其反。

婦產科門診時間:

龍雯晴 主任醫師

周三全天、周四下午

沈育紅 副主任醫師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周五下午

原標題:《她人生的第八次手術,醫生說:再困難也要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被美國醫生搖頭說N0的她,第6次手術重獲新生!這對浙江師徒聯袂創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薛建國因同一病症,5年內,她已歷經5次手術,其中有3次是腹部全開的大手術。一個月前,病情復發被美國醫生搖頭說「N0」的她,在浙大二院又進行了第6次手術,半個月後,腫瘤指標物從8000多降至90多,趨於正常值,手術獲得極大成功。
  • 杭州麗星醫療美容醫院做鼻綜合手術後姑娘說「呼吸困難」 只能用...
    五月份,小沈在杭州麗星醫療美容醫院做了鼻綜合手術。她說手術後,自己用鼻子呼吸的話,會很難受。【相關新聞:杭州麗星醫療美容做隆鼻失敗 上門維權醫生辭職】  小沈:術後呼吸困難,快崩潰了  小沈:「(鼻子呼吸。。。)
  • 經歷14次手術仍笑對人生 19歲的她期待未來能正常生活
    「2005年因雙下肢不等長在北京先後做了2次手術,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因左耳骨纖維瘤切除術和左耳竇道閉鎖脂肪填充做了3次手術,2016年在山東確診『普羅特斯症候群』後做了2次手術……」龐向成清楚地記得女兒龐世琳手術的時間和手術的部位。這15年來,龐向成帶著女兒幾乎走遍了國內最好的骨科醫院,進行14次手術後,女兒身體逐漸恢復。
  • 小夥手指筋腱斷裂反覆手術三次 醫生說很常見
    隨後,唐女士帶著兒子到重慶恒生手外科醫院就醫,花費了7300元,經過了一次接合手術。「醫生說手術後不讓手部再用力,我還特意叮囑了孩子。」第一次手術接合後,不到20天,小楊發現無名指肌腱再次斷裂,這樣的情況讓唐女士有些鬱悶。「沒辦法,只能再手術。」唐女士稱。隨後,小楊又進行了第二次手術,手術後,唐女士對孩子倍加看護,時刻提醒小楊不要亂動。
  • 輾轉求醫14年曆經9次手術 重慶醫生妙手為她再創生命奇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12日20時05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 實習生 熊倩)「非常感謝別平教授,其他醫生都不敢冒風險替我做這個手術,他真的是醫者仁心,他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10月11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病房裡,患者張豔鳳動情地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這是她第9次開腹手術,目前恢復良好,即將順利出院。
  • 甲狀腺手術,她居然要求醫生給她半麻!
    直到有一天,她不得不再次進城。原因是,衛生院的大夫告訴她,她脖子上的瘤子太大了,得去大醫院割。雖然捨不得錢,但由於這個瘤子已經壓得她晚上睡覺都睡不著了,因此就決定去做這個手術了。如果不是這麼嚴重,本就已不注重外表的她,就打算帶著這個瘤子生活一輩子了。先做汽車,後坐火車。
  • 商丘男子30年內患5種癌症,9次手術,醫生說可能與他這方面有關
    從1988年到2014年間,劉明先後患上4種癌症,共做了8次手術,其中有7次都是癌症手術。本以為自己往後的路會好走一些,可沒想到,2018年,他再次被查出患上了直腸癌。當知道自己又患癌後,劉明陷入了無盡的沉默與絕望中。為治病,家裡早已債臺高築,如今再次患病,無疑是給本就窘迫的生活再添困難,於是,他選擇拒絕治療。
  • 賣房籌款做了7次試管嬰兒手術 為了生孩子她付出了十年時間
    原標題:十年試管嬰兒求子路 夫妻賣房籌款做了7次手術  病房裡雪白的牆壁並沒有舒緩齊淑雲緊張的神經,從10月24日傍晚被送進醫院,她一宿不敢合眼,羊水的突然破裂,讓她極度擔心腹中胎兒的安危,作為靠試管嬰兒手術得到這個孩子的她來說,已承受不起任何的意外。
  • 第二次剖腹產,要不要順便把結紮手術做了?來聽聽醫生的建議
    那麼,第二次剖腹產,要不要順便把結紮手術做了?我們來聽聽醫生的建議。生完二胎,無論是丈夫去做輸精管結紮,還是妻子去做輸卵管結紮,總歸都是有好處的。如果生完二胎再意外懷孕,那麼無論是墮胎還是再生都是很艱難的選擇,對女性的身體傷害巨大,甚至會毀掉以後的人生。
  • 為了能懷上寶寶,多位媽媽付出了鮮為人知的努力 她10年共做了25次取卵手術 她失去獨生兒子44歲再產子
    在這個群體中,很多女性已進入高齡育齡人群(35歲以上),其中多數人生育一孩後均採取各種避孕措施進行節育,不少夫婦因年齡因素、醫源性因素、個體因素及節育措施不當等原因產生各種併發症,生育第二個孩子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
  • 35歲的「媽媽初體驗」,第三次試管讓她終於如願
    醫院讓做了移植後十四天回去查驗HCG以確認是否懷孕,但群裡的姐妹們少有真能忍到那一天的,大家都知道,一般來說,很多人到七天八天的時候就測得出了。李思雨第七天迫不及待地測了,沒中;第八天,也沒中。她不可避免地認為,第三次失敗了。《左傳》裡講軍事進攻講究士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至此,她的士氣也用完了。在做第三次試管之前她和老公就商量過了,這次再不行就放棄了。
  • 被咬一口,要做三次手術,還有生命危險!醫生:這個動作不能做了
    李先生:一打開看,醫生說不行,我這治不了,你趕快上大醫院吧,從這到這全都白了,淌膿了。眼見被咬的腳趾越腫越大,而且傷口疼痛加劇。李先生趕緊到北部戰區總醫院就醫,醫生一看傷口破潰的情況,就告訴李先生,「趕緊手術」。
  • 為了要寶寶,冒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39歲的她3次拒絕手術
    兩夫妻很久一直沒有懷上寶寶,於是來到醫院想做輔助生殖。醫生給伍女士進行相關的檢查,做宮腔鏡時發現子宮內膜增生,取了子宮內膜做活檢,病理報告是「複雜性非典型增生」,而這是一種癌前病變。因為伍女士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了,所以醫生第一次建議她可以手術治療,切掉子宮。
  • 83歲老人第三次開胸補心,手術成功後,主刀醫生和他都落淚了
    過去7年間,從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到急性主動脈夾層,再到二尖瓣、三尖瓣關閉不全,「心」裡的惡疾,一次次向這位老人襲來。而在關乎生死的三次選擇中,老人都勇敢地接受了開胸手術;每次術後,他都積極地配合醫護,及時進行康復治療。這背後還有醫護團隊的仁心仁術。
  • 貧寒父親四次割皮給燒傷兒子做移植手術(圖)
    老黃捲起褲腿說,就是從這裡割下的皮給兒子。 佛教在線6月28日消息 金羊網-羊城晚報報導:為了給重度燒傷的兒子醫治,信宜一名家境困難的男子竟然請醫生從自己的雙腿上割下四塊巴掌大的皮給兒子補皮。四年來,他先後帶兒子上醫院做了六次手術。愛子心切的黃裔蘭今年34歲,他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 突破國際「手術禁區」 妙手醫生梁益建打開「被摺疊的人生」
    「我來給你治病」,「我來給你找錢」……面對病情嚴重、家庭困難的劉任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梁益建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親自幫他籌錢治病、重獲新生。而2008年至今,他突破國際公認的「三大禁區」,使2000多位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挺直了脊梁,打開「被摺疊的人生」。
  • 3年13次手術,我再造她的腳,她重燃我的心!
    我可不在乎,為了自己的孩子,沒什麼做不到的,麵包、pizza、蛋糕、蛋撻……醉心於烘培的我看似有些不務正業,其實烘培和手術有些類似,均需要精確的配方、時間、流程。不同的是,蛋糕烤糊了扔掉就行,手術可來不得半點閃失。所以說它反倒成了我壓力山大的外科生活的減壓方式。
  • 3歲女孩患先天性心臟病偏癱 已做4次開胸手術
    再隔兩三天,3歲的奧利奧就要出小兒ICU了,這是她第四次離開ICU,也是她第四次死裡逃生……而她的出來,也意味著4歲小姐姐巧克力的離開,因為爸爸媽媽要全力照顧妹妹,巧克力只能回到新疆爺爺奶奶身邊,一家人又將天各一方。
  • 為了生兒子,她第三次剖腹產,打開肚子時醫生驚呆了……
    其實謝女士在第一胎生產時,就很不順利,所以採取的剖腹產;等到第二胎生產後,醫生更是提醒她盆腔粘連嚴重,不適宜再次懷孕。 但面對兩個孩子都是女孩的現實,夫妻倆有些不甘心,而且謝女士的婆婆也一直催著兩人再要個兒子。 於是,在今年的2月份,謝女士又懷孕了。夫妻倆一心想著要個兒子,把醫生的警告完全拋在了腦後。
  • 「我的整形醫生,只給雞腿做過手術」
    為了讓一次全麻的風險能覆蓋儘可能多的項目,她同時還做了厚唇改薄和M唇。只是術後,她不僅不能用鼻子換氣,嘴也被紗布完全包住。近十萬元的手術,首先帶給了她三天近乎窒息的狀態。三年間,娜娜已經用總價400萬元以上的數百次整形手術,買來了一張誇張的「芭比娃娃」臉。她覺得:「你在臉上花了這麼多錢,別人看不出來不是白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