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日)晚上,南安一中在江北校區舉行篝火晚會。全校師生和家長,圍在13個篝火堆旁載歌載舞,在歡樂的歌舞中架起友誼的橋梁。
19時,華燈初上,學校四個點的13堆篝火被點燃。記者來到學校西大門篝火旁,晚會在老師同學的歌舞表演中拉開序幕,三四個班級的學生圍成一圈,不時傳出陣陣歡呼聲和嬉笑聲,篝火映照著大家的笑臉,將生活、學習中的壓力和煩惱通通卸下。
「這是我們班表演的舞蹈,真是太歡樂了!」高一(1)班的舞蹈剛剛開始,同學們盡情地尖叫了起來,隨後,合唱、拉歌賽、吹氣球比賽等節目精彩紛呈,師生同臺,高潮迭起。
南安一中校長陳國璋介紹,篝火是草原人民一種傳統的歡慶形式,在遠古時代,人們用篝火驅離野獸,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對火產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後來,人們拉手圍著火堆跳舞以表達自己喜悅愉快的心情,演變到如今,篝火象徵著年輕人激情燃燒的美好嚮往。
「這是我們第四年舉辦篝火晚會了,四年前的江北校區還很荒蕪,學子們渴望新的文化注入,學校也需要激發老師的求變意識,逐步重構南安一中的校園文化。」陳國璋介紹,舉辦篝火晚會,給這些十六七歲的學生們一個平臺,讓他們盡情地燃燒激情,增強與同學之間的友誼。
「4年前舉辦第一場篝火晚會後,老師和同學間的感情更加深厚,也找到了教書育人之外,與學生相處的新方式,我們便將篝火晚會保留了下來。」陳國璋說,學校選擇在每年的冬至前後舉行篝火晚會,師生共享美味湯圓,為校園生活增添快樂音符。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家委會的成員也參與到其中,「老師帶頭圍著篝火跳兔子舞,大部分學生家長來到學校,觀看、參與節目,成為一種另類的親子活動。」陳國璋說。
據了解,今年,南安一中制定了《南安一中(江北校區)篝火晚會安全消防預案》,邀請消防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到場指導。同時,為了保護校園的環境,每堆篝火下都墊了20釐米的細沙以免損壞地板。
記者:黃偉勵 李想
來源:南安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