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打好人口大縣的脫貧攻堅戰

2020-12-19 青海省人民政府

  湟中縣地處湟水谷地,轄10鎮5鄉1個街道辦事處,有常住人口46.33萬人,是全省人口大縣、農業大縣,也是全省、全市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

  回顧2018年脫貧攻堅戰,湟中縣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緊盯年度脫貧目標和整縣脫貧摘帽總目標,以必勝的決心,立下愚公志,拿出真本領,下足「繡花」功,奏響了一曲決勝脫貧攻堅的凱歌。

  經過一年來的奮戰,該縣繼之前的82個貧困村6550戶、21331人脫貧之後,其餘的74個貧困村,2404戶、7234人也全部實現脫貧。

  優化一個能戰鬥的攻堅體系

  湟中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在構建能戰鬥的攻堅體系上狠下功夫。

  他們在向156個貧困村選派156名第一書記和313名駐村工作隊員的基礎上,採取縣直機關單位包保非貧困村的舉措,向224個非貧困村選派258名幫扶幹部開展相關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提供堅強的力量保障。

  同時,著力優化脫貧攻堅作戰指揮體系,在原來縱向建立指揮長、縣級領導、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的五級作戰體系基礎上,又橫向設立了產業發展、建設項目管理、資金監管、社會保障、宣傳教育、金融服務、紀律作風監察、扶貧協作等九個部室,構建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戰鬥體系。

  發揮縣級領導「關鍵少數」作用,建立縣級領導包保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制度,靠前指揮、深入一線,督促所包保鄉鎮全面做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為保障攻堅戰鬥效果,先後召開縣委常委會6次,縣政府常務會及黨組會4次,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及專題會議19次,及時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同時,壓實脫貧作戰責任,激發廣大扶貧幹部苦幹實幹的動力和熱情。

  打造一個能管長效的產業格局

  扶貧不僅要實幹,還要扶到實處,扶得實惠,真正提高貧困群眾的收入,讓他們的錢袋子鼓起來,最終實現吃穿不愁。

  2018年,湟中縣緊緊依託本土特色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多元開展產業扶貧。他們充分利用中藏藥材、鄉村旅遊、設施農業、牲畜養殖等優勢產業,對1214戶、4547名貧困人口進行產業扶持。

  一年來,投資4535萬元建成青海中藏藥材扶貧產業示範園,延伸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條,示範引領群眾種植中藏藥材3.43萬畝,輻射帶動周邊550戶貧困戶增收。

  在156個貧困村統籌整合扶貧資金7800萬元,建設多巴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和大源34.1兆瓦光伏村級聯建扶貧電站,優先扶持村集體經濟零收入的貧困村和無勞動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投資1500萬元,實施土門關鄉上山莊村、田家寨鎮窯洞村等鄉村旅遊扶貧項目5個,打造出了一批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休閒康養於一體的多功能田園旅遊綜合體。貧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協議用工、入股分紅、資產受益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分享產業效益,輻射帶動1100餘戶增收。

  目前,湟中縣已構建起園區吸納就業一批,資金扶持發展一批,光伏扶貧兜底一批,入股分紅增收一批,盤活資源收益一批的產業扶貧新格局,實現了貧困村村村有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762元的目標。

  織密一張堅實的保障網絡

  扶貧先扶智,讓孩子享有義務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湟中縣全力做到貧困學生零輟學,對輟學學生開展勸返行動,對貧困學生實行15年免費義務教育,確保每個孩子不因貧輟學。

  2018年,全縣共為10498人(次)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1308萬元,實現貧困家庭和城鎮低保家庭學生資助全覆蓋。

  另外,為消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隻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湟中縣認真落實貧困群眾就診「一免十減十覆蓋」政策,聚指成拳,精心織造合作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精準扶貧健康保」五道保障網,實現貧困群眾住院醫療費用個人承擔比例不超過10%,全面增強了貧困戶抗風險能力。

  俗話說,要富口袋就要先富腦袋。為此,他們建立健全技能培訓和就業扶持相結合的勞動保障機制,使有意願的勞動力都能參加相應的技能培訓並實現就業、創業。過去一年來,共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922人,轉移輸出貧困勞動力1601人,實現勞務性收入1022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打造一個人人奮戰的脫貧戰場

  眾所周知,要實現讓貧困一去不復返,真正要靠的,就是貧困群眾自身樹立信心、決心,並付諸辛勤的勞動。

  近年來,湟中縣始終把思想脫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引導貧困群眾摒棄舊意識,樹立新觀念,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

  「脫貧光榮戶」「脫貧致富明星」「五星級文明戶」、勵志愛心超市、思想脫貧宣講進村入戶、微動漫、扶貧公益廣告等一系列舉措,如春風化雨般改變著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今天,「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觀念在湟中已深入人心。

  同時,制定《湟中縣脫貧攻堅宣傳報導方案》,整合中央、省、市及縣域媒體資源,全方位宣傳湟中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

  他們積極參與電影頻道公益節目「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邀請黃渤團隊來湟中開展扶貧調研活動,有效宣傳湟中縣脫貧攻堅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吸引社會幫扶力量關注並參與到湟中脫貧攻堅工作中。截至目前,累計落實社會幫扶物資折合人民幣1600餘萬元。

  另外,深入推進湟中、棲霞東西部扶貧協作,構建五維協作框架,先後投入1500萬元實施正德中藏藥材加工基地示範項目等5項產業協作項目,帶動4600餘名貧困群眾實現增收。

  加強與國家住建部定點扶貧對接,投資1570萬元實施田家寨永豐村光伏產業項目、上新莊黑城村脫貧攻堅與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共同締造示範村建設。

  繪製一幅貧困村蛻變新畫卷

  住房安全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2018年,湟中縣投資5520萬元,為2208戶群眾實施危舊房改造項目,全縣貧困戶危房改造實現全部「清零」。

  大力實施易地搬遷項目,整合專項資金7809萬元,實現土門關鄉秋子溝村、上阿卡村335戶農戶「挪窮窩、拔窮根」的夢想。如今,村裡的道路、飲水、用電、衛生室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鄉親們的新居寬敞明亮,出門交通順暢便利,大家共享著易地搬遷的美好生活。

  一年來,湟中縣整合資金2.93億元著力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成41個高原美麗鄉村。同時,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為49個村硬化村道162.88公裡,實施38個貧困村村道整治工程,完成49個村人畜飲水安全、54個村環衛設施建設、49個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及16個村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維修新建,6個村學前教育設施得到全面改善,25個村建成文化廣場。

  至此,湟中縣所有貧困村實現了村村有平整的水泥路、安全的飲用水、標準的衛生室和綜合服務中心……如今,優質的4G信號網絡覆蓋了每一個村落,一幅美麗鄉村新生活的畫面在湟中大地栩栩展開。

  快馬加鞭未下鞍,脫貧攻堅戰猶酣。我們看到,經過全縣上下勠力同心的艱苦奮戰,湟中脫貧攻堅的階段性成果已經凸顯。讓我們共同期待,即將唱響的那首勝利凱歌!(解麗娜 譚江波)

  打造扶貧人才隊伍

  眾所周知,扶貧先扶智。「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

  如何才能幫助貧困地區的貧困群眾更多的掌握知識和技術,更好地拓寬他們的思路?這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一個關鍵所在,也是值得我們思索的一個重要命題。

  人才是第一資源。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只有不斷強化人才支撐,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牧區,在貧困地區的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只有打造更多、更強的扶貧人才隊伍,才能真正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

  所以,要想「扶智」,人才培養和輸送至關重要。

  只有狠抓貧困地區各級領導班子建設,通過抓班子帶隊伍、選幹部育人才、強基層增活力,探索黨建扶貧的有效途徑,才能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只有狠抓扶貧一線幹部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和扶貧工作隊的強大力量,並靈活採取專家團隊把脈、技術人員指導、致富能人幫帶等多種形式,才能大力培養鄉村本土人才,最終實現自我發展。

  有媒體報導,北京市近年來持續加大援派幹部人才力度,已實現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縣級以上政府北京援青幹部協管扶貧工作的全覆蓋。截至2018年8月,共有800餘名幹部人才到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河北、河南、湖北等支援幫扶地區開展扶貧協作工作。

  我們說,如此的人才覆蓋,對貧困地區而言,就意味著更多、更新的思路與觀念的引進,意味著更長遠、更廣闊的視野與交流的滲入,意味著更科學、更便捷的發展道路的延伸與拓展。

  如今,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人才互動交流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青幫扶和日益緊密的東西部協作,不僅為青海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還為青海打造了一支又一支專業型的精英化人才隊伍,為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了強大的人才「能量」。(解麗娜)

  村民們的貼心人

  2017年,時任西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流通處處長的李棟同志主動請纓,到湟中縣李家山鎮漢水溝村任第一書記。

  面對這個有381戶1802人,有建檔立卡戶36戶163人的純回族村,52歲的他出真力、用真心、付真情,為全村群眾過上好日子不斷努力著。

  李棟說:「我很幸運,能為脫貧攻堅偉大事業貢獻我的微薄力量」。

  為了真正做一個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全心融入到回族群眾當中,他主動戒菸戒酒尊重少數民族習慣。他積極組織開展「漢水溝村脫貧攻堅杯籃球運動會」、三八婦女節活動、好婆婆好媳婦評比活動等一系列群眾活動,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扶貧產業發展先進個人表彰活動,讓「等靠要」的懶漢有了危機感,讓真正勤勞致富的村民有了榮譽感、獲得感;開展最乾淨家庭流動紅旗月評選活動,使村裡人家的家庭環境衛生得到了極大改善。

  為了爭取更多社會力量的幫助,李棟常常將漢水溝的情況以詩歌、隨筆、散文等形式發表在網絡媒體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18年,村裡共舉辦各類幫扶活動12次,累計接受幫扶物資合計42.51萬元,其中李棟獨立聯繫到的社會捐贈達到15萬元。

  2018年6月,當反映漢水溝小學生情況的文章《觸摸貧困---我的第一書記生活》在微信圈傳播後,廣東的愛心人士通過微信,先後給漢水溝村小學募集了價值近5萬元的校服和書包。他還將貧困大學生馬祥借用同學電腦做作業的情況寫成紀實文章發布出去,北京的王慧女士就是通過閱讀得知了此事,並最終和李棟取得聯繫,給馬祥送去了價值5000元的筆記本電腦。

  在產業發展方面,李棟和扶貧工作隊打開思路,因人施策,將主動權完全交給貧困戶,讓他們擅長什麼就發展什麼。

  貧困戶馬俊彪當初的產業發展是養牛,但他通過打工學到了做饃饃的手藝,李棟和工作隊就鼓勵馬俊彪開饃饃鋪。2018年3月,馬俊彪的饃饃鋪在西寧城東開發區開業,每天的營業額近2000元。在他的引領帶動下,整個漢水溝村外出務工人員70%在外開饃饃鋪或在饃饃鋪務工,在青海、甘肅、寧夏等地,漢水溝人開的饃饃鋪已經達到了120多家。

  如今,開饃饃鋪的村民們有的已經買上了小車,有的已在城裡實現了安居。

  為了能讓漢水溝村的「饃饃」能形成像「化隆拉麵」那樣家喻戶曉的品牌,李棟和駐村工作隊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註冊「漢水溝饃饃」商標,使該村的產業品牌建設實現了「零」的突破。

  李棟說,商標註冊成功後,還要整合饃饃加工的標準、工藝,大家用統一的商標。我們一定要讓漢水溝的饃饃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後來,在幫扶單位西寧市食藥局的支持下,村裡投資10萬元打造漢水溝饃饃產業發展培訓中心,開始積極培育「夏都饃饃第一村」的品牌。

  產業幫扶中,李棟於2017年聯繫單位籌集到5萬元資金,鼓勵村民種植中藥材當歸,實現35萬元收入。2018年,幫助當歸種植貧困戶馬炳文成立了漢水溝村的第一個合作社——「湟中炳宗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

  四歲的馬富萍因災家中僅剩她一人,了解這一情況後,李棟立即聯繫鎮領導,並與民政、扶貧部門協商,將馬富萍納入低保兜底戶。

  他還通過網絡、走訪等多種形式給兜底戶馬尕法募集洗衣機、手機;給患有重症肌無力的馬金順媳婦、患有強制性脊柱炎的馬順財、因病長年臥床的馬花等多人聯繫就診醫院。

  入戶走訪,噓寒問暖,隨時關注大家的生產生活狀況。村裡48名殘疾人和51名70歲以上的老人始終牽在李棟的心上。

  駐村以來,李棟以紮實的工作作風推動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如今的漢水溝村,馬路硬化了、路燈亮了、村莊乾淨了、是非少了、人心齊了。

  李棟的辛勤勞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真正成了村民們的貼心人。(解麗娜 馬薇茹)

  湟中20個村有了「勵志愛心超市」

  走進湟中縣共和鎮蔥灣村,遠遠就能看到一個紅色招牌——「勵志愛心超市」。走進超市,64歲的貧困戶胡玉梅正在用自己掙的積分兌換日用品。據了解,目前湟中縣已有20個試點村開起了「勵志愛心超市」,20家超市目前共募集社會各界捐贈資金73.9萬元,兌換商品1400餘件,折價8000餘元。

  為營造勤勞致富、誠信友善的社會風尚,有效整合社會幫扶資源,創新幫扶脫貧載體,切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實現「扶貧」與「扶志」相結合,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2018年9月份開始,湟中縣大力開展「勵志愛心超市」建設工作,在全縣15個鄉鎮20個村建成「勵志愛心超市」試點20個,其中貧困村建成15個,非貧困村建成5個。「勵志愛心超市」的建設運營,實現了社會捐贈與貧困群眾需求的有效銜接,成為打好湟中縣脫貧攻堅戰,引領文明新風尚,創新社會管理,凝聚發展正能量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超市建設標準上,該縣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規劃、便於捐助、便於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和「有牌子、有房子、有貨架、有物品、有制度、有臺帳、有積分標識、有專人管理」的標準。超市內物品主要以油鹽醬醋、洗滌用品等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用品類等為主。在運行模式上,全縣各試點通過成立管理工作小組,確定村「兩委」幹部兼任超市管理員,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制定捐贈物品登記臺帳、積分兌換管理辦法等方式,有序開展積分登記管理和商品兌換等工作,堅持做到帳目清楚、手續完備、進出有序、安全可靠,並定期向社會公布接收捐贈、兌換商品情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蔥灣村駐村「第一書記」趙宏偉介紹說,愛心超市不僅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開放,也對普通村民開放。大家可以通過參加村集體活動、整治環境衛生等獲得積分獎勵,對於注重孝道、家風文明和諧的家庭也會給予獎勵積分。村民可以用積分在愛心超市兌換商品。(解麗娜 傘丹卓瑪)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六大看點
    vid=343882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聚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六大看點  新華網北京12月7日電(記者林暉)新華社7日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作為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脫貧攻堅的綱要性文件,決定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許多實舉措、硬政策,其中六大看點尤為引人關注。  看點一:貧困縣「摘帽不摘政策」  決定:抓緊制定嚴格、規範、透明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退出標準、程序、核查辦法。
  • 詳解脫貧攻堅工作:法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
    業內專家詳解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亮點  法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  □ 本報記者   杜  曉  □ 本報實習生 徐靜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 江門給廣西這個地方帶來了大變化!助力打贏打好這場攻堅戰!
    林應武率我市黨政代表團赴廣西崇左市對接扶貧協作工作助力崇左打贏打好脫貧摘帽攻堅戰為落實中央、省委關於粵桂扶貧協作的工作部署,11月26日至27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率江門市黨政代表團赴廣西崇左市對接扶貧協作工作,推動崇左寧明、大新兩縣在今年實現自治區級脫貧摘帽目標
  • 【上級中長期規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 天津舉行「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原標題:12月4日天津舉行「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三場  12月4日,天津舉行「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三場,請薊州區委書記王力軍、薊州區副區長王旭東介紹薊州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深刻認識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大意義
    原標題:深刻認識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大意義 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專門研究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指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精準脫貧攻堅戰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只能打贏打好。
  • 新時代脫貧攻堅戰取得完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前不久,貴州省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精準脫貧攻堅戰考點匯總
    申論 ▎公共基礎知識 ▎寫作 ▎公基題庫  ▎申論題庫 ▎ 時政熱點  脫貧攻堅戰提出時間在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就必須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
  • 打贏脫貧攻堅戰還有哪些困難和問題?習近平這樣說
    直接影響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實現的問題。聚焦目標才能精準發力。脫貧攻堅的總目標不僅是一系列的硬性指標,而且對具體的工作任務、時間、數據都作出了嚴格要求,只有達到了這些硬性指標,才能宣告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對照脫貧攻堅總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精準地指出以下問題直接影響總目標的達成。
  • 光明區精準幫扶汕尾城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三天內,媒體代表團走訪了外湖村、後湖自然村、汕尾城區光明小學、汕尾高新區紅草園區光明創新創業中心、軍船頭村、南門外村等地,通過與當地幹部群眾深入交流,了解扶貧項目進展情況,真切感受到光明區緊扣精準扶貧這條主線,重點做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大文章」,打造一批民生和基礎設施領域精品項目,全力以赴助力汕尾市城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要論: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造成一定影響。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當前形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甘肅是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的省份。
  • 跨越1215 公裡,車陂街牽手納雍縣羊場鄉,打好脫貧攻堅戰
    2018年9月21日,從 1215 公裡外遠赴而來的天河區車陂街道相關部門人員、企業負責人帶著「姻緣」的紅線首次來到羊場鄉,拉開了齊頭並進打好打贏羊場鄉脫貧攻堅戰的序幕。羊場鄉是畢節市18個極貧鄉鎮之一,全鄉有貧困村14個(其中深度貧困村8個),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42戶12277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39.53%。
  • 市人大代表、市經協辦主任陳慧貞:完全有信心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
    特別今年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報告也專門提到要全面完成精準脫貧攻堅戰任務,體現出市委、市政府把中央、省委交給東莞的對口幫扶和精準脫貧工作任務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使命和責任擔當去全面落實好。」11日,市人大代表、市經協辦主任陳慧貞在參加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後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完全有信心克服疫情影響,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 2020山東遴選策論文寫作: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公文寫作 ▎ 資料分析 ▎面試技巧  ▎面試熱點  ▎時政熱點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要論: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我們要準確把握脫貧攻堅面臨的有利形勢,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積極行動不懈怠。剩餘貧困人口不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全面部署,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新篇章。甘肅經過努力,已累計減貧670萬人,目前剩餘貧困人口17.5萬人。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壓力總體不大。
  • 三門如何助力蒼溪如期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三年來,「海誓山盟、永結同心」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助力蒼溪如期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現將採訪浙江三門赴四川蒼溪工作組組長朱德宇同志記錄摘編如下,以饗讀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組織部發文要求,「確保每個受幫扶的攜手奔小康縣(市、區、旗)都有1名處級幹部掛任黨政領導班子成員。」
  • 新疆喀什地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喀什地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2014年建檔立卡確定喀什地區貧困人口28.58萬戶105.59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32.43%,佔全疆貧困人口總數的40.6%,佔南疆四地州貧困人口的48.3%。12縣市中有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8個,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市4個。
  • 打好脫貧攻堅戰,綠水青山帶笑顏
    雖然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樣的小康,但如果農村貧困人口生活水平沒有明顯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讓人信服。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更大決心、更精準思路、更有力措施,舉全社會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確保所有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 郎溪縣新發鎮「五大行動」打好脫貧攻堅戰
    中安在線訊  據宣城日報報導, 今年以來,郎溪縣新發鎮實施「五大行動」,出實招、用硬招、下狠招,持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開展脫貧攻堅學習調研行動。認真分析上級督查暗訪反饋的各類問題,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新發鎮脫貧攻堅突出問題整改方案》,明確以幹部下訪工程、基礎信息工程等十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全年工作,明確了方法和路徑。開展百名幹部大走訪行動。建立常態化、網格化、信息化大走訪機制,將全鎮9個村、173個村民組劃為51個片區,每季度第一個月開展一次集中走訪。
  • 打贏脫貧攻堅戰 · 主題歌曲《和你在一起》
    ,告訴我他們接受了一個任務,要組織一臺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主題的音樂晚會,需要打造一首公益歌曲,希望我能負責歌詞創作。而近段時間,正好因為參加中建集團領導人員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集中培訓,同時又參加了「中國建築對口支援甘肅打贏脫貧攻堅戰現場推進會」,碰巧又在組織監企共建、廉潔文化示範點創建活動時,專門到雲南一處貧困山區做過實地考察,正好籍此重點思考一下中央關於扶貧工作相關精神和政策的精髓要義,對創作這段歌詞,就有了相對精準的理解和把握,同時也有了創作情緒醞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