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很多長輩或者父母對孩子比較溺愛,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被慣壞了。
古時候就講「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老一輩的人總結出來的教育經驗還是十分有道理的。
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很固執的慣著孩子,什麼都給孩子做好了,對孩子的要求總是無條件地答應。
曾經看到這樣一件事:一位母親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孩子在和別人鬥毆的時候,也只是對孩子稍微教導幾句,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做法,告訴孩子以後不要這麼做就好了。
但是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對媽媽的話言聽計從,依舊死不悔改。等到有一天事情鬧大了,法律是不會對任何人寬容的,不過他也真的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抓之後,還不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
真的是慈母多敗兒嗎?
實際上大多數的母親都是很仁慈的,這樣的母親也並不會害了孩子,只要有正確的是非觀,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再把自己的想法言傳身教給孩子,這樣即使心軟的母親也會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最怕的就是母親對於孩子過分的溺愛,對孩子錯誤的行為總是視而不見。
今天想告訴各位媽媽的是:「慈母不一定多敗兒」,下面這4種性格的媽媽,才容易「毀掉」一個孩子。
1、情緒陰晴不定的媽媽
有些媽媽喜怒無常,一會開心,一會又生氣,即便孩子做了同樣一件事,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就沒關係,但是遇到媽媽心情不好,就會責備孩子。
這樣的情況就會讓孩子特別混亂,甚至會導致孩子做任何事不以「是否對或者是否有益」作為判斷標準,而是以當下媽媽的心情而定,在這樣的媽媽身邊長大的孩子情緒也很不穩定。
2、控制欲太強的媽媽
性格過於強勢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弊大於利的。這種媽媽會插手孩子的各種事情,無論是生活、學習、交友,她們只要找到一條縫隙,就能鑽進去,處處幹預。
有些父母可能覺得自己非常的有責任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幫助孩子完成規劃,再加上對於慈母心態的警惕,他們會對孩子格外的嚴厲,認為孩子必須就要按照自己為他規劃的方面走,要不然就肯定會出問題。
這樣養出來的孩子,要不就是長期選擇服從,從而變成沒有主見,沒有自主能力的廢人。要不就是具有非常強的反叛精神,通過和父母作對,虛度自己人生的人。
3、整天圍著孩子轉的媽媽
還有一些媽媽生完孩子之後,就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全部傾斜到孩子身上,忙著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和未來的規劃,獨獨不為自己思考。
這一類媽媽沒有自己的愛好,沒有自己的時間,所以當孩子有一天要離開自己出去闖蕩屬於的天地時,媽媽就會感覺無比失落,甚至還想要跟在身後,照顧他的生活。先不說這樣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困擾,媽媽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自己的生活,還會影響夫妻感情,最終孩子和丈夫都會遠離自己,結果媽媽卻還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感覺自己無法接受。
4、常對孩子使用冷暴力的媽媽
媽媽們可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還不懂,但是其實孩子是最為敏感的。
有研究表明,如果媽媽是帶著笑容和孩子玩的,那麼孩子會顯得非常的快樂。但是如果媽媽是冷著臉不理孩子,孩子可能在長期吸引不到家長注意後會崩潰大哭。
媽媽們長期對孩子進行冷暴力,會造成孩子對於母愛的一種失去感。可怕的是,這種傷害伴隨著孩子一生,甚至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下一代。
慈母一詞是褒義詞,慈愛的母親總是能夠受到人們的尊重。但是慈母並不是讓媽媽們不加限制地給孩子疼愛,因為過度的溺愛,就已經不是慈母了。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獨立、越來越不懂得感恩。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對孩子的愛。除此之外,有四種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甚至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媽媽們應該儘量避免自己出現這樣的性格,為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