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臨空港打造「食品之都」

2020-12-19 中國網財經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和政府如何共同發力,實現「1+1>2」的跨越式發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浪潮中,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食品加工這一「拳頭」產業,以民營企業為改革突破口,通過政策創新解決企業發展之所需,讓企業有精力、有能力通過調整供給解決市場之所需。

  良好的營商環境孕育出了周黑鴨、良品鋪子等行業「龍頭」,一方面引領行業向改革縱深推進,另一方面為臨空港經開區打造「現代健康食品之都」提供強大動能。這種由企業和政府共同營造的良性發展生態圈,為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提供可複製的「樣本」。

  小創新掀起大變革

  對食品加工行業來講,供給側如果質量不高、結構不適應需求,易導致產品不對路,引發產能過剩。該如何破題?

  位於武漢市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周黑鴨,根據市場需求的「口味」,不斷調整產品的生產工藝。通過完善「供給」,周黑鴨快速從一家滷菜作坊壯大成為市值百億的在港上市公司,帶動我國滷製品行業的轉型升級。

  「周黑鴨的每一個技術升級,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發明、大創造,更多則是根據消費者需求,通過跨界、摸索、改良和創新帶來的革新。」品牌創始人周富裕說。

  2014年之前,周黑鴨只有散裝產品,也就是「按需稱重」。隨著消費需求的提升,很多消費者已不滿足於傳統的散裝。這促使周黑鴨在包裝工藝上進行創新。2014年,周黑鴨面向市場推出了填充氮氣的氣調鎖鮮包裝。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氣調鎖鮮包裝不是找個盒子,把產品裝進去那麼簡單,盒子雖小,卻別有乾坤,薄薄的上膜,就集合了阻氧層、阻水層、密封層、抗穿刺層等多層材質,看似簡單的盒身也包含了阻隔層、密封層、易剝離層等不同的材質。

  為此次包裝升級,周富裕跑遍全國,走出國門,幾經周折,終於引進第一條進口包裝設備。然而,設備在測試時有點「水土不服」。

  「氣調鎖鮮包裝正式推出之前,我們做了近千次實驗,一開始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周黑鴨技術部門負責人說,創新團隊沒有放棄,而是對設備不斷改良,在測試了四條生產線,進行了20多次發明改進後,最終把從義大利、德國進口的設備徹底「本土化」。

  2014年4月,當很多滷製品加工企業還在「光著背、流著汗、圍鍋轉」的初級階段徘徊時,周黑鴨散裝產品全部下架,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化的生產線和更加衛生的氣調鎖鮮包裝。

  更新升級產品包裝和設備後,如何延長產品保質期又成為周黑鴨科技攻關的新課題。為此,企業又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反覆實驗,在不添加化學防腐劑的前提下,通過天然香料的應用,以及調整香辛料的配比,讓產品在冷藏條件下,保質期延長了2-3天,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自動化的生產線、全新的包裝形式給企業不僅帶來了新的生產形式,還對生產環境、衛生、工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企業升級,一系列創新換來了更加嚴格的生產環境標準。

  在包裝車間,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和沉降菌含量為「十萬級」水準,遠遠高於國家對肉製品生產環境標準要求,達到歐盟藥企的標準。

  2015年,一部由周黑鴨起草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熟滷製品氣調包裝要求》在湖北強制實施。

  就這樣,一個包裝盒引發了「蝴蝶效應」,帶來整個滷製品行業的大變革。

  「大數據」挖掘消費潛能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如果沒有消費意願,再強的消費能力也無法轉化成有效需求,從而導致生產過剩。因此,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有必要對「需求側」實現科學管理。在這一方面,湖北良品鋪子食品有限公司可謂「領跑者」。

  走進良品鋪子總部,只見偌大倉庫內全是一排排貨架,足有5米多高。上面整齊碼放著各種琳琅滿目的零食。「一代佳仁」「泰國芒果乾」「脆冬棗」「土耳其杏幹」……上千品種令人應接不暇。快遞包裹順著滑軌按工序裝箱、封裝待發。倉庫外面,待載貨的卡車早已排成長龍。

  「企業能快速發展,主要還是抓住了消費者需求。」良品鋪子創始人楊紅春說。消費升級後,人們購買零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有的是出於感性,只是突然想吃點什麼,有的則想吃零食補充營養,還有的是為了出行和社交。

  基於這些需求,2006年,第一家良品鋪子亮相武漢,推出了小包裝、精選裝、個性裝的零食,因此受到消費者青睞。

  通過網絡,良品鋪子把「鋪子」進一步下移:零食在原產地生產後,通過全國2000多家門店,以及京東、美團、百度、騰訊微信、QQ等37個社交線上渠道,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上。

  隨著銷售規模的擴大,良品鋪子對「需求側」管理也越來越精細。網際網路時代來臨,消費需求更加多元、個性,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8月開始,良品鋪子聯合IBM等網際網路服務巨頭,利用大數據為消費者「畫像」,挖掘潛在需求。

  大數據還打通了良品鋪子的供應渠道,形成了一張完善的供銷網絡。「貨賣了,再開始生產。」楊紅春說,每賣出一份零食,大數據系統會根據店面規模、銷售渠道、銷售速度等,分析何時需要補貨生產,從容實現以銷定產,按需生產,既縮短庫存時間,又能確保產品新鮮。

  「不論是傳統經濟,還是網際網路經濟,企業都要平衡好供和需的關係。誰能更好把握消費需求,誰的生意就能做得更好。」楊紅春說。

  培養食品產業供給側改革土壤

  武漢市臨空港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陳邂馨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市場化改革的過程,民營經濟與市場又有天然聯繫。在「網際網路+」時代,民營經濟衍生出跨界融合、共享經濟、粉絲經濟、新零售等層出不窮的新模式,極大提升產、供、銷的效率。

  「發展民營經濟,對激發經濟活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長久以來,民企在管理、創新、人才等方面還存在諸多顧慮,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也有待改善。這為政府發揮效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新的方向和要求。」陳邂馨說。

  武漢市臨空港經開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澤發介紹說,為了更好刺激民營經濟發展,臨空港經開區在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發揮產業聚集優勢,做強發展硬環境。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擁有中西部地區最具競爭力的食品工業企業,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200餘家,年產值超過500億元,產值幾乎佔全區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區。走在臨空港,可口可樂、百事食品、法國達能、華潤雪花、統一食品等170餘家食品企業在這裡紮根。

  楊澤發說,作為湖北首個發展臨空經濟的國家級功能區,近年來,武漢臨空港經開區加快推進食品產業升級,建成了華中地區最大的食品產業集群。同時,臨空港經開區通過盤活存量,引進增量,提高質量,形成了食品加工、裝備製造和現代物流三大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格局。如今,上百家現代物流企業在這裡聚集,成為華中商貿物流的集中地,為綠色食品提供了流向全國、走出國門的「快車道」。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臨空港經開區在「聚商」「育商」「創業」「轉型」「環境」「親清」六個方面發力,通過開展「千名局級幹部聯繫服務千家企業」以及「雙萬雙聯」,更是聚焦企業發展難點、聚力改善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推進形成「親」切服務、「親」近施政、「清」爽交往、「清」白規範的體制機制,多維度促進民營經濟更健康更有質量發展。

  幹部多跑腿,企業少跑路。幹部主動同企業接觸交往,真心實意為企業服務,做到「企業有事隨時到,企業無事不打擾」,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

  「有什麼困難直接跟我打電話,我添彩不添亂。」武漢市招商局對口聯繫周黑鴨的相關幹部日前來到企業了解情況,對企業負責人說。

  周黑鴨行政總裁郝立曉說:「在臨空港經開區,政府派專門幹部對接,幫企業解決了二期80畝用地等很多燃眉之急,企業才能把精力和心思放在經營和研發方面。」

  ——掃除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障礙。武漢臨空港經開區從優化服務軟環境入手,廢除不合理規定,優化行政審批流程,讓民營經濟在臨空港「鋪天蓋地」。「周黑鴨」和良品鋪子等企業的快速成長,吸引了一大批食品加工配套服務企業前來這裡投資建廠。為使籤約項目儘快開工投產,臨空港經開區在工業項目推進會、區政府常務會的基礎上,立下每周一次「主任辦公會」的新規,一旦指出問題,區領導當場協調決定解決途徑,督辦執行。

  據楊澤發介紹,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武漢臨空港經開區引進項目總量突破千億大關,共籤約引進項目36個,正式協議投資額為8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倍。

  改革仍在繼續……通過不斷提檔升級和深化改革,預計到2020年,武漢臨空港經開區食品加工以及相關產業將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千億元,成為立足中部、輻射全國的「現代健康食品之城」。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六度」看武漢臨空港:深度
    武漢臨空港的「深度」與內涵!正是臨空港大道這40平方公裡的補給空間,使後來居上的武漢成為國內首個也是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落戶地,勇敢挑起國家戰略大任。2010年,一家年銷售收入幾千萬元的食品加工企業入駐食品加工園區,企業擔心步子邁得太大,僅計劃用地40畝,通過綜合考察,東西湖區食品藥品產業辦公室為其多預留了20畝地。事實證明了這一明智之舉。
  • 「六度」看武漢臨空港:高度
    、地綠、水清、人和的幸福臨空港五年成就鼓舞人心開拓奮進書寫新篇即日起推出《「六度」看武漢臨空港》新篇章、新氣象、新作為今天我們來看看武漢臨空港有多高?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武漢臨空港正在為大武漢建設數字經濟一線城市奔跑發力。02.臨空智造 大放異彩三江航天、凌雲科技、航鑫電子等航空航天企業迅猛發展,航達科技躋身於C919大飛機製造國家隊行列。
  • 葉頂:工業增速躍居三大開發區之首,武漢臨空港為何這麼牛?
    其中,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表現搶眼: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9.8%,工業投資增幅19.4%,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總額達預期目標進度42.2%,均高於武漢經濟開發區和東湖高新區,首次排名武漢三大國家級開發區之首。
  • 面向未來 臨空飛越——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奮力打造「臨空品質教育」
    作為我國唯一以「臨空港」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自成立以來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質量更高、發展更快的優質教育的期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新時代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人的責任和使命。
  • 武漢臨空港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開賽(圖)
    &nbsp&nbsp&nbsp&nbsp武漢臨空港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趣味定向運動會啟動儀式賽現場。通訊員宋亮 提供&nbsp&nbsp&nbsp&nbsp荊楚網消息(記者譚明猛 通訊員宋亮 段翠鳳 吳國敏 鄭晉霞)5月1日,以「與軍運同行」為主題的武漢臨空港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首屆趣味定向運動會在武漢東方馬城開賽。2000餘名市民、高校學生和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了運動會。
  • 武漢臨空港又一家醫院正式開診!
    武漢臨空港又一家醫院正式開診!: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武漢臨空港
  • 武漢臨空港雲上招聘結束,有了這些收穫
    長江網12月7日訊(通訊員王洋洋 記者黃金) 7日,記者從東西湖區委組織部獲悉,歷經7個月的武漢臨空港經開區2020年大學生留漢就業空中招聘系列活動順利收官,新增落戶大學生4729人,新增參保大學生17444人。
  • 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第二批「金山英才」公布
    從「5年內留住100萬大學生」,到「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再到招才局的設立,武漢拿出「事竟成」的氣魄,召喚英才到來。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積極響應全市招才引智號召,實施第二批「金山英才計劃」引才工程,用最真誠的臂膀擁抱人才的到來,用最有力的舉措讓人才紮根於此。
  • 東西湖科教振興,臨空港國家網安學院9月正式啟用
    9月,臨空港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即將正式啟用,屆時,這座集學歷教育、在職培訓、研發中心、孵化平臺為一體的「科教+科創」人才高地將為臨空港乃至全國網安科教、教研指引新的方向!國家網安基地佔位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域,規劃面積約40平方公裡,規劃布局建設國家網安學院、研究院、培訓中心、展示中心、創新產業園區等核心區域。
  • 農博會上,臨空港展區成 「網紅」
    「尖板眼」驚豔亮相大品牌換裝升級12月17日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上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的展臺上各色農產品琳琅滿目成為人氣景點吸引眾多市民參觀打卡「這木耳怎麼是透明的?」晶瑩剔透的玉木耳該品種2019年引進武漢,並在臨空港落地生根,有望在明年初成規模上市,本次參展系首次在武漢公開亮相。東山街的「紅美人」柑橘受市民追捧在東山街特色農產品展位,歷經3年精心培育成功的「紅美人」柑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嘗鮮。
  • 武漢33億元成交五宗住宅用地 臨空港投、中交地產紛紛落子
    原標題:武漢33億元成交五宗住宅用地 臨空港投、中交地產紛紛落子   12月15日,武漢成功出讓五宗住宅用地,
  • 武漢臨空港8810名初中學子,已復學!
    闊別校園七個月挺過了武漢戰疫熬過了五個月的居家在線學習今天(8月10日)武漢臨空港19所中學8810名初一和初二學生返校複課迎著風雨查看更多頭條,請點擊武漢品牌迎來最佳發展時機
  • 「15分鐘生活圈」,「圈」出臨空港人的愜意生活!
    「15分鐘生活圈」,「圈」出臨空港人的愜意生活!讓市民共享發展成果武漢市提出加快完善養老、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近年,武漢臨空港做了許多有效嘗試
  • 蒙牛複合型現代化工廠落戶武漢臨空港!王忠林與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
    9月2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與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一行座談。王忠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對盧敏放一行表示歡迎。王忠林說,蒙牛是國內乳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疫情防控期間給予武漢很大支持,為抗擊疫情武漢保衛戰作出重要貢獻。當前,武漢正衝刺決戰,加速疫後重振,努力實現全年較好增長。在武漢疫後重振的關鍵時期,企業負責人再次來漢,是對武漢的極大支持。希望蒙牛繼續加大在漢投資力度,深化在乳製品領域合作,助力武漢經濟社會發展。
  • 武漢臨空港集中開工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169.7億元
    4月10日武漢市召開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各區設置分會場以視頻連線的方式集中開工100個重大項目我區分會場設在寶龍達電腦及電子產品生產和配套項目施工現場,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區委書記楊澤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區長彭濤參加儀式。
  • 比肩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武漢空港新城,到底有多N?
    記得很久之前有個外地朋友問我,為什麼機場在武漢市黃陂區,但是臨空港卻是武漢市東西湖區,還有機場附近宋家崗那邊有個臨空新城跟東西湖的臨空港又是什麼關係。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好好的磕打磕到東西湖、黃陂關於「臨空」的關係了。
  • 東西湖孩子們的福利來了、臨空港獲得全市第一
    武漢青少年體育夏令營(東西湖區部分)7月29日10時起至8月1日12時止,凡身體健康、有興趣參加的適齡青少年均可報名參加2020年武漢青少年體育夏令營免費技能培訓活動,東西湖區共7個培訓點。報名方式: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武漢體育」,進入公眾號,點擊「體育天地」欄,選擇「2020武漢市青少年夏令營」進入報名。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獲第一據武漢公布各區上半年經濟運行態勢數據,武漢臨空港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包括京東方在內的一批重點企業,前六月產值實現較大增長。
  • 融僑8.7億進軍黃陂臨空港 項目火速報建命名融僑方圓
    2月9日,融僑方圓項目報建,這是融僑進入黃陂臨空港的首個項目。項目位於橫店街環後湖北路不限購區域,該片區近來吸引了北辰、中南、金輝、中建三局等多家大牌房企的入駐,憑藉著距離城心的近距離,以及高端社區崛起逐漸成為漢口片區新中心。
  • 砥礪十年,武漢這個數字產業基地,將是武漢的下一個「宇宙中心」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擁有高科企業的臨空港(東西湖區),會是下一個「宇宙中心」嗎?看到這肯定有部分網友會不屑地說,臨空港不就是離機場近點嗎?有點食品產業,哪能跟光谷的產業相比。官方是這樣解釋的:2016年,重要網信辦批覆武漢支持開展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在臨空港經開區打造「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這是一座以網絡安全技術為引領,具備綜合服務功能的數位化產業之「谷」,最終在武漢形成「南有光谷、北有數谷」的全新高科技產業格局。
  • 9個億元項目同日開工,臨空港造電腦將銷往世界
    來源: 楚天都市報「轟隆隆」,今日在臨空港的長青街幸福村路以東、陽光路以西、東西湖大道以南、漢丹鐵路以北的寶龍達電腦及電子產品生產和配套項目現場,機器的轟鳴聲標誌著該項目正式開工,臨空港經開區項目施工建設重回到往日的熱火朝天,而在臨空港經開區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