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日報報導 郵政業連著供需兩端,關係百姓生活。近期,我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多措並舉推進郵政業復工復產,打通寄遞網絡民生通道,發揮郵政、快遞企業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中的擔當。截至目前,全市19個郵政、快遞分撥中心已全面復工,快遞從業人員返崗1.1萬人,返崗率近70%。
隨著復工復產,合肥市收投兩端的快件量快速增多。據統計,截至2月底,全市快遞業務收投量已突破300萬件,為復工啟動日(2月10日)處理量的2.49倍,已達去年日均量的80%。
快遞「加速度」,收投兩端忙
道路上,物流車輛來回穿梭;小區門口,快遞小哥一片忙碌的身影……
「喂,您的快遞到了,請到小區門口取下。」我市快遞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2月10日開始全面復工。
3月5日上午10點,位於合肥快遞產業園的中通快遞合肥分撥中心,滿載快件的牽引車經過消毒後駛入,將全國各地的快件送至自動分揀線。隨即,工作人員便有條不紊地在各自崗位忙碌起來。沈義勤正在處理疑難快件,將快件上不詳地址進行核准。她告訴記者:「這兩天的工作量明顯多起來了。」中通快遞合肥分撥中心經理劉曉峰介紹:「我們是2月17日復工,現在已有八成員工返崗,200多輛車輛都跑起來了,收發業務量已經恢復90%。」
全國各地的郵件在各快遞企業分撥中心短暫停留,被分派到各網點後,接著就由快遞小哥再「接力跑」。
「我平時每天的快遞運送量在70單左右,但是最近快遞量增加很快,每天要派送120多單,簡直比『雙十一』的時候還忙。」負責環球金融廣場三座寫字樓的順豐快遞員章陳告訴記者:「從正月初七上班到現在,一天都沒有休息,每天都要接打150多個電話。」安徽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經理吳楊玲介紹:「我們春節期間安排了三分之一的人員值班。因為疫情防控期間快件量增大,從2月3日開始又陸續安排人員返崗,目前返崗人員已達百分百,業務量也恢復正常了。」
在非常時期,郵政業擔負著為很多人「雪中送炭」的任務,同時也為不少復工企業打開線上銷路提供了便捷。近段時間以來,隨著相關產業的陸續復產,生產商貿領域流通服務需求也迅速增長。
記者在安徽蘇寧物流有限公司大件經營中心看到,倉庫裡整齊地擺放著15.6萬臺「合肥造」家電,工人正在配送需要當天送達的訂單。該中心倉儲部經理蘇坤介紹:「我們從2月下旬開始全面復工。從2月23日起,每天送貨量開始明顯增長,達到5000多臺,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因為家電消費的季節性特點,最近空調送貨量最大。」
記者採訪部分郵政、快遞企業了解到,在復工復產的同時,各企業在運輸過程中對快件運輸車輛及快件所處環境均進行了多輪殺菌消毒,快遞員在末端派送等多個環節也嚴格執行戴口罩、測量體溫、車輛消毒等措施。
精準施策,打通寄遞服務「最後100米」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快遞小哥只能將快遞送至各小區門口。一些小區一度還存在快遞員派件難。
由於疫情防控仍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居民居家消費需求又居高不下,為打通寄遞服務「最後100米」,3月1日,市郵政管理局與市房產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郵件快件末端投遞服務的通知》,分區分級精準施策保障快遞服務。
據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封閉管理的住宅小區,設有智能快遞櫃的,街道(社區)、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允許快遞員在出示安康碼、測溫合格和佩戴口罩後,通過指定路徑直接投遞到快遞櫃,完成快遞投送。未設立智能快遞櫃或智能快遞櫃配備不足的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要劃定區域專門用於本小區郵件、快件的臨時投遞、存放,同時提供相關設施避免郵件、快件被雨水淋溼。
·記者 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