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在復旦大學當了20多年校長,64歲時,他被軍警毆打

2020-12-25 騰訊網

我歸國(中國)後,一生旨在復旦,一生只當復旦的教授,一生只做復旦的校長。

說上述這番話的人名叫登輝,姓李。

這個「登輝」並不是中國臺省那位,此「登輝」是一位印尼華裔。

這個登輝並不是中國臺省那位,這個是一位印尼華裔。

登輝,字騰飛,祖籍福建同安,父母為南洋群島華僑。1872年4月18日,登輝生於荷屬東印度爪哇島巴達維亞郊外的紅巴村。

登輝早年在新加坡英華書院讀書。19歲時,他赴美國讀書,考入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畢業後,登輝回到南洋群島從事華僑教育事業,並參加中山先生領導的在海外的組織,做革命的宣傳工作。

1905年末,登輝來到上海,結識了復旦公學創辦人馬相伯。

次年,在馬相伯的邀請下,登輝出任復旦公學的總教習(教務長)。

1907年,清政府送官費留學生,派登輝為江南留學生考試官。

1909年,登輝又被清政府派為浙江省派赴美國留學生的主試官。

辛亥革命時,都督黎元洪力邀登輝任外交部長,但登輝以「我不會做官」婉拒了。南北議和時,南方總代表伍廷芳聘登輝為臨時顧問。

1912年,在中山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復旦公學遷入上海徐家匯的李公祠辦學。

登輝與馬相伯等人商定後,聘中山先生為董事長,聘伍廷芳、程德全、薩鎮冰、于右任、邵力子等十餘人為校董。

1913年,馬相伯退休,中山先生等人推舉登輝繼任,出任復旦公學校長。

1917年,在登輝的主持下,復旦公學擴充為復旦大學。登輝擔任復旦大學校長。

登輝擔任復旦大學校長達二十多年之久,連同在復旦公學在內,他在復旦校園內服務了約40年。

擔任校長期間,登輝為維持和發展復旦大學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以「學術獨立,思想自由」為辦學理念,多次強調復旦人要有團結、服務、犧牲之精神。登輝曾對人談及復旦前途,他說:「復旦大學緊緊盯住牛津、劍橋、耶魯、哈佛這些歐美名校,要與它們並駕齊驅。」

登輝擔任校長時期,復旦大學培養出了無數人才,眾多學生循著他的足跡,孜孜於中國高等教育的建功立業,有數十人出任各大學校長。比如: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清華大學及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河南大學校長許心武等等。

登輝矢志教育,更熱愛祖國(中國)。抗戰時期,他愛護學生,大力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復旦學生在登輝校長的支持下,三次去南京向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請願,強烈要求出兵抗日。

1932年「一二八」事變時,復旦學生50多人加入了十九路軍,與日軍血戰。

一九三五年,日寇製造華北事變,妄圖侵吞華北。復旦同學又發起愛國運動。蔣介石很惱火,他打電話給登輝,要他去火車站勸阻學生,登輝堅決拒絕了。

登輝支持抗日,給自己招來了麻煩,蔣介石視他為眼中釘。

1936年,3月25日凌晨,蔣介石指示吳鐵城派出軍警包圍復旦大學,逮捕學生七人。

3月25日下午,軍警又衝入校內,毆打師生。

3月26日上午,軍警又進校搜捕。

登輝校長強烈抗議國民黨的暴行。他召開臨時校董會,會後,親自去責問吳鐵城。

之後,一天晚上,吳鐵城突然出動六百多名軍警闖進復旦大學,又要抓人。登輝當時已64歲高齡,他衝上前去,大聲質問為何抓人。

軍警們置之不理,繼續抓人。登輝怒了,衝上去拉扯,想阻止他們抓人。結果,軍警們一擁而上,打了登輝一頓。

學生被抓、登輝被打。之後,教育界發起了抗議活動。在各方面的反對和抗議下,吳鐵城不得不將全體被捕學生釋放。

1936年末,在蔣介石國民政府的威逼下,登輝被迫辭去了復旦大學校長之職。

1937年,日本佔領上海後,復旦大學遷往重慶,登輝則在復旦大學上海分校堅守。

登輝對敵偽政權堅持「三不」原則:不與敵偽來往,不接受敵偽津貼,不得已時學校寧可停辦。

抗戰勝利後,一些學生請登輝談生平所得。登輝只講了一句話:「我歸國後,一生旨在復旦,一生只當復旦的教授,一生只做復旦的校長。」

1947年7月30日晚間,登輝突然在華山路寓所中風。

1947年11月19日,登輝病逝於寓所,享年75歲。

登輝先生一生從事教育,任復旦大學校長達二十餘年,他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復旦,被譽為「復旦的保姆」。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是誰?是李登輝
    19歲時,他赴美國讀書,考入耶魯大學。耶魯大學畢業後,登輝回到南洋群島從事華僑教育事業,並參加中山先生領導的在海外的組織,做革命的宣傳工作。1905年末,登輝來到上海,結識了復旦公學創辦人馬相伯。登輝擔任復旦大學校長達二十八年之久,連同在復旦公學在內,他在復旦校園內服務了約40年。擔任校長期間,登輝為維持和發展復旦大學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以「學術獨立,思想自由」為辦學理念,多次強調復旦人要有團結、服務、犧牲之精神。登輝曾對人談及復旦前途,他說:「復旦大學緊緊盯住牛津、劍橋、耶魯、哈佛這些歐美名校,要與它們並駕齊驅。」
  • 復旦大學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是誰?是李登輝!
    19歲時,他赴美國讀書,考入耶魯大學。耶魯大學畢業後,登輝回到南洋群島從事華僑教育事業,並參加中山先生領導的在海外的組織,做革命的宣傳工作。1905年末,登輝來到上海,結識了復旦公學創辦人馬相伯。次年,在馬相伯的邀請下,登輝出任復旦公學的總教習(教務長)。
  • 兩位李登輝,一位是復旦大學精神領袖,一個卻因賣國被國人唾棄
    1913年李登輝被評為復旦公學第三任校長,擔任校長長達二十三年,於1936年8月離任。他曾提出「服務、犧牲、團結」六字的復旦精神,有人稱先生為復旦的精神領袖,沒有他就沒有復旦大學。復旦大學老校長李登輝逝世的消息1947年11月19日李登輝先生因腦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五歲,11月20日的上海《飛報》刊登先生逝世的消息,貝葉撰稿《李登輝逝世矣
  • 章友德:馬相伯與李登輝的復旦公學
    不該被遺忘的復旦之光(老校長)李登輝李登輝(1872-1947),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老校長(1913年~1936年),他不是2020年去世的那個李登輝,而是出生於印尼的第七代華裔。創辦了復旦公學的馬相伯,將辦學的具體事務委託給學教育出生的李登輝,他自己則扮演一個大學校長的真正角色,籌集辦學資金,擴大學校影響力。今天的大學校長,應該從中得到啟示。1906年,馬相伯赴日,在日本學會成立典禮上發表演說勉勵留學生:「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
  • 他是何許人也?最長復旦校長,培養26位校長,後者把名聲搞臭
    他為復旦大學所培養的學生多學有所成,這在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極為罕見,他被世人譽為「人倫師表」,為維持和發展復旦大學作出了巨大貢獻。1917年,復旦正式改組為大學,設文、理、商三科,1947年11月19日,李先生因腦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五歲。
  • 1905年的今天復旦大學開學!解放前的復旦校長有多牛
    1905年9月4日,也就是今天,復旦公學開學。震旦學院因學潮解散後,馬相伯、嚴復、熊師復等即籌辦復旦公學,該校「系考取中學較深之學生,以英文教授高等普通科學,使能直入歐洲專門大學為宗旨」。請兩江總督周馥撥銀1萬兩為開辦費,劃吳淞營地70餘畝為校園,並暫借吳淞提督行轅為臨時校舍。
  • 淺談中國名校-復旦大學
    其源於《尚書》之「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有不忘震旦,更含復興中華之意。辛亥革命爆發後,復旦公學停辦。1913年3月1日,復旦重新開學,李登輝認校長。李登輝是復旦歷史上任期最長的一位,在他任內,復旦發展成為一所聞名全國、有特色的私立綜合性大學,形成了從中學到研究院的完整辦學體系。1917年復旦公學更名為私立復旦大學。至此復旦開始辦理大學本科業務。
  • 復旦大學八大知名校長
    03李登輝李登輝(1872-1947),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老校長(1913年~1936年),字騰飛,福建同安人他為復旦大學所培養的學生多學有所成,其中擔任大學校長的至少有二十六人,這在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極為罕見,他被世人譽為「人倫師表」,為維持和發展復旦大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讀大學要「悟道」
    人民網上海9月12日電(記者姜泓冰) 「有了愛才知道美,有了美你才知道奉獻」「來到大學,更重要的是一個悟道的過程」。12日上午舉行的復旦大學2014年本專科新生開學典禮少談專業學習,聚焦愛心、傳統、大道等價值觀主題,校長楊玉良更是直截了當地告誡學生:「僅僅靠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
  • 新生開學之際 追憶登輝校長二三事
    作為一名九零後(電影《人在囧途》中徐崢雲「我是九零後上大學的」),也情不自禁地想起當年徜徉復旦園的情景。時光荏苒,不勝唏噓,我已經從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成為負債纍纍的窮老子。話說老衲在上世紀90年代初到上海讀書時,去復旦的燕園,裡面一座假山,其中一塊石頭上寫著「一九二〇年李登輝校長遷建復旦大學校舍於江灣今址之奠基石」,落款是一九八五年時任校長謝希德題。
  • 高校教師:大學校長任職年齡限制可否取消?
    我國應考慮取消大學校長的任職年齡限制,讓有抱負、有能力、有思想、有良好社會聲譽的校長至少幹到滿65周歲。  據報導,復旦大學近日舉行全校骨幹教師和幹部大會,會上宣布,許寧生院士被任命為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院士不再擔任復旦大學校長職務。  楊玉良現年62歲,2009年1月被任命為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現年57歲,之前任中山大學校長。
  • 他現任復旦大學校長,47歲任正廳級,53歲任副部長級,今年63歲
    曾擔任中山大學物理系任教師、英國阿斯頓大學高級研究員、中山大學凝聚態物理研究所所長和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校長等職務的許寧生,今年63歲,現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公開資料顯示,許寧生校長出生於1957年7月,籍貫廣東澄海,是我國著名的真空微納電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致力於「場致電子發射及其應用」的研究。1975年,18歲的許寧生在廣東省普寧縣下鄉當知青。
  • 他是復旦大學掌門人,曾任中山大學校長,副部級,今年63歲
    曾任中山大學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等職的許寧生,今年63歲,現任復旦大學校長。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這樣評價他:許寧生是世界一流的教授,他的實驗室絕對是一個世界性的實驗室。公開資料顯示,許寧生,1957年7月出生於廣東普寧市,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物理系,後任中山大學物理系教師,後獲英國阿斯頓大學博士學位,1986年至1996年在英國阿斯頓大學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等職。
  • 章益:民革先賢 復旦校長
    到了秋天,章益聽說復旦大學的校長同情學生愛國運動,就向校長說明來意。校長當即同意他們報考復旦大學。章益和這些同學們都如願考進了復旦大學。從此,與復旦結下了不解之緣。  赴美留學 執教著述  章益在復旦大學讀書時學業優異,1922年6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科,成績列文科畢業生第二名,並在復旦大學附中擔任英文教員。
  • 他曾任復旦大學校長,54歲任教育部司長,56歲提副部級,今年68歲
    曾任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高分子材料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復旦大學校長等職務的楊玉良,今年68歲。1977年,25歲的楊玉良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並留校工作。1984年,他在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獲博士學位,並榮獲中國化學會首屆青年化學獎。
  • 鐵骨錚錚的文人:復旦大學創辦人,北大的校長都是他的弟子!
    鐵骨錚錚的文人:復旦大學創辦人,北大的校長都是他的弟子!他生於1840年,精通八國語言,「復旦大學」的創始人,北大校長蔡元培是他的弟子之一。1900年,賣掉上海的3000畝田地,創辦了近代中國第一個私立大學「震旦學院」,1905年,創辦第二所大學「復旦大學」。
  • 女博士劈腿玷汙復旦,是否愧對自稱為「狗」的創建者馬相伯?
    他認為國家需要的是現代的西式教育。於是,1900年60歲高齡的馬相伯,毅然賣掉了在上海的所有3000畝田產,捐給上海基督教會,希望由他們在上海創辦一所私立的西式大學。1903年,利用馬相伯的錢,上海震旦學院成立。然而,僅僅2年後,1905年馬相伯就與震旦學院分道揚鑣。
  • 開掛的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坎坷動蕩的傳奇人生
    百年名校復旦大學,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是全國數百萬高考學子的夢想校園。復旦大學,復旦二字取自「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創立於一九零五年,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馬相伯老先生從事外交和洋務運動多年,先後去過日本、朝鮮等國家,看到國家腐朽沒落,同時也看到國外列強的強大。到了1900年, 60歲高齡的馬相伯老先生深深地體會到,要想國家強大,一定要有為國貢獻的優秀人才,而優秀的人才需要有好的學堂來教導教育,於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賣掉上海徐家匯3000畝田地,把錢捐給「上海基督教會」創辦了「震旦大學」。並任校長一職。
  • 開掛的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坎坷動蕩的傳奇人生
    百年名校復旦大學,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是全國數百萬高考學子的夢想校園。復旦大學,復旦二字取自&34;創立於一九零五年,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復旦大學的創始人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馬相伯。馬相伯很平凡的一個名字,看過張雪峰老師是視頻的人或是復旦大學的人應該知道這位傳奇的老先生。
  • 復旦校長
    有經驗的公眾,瀏覽這些校長寄語,可以藉以探究時下執中國大學牛耳者的想法和動向。...復旦校長脫稿向學生報告基建分權等敏感話題5月20日晚間,在面向全體學代會代表的復旦大學2014年校情報告會上,校長楊玉良原本要就「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