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的8月份開始,豬價就瘋狂的漲價,其市場的價格也突破了16元每斤,當時很多人都在抱怨太貴了,根本就吃不起,結果這才不過剛剛開始,之後的價格更是快速的上漲,在9月份時就高達25元每斤,而10月份更是提升到30元、35元每斤,而收購價也從當初的9元每斤,提升到了20元一斤,可見其上漲是有多麼的瘋狂。
因為豬價的任性,市場中的其他肉類價格也在跟著快速的提升,雞肉的行情從7元一斤提升到了14元,大家的購買負擔也增加了一倍,牛羊肉的價格也不便宜,正是肉價市場的快速上漲,結果導致了消費者的食用負擔增加,不少小吃也隨之漲價,這讓消費者也是十分無奈。與此同時,那些養豬戶們也是賺得盆滿缽滿,可能半年就會賺上幾十萬元,畢竟豬價的利潤也高達千元,這可是最利好的時代。
在10月份時,豬價的上漲也是超乎想像,收購價則是從28.49元每千克提升到了40.87元每千克,可以說有多麼的瘋狂。不過到了11月時就迎來了開門綠,目前23個省份的豬價大跌,跌幅更是高達0.82元,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無奈。特別是那些養豬戶們,在此前還有惜售的想法,但看到價格的變化後,也紛紛有了惜售的想法,不少人也急於將其賣出去。
專家也指出11月份可能進入降價時代,一旦真的拋售生豬,到時候的價格可能就會大幅度的下跌。其實這對普通的民眾們來說還是非常好的,畢竟很多人想要吃豬肉卻買不起,那些商販也很無奈,因豬價的上漲導致自己也失業了,整個零售攤也是十分的清冷。那麼此次的下降原因有哪些呢?
1、消費疲軟
目前消費者對豬肉的依賴性已經轉變,大家完全可以長時間不吃豬肉,目前的市場消費也隨之疲軟,因此它的價格上漲動力也隨之消失,在屠宰企業的壓價之下,它的價格自然是暴跌。
2、出欄體重加大
在以往我國的生豬出欄最佳體重則是在220-230斤左右,但到了如今出欄時豬的體重卻直接提升到了280-300斤之間,這樣就意味著可以更好帶動市場豬肉量的提升,以此提高消費量。
3、進口
我國今年的進口量明顯在不斷的提升,預計今年要進口200萬噸,相比2018年可是增加了不少。而隨著進口量的提升,到時候市場的豬肉量也會增加,這樣一來自然也是讓豬肉的整體價格也能下跌。
其實從以上分析來看,豬價的價格下跌似乎還是有理論支持的,而如今的產能恢復也比較穩定,大家一定要謹慎擴欄,別太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