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深加工聯姻和農家樂攀親 金山"接二連三"做強都市農業

2020-12-20 東方網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乘坐京滬高鐵出門旅行的人,在列車上要一份熱騰騰的快餐,既方便又快捷。也許人們並沒注意,這份飯的「源頭」是金山廊下的「中央廚房」。說起金山農村,還有另一張靚麗名片「農家樂」——品新鮮瓜果,吃農家小菜,一面與農產品深加工聯姻,一面和農家樂旅遊業攀親,金山人把這種農業發展道路形象地稱為「接二連三」。

  所謂「接二連三」,就是要讓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與第二產業(加工業)和第三產業(旅遊等服務業)實現對接貫通,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拓展農業服務功能,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也是對「都市農業」最好的詮釋。

  「中央廚房」接田頭餐桌

  位於金山廊下鎮的上海鑫博海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是一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每天為京滬、滬杭高鐵供應冷鏈快餐超過1萬份,每年的供應量約400萬份。

  通過籤約,鑫博海將數千種植農戶和上萬畝農田納入種植專業合作社,按照訂單統籌規劃實現集約化種植;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集中加工、集中檢驗、集中儲存和配送。從田頭到餐桌,全過程的產業鏈改變了傳統農業功能單一、效益低下的狀況,也大大提升了生態農業的產業能級。

  在廊下,在金山,鑫博海都不是個案。目前,整個廊下鎮已形成集淨菜加工、色拉蔬菜和保鮮蔬菜加工、冷凍乾燥農產品及植物營養提取物加工於一體的中央廚房加工產業體系。據了解,在金山以中央廚房為核心的農產品加工區,每年的農產品加工配送量已超過3萬噸。

  農家樂和節慶帶動旅遊

  富連觀是金山廊下鎮中華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幾年前,她看到商機,開了個「富阿姨飯店」,因為有特色,一年四季客人不斷。如今,富連觀的年收入超過10萬元,還帶動其他農民開出了七八家農家飯店,成了致富帶頭人。

  除了星羅棋布的「農家樂」外,農業特色品牌和農村特色節慶也成為帶動旅遊的重要支點。「金山小皇冠」西瓜、「施泉」葡萄、「多利升」西瓜、「珠豐」甜瓜等農產品獲市評比金獎。「珠豐」牌甜瓜和「田妞」牌新鮮蔬菜被認定為上海市著名商標。每年舉辦「金山蟠桃節」和「張橋羊肉節」,更吸引了眾多遊客。去年5月,首次舉辦了「金山西甜瓜節」,今年1月又舉辦了首屆「金山草莓節」,接下來還會舉辦金山田野百花節、金山黃桃節。

  西起楓涇中國農民畫村,東至漕涇休閒水莊,金山農業旅遊黃金走廊已經基本形成。全區有「上海世博觀光農園」13家,「世博農家」39家。其中,中國農民畫村和金山農村新天地兩個景點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農民畫村和廊下生態園被評為AAA級旅遊景區。2011年全區接待遊客突破120萬人次,涉農旅遊收入達1.8億元。

  金山區把現代農業的一產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取得了「接二連三」的效果,區委書記楊建榮的說,我們的目的是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據資料顯示,金山區在過去的五年中,農民收入每年增幅在10%以上。

相關焦點

  • 上海金山「三個百裡」畫卷徐徐展開 推動農業質效提升
    施泉葡萄合作社近年來,金山正以中部的呂巷鎮、廊下鎮等以農業為特色的區域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個特色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猶如一個個珍珠,並沿金石公路、金廊公路、朱呂公路等逐漸形成了一幅「百裡花園、百裡果園、百裡菜園」的畫卷。同時,金山重點培育建設適宜本土生長、產業帶動力強的「花海」,目前全區梨花2800多畝,已形成以楓涇為核心的梨花產業帶。
  • 農家樂特賣會明早金山開賣
    N本報記者 章微 文/圖 核心提示: 海都農家樂,樂萬家。本報去年10月中旬啟動「海都農家樂」,舉辦了15場農產品現場義賣活動,幫助農民銷售1500多噸農副產品。除了15場現場活動,本報發揮全省主流都市報的影響力,實踐媒體的責任和作用,在旗下海都購物網www.968111.com上打造全省農副產品產銷對接平臺。
  • 金山也有"新天地" "農家樂"引領上海旅遊新天地
    東方網9月17日消息:「我三年前來過金山,除了農田還是農田。今天再來金山,我參觀了現代農業園區,去過了新蓋好的中華村,感覺就和「新天地」一樣好。」一位遊客告訴記者。    上午,以「遊綠色金山,賞鄉村美景」為主題的2006金山旅遊節在位於廊下的金山現代農業園區拉開帷幕。
  • 一葡二桃三莓四瓜,還有你吃的色拉蔬菜……區長請你來品嘗金山味道
    常去國外旅遊的人會說,在國外,村子比都市漂亮,「寧做瑞士農民,不做紐約市民」。而在中國,跟人提說要做農民,有時候卻會被反問,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BUT,重要話說三遍!這OUT了,到金山做農民,到金山做農民,到金山做農民,今後讓你夠不上啊!此話怎講?
  • 住宿、餐飲提升服務 上海打造農家樂" 升級版"[圖]
    上月,旅遊節開幕之際,金山廊下鎮中華村農家樂基地迎來了首批遊客。負責開發的,是錦江國際集團旗下的上海旅行社。中華村有116戶農戶被劃入農家樂基地,農民將閒置的農宅整棟或部分騰出來,由錦江國際集團按照三星級酒店標準裝修。鄉村酒店的外貌,具有金山民居「白牆、黛瓦、觀音兜」的特色,而客房內,空調、電視、衛生間、淋浴房等一應俱全,並統一裝上了寬帶。
  • 廊下農家樂的創新經營之道 "曬"出金山農民新風貌
    清明三天小長假,位於廊下鎮中華村的富阿姨飯店,迎來了近800名遊客就餐,這家農家樂飯店幾乎餐餐爆滿,營業額與去年同比增長約25%。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遊客就是通過富阿姨飯店的官方微博,了解到金山田野百花節的信息後而來廊下遊玩的。
  • 南陽都市生態農業漸入佳境
    在津灣的示範帶動下,新野縣還打造了山坡村「農遊一體化」項目和獨具特色的白河灘溼地公園等以觀光農業和美麗鄉村為主的鄉村旅遊點,成為新野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南陽市農業局副局長許曉生向記者介紹,「經過深入的調研和反覆的補充、完善和提升,我們於2015年制定了《南陽都市生態農業發展規劃》,指導全市都市生態農業穩步健康發展。」    規劃確定了「三圈四帶十區」的布局。發展近郊休閒觀光圈、遠郊綠色產業圈、山區生態涵養圈和G312休閒農業產業帶、G207生態農業產業帶、白河休閒觀光產業帶和南水北調中線乾渠觀光產業帶的都市生態農業。
  • 今年"五一"去農家:盤點上海周邊"農家樂"[圖]
    >  遠離都市的喧囂,周末到郊區農村放鬆休閒,正成為許多上海人時尚的生活方式。今年「五一」黃金周到來之際,「農家樂」旅遊又將成為上海市民追捧的焦點。東方網記者就為您獨家盤點上海周邊的農家樂精品,供您「五一」休閒參考。    金山農民畫村生態休閒園    上海市鄉村遊10條精品線之一的金山農民畫村生態休閒園位于楓涇鎮中洪村。
  • 看農民喜劇玩鄉村體育 金山農家樂有新意
    「五一」期間,上海的農家樂旅遊項目出現了一些「新氣象」———作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金山區廊下鎮的農村新天地和中華村農家樂在節日中先後推出了農村情景喜劇《姚府娶親》表演和第一屆鄉村體育節,兩項「農」意盎然的活動吸引了眾多上海市民前來觀看和參與,據了解,節日期間當地農家樂的住宿率幾乎達到100%。
  • 高效生態農業讓鹽都奔向「綠富美」
    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做強綠色果蔬、花卉苗木、優質稻米、生態水產四大主導產業,叫響「大縱湖大閘蟹」「鹽都草莓」「張莊葡萄」等農業地標品牌,推動優質農產品搶駐上海市場,做深做細「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文章,把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近年來,鹽都區以「一鎮一園」為載體,以爭創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契機,走出了一條高效生態、特色精品、綠色安全的現代農業之路。
  • 金山「田園綜合體」初現魅力
    「當都市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如何通過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城市居民,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金山區這些年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課題。為此,我們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注重打造一個個『田園綜合體』,充分發揮都市農業的經濟、生態和服務功能。」
  • 「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璧山打造重慶觀光採摘樂園
    璧山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區依託區位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田園綜合體,實現一產「接二連三」。打造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今年起,該區還將利用3年時間,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提檔升級,植入觀光、體驗、採摘等休閒要素,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把果園打造成為重慶市民休閒體驗採摘的樂園。
  • 走進北京房山區—都市現代農業生態谷聚焦
    作為對食物需求變化的回應,產品轉向高產出、不依賴土地的農業,很大程度上成為都市網絡的一部分。現代化溫室、集中的動物養殖及奶牛場都是都市農業的現代體現形式,他們存在於都市之中或在都市周邊。都市區域內不能生產的產品(飼料、精飼料、主食)通過進口進行補充,同時,大量生產適合生長在該地區的產品,則可以出口。通過這種方式,大都市建立了另外一種融於城市結構中的農業食物鏈全球網絡,包括極其豐富的食品種類的生產,到各種加工,再流向貿易和分銷。
  • 瀋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建設瀋陽環城都市農業產業帶...
    都市農業已成為我市重要的民生產業和新型消費業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在環城都市農業產業帶規劃範圍內,以都市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為基礎,以高端精品、高效特色、高產生態和休閒觀光農業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核心,重點實施「四點、四線、四面」工程。
  • 滎陽打造鄭州「西花園」 都市休閒觀光農業異軍突起
    近年來,滎陽市按照「打造鄭州新城區和西花園」的發展定位,發揮滎陽都市現代農業基礎和區域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培育提升休閒觀光農業園區,開工建設現代漁業示範區,培育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市生態農業建設成效顯著。農業休閒園區60餘家,農家樂100餘家。
  • 廈門:構建都市農業的金融坐標
    廈門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實做得相當不錯,農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莊乾淨、美麗。這些變化,無疑和當地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大型國有銀行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扶持密切相關。  在傳統「三農」概念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都市裡做農村金融要有獨特的思維。
  • 萬載有機農業「接二連三」協調發展
    近年來,萬載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農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體系,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去年,全縣有機農業總產值達30多億元,同比增長16.7%。  依託有機農業,做優一產。萬載堅持高起點謀劃現代農業,確定了以北部山區有機農業片區、南部丘陵綠色農業片區為主體的生態農業體系,全力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和耕地的有機轉換。
  • "賞花經濟"潛力初現 金山田野百花節帶動農家樂
    "賞花經濟"潛力初現 金山田野百花節帶動農家樂 2013年4月8日   「這次百花節對我們農莊的生意有了很大的拉升效應,客流比往常多了兩三倍,中午翻桌達到20多桌,營業額也比平時增加了
  • 鎮寧:小黃姜「接二連三」
    當時,雖種植歷史悠久,但農戶產業發展意識不強,種植零散,發展緩慢,多年依舊還保持在小農經濟的水平線。 為加快產業發展步伐,2016年,鎮寧引進首家臺資企業,成立貴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生產、加工及銷售一體化產業鏈,為鎮寧小黃姜產業發展埋下伏筆。 貴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古永雄回憶:「2016年,鎮寧生薑面積6萬畝,但品質不高價格受限。
  • 2020年都市農業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都市農業市場調查...
    四、多功能性    五、高度產業化、市場化    六、行政關係  第三節 都市農業的功能    一、生產和經濟功能    二、創匯功能    三、文化和教育功能    四、生態功能    五、旅遊功能    六、示範和輻射功能  第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