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與華南師範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的0-6歲託幼行業交流盛會在廣州舉行了閉幕儀式,這場線上線下聯動、為期三日的行業交流盛會圓滿閉幕。
樂融兒童之家創始人郭曼妮女士作為本次「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學前教育專場」分享嘉賓,就當前早教行業發展趨勢、樂融「量身型」早託一體化運營模式的解讀,對教育市場未來發展進行預判。
早教行業概括與市場規模
據權威數據表示,中國早教市場2017年規模約為494億人民幣,預計未來五年將保持14.6%的CAGR繼續增長,主要驅動為早教參培率持續上升:目前,一線城市0-6歲早教參培率約25%;二線城市約為16%;三線城市約8%,全國平均早教滲透率為11%,預計未來五年全國平均早教滲透率提升至18%。
目前,高端早教市場佔比僅約15%,隨著消費升級,預計未來潛力較大,市場的高端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對於早教未來的增長空間,郭曼妮女士認為,早教未來主要增長驅動來自持續上升的早教滲透率,對教育支付意願及能力的不斷提升。
實際上,作為教育行業中政治鼓勵的細分賽道,早教、少兒素質教育也是民營資本參與最友好的賽道。儘管疫情導致今年行業發展減速,但後疫情時代家長對託育、早教的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從炫耀性消費、快樂性消費成長為結果導向性消費,家長更加理性化。
當前早期教育商業模式進化方向:「量身型」早託一體化運營模式
幼兒園、早教、託育三種業態構成中國親子教育到素質教育業銜接與過渡。表面上,三種業態都是服務0-6歲,但實際存在巨大的「隱性壁壘」。首先,基於年齡差異化,以及教育側重點的不同,用戶「買單」動機也有所差異。例如,家長在幼兒園時,重點關注該園所安全、衛生,是否具備辦學資質等。
作為入行16年的「早教人」,Julie女士從教師教研到教育專家再到企業管理者,從幼兒園到託育、早教再到樂融兒童之家託育一體化機構,見證了中國親子家庭育養觀念的轉變。
郭曼妮女士認為,對於早教機構而言,隨著早教理念深入人心,新一代年輕父母對早教教育理念、課程體驗、會員服務、老師專業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作為理念傳遞的早教老師,自身素養、專業度成為了家長繼品牌以外,選擇早教機構尤為看重的部分。
關於1-3歲的託育服務,家長首要考慮的是品牌、安全、健康、衛生等,這源於託育中心提供主要包括照護、習慣養成以及潛能激發和早期啟蒙教育,定製規範、科學一日活動作息表,並遵循孩子自然發展規律,以主要解決職場爸媽育兒難,孩子無人帶的問題,滿足「託管+教育」的剛需。
樂融兒童之家要做三位一體的教育
無論是親子教育(0-3歲)、託育教育(1-3歲),還是ISTEAM教育(3-6歲),目的都是在於為每個寶寶人生最重要的6年,打下最堅實的習慣、性格基礎,這是早教機構教育理念與課程體系所傳達的價值與意義所,也是樂融兒童之家一直在去做這件事情。
要做三位一體的教育,這是樂融兒童之家疫情期間大的方向。Julie女士認為,在0-6歲階段,有做親子教育的,有做託育教育的,還有做幼兒園教育的。以前早教機構,要麼選擇做一件漂亮的「上衣」,或者一件漂亮的「褲子」。現在大方向卻是,0-6歲之後,如何支撐6歲以後的小學教育和初高中教育?以樂融家長舉例,家長不僅越來越理性,知識儲備量,理念接受程度都有了很大進步,新生代家長在選擇託育或者早教時,考慮更多的是教育理念和課程體系是否保持整體性、連貫性。
經過八年沉澱,樂融兒童之家基於多元智能理念和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自主研發並形成P.R.E.C自然育養理論和實踐方法,專注為中國新生代家庭0-6歲嬰幼兒提供親子早教、嬰幼兒照護、 ISTEAM教育三大服務,關注嬰幼兒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養成,培養嬰幼兒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社交能力、創造力、專注力、獨立性,培養具有未來國際勝任力的優秀寶寶。目前,樂融全國擁有40+家中心,遍布29個城市,為100萬以上的家庭提供了早教、託育服務。
郭曼妮女士表示,樂融兒童之家會堅定繼續去做親子教育、託育教育以及幼兒園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擁有漂亮的上衣,褲子,把它變成一個連體服,這樣的商業模型在各個板塊實現最大化。」讓家長擁有自主權,來選擇親子課程、託育課程還是幼兒園的銜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