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代資格評定方式有變,中證協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

2020-12-23 第一財經

註冊制時代來臨,券商保薦業務行為和執業質量愈發重要,監管機構多次強調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12月4日晚間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規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保薦業務規則》共六章五十一條,強調了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保薦業務違規違規項目公示機制等六大機制的建立,同時對保薦代表人的登記管理、專業能力水平測試等做出調整。

亮點包括:保代資格的取得由原先的「考試定資格」變為「能力定資格」——能否登記為保代,更多是保薦機構評判其是否具備執業能力及業務經驗,更加注重的是執業能力,而不是考試。

中證協表示,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要求保薦機構必須健全與之相適應的能力和責任體系。《保薦業務規則》的出臺對於促進形成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看門人」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五方面完善規則、七項舉措強化保薦責任

《保薦業務規則》共六章五十一條,主要特點和內容有五方面,涉及完善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豁免條件、優化保薦業務收費原則、完善保薦機構內部問責機制等。

五方面具體為:

一是完善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豁免條件,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豁免條件主要考慮保薦項目經驗情況;

二是增加保薦代表人培訓學時減免規定,後續將在從業人員培訓規則中明確具體減免安排;

三是優化保薦業務收費原則,規範市場秩序,助力建設行業良性競爭生態;

四是完善保薦機構內部問責機制,要求保薦機構明確保薦業務人員履職規範和問責措施;

五是細化保薦機構盡職調查責任標準,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值得關注的是,在保薦執業規範方面,《保薦業務規則》針對保薦業務重點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建制度,規範行業發展,採取七大舉措,涉及:

要求保薦機構應當制定明確且合理的保薦業務收費原則;強化保薦代表人職責,要求保薦代表人全程參與項目執行,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盡職調查和審慎核查;強化上市輔導工作,進一步提高保薦機構對輔導工作的重視程度,督促發行人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明確要求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在盡職調查工作底稿等文件中詳細記錄所執行的盡職調查範圍、步驟和內容等。

與此同時,《保薦業務規則》在強化保薦責任、堅持自律管理與行政監管的差異化定位方面也有相關規定,還將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

保代考試為「非準入型測試」

值得關注的是,據《保薦業務規則》,保薦代表人的登記管理與以前的資格管理有所不同。在新規則下,保薦代表人登記管理是事後自律管理,有別於之前的事前準入資格管理。

具體來看,中證協表示,在目前模式下,保薦代表人是否符合相關執業條件的判斷權及決定權交給保薦機構。保薦機構在聘用保薦代表人前,應當對其從業經歷、誠信信息、違法違規情況等進行審慎調查,確保其符合從業條件。在保薦機構認為符合相關條件的前提下,再按照有關規定向協會進行登記。

同時,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為「非準入型的測試」,中證協表示,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是驗證擬任保薦代表人是否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具備所需專業能力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也不是成為保薦代表人的必備前置條件。

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兩類人員今後也可按照相關規定成為保薦代表人:一是具備一定保薦相關業務經歷和監管經歷而豁免測試的人員;二是測試結果未達到基本要求,但所在保薦機構認為其具備專業能力且能夠驗證專業能力水平的人員。

相關焦點

  • 中證協重構保薦業務規則 保代人將實施分類管理
    時代周報實習記者 鄭敏芳伴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持續推進,保薦業務規則的升級也在同步進行。12月4日,中證協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下稱規則),對券商保薦業務的規則進行重構。重視經驗能力根據中證協答記者問來看,首先是關於保代考試的變革。從準入資格考試改為非準入型的水平評價測試,這就意味著保薦代表人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不再是成為保薦代表人的唯一方式。
  • 《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正式發布,保代評定資格生變
    12月4日,《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規則》)正式稿發布並實施。「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新《證券法》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完善投資者保護、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等。
  • ...定資格到能力定資格,保代登記主動權交給保薦機構,中證協八問八答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時隔不到半年,《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即出臺,落實並細化證監會7月發布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保薦機構認為擬任保薦代表人符合相關條件的,按照相關規定向協會進行登記。
  • 中證協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 七方面舉措壓實責任
    本報記者胡雨林倩  中國證券業協會12月4日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保薦業務規則在加強保薦執業規範方面,作出了七方面的制度安排。為進一步加強保薦代表人的自律約束,協會建立了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
  • 中證協公布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
    原標題:中證協公布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 超98%保代無不良誠信信息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根據《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並公布「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A(綜合執業信息)」「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
  • 中證協 公布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 超98%保代無不良誠信信息
    中證協  公布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  超98%保代無不良誠信信息  ⊙記者 劉藝文 ○編輯 孫放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根據《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並公布「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A(綜合執業信息)」「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B(機構驗證類
  • 年初至今保代激增2000餘人是過去20倍!半數無保薦經驗
    需要注意的是,快速擴容的同時,6000多名保代中卻超半數尚無保薦項目經驗。註冊制下,分秒必爭,好的保薦機構和保代可以事半功倍。那麼哪些保薦機構保代最多,項目經驗最豐富?金牌保代都有哪些呢?取消資格限制後保代快速擴容中信建投保代最多今年6月,證監會對《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其中,個人申請保代資格時擔任過項目協辦人及通過保代考試兩項重要條件取消,用「非準入型的水平評價測試」替代。
  •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答記者問
    摘要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答記者問 】今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正式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協會相關負責人就規則發布的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5700保代迎「能力定資格」時代,隊伍擴容會否導致「金領」褪色?
    中國證券業協會12月4日發布的《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有幾大看點:從以往的「考試定資格」改變為「能力定資格」、規範保薦業務收費標準、規定不得以業務包幹等承包方式開展保薦業務、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等。在運行十餘年後,保代考試宣告取消,保代資格準入門檻大降。
  • 保代新規出臺!保代將由考試定資格到能力定資格,保代登記主動權...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時隔不到半年,《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即出臺,落實並細化證監會7月發布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保薦機構認為擬任保薦代表人符合相關條件的,按照相關規定向協會進行登記。
  • 保代江湖變局:擴容分類加劇馬太效應
    2020年最後一個月,《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保薦業務規則》)正式發布,最為吸睛之處在於,不再將準入型考試作為唯一門檻,而是以專業能力定資格,將保代是否符合相關執業條件的判斷權和決定權交給保薦機構。
  • 廣發證券暫停保薦機構資格後,大批保代離職,不少帶著項目跳槽
    文 | 飛魚團隊流程編輯 | 王倩因涉及康美藥業造假,廣發證券在今年被證監會採取了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的監管措施。處罰之下業務停擺,廣發證券隨即出現了大批保代人員的離職。飛魚財經根據公開信息統計,自今年8月以來,廣發證券離職的保代已經超過30人,其中不乏帶著項目跳槽者。
  • 保代分類榜發布!逾3000保代竟無項目 99人還上了C榜
    保代保薦項目信息公開透明為進一步加強對保薦代表人的自律約束,中證協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將保薦代表人分為A、B、C三類。據了解,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A根據是否存在效力期限內不良誠信信息及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結果是否達到基本要求,分類公示全體保代執業信息。
  • 保代分類榜發布!逾3000保代竟無項目,99人還上了C榜,這群人"霸"榜?項目數前十的保代4人為"老平安"
    為進一步加強對保薦代表人的自律約束,中證協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將保薦代表人分為A、B、C三類。據了解,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A根據是否存在效力期限內不良誠信信息及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結果是否達到基本要求,分類公示全體保代執業信息。
  • 保薦業務兩大實質性門檻全部取消!新辦法來了,取消保代事前資格...
    與新《證券法》銜接方面,一是調整保薦業務程序相關條款,明確證券交易所對保薦業務的自律監管職責,要求保薦機構配合交易所審核,相應調整上市保薦等安排;二是調整保薦代表人資格管理,取消保薦代表人事前資格準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相應將暫停、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等監管措施調整為認定為不適當人選。
  • 保薦代表人資格準入取消 4094名「老保代」將迎來大批競爭者
    本報記者 周尚伃 作為證券公司的重要崗位,保薦代表人(以下簡稱「保代」)近期重回市場關注視野。「老保代」們將迎來大批新的競爭者。 為配合新證券法實施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等,進一步規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活動,近期證監會對《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保薦辦法》)進行了修訂。
  •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加強執業質量正向激勵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侯捷寧12月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制定並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保薦業務規則》),規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業內人士指出,《保薦業務規則》是針對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其他從事保薦業務的人員提出的自律管理要求。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要求保薦機構必須健全與之相適應的能力和責任體系。《保薦業務規則》的出臺對於促進形成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看門人」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 證券時報頭版評論:保薦代表人優勝劣汰大幕開啟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程丹市場期待已久的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正式發布,規則建立了統一、規範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標準,壓實了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的職責,規範了券商保薦業務行為,強調了保薦代表人的執業能力和質量。
  • 保薦代表人職業資格許可正式取消
    一位投行人士向人民網記者表示,證券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固然重要,但用證書、執業資質衡量並不一定科學。事實上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已經有相關內容與保薦代表人資格重複。此次取消保薦代表人資格許可,對於行業進一步市場化、優勝略 汰一定會有巨大推動作用。
  • 投行迎重磅新規保代資格評定生變
    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正式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建立統一、規範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標準,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完善投資者保護、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等。《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關鍵內容如下:1、 強化保薦機構對保薦代表人的管理責任,將保薦代表人準入資格考試改為非準入型的水平評價測試,將事前執業資格管理改為事後執業登記管理。2、 加強保薦代表人執業行為自律管理,建立保薦代表人執業行為持續動態跟蹤公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