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河南洛陽澗西區東升一小六個年級58個班的2909名學生告別「超長版」假期,正式開啟返校模式。少年學子歸來,依然自信健康快樂。
2020年的疫情之下,河南洛陽東升一小充分發揮「三本教材」的作用,即疫情、和家長的價值,充分發揮線上線下的教學功能,保障師生防疫不誤學。
如何把「停課不停學」的精神落實到學校、落實到課堂?洛陽東升一小譚正海校長帶領德育處、教導處教師進行專題教學研究,確立了「學科滲透+專題教育」的課程模式,並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釘釘等網絡平臺開展網上教學活動,把疫情當教材融入教學,使之與德育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比如,音樂老師齊曉松的《音「疫」宅家,音樂牽掛》,信息技術老師王麗娟的《新冠病毒與計算機病毒研究》等,將疫情與生活結合起來,講活了這本生活教材。
「專題教育課」是東升一小線上教育的品牌課程,通過「每天一節安全防疫公開課」系列校本課程,引導學生探究疫情下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的關係。把教學轉到教育上來,讓學生學會在災難面前逆成長,通過教育讓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科學的意義、道德的美麗、信念的價值。
譚正海校長帶領學校黨員幹部,認真研究線上教學施教平臺,通過對教學中不同平臺的應用體會,引導幹部教師分析各個平臺的優劣。同時,針對疫情的突發性、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等特點,學校設計了「微信交流+樂教樂學推送」「釘釘直播+微信交流」「釘釘直播+網盤推送」等不同組合方案,讓每一位老師都能運用現有設備進行網上教學,在線上學習調研中學生學習參與率達到100%。
自「線上網課」開播以來,學校一線的黨員教師還通過線上教研,組織名師課堂引領、根據線上教學特點進行技術創新和教法變革,把老師們的教育行動變成鮮活的教科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22日第3版
作者:本報記者 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