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式延遲退休:可考慮科學調整法定退休年齡

2020-12-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漸進式延遲退休:可考慮科學調整法定退休年齡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劃目標。五年前,「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從五年前「出臺政策」到今天「實施政策」,這是一個從決策到實施的過程。

  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它涉及到養老負擔的「代際均衡」,與此緊密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科學地調整法定退休年齡?退休早晚,這不僅關係到養老金收支平衡,而且也關係到養老負擔的代際均衡。

  中外各國法定退休年齡現狀

  1935年,美國《社會保障法》頒布,它首次將美國男女法定退休年齡界定為65周歲。1983年,美國修訂《社會保障法》,首次決定將男女法定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至67歲,並且分兩步走:第一步從2003年至2009年,將男女法定退休年齡從65歲延長至66周歲;第二步再從2021年至2027年,將男女法定退休年齡從66歲延長至67歲。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頒布,它首次將中國男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界定為:女性特種工45歲,男性特種工55歲,女工人50歲,女幹部55歲,男性60歲。這一退休年齡標準一直使用至今。

  隨著世界各國人均壽命不斷延長,老年撫養比正在快速提高。老年撫養比負擔不斷加重,正是世界各國不斷延長法定退休年齡的主要原因。按OECD標準測算,2020年OECD國家的平均老年撫養比估計為31%,1980年這一指標為20%,2060年估計為58%。事實上,延長退休年齡已成為世界大趨勢,其共同特徵主要有三個:第一,男女退休年齡正在走向統一;第二,男女退休年齡正在向65歲以上延長;第三,有獎懲機制彈性退休制度開始變得更流行。

  根據2019年OECD養老金統計報告顯示,在36個OECD國家中,男女正常退休年齡平均值為64歲。目前在OECD國家中,已有不少國家立法將男女法定退休年齡延長至67歲及以上。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踐行「終身僱用制」理念的國家。正是因為世界各國不斷地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才使得「終身僱用制」的構想可能變成社會現實。此外,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也頒布了禁止僱主強制要求僱員退休的法律規定,以此保障「終身僱用制」的推行。

  有獎懲機制的彈性退休制度

  法定退休年齡是專屬於基本養老保險的一個法律概念。一般地,參保人辦理正常退休手續、領取全額退休金,必須同時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達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齡;二是達到繳費年限正常要求。這既是領取全額退休金的最低門檻標準,也是一種「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在美國,養老保險參保人要想正常退休、領取全額退休金,必須同時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參保人必須達到現行法定退休年齡66周歲;第二,參保人繳費年限至少達到35年。否則,無法獲得全額退休金。

  不過,美國實行彈性退休制度,允許提前退休或推遲退休,並同時設定了提前退休的「懲罰標準」,以及推遲退休的「獎勵標準」。

  美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提前退休,也設有兩個門檻條件:第一,參保人必須年滿62周歲;第二,參保人繳納社保稅至少已獲得40個積分(理論上相當於繳費滿10年)。如果年滿62歲立即退休,其退休金將在66歲正常退休金的基礎上扣減30%。

  不過,按照美國基本養老保險退休金計算公式,如果參保人繳費只有10年就提前退休,那麼,將個人指數化年收入十年加總,先除以35年,再除以12個月,如此計算出來的終身「指數化月平均收入」就會被嚴重攤薄,最終退休金給付就會少得可憐。

  在制度設計上,美國鼓勵自願推遲退休。也就是說,當參保人達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齡時,不辦理退休手續、不領取退休金,而是要繼續工作,則僱主不得強制要求僱員退休,而且推遲退休還有獎勵。

  國內兩類延退方案的預期效果分析

  目前,國內延退方案主要有兩類主張:一類是多數派,他們主張應該同步延長男女法定退休年齡,最終再逐漸統一男女退休年齡。另一類,則是少數派,他們主張應該優先統一男女退休年齡至60歲,然後,再逐步提高男女退休年齡。我便是後一類觀點的主要倡導者。

  很顯然,前一種主張,在現實中操作難度大,阻力更大。作為多數派,比較典型的延遲退休方案是2015年年底《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的相關建議,從2018年開始實施延遲退休,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在這一方案中,至少存在兩大難題很難解決:第一,目前女性退休年齡檔次太多,差距太大,比方,女性特種工45歲退休,女農民60歲退休,二者相差15歲。很顯然,如果我們同步延遲男女退休年齡,這意味著仍將繼續維持這一制度的「不公平性」。第二,如果同步延長男女退休年齡,那麼,當男性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至61歲時,女農民是否也應從60歲同步延長至61歲?很顯然,這對女農民是不公平的;或者女農民退休年齡暫時維持不動,等待城鎮女工人先將退休年齡從55歲延長至60歲後,女農民再和女工人一起繼續延長退休年齡,如果這樣做,又不符合同步延長男女退休年齡的政策安排。

  由此可見,優先同步延長男女退休年齡、最終再過渡到統一男女退休年齡的政策主張,不僅操作複雜、難度大,而且政策阻力會更大。

  與此相反,考慮優先統一男女退休年齡的政策主張,操作簡單,老百姓易於理解,易於接受,改革阻力小。不僅如此,它還會產生更為重要的社會效應及政策效果。

  首先,如果優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至60周歲,既能儘快消除對不同職業女性退休年齡的制度歧視,又能消除男女退休年齡的性別歧視。這是制度統一與制度公平的客觀要求。

  其次,如果優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至60周歲,至少可以節約數千萬的女性勞動力,這既可對衝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供給總量的減少,又能客觀上延長社保繳費時間,有利於社保負擔的代際均衡,減輕後代社保繳費壓力。

  最後,如果優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至60歲,至少可以為我國社區服務及養老服務輸送5000萬左右的家政工人及專業護理,同時有利於緩解我國養老服務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

  應優先統一男女退休年齡

  大家知道,我國現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區分為兩種類型:一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二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前者覆蓋企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及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後者覆蓋對象是年滿16周歲、不在讀(或非全日制學校)、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兩個制度相互補充,共同實行了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目前我國城鎮男女退休年齡差距明顯過大,女性特種工45歲,女工人50歲,男性60歲,城鎮女工人退休普遍太早,而我國女性的平均壽命卻比男性長4.4歲,因此,中國退休年齡改革,當務之急,應該是首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至60歲,然後再進一步延長。這既有利於制度的統一與公平,也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路徑。

  事實上,我國統一男女退休年齡,已具備了較好的制度基礎。首先,我國已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的法定退休年齡(領取養老保險年齡)統一至男女60周歲,這一步改革非常順利。2009年我國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正式將男女農民法定退休年齡統一至60歲;2011年我國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正式將城鎮居民男女退休年齡統一至60歲。

  截至2019年底,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3266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6032萬人。也就是說,目前我國5.33億城鄉居民(不論男女)的法定退休年齡均已統一為60歲,這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最大的參保人群。

  其次,現在可將機關、事業單位全體女職工及企業女幹部的法定退休年齡統一至60歲,主要涉及機關、事業單位全體女職工,大約3000萬人,以及企業女幹部。

  事實上,早在2015年2月16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社部聯合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自2015年3月1日起,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中的正、副縣處級及相應職務層次的女幹部,事業單位中擔任黨務、行政管理工作的相當於正、副處級的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60周歲退休。不過,她們也可以在年滿55歲時自願退休。

  為此,建議我國應該優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至60歲,並同步設置有獎懲機制的彈性退休制度,它是改革阻力最小且最具有可操作性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重要論述不僅回應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問題,而且折射出「十四五」時期社會保障政策的重要變化。這一政策變革關乎億萬勞動者生活、工作、退休。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退休什麼時候實施?
    延遲退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有的人希望能早點退休,能安享晚年,而有的還想繼續工作,這樣才顯得有價值。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中,延遲退休會正式落實,人社部也發布消息稱會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那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意思?方案什麼時候實施?為大家整理漸進式延遲退休時間表如下:
  • 漸進式延遲退休確定實施,「女幹部」退休年齡或首先調整
    其中,「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已明確寫入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這一關乎億萬勞動者生活、工作、退休的重大政策變革,黨和政府是如何考慮的?未來將如何實施?從政策醞釀到正式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但相關考慮和政策設計也初具雛形。公眾對此有建議意見可向人社部發送電子郵件(guihua@mohrss.gov.cn)提出。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表
    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相關推薦 延遲退休男女同齡為好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要考慮哪些問題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由早前的「研究制定」到「實施」,討論多年的「延遲退休年齡」漸行漸近。延遲退休年齡,作為一個關係到億萬勞動者切身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從全局和長遠來看,有利於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有利於保持社保體系穩健和可持續發展,也有利於人力資源市場的健康發展。但政策論證分析不能僅停留在宏觀層面,而應深入分析公共政策對社會不同群體的影響。要認真研究不同群體對延遲退休年齡的態度和受到的不同影響,進行必要的調查摸底和細化、量化分析,儘量做到兼顧各方群體的利益和訴求。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你會受影響嗎?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你會受影響嗎?」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延遲退休」近年來一直是個熱門話題,我國現行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為男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
  •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小學教師是否適合延遲退休?
    不論情願與否,未來中小學老師一定會執行延遲退休。「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延遲退休問題已經邁過喋喋不休的爭論階段,即將步入正式落地的務實階段了。下圖是延遲退休將要影響到的就業人群。如圖所示,目前在職的老師幾乎在影響之列。
  • 漸進式延遲退休:「小步慢走」減少社會震動
    其中,「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已明確寫入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備受社會關注。事實上,早在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此次「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徵求意見結束後,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也將轉向具體實施階段。
  • 光明時評:漸進有序地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作者:陳朋  近年來,延遲退休一直是深受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即將實施延遲漸進式法定退休年齡,你怎麼看?
    即將要實施的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對於這個問題可能觸動著所有參保群體的那個敏感的神經,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任何一個人他不想看到延遲退休的到來,因為按照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 2022年將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 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出爐
    3.從來沒有工作單位的自由職業者,直接進入個人窗口參保並且退休的:男性60歲退休;女性55歲退休。漸進式延遲退休 三個原則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區別對待,分步實施,並提前公示。廣泛徵求社會意見。影響這些人群1。
  • 「十四五」新詞典:延遲退休為何「漸進式」?
    從人口經濟學來說,退休政策特別是法定退休年齡的調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均預期壽命大幅增長,這是延遲退休的自然條件。預計2025年我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將達到78.0歲,將與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非常接近。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助於使中國的未來經濟增長重新煥發內生增長動力和創新創業活力。我國將來一段時期的經濟增長、勞動生產率、人均收入增長潛力仍很大。實現潛在增長率,人力要素是起到長遠性影響的關鍵因素之一。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提高要素質量,特別是人力要素的高質量,這就必須改善要素供給條件,提供良好制度支撐。
  • 延遲退休,歐洲的多樣探索退休政策 退休制度 法定退休年齡 養老金...
    但政府出臺的延遲退休制度,讓他得多工作2年才能領到全額退休金。比利時如今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到2025年延遲為66歲,2030年再調整為67歲。其實,歐洲大多數國家早已制定延遲退休政策。德國、法國、希臘、西班牙等國均已通過法律,在未來數年到十幾年間提高退休年齡至67歲,愛爾蘭打算從2028年起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8歲,英國則打算更進一步,在本世紀四十年代末提高到69歲。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目標退休年齡65歲!「女幹部」或率先調整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已明確寫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這一關乎億萬勞動者生活、工作、退休的重大政策變革,未來將如何實施?政策考慮:勞動人口平均年齡逐年上升2019年已達37.8歲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已經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齡。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與其他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明顯偏低。美國、德國、英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或之前就將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定為65周歲。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其他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支出壓力的通用做法,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背後,同樣存在著深刻的人口因素原因。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看專家怎麼說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為了應對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齡化,「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劃目標,旋即引發社會熱議。與其他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明顯偏低。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其中,「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已明確寫入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 這一關乎億萬勞動者生活、工作、退休的重大政策變革,黨和政府是如何考慮的?未來將如何實施?從政策醞釀到正式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但相關考慮和政策設計也初具雛形。公眾對此有建議意見可向人社部發送電子郵件(guihua@mohrss.gov.cn)提出。
  • 漸進式延遲退休要來了?為何延遲、如何落地?專家這樣說
    延遲退休,關係國計民生,一直是公眾熱議的話題。今年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提到,要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那麼,我國是否非要延遲退休不可?「漸進式」又該如何理解?同時,在實操層面,延遲退休又該如何落地?
  • 2020年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延遲退休年齡一覽表
    作為一名上班族,對於沒日沒夜工作的我們,退休年齡一直都是關注的熱點之一,畢竟牽扯到以後的退休生活,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國家面臨不得不調整的選擇。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退休年齡的新規定以及延遲退休新消息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 延遲退休!70/80/90後退休年齡為……
    一直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又迎來了新消息!中央定了!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01、延遲退休,官方最新消息來了!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