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黑黑的bitumen為什麼不叫瀝黑而叫瀝青?

2021-02-19 瀝青的那些事兒

瀝青對於大家來說肯定已經非常熟悉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瀝青」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黑色的Bitumen/Asphalt不叫瀝黑,而叫瀝「青

大家或許知道,石油一詞最早在公元977年的《太平廣記》中出現,可是瀝青呢?為了找到答案,我們試圖尋找「瀝青」這個詞的首次使用。

通過文獻檢索發現,「瀝青」在1915年的清華學報第一期第六號(現清華大學學報)刊登的《路間灰塵飛騰之阻抑法 》一文中就已經出現了,不過作者王祖廉使用的是「地瀝青質」,該文的主題是探索抑制路面灰塵的方法,從現在來看應該算一篇綜述類的文章,該文中提到以「地瀝青質」塗刷路面可以「妨土之騰起」。

順便來感受一下當時學術論文的豎排畫風。

作者並沒有對地瀝青質這個詞進行更多解釋,很明顯當時瀝青這個詞已經被大家所接受,因此這應該不是「瀝青」這個詞的首次出現。

於是,我們嘗試在茫茫古籍中尋找,竟然略有所獲。

在明末夏允彝編纂的《倖存錄》一書中發現記錄如下:

忠賢兇惡非常,國史璫備載之。餘見一術士徐姓者,言遊都下,五人共飲於旅寓,忽一人倡言:忠賢之惡,不久璫敗。餘四人或默然、或駭諷以慎言。此人大言忠賢雖橫,必不能將我剝皮,我何畏!至夜半熟臥,忽有人排門以火照其面,即擒去。旋投四人併入內地,見所擒之人,手足鹹釘其門板上。忠賢語四人曰:此人謂不能剝其皮,今姑試之。即命取瀝青澆其遍體,用椎敲之。未幾,舉體皆脫,其皮殼儼若一人。四人駭欲死,忠賢每人賞五金壓驚,縱之出。嗚呼!惡貫古今矣。

《倖存錄》這本書是記載明末史事的史書,上面這篇文章是借瀝青來描寫魏忠賢的殘暴。

更早一些的,北宋慶曆四年曾公亮所撰《武經總要》中記錄的一種火藥的製作方法中,也曾提到瀝青(瀝清):

用狼毒五兩,桐油二兩半,小油二兩半,木炭末五兩,瀝清二兩半,砒霜二兩,黃蠟一兩,竹茹一兩一分,麻茹一兩一分.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本草綱目• 木一·松》、《說嶽全傳》、《揚州畫舫錄》、《全唐文》等一大批明代、清代編寫的書目中同樣發現瀝青一詞的蹤跡,說明此時,瀝青的應用已經較為普遍了。

經過小編嘔心瀝血的查找,瀝青一詞的最早出現只能追溯到宋代,始終未能找到其原始出處。

因此只能根據字面意思來考究一番。

About 瀝

首先,「瀝」字在詞典中的解釋有3個意思:

① 液體一滴一滴地落下,如:~血(滴血為誓,示必報之仇)、嘔心~血。

② 濾,如:~酒。

③ 液體的點滴,如:餘~、~液(喻文章、言論的精華)。

那麼,到底是哪個意思呢?

有可能是第一個意思,瀝青加熱融化後澆在物體上,一滴一滴的落下。

也有可能是第二個"過濾"的意思,因為瀝青在國內最開始使用時,應該是從自然中直接獲取,也就是天然瀝青或者較為粘稠的石油,加熱後以網布過濾得到的物質稱為「瀝青」。

當然,也有可能是第三個意思,瀝青加熱滴到物體表面形成的球形或橢球形體的滴液,這也是瀝青的一個特性。

三個說法都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已然無法推測古人首次使用「瀝青」一詞時的想法。

About 青

其次,這個「青」字就很有意思了,現代語言中,「青」一般指「Cyan」(靛青色):

出於藍而勝於藍

——荀子 《勸學》

在 RGB 色值中,靛青色常表示為「R: 0  G: 255  B: 255」,也就是下面的這種顏色。

可是,青草青山是指Cyan的草和山嗎?很明顯不是,在此「青」的意思應引申為Green(綠色),畢竟常見的草沒有Cyan的,因此,青又代表了綠色的意思。

那麼,青天是Green或者Cyan的天嗎?

No!天空的顏色一般為Blue(藍色),因此青又代表了藍色的意思。

不過使用Cyan、Green、Blue三個詞語來形容瀝青都不合適,還好還有下面這個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李白 《將進酒》

我們都知道,此處青絲的意思是指黑色的頭髮,也就是說「青」還可以表示Black(黑色)。

中文果然博大精深,簡單的一個「青」字就能代表英文中的Cyan、Green、Blue、Black四種顏色,要不說歪果仁一看就頭大呢。

據說以青表示黑色,在魏晉,乃至上古時期就開始了,再如韓琮的《春愁》:

金烏長飛玉兔走,鬢長古無有。

意思是說太陽和月亮永遠移動,但人臉兩頰的頭髮沒有一直是黑的。

可是瀝青為什麼不叫瀝「黑」,而叫瀝「青」呢?

這是因為雖然相近,但青和黑也略有差別,如下面這首詩:

山翠都成,天黃忽復

——楊萬裡 《夏夜露坐》

這首詩形容夜晚的天氣,黃昏的天色突然由黃變為青,此處的青用來形容夜間的天空,肯定不會是Blue,應該是接近Black,但又與之略有區別的一種顏色,所以「青」和「黑」雖然較為相近,但「青」要略微明亮一些。

「瀝青」中的「青」一字,即為類似於黑色、但又比黑更為明亮的一種顏色,用它來形容亮色的瀝青再合適不過了。這可能是前人稱之為瀝「青」,而不是瀝「黑」的原因。

事實果真如此嗎?

這是根據瀝青所呈現出來的顏色考究,可是要是從歷史古籍中探尋,可能會得出另一種可能性:

其實原本瀝青稱為「瀝清」(如北宋年間的《武經總要》),但到了清代為了避諱,將所有記載的「清」改為了「青」字(如《倖存錄》)。

如果真是如此,「清」又作何解?

辭典中對於「清」字的記錄有以下幾種:

① 水或其他液體、氣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濁」相對。

② 安靜,不煩:冷~。悽~。~閒。~靜。~淡。~幽。~謐(寧靜)。

③ 單純不雜:~唱。~茶。

④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層次清楚)。~亮。

另外還可以表示登記、公正、潔淨、高尚、太平等意思。

小編比較傾向於第一個意思:「水或其他液體、氣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表示瀝青「黑」的純淨、「黑」的透亮,這正符合瀝青人淳樸的氣質。

但是無論如何,瀝青一詞的誕生,都濃縮著如此深遠的國學淵源。或許下次的中國詩詞大會上,當我們的一位瀝青人超越外賣小哥站上擂主舞臺的時候,董卿會這樣解說:

人生自有詩意,瀝青亦有詩緣。前人給我們辭典裡落定瀝青二字而不是瀝黑的時候,一定是在鼓勵我們,無論從事看起來多麼土氣、多麼枯燥的工作也要充滿浪漫情懷,萬物充滿詩意。

讓我們再一次把熱烈的掌聲送給可愛的瀝青人!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朋友圈,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許慎的書名為什麼叫「說文解字」?
    那麼今天,就讓微課堂和青年一起來了解什麼是「文」什麼是「字」吧!文關於漢字,我們都知道,在先秦時期,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字並不叫「字」,而是稱作「文」。文字漢字學的鼻祖許慎寫了一部千古不朽的名著《說文解字》,為什麼叫「說文解字」?「文」與「字」有什麼區別?許慎自己就有明確的解釋:「獨體為文,合體為字。」
  • 【說文解字】知道你所在的班為何叫「班」嗎?
    說文解字知道你所在的班為何叫「班」嗎?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出自李白的別離詩《送友人》的這兩句,把與友人分別時的動作、場面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這首五言律詩通篇最精妙的用詞就屬「班馬」的「班」了,李白化用《詩經·車攻》中的「蕭蕭馬鳴」,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託出繾綣情誼,可謂鬼斧神工。粗心的小夥伴們可別看差了,這個「班馬」的「班」可不是「斑馬」的「斑」呀,若認錯了,理解差了意思可就跑出十萬八千裡了,難道李白與友人分別時騎的是斑馬嗎?貽笑大方!  班馬,在這裡解釋為「離群之馬」。那麼「班」如何就與「分離」扯上關係呢?
  • 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油真黑!
    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油真黑!「評委點評:黑料都藏在最深的地方」5演「快遞」車現在快遞車滿大街跑,演「快遞」車是不是不容易被發現?結果不出所料,車內「暗藏玄機」藏著加油槍、加油電子計量裝置等設備,現場共查獲「黑汽油」130升。偽裝程度極高,稍不注意,真以為是一輛普通的快遞運送車。
  • 我們為什麼叫漢族?為什麼叫漢人?為什麼叫漢江?寫的字叫漢字?
    我們的語言為什麼被稱為漢語,我們的傳統服裝為什麼被稱為漢服,因為我們是漢族人。那麼我們又為什麼被稱為漢族呢?說起來,跟漢水還真有些淵源,當然不是說我們起源於漢水,因為人們都知道,漢族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
  • 說文解字「家」是什麼?
    而我們今天說文解字要來看看家和牢和安的區別,為什麼家字下面是一隻豬?牢字下面是一隻牛?說文解字離不開引申,因為甲骨文傳承到現今的簡體字有大大好幾千年了,因為沒有斷層,所以文字是有生命力的,當下的解字也容不了我們生搬胡來,卻不能自以為是!
  • 說文解字:上,止,正
    說文解字:《易經》的上、止、正《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呂氏春秋》),這兩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大到沒有外面,夠大的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了吧!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
  • 徐鍇與《說文解字系傳》
    徐鍇平生著述甚多,今僅存《說文解字系傳》40卷,《說文解字韻譜》10卷。父卒時,徐鉉八歲,徐鍇才四歲。其母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擔起了教育兒子的重擔。《宋史》卷四四一載,徐鉉十歲能作文,鍇也很小就負文名。其母要求極嚴,使他們從小養成了刻苦讀書、嚴謹治學的習慣,為學業有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林黛玉叫林姑娘,為什麼薛寶釵不叫薛姑娘而叫寶姑娘?
    讀紅樓,一直都有人納悶,為什麼林黛玉叫林姑娘,而薛寶釵卻被叫寶姑娘?按照咱們的生活習慣,應該是薛姑娘才對。而且原文裡,林黛玉要麼是林姑娘,要麼是林丫頭,都離不了她的姓,而薛寶釵則是相對的寶姑娘,寶丫頭。
  • 說文解字:水、沝、淼、㵘,一篇文章讀懂古人造字智慧!
    好像古人已經暫時停止創造了,為什麼?確實我也想不懂,就類似於為什麼:一是一橫,二是二橫,三是三橫,四開始就不是四橫的道理一樣(不過這個道理我還懂,在下面那篇文章有介紹到),現在我們簡單從字義解釋上看看沝,淼,㵘四個字的含義,然後再說文解字,幫大家理清!
  • 說文解字:強
    有人把「強」拆開成弓和雖,但《說文》中,強,寫成:強 ,是弘+蟲。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套《漢字樹》(全6冊,廖文豪著)。把漢字變成思維導圖那樣的樹狀結構來解析,這點子不錯,贊!可惜在第3分冊以後才有了分冊的檢字表,整套書竟然沒有提供完整的檢索表!查找不便也就忍了,其中某些字的解釋疑點很多,明顯缺乏說服力,則是硬傷。
  • 說文解字:偷、盜、竊區別是什麼?
    偷:是一個形聲字。(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什麼叫形聲字:形聲字是由兩個文或字複合成體,其中的一個文或字表示事物的類別而另一個表示事物的讀音。)所以看回偷字,它是從人,從俞,俞亦聲。在《說文》裡面,偷的本義是苟且的意思!
  • 說文解字(精裝4冊)
    關於作品名稱的來源,許慎對此的解釋是: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這以後,那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說滋生,繁衍。
  • 說文解字「蘭亭序」
    【深圳商報訊】(記者 穆硯 通訊員 黃新良)近日,廣州美術學院書法歷史與文獻學碩士、南粵印社副社長、召南詩社社員葉煉勇應邀來深,在「說文解字——中華經典古詩文公益課堂」上,為市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書法與文學的欣賞課,帶著現場聽眾領略了《蘭亭序》書法的精妙、細細品鑑了文章義理的悠遠。
  • 說文解字:說說琢,琫,瑞,覆這4個字
    我國十三億人,漢族佔90%以上,一部分少數民族也說漢語、用漢字。說文解字:說說琢,琫,瑞,覆這4個字。1.琢,說文解字。《說文解字》釋作:「治玉也。」意思明白,就是加工玉石。古時對於不同的器物,加工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詩經》裡就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傳》解釋為:「治骨曰切,象(象牙)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 【說文解字】教師節知識福利:老師為什麼叫「老」師
    帶著這些疑問,來一趟教師文化穿越之旅吧!最尊貴的老師:太傅 世界上,地位最尊貴的老師,便是未來帝王的老師。古代,幫助國君教導太子的人,一般叫做太傅。 為什麼叫「太傅」呢?
  • 說文解字:「軒」字有哪些意思?為什麼很多人取名用這個字?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聊故事——「軒」字有很多含義,也很有意思:一、造字淵源軒,形聲字。從車,幹聲。《說文解字》中解釋:「軒,曲輈藩車。」《聲類》中說:「軒,安車也。」說的是孟浩然半隱士生活,年輕的時候摒棄當官不走仕途,一生閒雲野鶴年老時仍在山間雲中逍遙自在。
  • 為什麼叫「下館子」不叫上館子?
    北京人到什麼地方,一般要說上什麼地方。比如到公園玩,要說上公園玩。到單位,會說上單位。但北京人到飯館吃飯,往往要說下館子,卻不說上館子。據說曾經極少數跑江湖做生意,或是極少數離家苦行的人,為了湊合填飽肚子,才在自帶乾糧外選擇飯館。
  • 說文解字:說一說牛,半,目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說牛,半,目這3個字。1.牛,說文解字。《說文》:牛,語求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牛』是古時人們早期馴化的大型牲畜,為人類的生活貢獻肉奶皮革,同時又是農田耕種時的好幫手。
  • 牙縫裡為什麼會長黑黑的東西? 牙縫中間為什麼會有黑黑的東西?
    牙縫裡為什麼會長黑黑的東西? 牙縫中間為什麼會有黑黑的東西?時間:2016-08-27 13:50   來源:樂莎莎口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牙縫裡為什麼會長黑黑的東西? 牙縫中間為什麼會有黑黑的東西?
  • 說文解字 | 百足之蟲(上)
    「說文解字」欄目旨在結合文字學知識和當下漢字應用現象兩個方面,來探討漢字的源流和規範。該欄目文章兼具學術性、趣味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