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課程海洋科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Marine Sciences)課程介紹

2021-02-19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

海洋科學導論是海洋科學專業的學科大類核心課程,研究海洋中各種自然現象、性質、成因及其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系統、全面地掌握海洋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了解其基本內容、當前的主要成果、發展態勢和人類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條件,為進入專業學習打下寬厚的海洋知識基礎。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要求海洋類學生能夠對海洋產生宏觀的整體的認識,並通過較為系統地學習、了解海洋環境及運動的各種方式來提高對海洋環境的客觀評價。

課程類別:學科大類核心課程

學時:54

周學時:3

授課對象:海洋科學專業本科生

年級:一年級

先修課程:無

本課程介紹了海洋科學有關的基礎知識,內容包括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層化結構,海水的化學組成和特性,海洋環流,海洋中的波動現象,潮汐,地球系統與海底科學以及遙感技術在海洋科學中的應用、海洋生物等。課堂教學內容涉及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遙感等多學科內容,需突出多學科交叉和綜合的特徵。

本課程成績分配:考試60%,平時40%,二者綜合成本課程的總評成績。平時成績分為作業、討論和提問等環節。

本部分資料來源:《協同育人研究與實踐》

吳加學老師認為,對於大學的學習,思路更重要,大一學生對於背景知識的了解不夠,不能一下子理解很正常。吳玉萍老師也表示,大學老師都是很歡迎學生前去探討問題的。

教材的作者均為物理海洋學方面的教授,所以公式較多,因此 PPT 會調整難度。吳加學老師強調大學和高中不同,學生需跳出高中的學習方式,不一定要百分百地精讀,要學會泛讀,明白概念和假設,了解物理、生物等不同學科的概念,學會搭起學科之間的橋梁,爭取能夠入門。 

吳加學老師指出課程重點是海洋環流,能夠大尺度宏觀地了解海洋科學。知識是否掌握無法簡單檢驗,只有真正去做了才能看出。

吳加學老師表示,對於大學老師沒講的知識,學生也要自學去懂,以前沒學的知識要主動去學習,否則就像溫水煮青蛙。同學們能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去學習,是一種境界和能力。 吳加學老師告誡同學們,不應懶惰或者被動,而應主動去接觸和了解相關的講座和會議,態度、認識和行動是十分重要的。

吳玉萍老師指出中大一直在推廣雙語教學,十年以來也建設了一批精品課程,老師們有意地將英文專業術語放在 PPT中,是為了培養學生今後閱讀專業英文文獻的能力,讓學生於不知不覺中受益良多。吳玉萍老師更讚揚海洋學院培養的學生閱讀專業英文文獻的能力較高。吳加學老師表示學生應該主動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合理利用資源,如圖書館資源庫等,學會主動摸索,主動探究。

本部分資料來源:2015年11月9日 海院午餐會(嘉賓老師:吳加學教授、吳玉萍教授)

關於海洋科學導論的學習,陳正哲師兄是這樣說的:

以理解型記憶為主,海洋科學導論中的內容是介於理科與文科之間的,既要像學習物理、化學的理科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也要肯背、肯記。比如垂直方向上低中高緯的溫度、鹽度、密度的圖象,不同緯度方向上的溫度、鹽度、密度的分布圖象,要從降水量、不同密度的液體分層分布等角度,去理解圖象的含義,這樣記憶圖象的形狀更加簡單、印象也比死記硬背要深得多。吳教授會在上課時突出重點,如地轉流、風海流、ENSO、EKMAN螺旋等,這些都要引起重視,考試中出現的可能性很大;殷教授用英語教學,主要講海洋浮遊生物,上課時也要認真聽,只要用心,聽懂不是問題,再結合殷教授考試前會提供題庫,最後殷老師教的部分主要出現在英語選擇題上,想在這塊拿滿分還是比較容易的。兩位教授在上課時會提問,這些問題不像高中的題目,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多去思考這樣的問題可以啟發思維,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海洋科學導論書中有很多高大上的複雜公式,有些公式可能完全看不懂,不用擔心,考試不會去定量計算,只要去定性地理解就沒問題了。

複習備考真的很重要!越早越好,因為大一上考試比較集中,所以提前準備十分重要。拿我們這屆的考試來說,名詞解釋佔有很大比例,許多同學,包括我,拿到試卷發現有20道名詞解釋題,著實吃了一驚,所以考前要弄清考試的題型以及大概的佔比,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名詞解釋部分需要用到前幾屆師兄師姐的重點文檔和老師上課時提到的重點,對考試幫助極大,能幫你梳理出重點,提高複習的效率,建議在複習名詞解釋時要將電子版的資料手抄到本子上,心裡再默念幾遍,邊理解邊記憶。簡述題也有相關的複習資料,雖然答案可能很長,但也要耐心的去弄清答案的思路,這樣雖然不用逐字去背,也能把要點答到位。選擇題都是殷教授出的,只要上課認真,考前刷刷題庫,沒有多少問題。最後的綜合題是簡答題的加強版,解題和簡答題大同小異,不過要注意自己的邏輯。

沉著冷靜,相信大家經過高考,這方面問題不大,無論題型變化還是難度很大,都要淡定,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為難。名詞解釋當答案不確定,也不用空著不寫,能寫多少是多少;有些記憶比較模糊的也要將自己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全部寫下來,總比不寫或少些要好!有些同學會很早的提前交卷,不要受到幹擾,要確定自己會的全部都寫了下來再交卷。

本部分資料來源:海科院學生會學術部「學霸說」

學術部網盤:haiyangxueyuan2015@126.com

zhongdahaiyuan

資料來源:《協同育人研究與實踐》、海院午餐會、海科院學生會學術部「學霸說」

編輯:劉嘉慧



相關焦點

  • 海洋學院首門本科生專業課程《海洋科學導論》開講
    9月8日,海洋學院首門本科生專業課程《海洋科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Oceanography)在閔行校區東上院開講。這是2019年9月海洋學院招收首屆本科生以來,開設的第一門面向學院本科生的專業課程,該課程是海洋科學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也是海洋科學與技術各專業方向的基礎與先修課程。
  • 中國海洋大學於華明副教授來我校講授《海洋科學導論》課程
    西工大新聞網5月13日電(李娜 攝影 秋衛平)海洋學(Oceanography)是研究海洋各種自然現象並強調其周圍環境間關聯性的科學,是海洋工程基礎理論、工程研製的科學基礎。海洋學與海洋工程、水聲學的交叉融合是近年來海洋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航海學院積極響應學校通識教育、大類培養的本科專業改革方針,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促進學科交叉發展,多方面培養通識人才和創新人才,培養青年教師,特邀請中國海洋大學於華明副教授於2015年5月11日-5月15日期間來我校給本科生講授《海洋科學導論》課程。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類專業導論」精品視頻公開課程正式上線
    中國海洋大學立項建設的「海洋科學類專業導論」精品視頻公開課程近日在教育部「愛課程網」正式上線。    根據教育部2013年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推薦工作的相關要求,中國海洋大學積極籌備、精心組織,經學院申報、學校審核推薦、教育部評定,中國海洋大學趙進平教授主持的「海洋科學類專業導論」課程入選2013年度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專業導論類課程選題並進行試點建設,目前該課程已通過教育部精品開放課程建設項目組審核,在「愛課程網」正式上線。
  • 從海洋科學歷史階段劃分等方面看海洋科學專業本科課程建設
    ,海洋科學專業本科教學的核心課程《海洋科學導論》、《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隸屬英式海洋學的範疇。因此,我們認為需從後兩種視角來補充構建《海底與全球環境演化》、《全球氣候模式》、《深海觀測與鑽探技術》、《海洋與人類社會》等核心課程。關於海洋科學專業的本科教學,《海洋科學導論》、《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和《海洋地質學》是主要的核心課程。
  • 2014海洋科學專業解讀及開設課程
    2014海洋科學專業解讀及開設課程 專業解讀及開設課程 雖然現在社會對海洋科學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大,但是對於此專業的高級人才還是供不應求,畢業生要想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就要將自己培養成一個這方面的領軍人物。
  • 從海洋科學歷史階段劃分、發展邏輯與未來趨勢看海洋科學專業本科課程建設
    從海洋科學歷史階段劃分、發展邏輯與未來趨勢看本科課程建設. 大學地球科學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2018 (網絡版), p.323-325.摘要:按照海洋科學歷史的分析,海洋科學專業本科教學的核心課程《海洋科學導論》、《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隸屬英式海洋學的範疇。
  • 微信說(六) 海洋科學導論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15級2班的鐘澤華。海洋科學導論這門課是一門很特殊課程,它融合了海洋科學的方方面面,包括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等。而這些內容都會在以後的課程中專門地講解。作為海洋科學的一個入門基礎課程,我們還是很有必要去認真學好它。由於海科導涉及了許多方面的內容,所以學院也安排了多個方向的老師來授課。
  • 全國高校招生專業介紹:海洋科學
    學科:理學   門類:海洋科學類   專業名稱:海洋科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海洋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及技術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課程思政改革之《現代海洋技術》新工科通識...
    本站訊(通訊員 張雨儂 蔡海)2018年11月,經過精心籌備,《現代海洋技術》新工科通識教育課程正式開課,截至目前,已有三位重量級專家為學生們帶來了精彩的課程,帶領學生領略海洋科技的魅力。《現代海洋技術》是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推進新工科專業建設、積極進行課程思政改革而全新打造的一門通識教育課程。
  • 我國中小學海洋教育課程實施的不足與對策研究
    and Middle Schools in ChinaJIA Yueming, JIA Yueliang, YANG Ling(College of Education,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00)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ine
  • 美國大學環境科學專業介紹及本科常見課程設置
    今天,馬老師就為大家詳細介紹環境科學專業的主要學習內容以及本科課程設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環境科學是研究人類系統和自然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個領域。自然系統包括地球本身和生命,而人類系統主要是地球上的人口。基本上,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研究的是人類和動物如何影響環境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
  • 專業解讀系列:海洋科學
    它的研究對象是佔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於海水中的物質、生活於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積和海底巖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氣邊界層和河口海岸帶。本專業培養的是能在海洋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及技術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海洋科學專業屬於理學中的海洋科學類。
  • 海洋科學:探索海洋的奧秘
    目前人類對於海洋的了解甚至少於對於太空的了解。 海洋科學是地球科學領域中的8個主要學科之一。海洋科學是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科學。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樓章華教授說:「海洋科學,顧名思義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
  • 海洋地質學課程紮實推進「課程思政」改革
    海洋技術系青年教師王虎、支部書記張學峰、教學副主任鄧增安等組成的課程教學團隊根據海洋地質學涉及國家海洋戰略、海洋安全、海洋資源開發等熱點問題的特點,深入挖掘其所蘊含的思政資源,通過增加思維、品格等思政層面的課程目標並以之為指引,與將思政元素貫穿到課堂講授、認知實驗、課後作業、期末考試等環節,實現全過程育人;探索以思政案例為牽引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思政元素與海洋地質學知識點有機融合
  • 報考浙江海洋大學 |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海洋科學類(星頡實驗班)採用「1+3」培養模式。基本學制四年,前1年修讀通識課、基礎課和核心課,後3年修讀專業模塊課程。學生畢業時,根據其選修課程的匹配情況,確定畢業學位的專業名稱。滿足畢業條件者可申請提前畢業。國際化能力是實驗班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
  • 中國海洋科學專業十大名校
    該校一級學科海洋科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博士點,設有博士後流動站。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國海洋大學的海洋科學專業被評為A+學科,連續4次在學科評估中拔得頭籌。學院所編著的《海洋科學導論》是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和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 航海學院舉行「海洋工程概論(2020)課程暨海洋科技雲端論壇」系列...
    海洋調查是開展物理海洋學研究的基礎,因此,於非研究員以海洋物理學的調查對象:溫、鹽、密、流、浪、潮為出發點,逐一介紹了對這些因素進行調查和觀測的傳感器、儀器、平臺和系統。於非研究員結合實際情況,對中科院海洋先導專項研發裝備進行了介紹,結合該項目研製裝備取得的重大突破,說明裝備的進步是影響海洋物理學的發展的重要因素。
  • 2020中國高校海洋科學專業排名,廈門大學排位第一!
    海洋,地球生命的搖籃,自然資源的寶庫,環境氣候的調節器。海洋蘊含著豐富的漁業、礦產等資源,海洋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國防安全的戰略要地。人類的發展未來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於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海洋科學,運用科學方法探索海洋奧秘的一門學問。
  •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編纂國內首套海洋科學專業系列教材
    高校海洋科學專業教材不成體系將成為歷史。記者日前獲悉,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建設並推出了一系列海洋科學專業本科教材。這是全國首套專門針對海洋相關專業編纂的成體系的本科課程教材。它構建了海洋學科完整知識體系,包含學科與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臉譜課程、實驗與實踐課程在內,理論課教材覆蓋性廣、實驗實習教材實用性強,更加強調整體觀、系統觀。海洋科學專業教材不成體系目前,全國不少高校開設了涉海專業,專門培養海洋人才。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以生物學、環境學、工程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平臺,以研究海洋生物(特別是增養殖對象生物)與各種漁業設施和海洋生態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繫與規律為核心內容,以研究海洋生物的增殖、養殖、農牧化平臺的構建技術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