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學導論是海洋科學專業的學科大類核心課程,研究海洋中各種自然現象、性質、成因及其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系統、全面地掌握海洋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了解其基本內容、當前的主要成果、發展態勢和人類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條件,為進入專業學習打下寬厚的海洋知識基礎。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要求海洋類學生能夠對海洋產生宏觀的整體的認識,並通過較為系統地學習、了解海洋環境及運動的各種方式來提高對海洋環境的客觀評價。
課程類別:學科大類核心課程
學時:54
周學時:3
授課對象:海洋科學專業本科生
年級:一年級
先修課程:無
本課程介紹了海洋科學有關的基礎知識,內容包括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層化結構,海水的化學組成和特性,海洋環流,海洋中的波動現象,潮汐,地球系統與海底科學以及遙感技術在海洋科學中的應用、海洋生物等。課堂教學內容涉及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遙感等多學科內容,需突出多學科交叉和綜合的特徵。
本課程成績分配:考試60%,平時40%,二者綜合成本課程的總評成績。平時成績分為作業、討論和提問等環節。
本部分資料來源:《協同育人研究與實踐》
吳加學老師認為,對於大學的學習,思路更重要,大一學生對於背景知識的了解不夠,不能一下子理解很正常。吳玉萍老師也表示,大學老師都是很歡迎學生前去探討問題的。
教材的作者均為物理海洋學方面的教授,所以公式較多,因此 PPT 會調整難度。吳加學老師強調大學和高中不同,學生需跳出高中的學習方式,不一定要百分百地精讀,要學會泛讀,明白概念和假設,了解物理、生物等不同學科的概念,學會搭起學科之間的橋梁,爭取能夠入門。
吳加學老師指出課程重點是海洋環流,能夠大尺度宏觀地了解海洋科學。知識是否掌握無法簡單檢驗,只有真正去做了才能看出。
吳加學老師表示,對於大學老師沒講的知識,學生也要自學去懂,以前沒學的知識要主動去學習,否則就像溫水煮青蛙。同學們能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去學習,是一種境界和能力。 吳加學老師告誡同學們,不應懶惰或者被動,而應主動去接觸和了解相關的講座和會議,態度、認識和行動是十分重要的。
吳玉萍老師指出中大一直在推廣雙語教學,十年以來也建設了一批精品課程,老師們有意地將英文專業術語放在 PPT中,是為了培養學生今後閱讀專業英文文獻的能力,讓學生於不知不覺中受益良多。吳玉萍老師更讚揚海洋學院培養的學生閱讀專業英文文獻的能力較高。吳加學老師表示學生應該主動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合理利用資源,如圖書館資源庫等,學會主動摸索,主動探究。
本部分資料來源:2015年11月9日 海院午餐會(嘉賓老師:吳加學教授、吳玉萍教授)
關於海洋科學導論的學習,陳正哲師兄是這樣說的:
以理解型記憶為主,海洋科學導論中的內容是介於理科與文科之間的,既要像學習物理、化學的理科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也要肯背、肯記。比如垂直方向上低中高緯的溫度、鹽度、密度的圖象,不同緯度方向上的溫度、鹽度、密度的分布圖象,要從降水量、不同密度的液體分層分布等角度,去理解圖象的含義,這樣記憶圖象的形狀更加簡單、印象也比死記硬背要深得多。吳教授會在上課時突出重點,如地轉流、風海流、ENSO、EKMAN螺旋等,這些都要引起重視,考試中出現的可能性很大;殷教授用英語教學,主要講海洋浮遊生物,上課時也要認真聽,只要用心,聽懂不是問題,再結合殷教授考試前會提供題庫,最後殷老師教的部分主要出現在英語選擇題上,想在這塊拿滿分還是比較容易的。兩位教授在上課時會提問,這些問題不像高中的題目,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多去思考這樣的問題可以啟發思維,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海洋科學導論書中有很多高大上的複雜公式,有些公式可能完全看不懂,不用擔心,考試不會去定量計算,只要去定性地理解就沒問題了。複習備考真的很重要!越早越好,因為大一上考試比較集中,所以提前準備十分重要。拿我們這屆的考試來說,名詞解釋佔有很大比例,許多同學,包括我,拿到試卷發現有20道名詞解釋題,著實吃了一驚,所以考前要弄清考試的題型以及大概的佔比,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名詞解釋部分需要用到前幾屆師兄師姐的重點文檔和老師上課時提到的重點,對考試幫助極大,能幫你梳理出重點,提高複習的效率,建議在複習名詞解釋時要將電子版的資料手抄到本子上,心裡再默念幾遍,邊理解邊記憶。簡述題也有相關的複習資料,雖然答案可能很長,但也要耐心的去弄清答案的思路,這樣雖然不用逐字去背,也能把要點答到位。選擇題都是殷教授出的,只要上課認真,考前刷刷題庫,沒有多少問題。最後的綜合題是簡答題的加強版,解題和簡答題大同小異,不過要注意自己的邏輯。
沉著冷靜,相信大家經過高考,這方面問題不大,無論題型變化還是難度很大,都要淡定,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為難。名詞解釋當答案不確定,也不用空著不寫,能寫多少是多少;有些記憶比較模糊的也要將自己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全部寫下來,總比不寫或少些要好!有些同學會很早的提前交卷,不要受到幹擾,要確定自己會的全部都寫了下來再交卷。
本部分資料來源:海科院學生會學術部「學霸說」
學術部網盤:haiyangxueyuan2015@126.com
zhongdahaiyuan
資料來源:《協同育人研究與實踐》、海院午餐會、海科院學生會學術部「學霸說」
編輯:劉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