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學院舉行「海洋工程概論(2020)課程暨海洋科技雲端論壇」系列...

2020-12-12 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西工大新聞網527日電閆海震 鞏廣宇)5月19日,由楊坤德副院長邀請的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陳鷹,在線上為航海學院的師生講授「海洋工程概論(2020)課程暨海洋科技雲端論壇」系列講座(三)。本次講座的主題是漫談海洋——認識海洋、海洋技術、海洋中國,講座由海洋工程概論主講教師、航海學院院長潘光主持,大一本科生、部分研究生和老師共200餘人聽取了講座。

陳鷹教授從《鐵達尼號》的電影講起,生動地描述了海洋的神奇和美麗,講到了導演詹姆斯·弗朗西斯·卡梅隆用「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地球海洋最深的地方——馬裡亞納海溝的故事,並由故事引導出發展海洋技術的重要性。然後從海底觀測網、AUV回收和AUH(自主式水下直升機)設計三方面講述了我國在海洋技術發展的現狀。陳鷹教授講述了我國著名海洋與地球科學專家汪品先院士在年逾82歲高齡時,依然乘坐我國自主研製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下潛至南海1400多米深海底的動人故事,讓我們感受到海洋人的寬廣胸懷和奮鬥精神。陳鷹教授從地理和歷史、本人所見所聞以及疫情對全球格局的影響等三個方面,講述了發展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性,讓同學和老師們感受到了學好知識、做好工作發展海洋的緊迫性。

5月2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於非研究員,在釘釘群為航海學院的師生講授「海洋工程概論(2020)課程暨海洋科技雲端論壇」系列講座(四)。本次講座的主題是物理海洋學調查的回顧與展望,講座由航海學院楊坤德副院長主持,大一本科生、部分研究生和老師共200餘人聽取了講座。

於非研究員從物理海洋學的概念及物理海洋學主要研究主題講起,並指出物理海洋學的三大支撐:理論研究、海洋調查研究和模式研究。海洋調查是開展物理海洋學研究的基礎,因此,於非研究員以海洋物理學的調查對象:溫、鹽、密、流、浪、潮為出發點,逐一介紹了對這些因素進行調查和觀測的傳感器、儀器、平臺和系統。

於非研究員結合實際情況,對中科院海洋先導專項研發裝備進行了介紹,結合該項目研製裝備取得的重大突破,說明裝備的進步是影響海洋物理學的發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裝備研製取得的成果也對我國深海科考技術裝備的跨越式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講座的最後,於非研究員進行了對物理海洋學的未來展望,未來要以科學需求和應用需求為導向,設計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具有「多、快、穩、準、省、智」特點的自主海洋觀測裝備。並使同學和老師們認識到了發展海洋研究事業的創新型和獨立性,不能讓跟蹤、仿製國外產品作為未來海洋觀測和裝備研發的主流。

楊坤德副院長進行了講座的總結,通過於非研究員深入淺出的精彩報告,使航海學院師生對物理海洋學的調查和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擴大了海洋科學的知識面,拓寬了大海洋學科方向的思維視野,更加堅定了從事海洋科學與工程事業的信心,更加堅定了獨立自主研發海洋儀器設備、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決心。

「海洋工程概論」是面向我校海洋工程類本科生的一門大類平臺課,安排在大一第二學期講授,面向已經初步學習了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普通化學但還未深入涉及海洋類專業課程和實踐的學生,旨在以創新、活潑、生動的課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從事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的興趣。「海洋工程概論(2020)」主要通過前沿技術講座,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和學院青年精英以講故事、專題性報告的方式,向學生們介紹海洋工程各個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突出該方向最吸引人的地方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促使學生發現並思考自己的興趣和海洋工程結合的切入點。

「海洋科技雲端論壇」系列講座是學院為減少疫情對學院科研學術交流活動的影響,在網上開展的系列科研學術交流活動,旨在加強學院與國內院校、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氣氛,提升學院知名度和影響力。

「停學不停課,停工不停研」,疫情發生以來,航海學院教師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的科研育人方式,總結心得體會在網上交流。本次「海洋工程概論(2020)課程暨海洋科技雲端論壇」講座,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工具,合理利用資源,促進教學科研相長,是學院在教學和學術交流上的一次積極探索。

(審稿:孫華強 楊坤德)

相關焦點

  • 全媒體快報|「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舉行
    今天上午,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在舟報傳媒集團多功能廳舉行。來自國內外研究(設計)院所、高等院校、船舶與海工裝備企業、航運企業、海洋科技企業、相關學會和協會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本次論壇由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和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主辦,烏克蘭馬卡洛夫國立造船大學、舟山報業傳媒集團、海運圈網共同協辦。
  • 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8月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青島舉行。
  • 武漢理工大學舉辦第九屆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
    8月29日,由武漢理工大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武漢造船工程學會主辦,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船海工程》雜誌社承辦的第九屆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開幕式及主會場報告在我校餘家頭校區大禮堂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智能·安全·綠色·融合」,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我校副校長劉祖源,校黨委副書記趙經、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新平等出席論壇並致辭。
  • 中國·北部灣海洋經濟發展論壇研討會暨北部灣(防城港)航運貿易...
    中國·北部灣海洋經濟發展論壇研討會暨北部灣(防城港)航運貿易金融中心建設啟動儀式在防城港舉行 2020-08-17 21: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校2019年兵器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博士生學術論壇在...
    」博士生學術論壇於11月22日在青島研究院如期舉行。本次論壇得到了青島藍谷管理局和青島研究院的支持,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博士生代表參加了論壇。
  • 泉州海洋職業學院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學院設有航海系、輪機系、人文系、藝術體育系、基礎部、繼續教育學院、船員培訓中心和漁民培訓中心等教學單位,開設27個專業,其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船舶工程技術、海洋工程技術等四個專業為政府財政重點支持專業,從2016年起錄取以上四個專業的學生在校就讀期間每年可獲得6000元政府財政補貼。辦學以來,學院已為社會培養了6屆學生,累計培訓各類職務船員和遠洋漁民超過10000人次。
  • 上海海洋大學2019年水產學科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
    6月20日-21日,上海海洋大學2019年水產學科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在上海海洋大學臨港校區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海洋大學承辦。來自世界各地的30餘位優秀青年學者參會。
  • 廣東海洋大學和廣州航海學院,廣東省考生應該如何選擇
    廣州航海學院和廣東海洋大學近年來在廣東省內的文理投檔線都非常接近,廣州航海學院的理科錄取分數線近年一直領先於廣東海洋大學。文科錄取分數線兩所學校差距很小,近乎相等。那麼這兩所高校,應該如何選擇呢?廣州航海學院廣州航海學院是華南地區唯一獨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現有3個廣東省重點學科,4個廣東省工程技術開發中心,6個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 中國海洋大學2020年新聞大盤點
    3月2日,中國海洋大學春季學期如期「線上開學」,「教師線上教學、導師遠程指導、學生居家學習」,1575門本科生課程、810門研究生課程如期開課、兩萬餘名師生相聚雲端課堂。學校積極推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改革創新,保障授課進度,把脈課程質量,努力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教學「實質等效」。
  • 首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建所...
    1月8日至9日,首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60周年學術論壇在廣州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對南海海洋所建所60周年作出批示,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同時為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揭牌。  白春禮在批示中指出,南海海洋所是我國面向開拓南海區域海洋科學事業的第一個海洋研究所。
  • 洞頭區融媒體中心:2020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暨「雙屏論壇」在溫州市...
    洞頭區融媒體中心:2020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暨「雙屏論壇」在溫州市洞頭區舉辦 2020-11-30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師節特刊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立足海洋 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9月5日,坐落在三亞的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返校的第一批同學。「藍色代表我所嚮往的大海。能在中國最美麗的海洋大省,就讀海洋科學專業,是我實現夢想的起點。」徐小娟是來自學校海洋科學技術學院2018級海洋科學專業的學生,像她一樣因為被特色專業所吸引的學生不勝枚舉。在省委、省政府的號召下,海南吹響了建設海洋強省的集結號。
  • 探索海洋,原來有這些科技力量!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圖說: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國家「智創未來」科普活動舉行。圖來源/上海交大供圖八月驕陽似火,上海交通大學東中院109教室迎來了一群朝氣蓬勃的中學生。為積極響應科技部、中央宣傳部、衛健委、中國科協關於舉辦「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號召,日前,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智創未來」暑期科普活動舉行。中學生來到大學校園聽科普課程、參觀實驗室,在活動中激發好奇心、求知慾和洞察力。為克服疫情影響和距離帶來的不便,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同步進行。
  • 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雲端對決 江科大獲獎數量及質量全國居首
    金山網訊 昨天記者從江蘇科技大學獲悉,在前不久舉行的「2020全國海洋智能裝備創新大賽第九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暨2020海洋裝備創新賽」中,江科大共有73支隊伍參賽,並最終獲特等獎5項、一等獎15項、二等獎23項,獲獎數量及質量全國居首。
  • 中國海洋大學於華明副教授來我校講授《海洋科學導論》課程
    西工大新聞網5月13日電(李娜 攝影 秋衛平)海洋學(Oceanography)是研究海洋各種自然現象並強調其周圍環境間關聯性的科學,是海洋工程基礎理論、工程研製的科學基礎。海洋學與海洋工程、水聲學的交叉融合是近年來海洋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航海學院積極響應學校通識教育、大類培養的本科專業改革方針,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促進學科交叉發展,多方面培養通識人才和創新人才,培養青年教師,特邀請中國海洋大學於華明副教授於2015年5月11日-5月15日期間來我校給本科生講授《海洋科學導論》課程。
  • 2019年翻譯學研究生論壇暨第十屆「中國海洋大學—《英語世界》杯...
    >   中國海洋大學2019年翻譯學研究生論壇暨第十屆「中國海洋大學—《英語世界》杯」翻譯大賽頒獎典禮於10月11日-13日舉行。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院、外國語學院主辦,外國語學院研究生會承辦。
  • 海洋牧場建設-科技支撐與挑戰|第七期參會通道開啟|2020年海洋裝備...
    海洋牧場建設-科技支撐與挑戰|第七期參會通道開啟|2020年海洋裝備產業「抗擊疫情、助力發展」線上… 2020-08-28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選擇字體:大 中 小  艾啟平;黃志明  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08-04-09   4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成立暨揭牌儀式在該校舉行,標誌著該校醞釀已久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正式成立。
  • 海洋科學技術獎頒獎 中國海洋大學獲獎數量創新高
    2019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國海洋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19海洋學術(國際)雙年會及海洋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以下簡稱學術雙年會)在海南三亞舉行。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陳連增、三亞市人民政府市長阿東致辭。開幕式上為2018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獲得者頒發獎勵證書,表彰在海洋科學技術創新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中國海洋大學共主持獲得5項二等獎和5項海洋優秀科技圖書,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位居全國獲獎單位首位,獲獎率50%,遠高於該獎勵的平均授獎率(38%)。
  • 「海洋牧場建設—科技支撐與挑戰」論壇在青島成功舉辦
    8月12日,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會議「海洋牧場建設——科技支撐與挑戰」分論壇在山東省青島市成功舉辦,本次分論壇由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協辦,全國30餘家政府相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海洋牧場相關企業和海洋智能產業等單位的90餘名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