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舉辦第九屆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

2020-08-31 武漢理工大學

  8月29日,由武漢理工大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武漢造船工程學會主辦,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船海工程》雜誌社承辦的第九屆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開幕式及主會場報告在我校餘家頭校區大禮堂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智能·安全·綠色·融合」,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我校副校長劉祖源,校黨委副書記趙經、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新平等出席論壇並致辭。部分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學校有關部門負責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航運學院、物流工程學院、智能交通系統研究中心負責人及師生共130餘人參加了線下會議。

  嚴新平院士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是一門包含了內河、近海、遠洋和極地各種水上運載裝備的設計、製造、性能和運營管理的學科,學科的建設發展對我國開發海洋和經略海洋具有重要意義。劉祖源副校長在講話中強調,我們要懷著一顆為國奉獻的精神去建設海洋,樹立責任意識,引領更多青年人投身到船舶與海洋科技事業中去。趙經副書記表示,聚焦船海工程科技前沿、推進科技創新、引領船海工程技術未來發展方向,服務國家交通行業及海洋經濟重大發展戰略,是包括武漢理工大學在內的眾多高等院校的重要職責。

  在武漢主會場的主題報告中,江蘇海事局局長朱汝明、海軍工程大學副研究員李彥、中國船級社武漢規範研究所所長羅肖鋒,船舶設計大師、武漢理工大學特聘教授湯敏分別以《智慧海事賦能航運高質量發展》《船舶機械低頻線譜主被動隔振技術研究》《航運綠色低碳發展趨勢與思考》《船用設備智能化發展的思考》為題作報告並回答了現場提問。

  29日下午,論壇同時在天津、西安、青島、南京、深圳等五個分會場舉辦了16場分會場交流報告,800餘人次參加了論壇線上會議。本屆論壇得到了海油工程天津建造公司、陝西柴油機重工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青島校友會、招商局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虛擬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促進會等協辦單位的大力支持。論壇的舉辦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陸海統籌規劃,展望新時代我國海洋強國建設新徵程凝練了方向。

  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是武漢理工大學、《船海工程》雜誌社先後聯合海軍工程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2009年)、重慶交通大學航海學院(2010年)、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2011年)、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2012年)、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2013年)、山東交通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2014年)、武漢理工大學泰州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2015年)、中船廣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等單位承辦,已成為促進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

來源: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通訊員:李昕潞、蔡曉東 攝影:萬新安 審稿人:範世東

相關焦點

  •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2013-07-08 11:0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第九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今日開賽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8月22日,第九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暨2020海洋裝備創新賽將正式開賽。該賽事也是2020全國海洋智能裝備創新大賽的系列賽事之一。本屆大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教育部海洋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組織聯合主辦,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市科技局承辦。本屆大賽主題為「創新引領、逐夢海洋」。
  • 院士點評「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生論壇
    本報訊日前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啟航活動中心進行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上,剛剛發言完畢走下講臺的博士生儲定慧,仍然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太意外了,同時受到兩位院士的點評,讓我終身難忘。」本次論壇以「博學創新,碧海揚帆」為主題,來自全國41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及專家,就船舶與海洋工程前沿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自由的學術交流。「院士點評」,成為論壇的一個獨特亮點。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是教育部推進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重要舉措之一。
  • 報考浙江海洋大學 | 船舶與海運學院
    典型讀研單位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海軍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武漢理工大學、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等,2019屆畢業生讀研率為33.33%。典型讀研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雪梨大學、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等,2019屆畢業生讀研率為46.34%。
  • 西工大學子在「第九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中再創佳績
    8月22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教育部海洋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組織聯合主辦,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市科技局承辦的國內船海界頂級賽事——「第九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暨
  • 2014年中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行榜
    在最新公布的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榮膺2014中國六星級學科專業,入選2014中國頂尖學科專業,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天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高校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入選2014中國四星級學科專業,躋身2014
  • 武漢理工大學輪機工程專業
    武漢理工大學輪機工程專業 2013-07-06 13:2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高考新選擇:四大「理工」大學的船舶海洋工程升溫,哈工程領航
    【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質專文導語:「在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工程和新工科實施計劃的推進過程中,船舶與海航工程專業已經成為理工科強校的重點建設學科,其中,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的發展實力尤為強勁,值得同學深入認識」。
  • 最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中國的巨無霸,海洋霸主高薪邀你……
    學生在本科階段除力學、數學、外語、計算機等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還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船舶動力學、船舶靜力學、海洋工程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原理、船舶設計原理等。 如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不斷與新興的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等學科相聯合,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 武漢理工大學參與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共建工作
    12月3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合作共建單位交流座談會暨第三批合作共建單位籤約儀式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出席活動並代表學校籤約。本次籤約單位包括武漢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15家單位。
  • 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舉行
    本報訊 (記者朱蓓寧 劉璐 彭軍君)21日下午,南通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聯合主辦「2020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來自船舶海工業界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聚焦行業前沿技術,共襄產業盛會、共享發展機遇
  • 船舶與海洋工程最「頂尖」的9所大學排行榜
    船舶是重要的運輸工具,船舶與海洋工程便是一門專門研究船舶的學科,包括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輪機工程、水聲工程等專業方向。隨著國際交往與運輸的頻繁化,船舶與海洋工程成為了維護國際交通、捍衛疆土完整的重要學科。
  • 武漢理工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該怎麼選擇?
    按理說武漢理工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可比性不是太強,它們唯一有共性的地方應該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實力都很強。但是很多考生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往往會在這兩所高校中糾結,因為它們的整體排名和錄取分數相差不大,所以,大家依然會經常在它們之間做比較。我覺得單純比較兩所大學誰更好,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我們選擇大學更看重的是它的學科實力和專業優勢,因此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這兩所大學的優勢所在吧。
  • 第九屆河湖治理與水生態文明發展論壇
    第九屆河湖治理與水生態文明發展論壇
  •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對接國家戰略 未來大有可為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從海洋中獲取著豐富的食物資源和礦物資源,享受著海上運輸帶來的交通便利。如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不斷與新興的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等學科相聯合,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今年的《中國製造2025》發布之後,業內有關專家進一步指出,網際網路技術將促進我國船舶、海工的設計創新。
  • 武漢理工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
    楚天都市報10月7日訊(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鄒星 朱可馨)今日上午,武漢理工大學舉行「後疫情時代武漢理工大學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論壇暨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教育部、湖北省、武漢市及有關區領導、該校近10家兄弟院校領導、20餘名兩院院士、30餘家名企代表、700餘名校友代表出席活動並送來祝賀。
  • 第十屆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生論壇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
    12月12日至13日,第十屆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生論壇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國內6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優秀研究生代表共700餘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參加。本屆論壇以「材料創新促發展·凝聚力量助復興」為主題,旨在搭建交流共享平臺,推動學科創新發展,匯聚材料人力量助力國家復興。
  • 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2019年技術論壇成功舉辦
    12月4日,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2019年技術論壇在上海舉辦。本次技術論壇由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設計學術委員會聯合主辦。七〇八所副所長陳剛代表海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單位出席論壇並致辭,來自實驗室各成員單位的代表及特邀嘉賓共六十多人參加了論壇。海工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為依託單位,聯合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等13家單位共同建設。
  • 武漢理工大學第三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舉行
    3月30日至31日,武漢理工大學第三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舉行,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等15個國家和地區、83所國際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112名優秀青年學者齊聚江城武漢,通過主題報告、學術研討、參觀座談等形式,共同探討國際科技前沿熱點和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
  • 船舶與海工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國際論壇在江科大舉行
    (夏紀福 張鵬雲)聚焦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發展,探索智慧財產權運用創新模式,11月18日上午,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發展國際論壇暨2019年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年會在江蘇科技大學召開。下午,江蘇科技大學校長周南平為第二屆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專利金獎和優秀獎獲得者頒獎,江蘇科技大學等7家單位獲得金獎,江蘇科技大學副校長王加友代表學校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