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與海洋工程最「頂尖」的9所大學排行榜

2020-12-14 掌上教育專家

船舶是重要的運輸工具,船舶與海洋工程便是一門專門研究船舶的學科,包括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輪機工程、水聲工程等專業方向。

隨著國際交往與運輸的頻繁化,船舶與海洋工程成為了維護國際交通、捍衛疆土完整的重要學科。然而,長期以來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發展緩慢,直到近幾十年才得到快速的發展。

船舶與海洋工程主要是研究船舶輪機的工作原理,就業前景非常不錯,畢業生一般能夠到海事局、船舶公司、設計研究院及船廠、高校、海關等地工作,很多大學還未畢業就能籤約,當然,學歷越高待遇越好。

整理了國內9所船舶與海洋工程頂尖的大學,其中兩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入選了「雙一流」建設學科,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同時這兩所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也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船舶與海洋工程頂尖的9所大學分布

船舶與海洋工程最好的大學主要分布在遼寧和浙江,從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結果上看,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海軍工程大學分別排名前三。而從2017年軟科的排名(下圖)看,第三為武漢理工大學(三所擁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學校之一)。

船舶與海洋工程最好的9所大學

另外,其他不同的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主要的方向是不同的,如大連理工大學的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大連海事大學的輪機工程、西北工業大學的水聲工程實力都非常的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四非」大學的寧波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也非常不錯。

相關焦點

  • 2014年中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行榜
    在最新公布的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榮膺2014中國六星級學科專業,入選2014中國頂尖學科專業,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天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高校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入選2014中國四星級學科專業,躋身2014
  • 這些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最頂尖!未來靠他們建設海洋強國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防特色骨幹學科: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是 一所以航運、物流、海洋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上海高校高原學科: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
  • 上海交大與哈工程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誰的「性價比」更高?
    今天,我們就在上海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領域內做一簡單分析,如果有想報考這一學科,並且猶豫在上海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之間的同學,可以作為參考。上海交通大學的名氣相信大家都清楚,在我國高校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是我國實力最強的大學之一,代表著中國最頂尖的教育力量。目前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在諸多學科領域內都有著非常不錯的成就,而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就是其王牌專業之一,所以整體來說,上海交通大學的名氣大,實力強。
  • 高考新選擇:四大「理工」大學的船舶海洋工程升溫,哈工程領航
    值此文發布之際,林瑜伽老師攜手教育部團隊,誠摯歡迎同學們點擊上方「關注」,觸控科學教育的前沿動態,把握高等教育的時代脈搏,著重探知四所船舶與海洋工程強校(哈工程、上海交大、大連理工、天津大學)的專業發展實力,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頂尖專業高校。
  • 最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中國的巨無霸,海洋霸主高薪邀你……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屬於工學中的海洋工程類,是研究各類船舶的設計、性能、結構、建造等的學科,主要培養從事船舶設計、研究、試驗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其研究對象不單單只是船舶,還包括各種海上運載器。如海上移動固定建築結構、水面船舶、水下潛器、水面浮臺等等。
  • 考上這所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就業前景一片大好!
    在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領域內,哈爾濱工程大學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這一學科也是哈爾濱工程大學最拿得出手的一個專業,所以,無論是就業形勢還是將來的發展前景,這所高校都非常不錯。當然,能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相信大家的高考分數已經達到了國內很多985院校的錄取分數線。
  • 2019中國海洋工程類一流專業排名
    (完整榜單)       》》 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專題 中國哪些高校的海洋工程類本科專業躋身2019世界一流專業、中國頂尖專業和中國一流專業行列?哪些海洋工程類本科專業是2019年中國高考最優秀考生的最佳選擇?
  • 2019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水利工程暑暑期夏令營...
    一、學院簡介   ◆是學校建校以來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始於1953年的哈軍工海軍工程系)。   ◆是船海領域基礎與應用研究的主力軍、核心和關鍵共性技術突破的重要依託以及海軍裝備研製的關鍵力量。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在25所中央部委院校中排名第一,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
  • 哈爾濱工程大學南安普頓海洋工程聯合學院成立!
    哈爾濱工程大學也是我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流建設學科為船舶與海洋工程,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哈工程的船舶與海洋工程為A+成立。很多不了解的人容易混淆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哈工程才是哈軍工的繼承者。
  • 大連海事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化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礎知識、計算機編程及應用能力,能在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的設計、研究、製造、檢驗、使用和管理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院士點評「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生論壇
    本報訊日前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啟航活動中心進行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上,剛剛發言完畢走下講臺的博士生儲定慧,仍然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太意外了,同時受到兩位院士的點評,讓我終身難忘。」本次論壇以「博學創新,碧海揚帆」為主題,來自全國41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及專家,就船舶與海洋工程前沿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自由的學術交流。「院士點評」,成為論壇的一個獨特亮點。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是教育部推進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重要舉措之一。
  • 情系海洋強國夢 建功立業新時代——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編者按: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學何炎平研究員在內的8位專家被授予了「船舶設計大師」榮譽稱號。「船舶設計大師」榮譽稱號主要表彰在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船舶設計專家,是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2008年起每兩年評選一次。何炎平是高校中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
  • 教育部評估排行榜:船舶與海洋工程類院校排行榜
    教育部評估排行榜:船舶與海洋工程類院校排行榜 2013-06-04 14:1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2019-船舶與海洋工程
    共有460所高校的4986個學科點上榜。   在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中哈爾濱工程大學排名第一。   以下內容是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名,供各位考生了解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排名情況。
  • 2015-2016年研究生專業排行榜: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2015-2016年研究生專業排行榜: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對接國家戰略 未來大有可為
    在北京,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月收入也就是3000元左右。而船廠的一個好的焊接工,月收入平均則在8000元至10000元,技術一般的也有5000左右。 「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是兩種學生。一種是技師,也就是技術工人;另一種就是高水平的技術設計人才。」
  • 最新| 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臨床醫學、工商管理等7個學科位列...
    共有485所高校的4946個學科點上榜。不同學科的學科點基數不同,因此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各不相同,如工商管理學科參評較多,共有153所大學上榜。如果以全國前2名或者前2%作為「中國頂尖學科」的標準,根據統計,共有90所大學的236個學科點入選頂尖學科。上海交通大學有7個頂尖學科,包括生物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網絡空間安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工商管理。
  • 2019年濟南市萊蕪區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海洋工程就業前景怎麼樣
    咱們來探討一下哈爾濱工程大學如何報名。哈爾濱工程大學簡介哈爾濱工程大學在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被入選為」三海一核「包括(傳播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領域的重要人才培養和研究基地。
  • 天津大學舉行新工科船舶與海洋工程領軍人才教學改革研討會
    本站訊(通訊員 郭偉萍)近日,在天津大學舉行了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國家教學改革立項研討會。受國家973首席科學家、國家教學名師、我校海洋裝備研究院院長餘建星教授邀請,著名船舶與海洋工程專家、現任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國安教授,天津德賽海洋船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士琦教授,天津天大濱海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楨教授,中海油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李達教授,還有中國船級社、海軍研究院、招商重工等單位高級專家,到我校參加本次會議。
  • 哈爾濱工程大學2015年「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生暑期學校招生
    哈爾濱工程大學2015年「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生暑期學校招生  研究生暑期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生暑期學校,由教育部主辦,哈爾濱工程大學承辦。  本期暑期學校邀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多名院士、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授課並舉辦學術報告會,講授本學科領域核心課程,介紹本領域學術發展動態、研究熱點、發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誠摯邀請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