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和時間賽跑的一年: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洪水不退,我們不退!
脫貧一線,我們衝鋒!
風雪面前,我們堅守!
......
現在,站在新的歷史坐標點上回看我們的2020,所有風塵僕僕甚至狼狽不堪,是不是也都成了會心一笑?打開手機相冊,看看這一年,記錄了怎樣的你?
春
戰疫
「全力以赴,
守一場春暖花開」
10天時間,萬眾矚目的火神山醫院從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讓世界見證了什麼是「中國速度」。而在那個風雨交加的除夕夜,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附近,4位氣象黨員,一夜9個小時,建成自動氣象站並實時傳輸數據。
10天後,中國氣象局夤夜馳援,武漢市蔡甸區氣象局9名幹部職工聯名請戰,為臨湖而建的「火神」「雷神」加裝防雷預報預測「神器」。設備安裝地址位於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指揮部5樓樓頂,沒有電梯,設備和工具全靠人工搬運,尤其是接近200斤的立杆和底座更是要兩人合作用肩挑上樓頂。
3月7日,長興縣局黨員志願者參加畫溪街道回龍山社區疫情防控「洗樓」工作。大伙兒爬了一上午樓梯,什麼吃飯的「儀式感」都拋之腦後,自家車的車頭和車位成了豪華餐桌,一個個狼吞虎咽,吃飽了繼續爬樓!
防疫狙擊戰的號角剛剛吹響,陽新縣氣象局駐楓林鎮大畈村工作隊隊員尹少暉簡單收拾了下行李,趕赴村裡。他沒有想到,這一去就是兩個月,只帶了一件羽絨服的他許多時候只能穿著睡衣上陣。這件睡衣「戰袍」一穿就是一個多月。
夏
抗災
「風雨中踐行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7月7日,新安江水庫九孔全開洩洪,水流傾洩導致局部大風超過歷史記錄,為獲取新安江水庫洩洪口的第一手監測數據資料,建德市局監測小組鄧士昌等人就迅速趕往洩洪下風口附近,安裝可攜式自動氣象站。整整四個小時,鄧士昌緊握風杆甘當人肉支架,幾次險些被狂風吹倒。
7月21日,湖北恩施州馬者村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25日晚,新一輪降水即將來臨,恩施州氣象局負責人姜玉印(女)帶領技術人員,在滑坡點上方安裝可攜式自動氣象站。由於山上沒有路 ,姜玉印一行翻山越坎,終於搶在降雨前一個小時將自動站安裝完成。從21日起,她們駐紮現場連續開展服務長達一 個星期。
8月11日7時許,今年第6號颱風「米克拉」即將登陸福建之際,廈門市氣象局應急值班人員張小攀頂著狂風施放氣球,進行高空探測。在第一次、第二次施放中都因持續的狂風掃蕩導致破球,第三次在當班觀測人員密切配合下,終於施放成功,完成了高空探測任務。
除了戰汛情,氣象人還要面臨許多考驗。比如為緩解旱情,要緊跟天氣形勢籌劃人工增雨——
7月11日至7月12日,精河縣局4名職工駐守山上作業點等待增雨最佳時機,困了就斜躺在車上、地上打個盹;餓了就啃饢就礦泉水,作業後精河縣普降小雨,效果良好。
比如為長途跋涉,甚至翻山越嶺採集數據——
6月,新疆氣象服務中心在進行G218線公路氣象災害風險風險調查時,途徑那拉提至巴侖臺的艾肯達坂處,對公路風險點進行數據採集和測量。沒有吃飯的地兒是常事,大家早有準備,一罐辣醬一摞囊,居然吃出了「舌尖上的中國」的感覺。看左邊的小哥一臉享受↓ ↓ ↓
截至目前,我國近4萬個鄉鎮實現了自動氣象站的全覆蓋,自動氣象站總數達到68762個。數據精彩,建站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4月23日,色達縣局吳瑜一行7人頂著零下3度的寒冷,冒著風雪,趕赴海拔3860餘米的塔子鄉安裝自動氣象監測站。
9月18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氣象局一行四人,去往海拔4200米的阿羌鄉安裝區域自動氣象站。山區天氣變化多端,瘦弱的「90後」女孩張元元忍不住縮到裝有儀器設備的紙箱後暫避風雪。
秋
豐收
「你的笑容,
是今年最耀眼的收穫」
民以食為天,關心糧食生產氣象人義不容辭。5月,河南省正陽縣部分麥田出現倒伏。縣局及時組織人員開展調查。農氣人員李忠民捲起褲腿,脫掉鞋襪,走進泥濘的麥地中央測量倒伏面積、查看小麥長勢。
「沾沾泥土的氣息,就能更早傾聽小麥豐收的訊息了。」李忠民說
有時候田埂溼滑,難免意外,9月23日,江西南昌市局聯合農業農村局深入了解寒露風對中、晚稻抽穗結實、灌漿的影響,林嘉寶跟著兩位農氣專家調研,一個沒踩穩,就——
「先是害怕又尷尬,接著覺得又冷又好笑。」林嘉寶說。
說到豐收,今年脫貧攻堅的累累碩果也有氣象人的一份力。不得不說,氣象人駐村故事總是帶來太多驚喜,為了更好地走進幫扶對象內心、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慮,他們練出了一身「絕技」——
比如抓雞,11月的一個下午,村裡幫扶的一戶人家給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太平鄉五三村駐村第一書記侯俊打電話,他家的雞跑了三隻。侯俊和駐村工作隊員兵分幾路幫著村民追捕逃「雞」,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在村民家後的玉米地裡抓到了一隻胖傢伙。
「找它花的時間多還是抓它花的時間多?」
「抓它。」
夕陽下,小侯書記笑得一臉慈祥。
冬
冰雪
「為你擋風遮雪,
也為你飲冰臥雪」
凍到極致是什麼光景?冬天的長白山告訴你,風都能凍住可不是吹的——
9月18日20時起,長白山天池開始飄起雪花,截至9月19日13時,天池站風力6級,溫度零下1.2℃,累積降雪量5毫米。天池氣象站儀器上全部結出厚厚的冰甲,氣象幹部職工冒寒風為設備除冰。
12月14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氣溫創入冬以來新低。在最低氣溫達-23℃的天氣裡,蘆永江在大水泉自動站、太子城自動站開展維護工作,站與站之間離得遠,加上下雪路不好走,路上就花了大半天,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呼出的氣在帽簷上結成冰凌。
說起冰雪,怎麼能少得了冬奧氣象人的身影?
12月15日,溫度低至-26℃,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氣象服務團隊隊員們正在崇禮長城嶺高原訓練基地進行滑雪技能訓練,雖然大家很認真,但是摔跤也是常事,但是既然摔了,不如就擺個可可愛愛的ending pose~
12月15日,在接近-20℃的黑龍江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滑雪場上,幾個特殊身影在賽道上挖出半人高的雪坑,一邊採集測量賽道雪,一邊記錄並討論。這是「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內容之一、冰狀雪賽道製作關鍵技術的試驗現場。12月上中旬,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科學研究所及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組成的專家團隊,抓住適宜天氣時機開展此項試驗攻關。
2020年的開始
也許過得不算快樂
有心碎落淚
有無言堅守
也有負重前行
但總有一些溫暖的瞬間告訴我們
希望與愛
從不曾走遠
現在,站在新的一年的起點,
為一路奔跑的你說聲謝謝
氣象人,一年辛苦啦
來年再出發
加油!
廣告